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習指導運用論文
時間:2022-05-05 09:55:00
導語:歷史學習指導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系統論是本世紀40年代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等人創立的。它以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為基礎,精確而深刻地揭示了物質世界普遍聯系的辯證發展圖景,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化和實際運用。這種新的方法論,首先運用于自然科學的研究,進而推廣到社會人文科學與各種邊緣科學的研究。
貝塔朗菲把“系統”定義為“相互關聯的元素的集合”,即由若干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要素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運動規律的整體。一切事物都作為系統而存在,系統性為一切事物的根本屬性。歷史知識及其學科更具有突出的系統性特點。所以,運用系統論研究歷史及歷史教學,更具有方法論意義。這里,只談如何運用系統論諸原則,來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
整體性原則。這是系統論的核心。它認為,系統是由諸要素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這個整體的性質和功能,并非其諸要素的性質和功能的簡單相加;諸要素組成為一個整體以后,這個系統就產生了其諸要素所沒有的性質和功能。換句話說,整體與部分存在質的差別,部分組成整體以后,就揚棄了部分的質,整體則呈現一種綜合性的新質。亞里斯多德把系統的這一整體性質,表述為“整體大于它的部分之和”。貝塔朗菲肯定了這個古老的哲學命題,認為它在今天仍然正確。下面就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例來說明。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作為一個系統包括下列諸要素:
┌─前提條件: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資金:殖民掠奪、奴隸貿易原因┤可能條件┤雇傭勞動力:圈地運動
│└─技術:工場手工業技術積累
└─必要條件:國外市場不斷擴大
上列諸要素都為英國工業革命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可能導致工業革命;只有在上列諸要素結合為一個整體的時候,才能產生整體效應,使工業革命臻于成熟,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因此,我們不能機械地看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要辯證地看待它們之間的關系。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個別事物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要樹立整體觀念,從系統整體角度來觀察和研究局部現象,以便正確地認識局部的地位和作用。據此,我們在歷史學法指導上,就要讓學生學會綜觀歷史,從宏觀上認識歷史,掌握歷史發展的總體關系。所謂總體關系,可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古今中外的歷史千頭萬緒,錯綜復雜,但一般來說,大都貫穿著一條或幾條主線,如:1840—1949年的中國近代史,有三條主線:中國人民的屈辱史,中國人民的抗爭史,中國人民的探索史。1949年以后的中國現代史有兩條主線:新中國的崛起史(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的探索史(指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而上述各條主線是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環繞上述基本線索組織史實,使學生頭腦中混雜的知識有序化、系列化,并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又如關于世界近、現代史的基本線索,可用兩句話來概括: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確立、發展和基本定型的歷史;世界現代史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走向衰亡,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運動走向勝利的歷史。這就是世界近、現代史的基本內容。據此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撐握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而且有助于學生認識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又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從而堅定學生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二是各歷史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歷史發展過程有連續性,也有階段性。貫穿于歷史發展全過程的基本線索,即其連續性,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即其階段性。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基本特點,即其階段性。