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3 03:35:00

導語: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分析論文

一、朋輩心理咨詢員自身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質

大學生朋輩心理咨詢員作為教師(或學生)的普遍一員,其自身也有著“七情六欲”,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是與求詢者一樣的問題。如果朋輩心理咨詢員自身心理素質、專業素質不過硬,那么他們將很容易被求詢者所“感染”,甚至于同病相憐,這不但會耽誤對求詢者的輔導與治療,而且會害了朋輩心理咨詢員自己。因此,朋輩心理咨詢員上崗前必須經過一定程度的系統培訓,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掌握必要的咨詢方法和技巧,以確保在各種類型的心理患者面前能做到“不誤導且能自保”。

二、朋輩心理咨詢員要能始終把握住“心理健康的標準”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要求咨詢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有著清晰的認識,并能做到始終用這一標準來對求詢者進行輔導。本人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特點:(1)快樂。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快樂的時候,但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情緒是積極而愉悅的,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的、豁達的,他在不快樂的時候善于宣泄、并能較快地從不快樂的狀態中恢復過來。(2)行為有效。心理健康的大學生的行為是有意識的,并且有一定的目標性;他能較妥善地組織自己的行為、心理、情緒以更好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3)與人善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做到跟多數人相處融洽,善于尊重他人,容納他人,與人易達成共識。(4)耐挫能力強。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正視失敗,在失敗面前不會一撅不振;還能正確面對成功,在成功面前不會得意忘形、停步不前。(5)自信心較強。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其為人處事不卑不亢,對自己的行動充滿自信,同時不自以為是,為人謙虛、處事謹慎而不獨斷專行。

三、朋輩心理咨詢員要正確認識求詢者的“本土化”特點

有這么兩組漫畫:第一組描繪的是美國的一對青年大學生。女生對男生說:“你看起來心理有點問題”。男生聽完后說:“是嗎,那我得回去看看家庭心理醫生。”。女生羨慕地驚嘆:“你竟然有家庭心理醫生!”。第二組描繪的是中國大陸的一對青年大學生。當女生對男生說“你看起來心理有點問題!”時,男生聽完后顯得很沮喪,低著頭自言自語:“是嗎?……”然后,黯然走開了。同樣的情景,同樣一句話,為何不同國家的青年大學生的反映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青年大學生對心理咨詢有著一種“本土化”的反映。

正確認識大學生的“本土化”特點,是朋輩心理咨詢員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我們的學生往往會逃避心理問題,認為身體有問題的人能得到關愛、照顧,而心理有問題者卻會被人歧視、甚至打擊。他們普遍有三個特點:首先,他們是晚來的求詢者(已造成了心理疾患)。在剛產生心理問題時,他們雖然也感到自己存在著異樣的心態或行為,但總擔心被別人知道,害怕去找心理老師和心理醫生,只有當造成了心理疾患時才會以此為由去尋求治療。其次,在求詢過程中,往往將情感問題軀體化,只報告身體癥狀,而隱瞞心理癥狀。當你問到關于心理上的敏感問題時,許多來詢者會隱晦其詞或故意避開。再者,他們對所陳述的內容能否保密極為關注,非常擔心自己的“私隱”被周圍的人知道。

四、朋輩心理咨詢員要有“本土化”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面對有著“本土化”特點的大學生群體,朋輩心理咨詢員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必須“本土化”。首先,對心理問題的關注要“本土化”。西方人認為是心理問題的,我們不一定覺得是問題,例如,西方性解放、性混亂了幾十年,他們對性方面的問題特別關注,在這方面的理論、治療方法特別豐富,而在我國對這些問題就未必如此關注。

其次,對心理咨詢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運用要“本土化”。心理咨詢的許多理念、治療方法都是從西方引進來的,在西方適用的理念,在中國就未必適用,必須結合國情、地方特點加以改造創新,才能使之在我們的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再者,研究問題的方法、方式要“本土化”,要不斷創新。譬如,就問卷調查而言,由于西方人個性化較突出,參與意識較強,往往調查結果能反映調查對象的真實想法或情況。而我們的學生在填寫問卷時可能會表現出“應卷反映”(如揣摩學校、老師希望自己填寫哪項),社會“暫需反映”(被社會輿論左右)、“中庸反映”(趨向于選擇不好不壞、不偏不倚的選項,避免極端化)。我們必須對調查結果在何種程度上能反映出事實的真相進行認真的分析。可見,在西方行之有效的咨詢方法,在中國不一定有效,我們必須針對求詢者的特點采取相應有效的咨詢方法。

最后,表達溝通用語要“本土化”。由于心理咨詢的許多理念、治療方法都是從西方引進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科學地進行理解、翻譯、消化、改進和利用,其中包括正確地表達(書面和口頭上),即心理咨詢方面的有關用語要使用國語,要符合國語的標準并利于求詢者理解和接受。

參考文獻:

[1]陳國梁.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2]邱鴻鐘.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進展.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3]肖沛雄.大學生心理與訓練.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8.

【摘要】本文對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如何才能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了探討,指出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自身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質,要能始終把握住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并用這一標準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重點介紹了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如何正確認識大學生尋求心理輔導時的“本土化”特點,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樹立“本土化”的工作理念、掌握“本土化”的工作方法。

【關鍵詞】高校朋輩心理咨詢員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