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課前準備考究
時間:2022-11-12 03:32:00
導語:歷史課課前準備考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歷史課程改革成為必然的趨勢,它要求教師的角色應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設計者和促進者,積極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實現有效教學。要實現這個目標課前準備就顯得十分重要,需要做多方面的準備。
一、設計靈活可行的學案
一個好的學案,能讓學生知道老師的授課意圖,讓學生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和參與權,但又不是簡單的要求學生找出知識點和回答問題,而是需要教師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所以,依據每課內容、目標和難易的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應不同,編制的“學案”也隨之變化,沒有千篇一律、固定不變的格式。以“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為例,它的內容簡單易懂,單純的文字信息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錄音和圖片,這種非常重要且容易獲取并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的歷史課程資源成為首選的教學手段。但是有一些課程卻不能簡單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比如“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課,將整個宋朝歷史囊括其中,內容多而雜,借助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錄音和圖片等媒體手段只會使內容更為雜亂。所以在編制本課的學案時,采用了表格方式強化主體知識,清晰明了。其他零碎的知識則采用巧設問題的方法,通過質疑,解惑的過程,由學生自主掌握。學案必須視內容、學生情況而定,如果采用不恰當的方法,教學的有效性將弱化。
編寫學案的過程中,除了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也應該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在“鴉片戰爭”一課中,我請學生講述虎門銷煙的故事,有一班的學生講到了銷煙的辦法,我就問到“這種辦法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另一班的學生沒有提及,我就換了另一種問法“銷煙不用火燒的原因是什么?”兩種不同的情況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每個學生出現的情況不同,如果學案設計得太死,教師只按照學案來進行教學,極有可能壓制學生的思路。
我認為學案制訂,都必須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以學為本,因學論教”的原理,注重靈活變動,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二、引導學生預習新課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需要學生自身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思考能力,預習就必不可少。但是我發現,許多學生沒有預習的興趣。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W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預習新課。為此,我嘗試了一些方法,利用上一堂課最后的一點時間講一個歷史小故事或出示圖片、成語、歇后語、小段視頻等造成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課的興趣。比如播放電影《甲午風云》中黃海海戰的簡短歷史片段,提出疑問:(1)這場大戰是如何發生的?
(2)與艦同沉的是誰?等等制造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引導學生主動預習課文。當然這些方法不是單一的使用,有些課文內容較多時,為節省課上有限的時間,我會將重要的知識點以填空或表格的方式出示給學生,完成課前預習。
比如“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課,事先利用導學案的方式將遼、宋、夏的建國時間、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等羅列成表格,由學生預習后完成,極大地縮短了學生在課上的閱讀時間。有的課涉及較為深奧的概念問題,比如“君主集權”“資本主義”“閉關鎖國”等,我會在課前發相關資料,讓學生結合資料來預習課文。
三、擴大閱讀面
中學生擁有旺盛的好奇心,一旦興趣被激發就會形成強大的動力去探究和發現,而作為歷史課程資源之一的多媒體網絡資源,以其信息量大、傳輸快、音畫兼備、形象直觀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接受。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可以全方面地了解隱含在課本刻板、簡單的文字下的生動歷史,學生閱讀面擴大了,這就要求教師也應擴大閱讀面。例如,講到岳飛的故事時,課前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課上由學生自述岳飛的事跡,減少講授內容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必須對岳飛的事跡有總體的把握等等。這些課外資料增加了教師的涵養和知識儲備,起到調節氣氛,應對學生問題,拓展知識等作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內容較為雜亂,學生容易信以為真,教師要對網絡資源進行整理,特別是一些史學上爭論較大的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史學觀。
要做好這些準備并不容易,但是一堂好課少不了精心的準備。
- 上一篇:分析小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關聯
- 下一篇:新課程概念下語文教學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