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心理障礙及教育綜述

時間:2022-03-14 02:46:00

導語:高校學生心理障礙及教育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心理障礙及教育綜述

摘要:高校中患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比例逐年提高,對高校學生學習和生活已構成嚴重威脅,從而引起社會的關注。造成高校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的外部因素,給他們帶來了心理上的沖擊,精神壓力增大等內部因素,使之心理上失去平衡,直接影響整個身心健康。高校應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家庭要緊密配合學校,社會各方各面應該關注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來防止或消除高校學生的心理障礙。

關鍵詞:高校學生心理障礙教育對策

目前,高校學生因碑心理障礙休學、退學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前不久,在南京召開的大陸、香港、臺灣三地21世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學術研討會上,有報告說: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來已達到30%。而2004年3月發生的”馬加爵案”則是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極端表現。可以說,心理障礙已成為高校學生中突出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更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發展的階段。伴隨著個體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個過渡,由于生活環境、學習特點、人際關系等因素的改變,許多學生表現出不適應,甚至出現心理障礙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學習。因此,正確認識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進行有效的疏導和調整,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人生都將產生重要作用。本文試就高校學生中心理障礙的表現、產生原因以及教育對策作一初步探討。

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壓力負擔過大,會降低自身的心理平衡,從而導致一系列癥狀,如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情感方面的心理功能障礙。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所面臨的社會環境與其他群體不同,其多發心理與行為問題也就有其獨特之處。據調查,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等在高校學生中有較高的發生率。其常見的一些心理障礙表現形式如下:

1.不適應新的環境

大學生活的壓力,讓學生覺得自己不再是天之驕子,一枝獨秀。校園是個小社會,不是一塵不染的圣地:獎學金的評定、人黨、提干等等競爭初見端倪,書呆子不受歡迎,個人的風采和魅力最重要,不再有人把你當作寶貝,很可能從過去的寵兒淪為不起眼的小角色。由于生活環境的更換,學習方法的改變,使其所處的不是‘’理想”的現實,因而出現適應不良,表現為苦悶、焦慮、缺乏自信、過于自卑等。大部分學生在進人大學后,能很快適應大學的生活學習方式,順利渡過適應大學生活這一關,而少數大學生在矛盾心理交織作用下,陷人持久的不良適應狀態,不能自拔,出現厭學情緒,最后不得不因為學習和身體原因而中途退學或休學。

2.人際關系不良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丁瓏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來的。”這種情況在大學生中表現比較普遍。同學們學習、工作、生活、娛樂都在一起,特別是在集體宿舍,由于個性、習慣、愛好、才能的差異,難免磕磕碰碰,而大學生好勝心自尊心強,如互不相讓,就容易造成人際關系的僵化。人際關系不良常見于那些具有攻擊性、反抗性的學生。他們性格上的不合群,使自己易在同學中處于不被理解、被排斥、受冷落的境地,久而久之,往往會產生精神壓力。另外,還易產生自卑與自負的心理、嫉妒心理、猜忌心理、閉鎖和逆反心理等不良心態。

3.情感脆弱

現在高校學生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學習上一帆風順,沒有經受過逆境與困難的磨練,比較脆弱,生活中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比如學業不理想,專業不理想,家境貧寒等問題,就會陷入苦悶、憂慮、質怒之中,并產生強烈的消極情緒體驗,這種脆弱的情感和缺乏耐挫力的意志造成部分同學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學習,嚴重的留級退學甚至個別走向犯罪或自我毀滅。而占據比重最大的則是男女戀愛造成的危機。大學生們心理簡單而真誠,戀愛失敗會使其無法控制和驅使自己的感情,從而嚴重地干擾正常思維和對事物的判斷處理,甚至使學習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在極度的悲痛、憂郁、焦慮、煩躁等情況下,極易產生輕生自殺和做出莽撞的事來。失戀或單相思者,往往在精神上蒙受痛苦,有的將深情隱藏心里,形成一種痛苦和自我折磨,造成心理失調。