一個歷史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既是它跟其他歷史發展階段相比較而具備的不同點,又是這一歷史發展階段許多歷史現象的共同點。把握了一個歷史發展階段的歷史共性,也就把握了它的總綱。綱舉目張,這個總綱下的子目問題,也就易于把握。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基本特點是: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其間除西晉的短期統一外,分裂割據的時間有340多年,但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民族大融合。而民族大融合這個基本的特點,在當時許多歷史現象中都有體現。從諸葛亮治蜀到山越遷出,從五族內遷到十六國混戰,從北朝各族大起義到北魏孝文帝改革,從北方經濟、文化生活到江南經濟的開發,無一不滲透著民族融合的問題。因此,我們應在這一基本特點的綜合控制下,對上列諸現象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從分裂走向統一,為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趨勢的結論。
結構性原則。結構是系統內部諸要素的組織形式,即諸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說明是系統內部諸要素是怎樣結合為一個整體的,它反映的是系統內部的有機關聯性。而系統的整體功能,就是由它的結構決定的。不同的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功能。例如:英國工業革命作為一個系統,包括紡織、冶金、采礦和交通運輸等工業部門的技術革新。而上述各個部門以相互制約與相互推進的方式存在于一個系統之中,并使這個系統出現整體功能——從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
層次性原則。這是指系統與要素即子系統之間的地位、等級和相互關系。系統與要素是相對的。在一定范圍內是要素,在更小的范圍內則是系統;相反,在一定范圍內是系統,在更大的范圍內則成為要素。例如:抗日戰爭中存在著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與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這兩個戰場對于它們屬下的諸戰役來說,各自成為一個系統;但對于抗日戰爭來說,則成為要素;抗日戰爭對于其屬下的兩個戰場來說,是一個系統,但對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來說,則成為一個要素。
根據結構性與層次性原則,我們在歷史學法指導上,就要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以掌握歷史課本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體系。讀書的方法,是學習歷史的最基本的方法,不少學生的讀書是死記硬背,即讀一句,記一句,記一句,讀一句,返來復去讀了好多遍還是不得要領,一時強記下來的知識,很快就忘記了。究其原因,就在沒有掌握課本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體系。那么,我們應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課本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體系呢?
中學歷史課本實際上是根據系統的整體性、結構性與層次性原則編寫的。它包括目標、正文、地圖插畫、注釋、習題和大事年表六個部分,組成為一個有機的多層次的統一整體。因此,我們對學生的讀書的要求應是:從目錄到子目,從正文到注釋,從地圖插畫到大事年表,都不能忽視。要讓學生做到:讀目錄了解全書的總綱;讀正文,具體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讀地圖插畫,形成空間觀和歷史感;讀注釋,幫助理解課文,開拓視野;讀習題,鞏固所學知識;讀大事年表,樹立時間觀念。
當然,最基本的一環是指導學生閱讀正文。它要求學生結合目錄揭示的基本特點,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對每一個子目下的一段或幾段文字,進行具體的分析。務必做到:緊扣子目,劃分層次;編寫提綱,提煉要點;推敲詞語,圈點批劃;分析史實,得出結論。并在此基礎上,認識每一節課文在整個章節和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子系統與母系統的關系。此外,教師精心設計的板書,也能在讀書方法上給學生以良好的示范。一面好的板書,能揭示教材的內在知識結構,使知識系統化、立體化,可視教材的“再創造,再濃縮”,也可視為教師鉆研教材的讀書筆記。所以,這種板書不僅是一堂優質課的一面鏡子,也是教會學生做讀書筆記、形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樣品。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板書,不要把它看作是可有可無的。
開放性原則。任何系統都不是孤立的、封閉的,而是同其周圍的環境即其他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系統與周圍環境的有機關聯,使得系統具有開放的性質,故又稱為開放系統。具體說,它同其周圍的環境有物質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換,有相應的輸出和輸入以及量的增減。總之,環境是系統存在發展的外界條件,系統又給予外界環境一定的影響,二者處于相互關系之中。例如: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海地革命這一個系統,其革命進程就跟遠隔大洋的法國政治形勢的變化有關。1789年法國革命的爆發及其面臨的外國武裝干涉,使之無暇顧及海地,這有利于海地革命;而當拿破侖穩定法國局勢后,又派遣大軍開赴海地,則不利于海地革命……。法國的政治形勢這一系統影響著海地;海地革命勝利又揭開了拉美獨立革命這一系統的序幕。
