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藝術高中歷史課程革新思路

時間:2022-05-08 11:18:09

導語:農村藝術高中歷史課程革新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藝術高中歷史課程革新思路

一、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

(一)由一綱一本到一標多本,教材具有多樣性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歷史教科書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在歷史教學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科書往往是圍繞著教學大綱展開的,只有人教版一個版本。而新課程改革后,歷史教學圍繞著《新課程改革實施標準》,設置了多個版本的教材,有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幾種,且不同版本之間在結構和內容的設置上也有很多不同點。由一綱一本變為一標多本,這充分說明了任何一種教材都不能夠成為我們設計和開展教學的唯一依據。同時,這也對我們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能夠根據新課程標準整合教學資源。

(二)課程目標三維化,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和規定了高中歷史教育的基本目標,其突出特點在于,將知識與能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過程與方法作為目標明確提出,同時把思想教育拓寬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使教學目標更加清晰明確,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變通史教學為模塊教學

歷史新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的通史教學模式,形成了以模塊為結構,以專題為基本單元的課程體系。由傳統的5本通史教材變成了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3本教材,這種“模塊+專題”的形式,形成了一種新的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更加強調對重點內容、重點知識和專題知識的系統化學習。

二、農村藝術高中在新課程改革中的現狀分析

由于一直擔任農村藝術高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農村教學之間存在的差距。在此,我僅談一談自己對農村歷史教學現狀的認識。

(一)農村學生基礎較差,不能很好地進行歷史教學

農村普通高中,尤其是藝術類高中,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往往是三、四流的學生才會選擇藝術高中,這就使得農村的歷史教學不能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而新課程改革后的“模塊+專題”的教學模式,與目前高三二輪復習的內容和形式相當,這就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藝術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基礎知識等方面仍存在種種問題,給農村高中歷史教學造成了較大困難。

(二)農村高中教學資源有限,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所在的學校基本還是處于一位教師、一支粉筆、一面黑板的情況,教學方式沒有多大的改變,無法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歷史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不僅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好,板書寫得好,還要求教師能夠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工具,如多模體。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則很容易使歷史課堂重新陷入傳統的模式。雖然教學資源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我們并不具備這些便利的條件。據我所知,農村高中基本上每個學校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只有在學校有教學活動的情況下,教師才會做一節多媒體課。此外,新課程改革還要求學生上網搜集材料,然而學校的計算機有限,不可能全部讓給學生去查資料。與此同時,校內的圖書館所藏圖書也十分有限,所有這些情況都嚴重制約了農村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三)農村藝術類高中多重視藝術課,輕視文化課

藝術類高中以學習藝術為特色和辦學宗旨,學習藝術的時間占去了高中生的一半甚至更多,我校到高二的時候,學生每天只有在上午學習文化課,能分給歷史的學習時間就更少了。同時,由于一般藝術類的院校對文化課的要求并不高,導致學生普遍不重視文化課的學習,真正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四)農村藝術高中,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深遠,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雖然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但是傳統的高考形式并沒有發生改變。這主要是因為,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靈活性,以及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發揮,但高考以分數取勝,最終新課程改革只能流于形式。

三、對策研究

針對農村藝術高中在歷史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廣大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具體的對策,努力改變這一現狀。我在實際的教學中,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利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藝術生本來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就少,用在歷史課上的心思就更不多了,因此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了提高學生歷史成績的一個關鍵問題。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能夠深入開展的重要動因。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沒有興趣,就不會積極思考。在農村藝術高中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故事會、歷史劇表演、尋訪當地歷史古跡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感悟和體驗歷史,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靈活運用教材資源

河北省目前使用的是人民版教材,采用的是“模塊+專題”的形式,但是卻弱化了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導致知識密度太大。對于我們農村藝術高中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教材過難過深,不適應學生的實際水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綜合整合教材資源,處理好新教材與舊教材之間,政治史、經濟史與文化史之間,專題與通史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歷史高考試題多注重古今中外歷史的時序性和空間性,因此我們在高三的復習中應著重構建以專題為基礎的知識體系教學,并加強通史的教學。

(三)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省的大規模開展,農村高中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主動地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接受與新課程改革相關的知識培訓,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時,農村高中的教師還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自身的教學模式,讓農村高中的歷史教學取得新的突破。(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秾W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梁秋紅工作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