4.認識能力和自制能力不強

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生理變化和智力發展的高峰時期,他們興趣廣泛,活動面寬,思維活躍,但由于缺乏社會實踐,他們的認識能力和自制能力常落后于活動能力,因而導致眾多的矛盾和沖突,如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要求別人尊重自己和自己不夠尊重別人的矛盾,交往與封閉的矛盾,性生理成熟與性心理不完善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和沖突給大學生們帶來了很大的痛苦與煩惱,若不能及時調適,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緊張、焦慮、苦悶、惆悵、失望、壓抑、自卑、懶散、強迫等情緒。

5.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而產生心理不適

有些學生在高中時是學習的佼佼者,被教師和家長列為重點大學的苗子,可成績公布后,與預想相差甚遠,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個別學生既不滿足于現狀,又擔心別人瞧不起,于是總想“包裝”自己。一方面盡可能表現自己的長處,把短處隱藏起來;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屈才”了,被埋沒了。于是,人為地制造自我心理與環境的屏障,沉溺于逃避現實、超脫現實的幻想之中。時間一長,就容易產生一種混亂、空虛、壓抑、緊張等心理障礙。

形成高校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類的心理障礙,固然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但主要的是受后天的氣質、性格及家庭、社會環境與不良教育因素的影響所致。筆者認為,高校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體因素

首先,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熟。由于高校學生的生理成熟早,心理成熟滯后,造成了生理與心理之間的不協調,這是形成心理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高校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迅速提高,而世界觀和人生觀尚處于逐步形成階段,對外界事物和社會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往往帶有主觀成人化和客觀少年化的特點。面對價值體系的多元和某些社會思潮的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確立變得困難而復雜、動蕩不定。而這種動蕩模糊往往會影響他們對事物的評價,使得他們在遇到困難挫折時會引起情緒波動,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就會產生心理障礙。

其次,心理障礙與個體的性格密切相關。通過對患有心理問題的同學調查發現,性格內向和性格剛烈的同學比性格開朗的同學更容易患心理疾病。這些人由于不善于與大多數同學相處,時常處于孤獨的境地,有了不良情緒后得不到及時渲泄與解脫,最終造成了心理負擔。

(二)社會因素

社會的變革、經濟的發展、社會信息量的增大、生活節奏的加快、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傳統觀念的再認識等問題,都對高校學生的思想、精神產生巨大刺激;社會的競爭,如學習考試的競爭,獎學金評定的競爭,三好生、優秀干部榮譽的競爭,考研的競爭,擇業的競爭等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心理行為更具有直接的影響,給大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

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諸如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使大學生感到迷惑不解,對黨和國家前途產生擔憂,甚至感到人際關系復雜,認為不拉關系、不送禮、不走后門就辦不成事,擔心自己畢業后的處境,從而使大學生從憂患意識發展成為不健康心理,產生心理障礙。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之一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與家庭成員的緊密程度、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父母對孩子期望值的高低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等,都可能影響大學生心理穩定的程度。一般來說,家庭內部的畸型發展(如成員不和、父母離異)和意外變遷(如親人亡故、意外事故、自然災害),都是大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誘因。

1、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部分家庭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要么對子女不問不管,采取放任自流;要么處處加以干涉,采取專制手段。如此教育方式效果恰恰與愿望相反,從而造成了子女產生異常的心理。

2.家庭結構殘缺不全

父母的亡故、分居、離婚、再婚等,使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溫暖,缺乏應有的父愛或母愛。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處于消極狀態,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自卑感。這類學生一般不愿和同學交往,性格較孤僻。

3.父母期望值過高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品學兼優,進人大學理應更是如此,因此對其子女在校期間的表現提出過高的要求,如一定要子女加人中國共產黨、當學生干部、獲得“三好”榮譽和獎學金等。然而現實并非如此簡單,校園內激烈的競爭遠非父母所想象。父母對子女過高的期望,使子女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使得學生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而這種包袱是誘發逆反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

4.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

高校學生家庭經濟收人水平參差不齊,消費水平差距拉大。受社會上高消費的影響,來自城市和較富裕地區農村的學生在吃、穿、用等方面大都較講究,幾百元以上一套的衣服已很普遍,而一些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學生一方面又要為自己的生活奔忙,面對物質生活的極端不平衡努力尋求自己生活的支撐點。這部分貧困學生因被人看不起、受歧視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使精神受到壓抑,產生心理障礙。

