歷史課教學構思與實踐

時間:2022-01-03 01:39:00

導語:歷史課教學構思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課教學構思與實踐

摘要:歷史課本劇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使學生在自導自演的過程中體驗和感受歷史。既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探究歷史的激情,真正地體現了歷史新課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的理念。

關鍵詞:歷史課本劇創新探究

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高中歷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呈現出許多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有關課堂教學目標多元化的方面,高中歷史新課標要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和能力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但傳統的課堂教學關注的是學生的認知目標,尤其是知識的掌握狀況,教學的目標單一,與新課標強調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統一的多元化教學目標相違背。因此,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也就成為搞好課程改革、全面實現教育功能、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的關鍵。

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于教學過程,學會學習,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教師要為學生獲取、分析討論、利用信息和發現提升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和條件。⑴為此,我放棄了封閉保守的傳統教學模式,開始了專注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嘗試著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入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歷史的激情。在這一探索過程中,我試著讓學生自主編演了歷史課本劇。歷史課本劇,顧名思義,即以歷史課本內容為依據,以教室為舞臺,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課文中描寫人物活動的語句化作具體人物活動的話劇,是一種很好的直觀教學手段。⑵它能使學生在親自體驗歷史的過程中,消除對歷史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和探究的興趣與愿望。使學生走進歷史,感悟歷史,更深刻的了解歷史,更準確的評價歷史。在特定的歷史情景中,通過模擬歷史場景和歷史人物,身臨其境,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自然而然地產生情感體驗,那種強烈的情感刺激,巨大的心靈震撼將使學生難以忘懷。⑶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得到強化,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學生學習的興趣、探究的欲望、創造的快樂將被充分調動,從而真正體現新課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的理念。在高中歷史的教學內容中,可供學生表演的內容有很多,下面我就以《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為例,談談我的具體做法:

一: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編寫劇本、制作道具、布置背景、設計課件、參與演出、設疑探究,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布置背景、設計課件、參與演出、設疑探究,培養動手!動腦能力,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學生在再現、體驗歷史的過程中,學會多視角的觀察和研究歷史問題,感受和思索歷史事件,增添學生以古攬今,鑒往知來,認識現實的智慧和能力。

二:教學準備

1,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教材,觀看電影《甲午風云》。感受歷史場景學習編演技巧。使學生掌握基本歷史知識和基本的編演技能。

2,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際內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學生的個人意愿和能力,將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組。如:編劇組!演出組!電腦制作組!手工道具組!問題設計組!釋疑組"各小組的負責人根據學生的自愿與同學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出小組長,負責各小組的具體工作。

3,分組后,教師分配任務,并與各小組長組成編劇委員會。制定工作計劃,確定演出日期。教師從中協調各小組工作并適時給出方向性指導。

三,教學實施

經過近一周的準備。各小組圓滿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務。正式上課之前,用多媒體播放由電腦制作組經過精心剪輯了的電影《甲午風云》片段,以渲染氣氛,展示時代背景。蒼涼悲壯的音樂配之以黃海大戰的歷史畫面,讓人不僅想到炮火連天的戰爭歲月,回歸到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情景之中。然后畫面滾動顯示歷史課本劇的編導演出策劃制作人員名單,跟真正的電影電視劇套路一樣。然后,演出正式開始,各部門人員準時到位,各演出人員按劇本順序依次登臺。現把同學們自編的劇本附錄于下:

甲午中日戰爭(節錄)

旁白:19世紀末,經過了明治維新的日本,國力大盛。為了解決國內各種復雜的矛盾,侵略成性的日本統治集團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師——中國。發動了一場旨在侵吞土地,掠奪財富的罪惡戰爭……

第一幕:求和基調

人物:李鴻章慈禧太后左寶貴葉志超等人

地點:坤寧宮西暖閣

時間:1894年夏

李鴻章:啟稟太后,中日開戰,前方戰事吃緊,海軍衙門上來奏折,要求增加海軍軍費,以供戰需。

慈禧:哦,那就撥一些過去吧。

李鴻章:是,可前一時期,各國賠款剛付清,所以國庫緊張萬分,海軍大臣懇請……懇請……

(李鴻章猶猶豫豫,吞吞吐吐,面帶難色)

慈禧:懇請什么呀?

