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教育節奏感知與表達探索
時間:2022-12-24 03:51:21
導語:幼兒音樂教育節奏感知與表達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性格和情感,也啟發了幼兒對美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簡單的兒歌開始,采取多種方式讓幼兒理解音樂,多聽多動多講,通過感知音樂中的節奏來體會音樂的美妙,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兒童的聽覺和感受來提高音樂認識,從而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感知和表達能力。
一、感知音樂節奏的意義
1.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幼兒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通過對音樂節奏的聽和唱,對音樂節奏進行感受和模仿,有效的提升了幼兒在音樂方面的記憶力,為后續的音樂學習和文化學習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應用音樂節奏教學可以很好的激發出兒童的潛能,在對音樂段落的模仿和游戲中感受節奏,或者再創造節奏,這樣既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音樂潛能發展。2.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由于幼兒年齡較小,身心不成熟,對音樂并沒有太深刻的理解。通過節奏教育可以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到音樂旋律,體會不同的情感。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音樂和節奏,通過節奏強弱的變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情感表達,釋放出孩子的感受。3.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通過教師在音樂教育中的有效引導,音樂教育可以顯著的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比如:一節音樂活動,老師可以和幼兒同時參與,并且表揚和鼓勵幼兒,使幼兒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同時音樂節奏的美感也可以調節幼兒的心靈,影響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1.將聲音與音樂相結合,加深理解。幼兒通過聲音可以直接的認識到世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模仿聲音并和音樂旋律相結合,提高了幼兒對節奏的感知能力,同時也加強的音樂的趣味。例如在學習《小羊咩咩叫》時,可以讓孩子模仿小羊的叫聲,使孩子體會到音樂的樂趣,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有效的提高幼兒的感知和表達能力。2.將肢體動作與音樂相結合,促進協調性。在進行幼兒的音樂教育時,可以發揮幼兒好動的特點,把日常跑、跳的動作和音樂相結合。教師可以把幼兒分為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小組,分類做節奏感知教育。一些行動比較活潑的幼兒可以多活動身體,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對行動緩慢的幼兒可以通過分解動作,從整體上提升幼兒對節奏的感知能力。3.將語言與音樂相結合,掌握音樂節奏。音樂和語言具有緊密的關系,語言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節奏感。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朗誦的方式來訓練幼兒的節奏感,讓幼兒選擇喜歡的歌曲,把歌詞朗誦出來,在朗誦的過程中掌握節奏韻律的變化,從而更好的感受音樂節奏。4.打擊樂教學,培養幼兒興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來敲擊出不同的節拍,直觀的體現出音樂的節奏感,使幼兒可以感知音樂感。教師在課堂上擊打道具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從聽覺和視覺上都會引起幼兒的興趣。比如,老師敲擊木魚的聲音,孩子們會不由得聽聲音模仿馬跑的動作,使孩子更直接的感受到節奏感的強弱,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便于音樂教育的開展,使孩子更直接的感知節奏,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能力。5.設置音樂場景,激發音樂細胞。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歌唱比賽或者文藝演出,為孩子設置音樂環境,讓孩子在音樂場景中得到身心的享受,培養孩子主動了解音樂、喜愛音樂的能力,這也是培養孩子感知音樂節奏的基礎。教師可以分階段的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比賽、舞蹈比賽,提高孩子們的音樂理解水平,不同節奏的歌曲為孩子們帶來不同的音樂體驗。這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們的音樂素養,也增加了師生互動,為幼兒的情感世界開創了新的體驗場景,為幼兒建立了更好的發展空間。
在幼兒教育的音樂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對幼兒節奏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應結合幼兒特殊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合理安排活動,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引導孩子進行節奏感知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幼兒的協調性和積極性,使幼兒在學習中感到快樂,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提升幼兒對節奏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領兄.淺談節奏在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明日,2018(001):270.
作者:徐霞 單位:山西省大同市幼師幼兒園
- 上一篇:幼兒園美育課程的構建研究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學學生德育培養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