(四)學校因素

有人對高校學生生活壓力感進行了專門的研究,發現“學習壓力過大或負擔過重”這一項是引起高校學生心理緊張、壓力過強的主要原因。高校學生要獲得學士學位,順利畢業,就要過英語四級;為了適應“雙向選擇”、尋求更多的就業機會,還要精通計算機知識,同時,專業課也不能忽視,這就使許多大學生精神壓力很大,導致神經衰弱。大學四年級學生,處于走向社會的準備階段,他們也面臨著環境變遷的影響,大都存在緊迫感、憂慮感。據上海某大學的調查:在畢業分配問題上,有心理負擔的學生占41%,其中女生高達71.4%。

另外,高校缺乏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和人員。高等院校擔負著培養跨世紀的接班人的重任。跨世紀的接班人,不僅要有較強的政治、文化素質,更須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必須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配備一批具有專業心理知識的咨詢隊伍。然而,迄今為止,真正成立了完整的心理咨詢機構的高校寥若辰星。學生有苦難言,無法通過正當的渠道渲泄和排解,長期積聚在心理的不良清緒終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失衡,從而做出對他人和社會有害的行為。

高校學生的心理障礙發病率較高,對學生本人身心的健康發展影響很大,給家庭及學校管理帶來了嚴重的后果,因而不容忽視。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應共同努力,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1)高校應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切實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首先,高校要改善教育、教學和管理手段,杜絕大量誘發學生心理沖突和失調的外在條件。在學科設置上,應該開設心理衛生課,定期開展群體心理咨詢活動。如開展“心理咨詢游園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動之中,效果較好。利用廣播、板報、墻報等宣傳工具,宣傳心理健康的知識,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認識,從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時,結合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聘請心理學專家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工作觀、戀愛觀和交際觀等系列有針對性的講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會收到較好效果,能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實際心理問題。

其次,高校要摸排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做好心理問題高危人群的預防和干預工作,要特別注意防止因嚴重心理障礙引發自殺或傷害他人事件發生,做到心理問題及早發現、及時預防、有效干預。建立從學生骨干、輔導員、班主任到院系、部門、學校的快速危機反應機制,建立從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到校醫院、專業精神衛生機構的快速危機干預通道。同時,增強教育者和心理咨詢員的整體素質與業務能力,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品質和態度、豐富的心理知識、社會經驗和熟練的咨詢技能,能夠客觀地對待當事人的心理問題、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等,能夠為來訪學生保守私人秘密,妥善保管檔案記錄。

另外,要建立心理咨詢中心,成立學生心理檔案。通過心理測驗與測量獲得信息,發現問題,分析病因,對癥下藥,讓有情緒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得到宣泄和排解。同時,把獲取到的有關心理活動的能力、心理狀態、心理變化的材料和信息,進行系統的歸納和整理,對現實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內容豐富翔實的心理檔案。這有利于大學生增強自我心理教育、心理訓練的自覺性、主動性;學校管理者也可以以此為根據,進行有針對性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2)家庭要緊密配合學校,注意教育方式和內容,加強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使大學生子女養成正確健全的人格并逐漸定型化。父母應該為他們創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和家庭環境,以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文化思想給他們樹立榜樣,發現其有不良行為要及時批評教育,引導他們自覺控制波動起伏的情緒反應,讓他們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同時要講究教育方式和方法,摒棄嬌縱溺愛式與專橫粗暴式兩種錯誤傾向。

(3)社會各方各面應該關注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以正確的社會導向引導他們走向成熟。社會意識的不穩定有可能轉化為大學生理解新事物時的心理失衡。因此,社會各個部門和單位尤其是思想文化教育戰線,包括報刊、廣播、電視“都要以社會效益為一切活動的唯一準則”,”要多出好的精神產品,妥堅決制止壞產品的生產、進口和流傳,”要全心全力反對精神污染,堅持“掃黃”、“打非”,優化育人環境,凈化高校學生心靈,抵制各種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減少社會不良因素對他們的刺激和影響。

(4)高校學生還要加強心理素質的修養和鍛煉。高校學生要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學會自我心理調適,走出心理誤區。在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同時,有意識地磨煉自己的意志,培養自我控制能力,要學會正確認識自我,辯證地對待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培養廣泛的愛好和興趣,學會科學用腦;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等等,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