李鴻章:懇請太后把辦60大壽慶典維修頤和園的費用暫時移挪一用?

慈禧:什么?(把瞇著的雙眼猛的睜開)要挪掉這筆銀子!哼!(站起,來回渡步,后背對李鴻章站定)我好不容易辦個壽宴,現在竟打起我的主意來了!告訴他們不可能,今天誰讓我不高興,我以后讓他一輩子不高興!(滿面怒容)與日本之戰,能和則和,我可不要到時讓我沒了好興致!

李鴻章:是,太后,臣一定照辦!(緩緩退出)

(天津北洋大臣衙門議事廳)

李鴻章:各位將軍,中日雖然交戰,但是,仍然要以和為貴,國際友人正在幫我們調停,能不戰最好不戰。當前我方,應先定守局,再圖進取,更何況過些時日老佛爺就要搞“萬壽慶典”。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可不要壞了她老人家的好興致啊!

左寶貴葉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齊聲)

第二幕:平壤失守

人物:左寶貴葉志超士兵甲

地點:朝鮮平壤城

時間:1894年夏

(墻外槍炮聲驟緊,喊殺聲震天)

士兵甲:左將軍,日軍已分多路圍我平壤城,形勢危急!

左寶貴:來,隨我上城墻應敵。(急忙出營)

(城墻上死尸累累,已有多處被炮彈擊中)

左寶貴:各部聽令,集中火力,向日軍開炮!……啊!開炮!……啊!(做痛苦狀,犧牲倒下,鮮血染紅了城墻磚)

士兵甲:左將軍,左將軍……(失聲痛哭)

士兵甲:(跑向葉志超營)葉將軍,左將軍他……他……他……他犧牲了!(痛苦流淚)

葉志超:啊!看來,此城已守不住了!來啊!我們從后城門撤退!

旁白:葉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到鴨綠江邊,方才敢喘一口大氣,無怪乎,當時老百姓傳“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腳,四腳脫如飛,還恐被捉了”。

第三幕:黃海受制

人物:丁汝昌鄧世昌士兵乙李鴻章

地點:黃海海面

士兵乙:報告提督大人,我軍前方遭遇日艦襲擊。

丁汝昌:好,傳令下去,準備迎戰!

旁白:激戰中,致遠號被擊中且已彈盡糧絕,船體發生傾斜。

士兵乙:鄧大人,我們中彈了!

鄧世昌:還擊!狠狠的打!

士兵乙:鄧大人,我們已經沒有炮彈了!

鄧世昌:什么!沒有炮彈了?!(神情怒視著日本的吉野艦)好!那我們就與他們同歸于盡!傳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標吉野艦!(雙手做轉盤狀)

士兵乙:(眼含熱淚,但神情堅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遠艦沖向敵艦的時候,不幸被敵魚雷擊中,全艦240余名士兵與艦同沉大海!

(天津北洋大臣衙門)

丁汝昌:中堂大人,我軍致遠號和經遠號都被擊沉(聲音低沉),但日艦隊也受到重創,我請求下令北洋其余艦只一起迎敵。

李鴻章:不可!我軍已是傷亡慘重,應好好休整,我命令你將北洋艦隊開入威海衛,不許出海迎敵,如違令出戰,雖勝亦罪!

丁汝昌:是(很委屈的樣子,搖搖頭做無可奈何狀,退出)

旁白:就這樣,因為李鴻章的避戰自保方針,使的日本輕松獲得了黃海制海權。以至這支號稱亞洲最強的北洋艦隊在后來的威海衛之戰中全軍覆沒!

