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時間:2022-12-25 09:02:19
導語: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孤僻、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如何科學地對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亟待廣大教育工作者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對策
一、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
1.敏感多疑、抑郁、孤僻、自卑、悲觀心理。部分農村中學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失、家庭變故和教育不當等原因導致敏感多疑、抑郁寡言或自卑自憐,甚至悲觀厭世。這類不良心理導致他們腦力遲鈍,學習倍感吃力,學習成績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對未來感到茫然而無信心,憂心忡忡,不想與人說話,人際關系很差[1]。2.焦慮、恐懼心理。面對緊張的學習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等因素,部分留守兒童容易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具體表現為這些學生在考試場景中或其它特定場景中,腦海中思緒雜亂或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但離開這些場景便恢復正常。3.對抗、逃避心理。有極少數留守兒童由于家長或教師長期對其要求過分嚴厲,使其感到精神上或自尊上受到傷害,情緒上變得煩躁、抑郁、心煩意亂,個別留守兒童經常與監護人、老師發生激烈沖突,甚至傷人;部分留守兒童有意逃避現實,企圖自傷或離家出走等[2]。4.嫉妒心理。該心理障礙者總希望自己強于他人,而當他們不如別人時,他們會常常因嫉妒而產生嫉妒心理;當他們認為不被人喜歡、欣賞和尊重時就氣急敗壞也會產生嫉妒心理等。
二、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觀念落后、認識模糊、行動遲緩。由于“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大多農村中學教育管理者認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多此一舉,且影響文化課成績的提升。故心理健康教育被束之高閣,長期不能有效開展。2.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由于師資的缺失,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只能由非專業人員兼任。3.心理健康咨詢工作條件簡陋。目前,農村中學心理輔導室的條件普遍簡陋,大多與政教處等辦公室共設一室,辦公室面積不足,設施匱乏。辦公室里通常只有一張桌子,它的設立只是為了滿足上級管理部門的檢查,根本無法開展心理咨詢工作。4.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與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強調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等策略運用。由于專業師資缺乏,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通常變成了德育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重知識、輕實踐。目前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脫離學生心理發展實際,僅僅生硬、機械地灌輸心理健康名詞、概念、原理,進行知識化教學,卻不能綜合運用會談、心理溝通、角色扮演、信心訓練、行為矯正、自我體驗、心理測量等策略、方法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農村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培養、健全專業教師隊伍。抓好現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組建專業教師隊伍是扭轉當今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關健。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培養使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樹立以提高心理素質為基礎的正確教育觀,使其盡快成長,促進專業發展。2.科學應用教育模式。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應始終將給學生傳遞積極的情緒意識,保持學生身心愉快、健康為終極目的,可綜合應用如下模式實施教學:(1)知識傳授模式:即以講解、學習心理常識為主。這種教學模式適合基礎心理常識的傳授,不適于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2)情景訓練模式:即以某個專題為核心,以班或小組為單位,通過教師引導認知、操作、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促使學生提高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技能、情感自控等能力的教學模式。(3)活動課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及校園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領悟,潛意識地練習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反應范式,并遷移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
參考文獻:
[1]劉亞芳.淺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9(07):75.
[2]曹玉琴.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5(09):23.
作者:尹德福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綜述
- 下一篇: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