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歷史思維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05 08:41:00
導語:媒體歷史思維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指出“計算機不僅僅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而應成為一種認知工具,計算機教育將成為當今教育的至高點和突破口?!痹谛率兰o的起跑線上,教學改革出現了“計算機與各學科課堂教學融為一體”的大趨勢。
一、現代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陳舊的教學模式向21世紀的教育提出了盛世危言,因為它已不能滿足21世紀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要求。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已經不可逆轉,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實現這一轉軌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證。現代教學媒體進入了課堂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形成廣義的多媒體系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日益影響著整個教學模式的變化。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Multin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tion)簡稱MCAI,具有綜合處理語言、文字、圖形、圖象、動畫、視頻和聲音的能力,擁有極強的表現力和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集各類媒體優勢于一身?,F代媒體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通過教學設計,開發、選擇、組織多種媒體并發展為集動畫效果、音像聲音于一體、經過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學結構的過程。多媒體教學可打破時空界限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充分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有效的學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最大發展,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達到優化組合,個別化和大面積施教的統一得到實現。
由此可見,作為教學媒體,計算機能幫助教師改善教學效果,擴大教學范圍,延伸教師教育功能,因此是促進教改的重要手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計算機之所以能在教學中起到這樣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是由于計算機本身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事先編好的具有各種功能的課件,計算機只是執行這些功能。而當前中學歷史學科知識點高度濃縮、頭緒繁多、過程復雜、時空交錯。歷史課堂教學面目煥然一新將開端于現代媒體教學。本人初涉多媒體教學領域,課件制作經驗不足,但感受頗深。下面就結合自制的反映戰爭題材的多媒體課件《偉大戰略決戰的勝利》談談我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二、發揮媒體優勢,培養思維素質
1、利用直觀性,激發興趣、增強感染
人類的學習行為是外部刺激與認知主體內部心理互相作用的結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刺激與學習個體內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夠引起學習個體積極的態度和求知欲望。因此進行多媒體教學就要掌握學生的認知心理,充分利用直觀的外部刺激,如生動鮮艷、聲像一體的畫面,動靜結合、色彩變換的圖象文字,使原本豐富多彩的歷史從冷冰冰的書本中栩栩如生。學生全方位地、立體地接受信息,對歷史的認識也由看書或聽教師講述后去理解想象轉為更加直觀、如身臨其境。這種直觀無疑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程度地喚起學習的“內驅力”,從而主動學、樂于學,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本課件中我用與“解放戰爭”相關的音樂、畫面、地圖、動畫營造逼真的歷史氛圍,直觀地再現歷史。課前2至3分鐘,電腦自動連續播放“強渡淮河”、“攻占錦州”、“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等圖片,其歷史畫面的真實再現,渲染了解放戰爭后期人民解放軍進行大反攻、以排山倒海之勢追殲國民黨主力、直搗蔣家王朝大本營、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這一歷史背景。同時在歌曲《英雄贊歌》的渲染襯托下,學生仿佛置身于“濃煙滾滾”、“翻江搗?!钡膽饒錾?,頓時為人民解放軍的那種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所感染。由此學生被引入一個優化的歷史教學氣氛,一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課件結尾處屏幕上一張旭日東升的圖片,配以畫外音樂——鋼琴曲《東方紅太陽升》,在舒展悠揚的樂曲中學生仿佛看到了新中國正象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神州大地。
2、利用交互性,因材施教、分層成功
學生的身心發展各有所長,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們各自的興趣愛好特長。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教育教學原則,分析學情,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個別差異出發,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既重視優等生超前發展,又鼓勵達標生拾級而上——這是素質教育全面性原則的要求。
交互性是多媒體課件的生命所在,利用交互性,可以使我們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能力,選擇恰當的設置,靈活的安排教學進度、廣度和進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各得其所,取得成功。
在本課能力訓練環節中,為了方便不同學情的同學,我設計了由易到難、不同難度的問題并設置不同類型的按鈕,可以隨課堂要求任意進入某一個問題并返回。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基礎、能力、興趣等各方面的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提問,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在自己原由的能力基礎上通過思維獲得成功,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真正達到面向全體、全面提高的目的。
3、利用動態性,啟迪思維、培養能力
學生的認知過程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由現象到本質、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這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探求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所擁有的獨特動畫效果,如動畫模擬、錄像抓幀、背景擬音、圖文串聯、問題顯示等方式皆能結合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通過畫面展示、切換、停頓、閃爍、組合、重復等步驟,達到以往教學所難以達到的效果,鍛煉學生的思維素質、培養思維能力。
“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之一在于軍事思想的正確”,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難點。對于這一知識點的突破我以“人民解放軍為什么首戰東北?”為切入口。在多媒體技術上我如下設計:1、電腦顯示“戰略反攻后的解放區”(學生一目了然敵人已陷于人民解放戰爭的大海中,并且敵人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地區)2、如果首戰華北,電腦虛擬演示“華北解放軍將受到來自華北、東北敵軍的兩面夾擊”;3、如果首戰華東,電腦虛擬演示“東北敵軍撤退,實行戰略收縮,增加戰場壓力、作戰難度”;4、如果首戰東北,電腦顯示“封鎖敵軍退路、形成甕中捉鱉的形勢”。在電腦動畫演示的同時伴有背景擬音、字幕滾動的效果。學生從多媒體的動態中得出“首戰東北體現了黨中央決策的英明”的結論。實踐證明這一設計起到了啟迪思維、發展能力的作用。
4、利用高效性,深化層次、構建結構
歷史本身就是一個整體運動過程,知識結構具有層次性、嚴謹性、科學性。如果教師仍進行那種“復制型”教學、“拷貝型”教學,不僅無法還歷史學科一個動態的各要素互相作用的有機系統,而且不利于學生發展其獨特性和對知識的創造性。怎樣在學習過程中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探索、使學生去發現規律、初步學會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這一歷史使命的最佳使者。
本課在小結部分設計了一個知識框架結構,隨著學生對解放戰爭進程的回憶一層層展示剖析國共雙方的態勢和結局。正是借助于多媒體的高效性幫助了學生建立新舊交替知識之間的聯系,組建新的認知結構,實現線性思維到平面思維、從平面思維到立體思維的飛躍。從而逐漸養成從感性到理性上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
5、利用自動性,突出主體、鼓勵參與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必須創造條件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整堂課的教學活動。教師在進行課的設計中要把以課程為中心發展到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從被動學習引導到主動學習,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手段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計算機具有快速存取和自動處理等功能,它不僅能夠呈現教學信息,還能夠接受學生回答進行判斷反饋、指導點撥。
在課件制作過程中我全面考慮到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學生參與的講述、演示、閱讀、回答、問題探討,做到每個學生不僅能參與而且積極參與。訓練時,讓學生走上講臺,或者自己用繪圖筆連接知識點,對照答案檢查;或者在選擇題的訓練中獲得掌聲的鼓勵;或者在失敗后不氣餒繼續努力。課程臨近尾聲屏幕上不規則出現了“挺進大別山”、“渡江戰役”、“新政協的召開”、“殲敵雙堆集”等畫片,而后安排學生用鼠標拖移排列順序并口頭闡述戰略決戰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鍛煉了歷史學科的闡釋能力,而且通過輸入設備與計算機“對話”的人機交互,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得到加強。這種參與型結構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 上一篇:畜牧行業科學發展觀專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政府領導班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