第四幕:屈簽條約

旁白:威海一戰北洋海軍損失殆盡,日本軍隊直指京津,清政府慌忙派出李鴻章以頭等全權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馬關乞和。

人物:李鴻章伊藤博文

時間:1895年4月

地點;日本馬關春帆樓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一份早已擬好的包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萬萬兩,割占臺灣島等共11條的條款文本,示意李鴻章簽字,李鴻章看后大驚失色。)

李:請允許鄙人略述己見。首先,賠款二萬萬兩,數額過巨,實非今日我國所能承擔。能否再減輕?

伊:如既已言明,本備忘錄是在盡量予以減輕而后所擬定,實無再減之余地,尚乞諒解。今后如戰爭繼續,賠款數額將不止于此。

李:如我方第一次復文中所詳述,核計貴國開銷之數,遠不及二萬萬兩。今提出如此苛刻條件,以我國一國之力,無論如何亦難負擔如此巨款,必借洋債。洋債為數既多,本息甚巨,中國實無償還此等債務之財源。

伊:鄙人不敢遽然贊同閣下之說。貴國土地富饒,人民眾多,富源廣大無比。

李:即使我國富源廣大,但尚未開發,毫無辦法。

伊:貴國人多,超過四億,比我國人口多出十倍,如欲開發富源,實輕而易舉。

李:雖國大人多,無人杰可奈何!

伊:國步艱難之際,英雄輩出,至執掌國政者亦有之。即可用以開源。

李:(微笑)愿向我國進建議,禮聘閣下為鄙國宰相如何?

伊:(亦微笑)鄙人一身已獻給我國天皇。如蒙陛下恩準,不拘何時,亦不拒絕為貴國竭盡微力。

李:今日我國實困難至極,希閣下給以充份同情與體諒。縱令現在得以訂立講和條約,賠款金額如此巨大,將立即為世人所知曉。外國之資本家將乘我國困難之機,貪圖非常之高利,彼時,我國必將陷入更加困難之境地。

伊:關于此事,以鄙人之地位不能進行任何談論。

李:當然。但另方面,若訂約即不可更變,否則我國將成為不履行條約之背約行為,必將再惹貴國以背約作為再開戰端之理由。故在尚未發生此種不幸之前,不能不再乞閣下減輕所提條件。切望閣下斟酌我國情形,再加以考慮。

伊:條約一旦締結,貴國則不能不認真履行。如貴國背約,我方不得已而將再次訴諸武力,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李:正因為如此,鄙人才不得不再請求閣下采取寬大措施,使條件減至今日我國可能履行之程度。

伊:此備忘錄之條件,已充份體諒貴國情形,在可能減輕之限度內,業已減輕,因此不能允許再減輕分毫。時至今日,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矣!

李:貴國為戰勝者,我國為戰敗者。戰勝者之要求,無論何等條件,敗者亦必服從。但以如此苛刻條件指令我國,終非我國所能忍受。

伊:如此,即當遣兵至臺灣。我一聲令下,即將有六七十艘運輸船,搭乘增援之大軍,陸續開往開戰之地,到時恐北京之危實也不堪設想矣!

李:臺地瘴氣甚大,從前日兵在臺,傷亡甚多。臺民大都吸食鴉片煙,以避瘴氣。怕貴軍不能持久。

伊:但看我日后據臺,必禁鴉片。

李:臺民吸煙,由來久矣。

伊:鴉片未出,臺灣已有居民。倭國鴉片進口,禁令甚嚴,故無吸煙之人。

李:臺灣已是貴國口中之物,何必著急呢?

伊:還沒咽下去,餓的厲害!(李默然,遂持筆簽字)

(談判結束,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握手告別,再次請求將賠款大幅減少。伊藤搖頭)

伊:送君一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笑看李反應,李面露難色)

李:鄙人對:“天無度,地無量,這才是,帝王度量。”

(伊大笑,遂散。)

旁白: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來,舉國嘩然,紛紛反對割地議和。臺灣人民高呼:“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此后,臺灣人民展開了英勇卓絕的反割臺斗爭,直至臺灣光復!