因此,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內部諸要素的聯系,還要考慮它同外部諸系統的聯系。據此,我們在學法指導上,就要讓學生學會橫觀歷史,了解歷史現象的橫向關系。所謂橫向關系,可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中國歷史跟世界歷史的關系。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是古代中國也不是孤立于世界單線發展的。如:漢朝的絲綢之路,唐朝的對外交通,南宋和元朝的海外貿易,明朝鄭和的下西洋,以及四大發明的西傳,都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突出例證。一般說來,學生在學習中國古代歷史時,不會忽略這方面的問題,但在學習世界古代歷史時,常常把中國丟在一邊。對此,我們在講到某一強盛帝國的形成時,應啟示學生聯想當時正當中國的什么朝代,并說明它們的關系。至于近代中國與外國歷史的密切關聯,就不言而喻了。
二是世界各地區、各國家歷史事件的關系。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不可避免地要跟周圍甚至更遠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即使是古代美洲的歷史也不例外。例如:中外學者早就提出5世紀時,中國梁朝高僧慧深東渡墨西哥,以及殷人東渡墨西哥后,在那里傳播中國殷商文化等問題,當然,這些新課題有待進一步證實;但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亞洲東北部移民,原產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煙草等作用,在明朝中后期傳入我國,則是不爭的事實。可見,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或國家都是一個開放系統,它所發生的歷史大事,都會給予外界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古代世界是如此,近現代世界更是如此。
動態性原則。結構性開放性,總稱為有機關聯性。系統的有機關聯性不是靜態的,而是隨時間變化的,是動態的。有機關聯性強調的是空間關系,動態性強調的是時間關系。即:一方面,系統內部諸要素分布的位置與組合方式隨時間而變化;另一方面,開放系統每時每刻都處于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與流動之中,以保持它的積極運轉。顯然,歷史在這方面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歷史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在這一歷史長河中,各種歷史現象都隨時間的遷移而變化,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所以,歷史是一門時間性最強的學科。
因此,我們要以動態的觀點來分析考察事物,注意事物的運動狀態和運動的過程。據此,我們在歷史學法指導上,就要讓學生學會縱觀歷史,了解歷史現象的縱向關系。所謂縱向關系,不外這幾種情況:
一是肯定的關系,即因果關系,或承襲、發展的關系。如: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與希臘的興衰,新航路的開辟與英國工商業的發展,拿破侖戰爭與意大利民族意識的勃興,俄國1905年革命的失敗與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等等,皆為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系。又如:在我國農民戰爭史上。先后出現了一系列戰斗口號。如北宋的“均貧富”、南宋的“等貴賤,均貧富”、明末的“均田免糧”,它反映了農民斗爭水平的不斷提高,最后,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這一系列口號、綱領之間具有明顯的繼承、發展關系。
二是否定的關系,即跟前一事物相對立而產生的關系。如郡縣制之于分封制,初稅畝之于井田制,科舉制之于士族制,兩稅法之于租庸調制,皆是。
三是否定之否定的關系,即否定了前一事物之后產生的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自身又被另一事物否定的關系。如:我國歷史上統一與分裂反復交替,而最終走向鞏固的統一的現象即是。
另有一些事物兼有上述幾種關系。如:清朝的地丁銀,既是對漢唐人頭稅算賦、口賦、租庸調制的否定,也是對唐朝兩稅法、明朝一條鞭法的繼承和發展。
綜上所述,系統論的思維方法,是一個立足整體,綜觀全局,在整體控制下,對局部逐一進行分析,最后通過歸納得出規律性認識的科學方法。這種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分析——綜合”式的思維方式,它采用的是“綜合——分析——綜合”式的思維方式,以達到最優化處理問題的目的。如果把這種思維方式用來指導學生學習歷史,那就要求我們把歷史學科作為一個系統整體來考察,而上述宏觀的方法(整體關系),微觀的方法(內在關系),橫觀的方法(橫向關系),縱觀的方法(縱向關系),就是進行系統整體考察的基本途徑。如果我們指導學生掌握了這一基本途徑,就能克服學生中嚴重存在的死記硬背的通病,培養學生辯證的系統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從而實現歷史學習方法的最優化。
- 上一篇:稅務廳地稅局學習科學發展觀演講稿
- 下一篇:歷史學科考試能力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