演出結束后,問題設計組的同學就中日甲午戰爭的有關問題向同學們發問:

1.請問這場戰爭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它是一場什么樣性質的戰爭?

2.當時的中國有4億人口,95萬軍隊,進行的又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而日本只有29萬軍隊,且后方遙遠,供給不便,進行的又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可是為什么清政府還是失敗了呢?

3.李鴻章為什么奉行“避戰自保”的方針?

4.清政府為什么在一開始就定下了求和的基調?如果清政府不一味的求和能否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能否最終打敗日本的侵略?

5.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最終原因是清政府避戰自保的求和方針,但在戰爭過程中仍然出現了左寶貴鄧世昌等一批血戰殉國英勇殺敵的將領,二者是否存在矛盾?

6.說甲午中日戰爭是清政府在用北洋海軍一軍之力對抗日本一國之軍,力量相差懸殊,注定要失敗,你是否同意這一說法,為什么?

7.為什么說《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為嚴重的條約?為什么說它使民族危機和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了?

8.《南京條約》開放的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這些口岸都位于東南沿海,而《馬關條約》則開放的是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等口岸,日本這樣做有什么目的?

9.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的《馬關條約》,與西方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南京條約》,在索取的特權方面有何顯著不同?它又對中國造成了怎樣的新的危害?

學生對以上問題展開了熱列的討論,興致很高,趣味很濃,觀點分歧也很大。然后教師對學生的課本劇演出與討論過程中所產生的多姿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發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其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也給出了細致的糾正和補充。由于學生計劃周密準備充分,表演時語言精煉,感情投入,對歷史人物模仿的惟妙惟肖。觀看的同學掌聲不絕,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在學生們對史實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認識之后又進行了相互的提問和解答。使學生在主動體驗和感受的過程中,學習和探索了教材中的主要問題。這不能不說是自覺、能動、創造、智慧的結晶,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樂學”與“樂教”的和諧共振!⑤

四、教學后記

從選題到準備再到演出,耗時近一個月時間。學生們和我一直處在緊張的忙碌中,雖看到課本劇的成功閉幕,比較出色的完成了學習任務。但我們都的確已是身心疲憊。在閑暇之余,反觀這一系列的過程我感慨頗多,產生了幾點體會,現記錄于下:

1.體驗催生激情創新促進探究

從編劇、排練、道具制作、服裝、化裝、背景布置到多媒體軟件的設計、問題的設計等環節,基本上都由同學們獨自策劃、完成。各小組職責明確、密切配合,全班同學都投入到了這一課本劇的準備和演出工作之中了,其參與熱情之高遠遠超過了我的設想,其創意之獨特讓我嘆為觀止。有一段時間我甚至失去了指導教師的地位,反被電腦制作組的拉去打雜了。從他們嘴中不時嘣出的專業術語使我這位電腦制作方面的門外漢如墜霧里云中。我只能勉強的做一些方向性的指導,為了編寫出好的劇本,編劇組的同學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有關書籍。對臺詞字斟句酌,對人物的發型與衣著反復推敲。道具組的同學為了使場景更加逼真,甚至自掏腰包購買一些必需品。演出組的同學認真揣摩劇本、分析人物,一次次的排練、一次次的改進,占用了大量的吃飯和休息時間,真正的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問題設計組更是絞盡腦汁,不放棄任何疑點,并向全班同學發放問卷征集了大量既有新意又有價值的探究性問題。釋疑組同學也毫不示弱,他們通過圖書館上網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請教了相關學科的老師,以應對問題設計組同學的發問。同學們的參與熱情之高,對于問題的認真與執著,以及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是我在以前所沒有見到過的。通過這次活動,我終于認識到了同學們的主體意識和創作熱情一旦被激醒后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

2、課本劇利弊共生教與學應當慎用

審美理想和藝術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精神追求。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的積淀,人們的審美情趣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濃烈。特別是屬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顯個性的藝術形式,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普及。正如大詩人、哲學家尼采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當前,無數城市音樂、廣場、社區俱樂部、戲曲票友社等群眾文藝組織風起云涌。⑹作為正處于青春期活潑好動的富有表現欲望的青年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把戲劇表演這種方式引入課堂定會引起他們的廣泛興趣和參與熱情。從而暗合了新課標關注互動對象、增加互動空間、安排互動內容、設計互動方法、明確互動要求,使歷史教育與文化與社會在互動中相互適應、相互調節從而形成一種統合,取得了接觸變容的效果。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不同方法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效率,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同時,運用歷史課本劇這種教學方式也將引領著歷史教學走向生活、走向互動、走向整合、走向智慧。

學生在獲得了歷史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同時也兼得了口頭表達、戲劇表演、藝術裝潢、與人合作、與人競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語言學、文化學、心理學意義。但正所謂事物都有它的正反兩面,歷史課本劇也有一些弊端,在實際運用中應力求避免。

首先,應避免歷史課本劇流于歷史影視劇。歷史影視劇把歷史事件的壯闊場景、人物的音容動作、衣食住行和風俗習慣的細枝末節展現出來,使受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產生共鳴與震撼,受到深刻教育。但許多影視作品表現的是歷史的某個片段和側面,而且受眾看時無人指導全憑自己興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作品受到的教育可能與作者的意圖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有的作品修改、歪曲歷史,以至于把抗日將領劉步蟾寫成擅改命令導致甲午戰爭失敗的罪臣。謬誤百出改古諷今或為了迎合當代某些人的低級趣味,帶給學生大量錯誤、片面、無用的知識和觀點。總之,我們應取彼之長避彼之短,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以課本的知識體現為骨架以課外歷史知識為血肉,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變課本知識的簡約為豐滿,變歷史影視作品的錯誤零亂為正確系統,避免歷史課本劇影視化。⑺

其次,課本劇課前準備工作量大,增加了學生負擔。每個成功的課本劇,需要學生、教師課前付出大量的心血、精力來準備。一般要經過確定選題、查閱資料、編寫劇本、推選導演及選拔演員的過程,這個工作量是龐大的。學生在完成各門功課學習任務的同時,再承擔如此重的工作,他們的時間、精力肯定會吃緊,影響到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⑻譬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在準備過程中同學們一連幾個小時的查資料,在一次次的排練過程中占用了大量的休息和吃飯時間,若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到他們的其它學科成績和身體健康狀況。所以,我認為一定要慎用課本劇這種教學方式,務必做到量少質精!新課標要求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了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⑼雖然,課本劇的局限性決定它必然沒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它在創設歷史情境、實現情感體驗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我們要把握好課本劇的使用時機,當課本劇的教學效果是其他教學形式無法替代時,才允許自己使用課本劇。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當然,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也只易于著眼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寄全部希望于課本劇,認為它適宜于一切教學內容的想法是不對的。盲目的濫用課本劇教學方式只會使老師疲憊、學生厭煩,使教學效果降低。教學方式的創新淪為嘩眾取寵的行為,課本劇變為肥皂劇!

3.學生自主探究老師宏觀指導

歷史新課標要求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倡導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全面達成三維教學目標以及對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三種學習方式的有機整合。⑽同時新課標也要求老師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倡導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必要的前提。這就要求學生轉變以往在傳統教學中對老師產生的依附心理。擺脫那種老師教多少自己學多少的傳統思維模式,真正的以學習主體的身份,自覺的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當然,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肯定會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甚至錯誤,但主體教育論認為:“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現是孩子的需要,愛動是孩子的特點”。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應該因為學生在自主學習合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和不足就因噎廢食進而去包辦、代替。相反的是,教師應以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心態去給以宏觀的糾正和指導。否則,就出現了教師編劇學生演劇的尷尬局面,也就違背了我們以歷史課本劇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究歷史激情的初衷。

關于教師的宏觀指導,我認為教師首先要把好選題關。把握好選題即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進行課本劇教學,有的歷史教師認為,歷史學科進行課本劇教學的好處就在于任意一課的內容都可以進行課本劇教學,因為任何過去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表演得到再現,但可以不等于適宜在追求課堂效果最佳的原則下歷史學科和語文學科、英語學科一樣,歷史學科并不是任意一課內容都適宜進行課本劇教學的,一般而言,有關重大歷史事件,尤其是有沖突性和轉折性的事件,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的內容,比較適合課本劇教學。⑾以中國近代現代史(人教版試驗修訂本)上冊為例,西方列強發動的幾次大規模侵華戰爭尤其是戰后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太平天國的有關內容、洋務運動和的有關內容、中華民國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都比較適宜歷史劇教學,相反,以說明和分析為主的內容、以概述和介紹為主的內容、沒有重大沖突或轉折性事件的內容以及沒有典型人物形象可以塑造的內容,一般不適宜利用課本劇和角色表演進行課堂教學。如:鴉片戰爭的影響新思想的萌發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少數經過處理的說明分析為主的內容也適宜課本劇教學如在瓜分中國的狂潮一課中,對帝國主義列強和清政府擬人化處理后的課本劇教學效果就不錯。

其次,是劇本的編寫。與語文學科、英語學科的課本劇相比,歷史學科課本劇教學更需要的是一些劇情片段,因而歷史教師需要更多地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劇情,編寫出一個或數個短劇本"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它并非文學作品欣賞課,更重要的是,以課本劇和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教學只是我們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悟歷史,更準確地分析和評價歷史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歷史教學的全部和最終目標。所以歷史教師在進行課本劇教學時還要在所選擇教學內容中精選出幾個更突出!更典型的片段,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有足夠的時間來實現自身的歷史課堂教學目標,防止課本劇教學變成劇本表演課。歷史教師指導好劇本編寫還表現在要讓學生知道求真的原則。歷史課劇本的編寫則要盡可能地真實,這一方面是科學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只有在盡可能地真實的情境下,學生才能感受和理解真正的歷史。雖然歷史不可能還原,但我們可以求真,尤其是在可能的條件下和關鍵地方,我們應當指導學生以“求真”編寫劇本。

最后是引導好表演后的教學。課本劇和角色表演并不是演出好就意味著課堂的教學成功。相反,在歷史學科的課本劇教學中,出色的表演只是課堂教學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其后教師的引導。引導好表演后的教學即,在一個短劇本表演結束后,教師需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從劇情本身引導到課堂所要解決的問題(即課堂教學目標)上來。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課本劇教學在歷史學科和語文、英語學科中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樣,說到底,歷史教學的最終和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而利用課本劇和角色表演則是達到這個目的的一種手段。一般說來,利用提問設計進行引導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無論表演者還是其它同學都沉浸在剛才的歷史劇情中,所以通過提問可以喚起大家的注意力,使其轉移到教師需要解決的教學目標上來。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好劇情,實現自然的轉移和對歷史理解的升華。對于問題的設計,教師需要注意三點:一是嚴把質量,重“質”少“量”,求“異”略“同”。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果.二是少封閉,多開放。要以探究性問題為主,要給學生提供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發展性、獨創性。形式上要活潑、力求多樣化,內容上應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時代呼喚著綜合型人才,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師在知識的延伸上打破學科界限,有機地將其他學科知識融入到歷史學科中來,將歷史問題擴展到現實問題、熱點問題中去,使學生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以便將歷史知識加以綜合應用到實際中去。⑿通過這樣一系列的高水平問題的發問,就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歷史教學中,使教學活動得以真正的展開,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和挫敗感,提升學生的鑒別力、理解力、創造力,使學生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建立親密合作的關系。⒀

這樣以來歷史課本劇的教學方式就不會僅僅停留在文學水平上而是達到歷史的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