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
時間:2022-03-30 10:30:52
導語: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高校舞蹈教學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將舞蹈與其他事物進行融合,其中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占據了很大的比重。文章探究了如何將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進行融合,并分別提出了優化教學方法、剖析民族舞蹈的動作、試行案例教學方法,以及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教學目標中這四種方法。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民族舞蹈是將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橋梁,案例教學的方法能夠將教學內容具體化,而教學目標中加入民族文化,能夠將對民族文化的重視提升到理論的高度。
關鍵詞:舞蹈教學;民族文化;融合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近年來在高校越來越受到重視,高校的舞蹈教學也隨著舞蹈的發展而不斷完善。高校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要承擔舞蹈教學的責任,還要向學生傳遞民族文化。那么,應該如何更好地促進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擔任怎樣的角色?教學的方法與目標是否需要相應的變化?民族舞蹈在融合的過程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這些都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一、高校開展民族文化舞蹈教學的意義與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滲透的意義。民族文化的有效運用,對于推動民族文化與高校舞蹈教學的融合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民族文化與舞蹈教學的結合,能夠有效豐富高校舞蹈教學專業內容,提升文化內涵,這對于推動高校舞蹈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其次,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文化素質。一方面,民族舞蹈也是我們國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當代高校舞蹈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可以使當代高校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少數民族舞蹈的魅力,以及民族舞蹈對于歷史情感的表達與精神世界的表現。比如《天邊》這個舞蹈表達了蒙古族遠方游子的思鄉之情,其中運用蒙古舞傳統文化元素,以鴻雁這個元素象征遠方的游子,表達了遠方游子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思念家鄉的感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舞蹈音樂分析以及背景解析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因此,高校也應當強化自身在文化傳播、文化傳承中的責任,重視將民族文化滲透到高校舞蹈教學中,從而促使大學生認識到少數民族舞蹈文化魅力,為民族舞蹈文化傳承提供良好的環境。(二)高校開展民族文化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民族文化內涵的缺失。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過度強調舞蹈技術和動作,缺失對于民族文化內涵的充分理解,導致教學模式與內容過度簡化,效果不理想,民間舞蹈文化所擁有的內涵與魅力被忽略。民族舞蹈教學的核心部分一般是舞蹈動作與技巧,雖然學生們基礎不同,但是高校教學中一般實行的都是統一的舞蹈練習,過度框架化,只進行重復簡單的基礎練習,而忽視了民族舞蹈的深刻內涵。第二,學生舞蹈水平參差不齊。雖然高校近幾年為了增加民族舞蹈專業學生人數而進行了擴招,但是學生的舞蹈基礎不同,舞蹈學習能力也參差不齊,無法有效實行教學。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仍然缺乏對民族舞蹈教學的重視,對民間舞蹈的各種類型缺乏認識與理解,教學中機械化的舞蹈訓練,也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同時,民族民間舞教學的進步需有特殊教學方法和配套的教學設施,可是大多數高校民族舞蹈配套設施過于簡單,這也是我國民族舞蹈文化無法快速發展的原因。第三,對民族服飾缺乏理解。雖然舞蹈技術與動作是民族舞蹈教學的中心內容,但是一味強調舞蹈技術與動作是遠遠不夠的,少數民族服飾對于民族舞蹈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大部分高校舞蹈教師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時,仍然停留在理論層面,在了解民族服飾文化元素方面仍然有著明顯認知的缺失。在教授民間舞蹈時,應該配合民族服飾的內容進行講解,促使學生利用民族服飾的差異性、特色性,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內涵,進而調動學習民族舞蹈的興趣。
二、如何促進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融合發展
(一)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結果事半功倍。高校現有的舞蹈教學方法更多是針對有關舞蹈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學好不同舞蹈的動作而展開的。而為了促進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應該首先優化舞蹈教學的方法。第一,更新舞蹈教學的理念。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師“言傳身教”的模式,教師只是負責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和舞蹈動作,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種方式很容易削弱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因此,可以將理念轉變為以學生學習為主,而教師則擔當指導的角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居主導地位。學習也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而是可以擴展到生活中、社會上。這種理念的轉變使學生接觸民族文化的可能更大,程度也更深,學生也可以更快地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民族舞蹈文化,也就會有進一步了解該民族文化的渴望。第二,教學過程中注重講解和示范的結合。舞蹈與民族文化融合的有力橋梁就是民族舞蹈,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進行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帶有相應的示范。例如,少數民族舞蹈的代表性人物楊麗萍,在她的舞蹈動作中就有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蘊含其中。教師在講解時將民族文化與舞蹈動作結合到一起,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第三,實行校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因此高校可以考慮帶學生到地方去,體驗各民族人們的日常生活,了解當地民族的人文風情,學習他們特有的民族舞蹈,這些對于學生來說是最為高效的將舞蹈與民族文化融合的方法。建立校外舞蹈教學基地有諸多益處:第一,可以讓學生認識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舞蹈也是對生活體驗的一種再現;第二,讓學生感受生活,解放學生的思想和身體,調動身體的每一個感官來感受世界、感受生活,彌補一些學生沒有多少校外生活經驗的遺憾;第三,彌補高校課堂教學的不足,知識的學習不能靠一味的灌輸,而是需要經過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校外基地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經驗知識,更好地應用在實際需求中[1]。(二)剖析民族舞蹈的動作。在研究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融合的過程中,一定會通過民族舞蹈來展開。民族舞蹈中有很多與民族文化有關聯的地方,教師在教授時可以把民族舞蹈的動作進行分解剖析,針對每一個具體動作進行講解。教師在教授民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需要提高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所以要想掌握蘊含民族文化的舞蹈的舞姿和特殊動作,就要充分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將民族舞蹈之間的差異體現出來。不同的民族民間舞蹈有著不同的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使民族民間舞蹈擁有了獨特的風格,因此,學生必須把握其典型動作。教師在講解民族舞蹈時,應該在其民族風格的基礎上,加入一些相關的藝術要素,進行深層次的剖析。一方面,教師要對民族舞蹈的面部表情進行剖析,闡述為什么會選擇這種表情,是否跟該民族舞蹈的背景有關,挖掘該民族舞蹈出現的歷史時間和原因。另一方面,剖析民族舞蹈的肢體形態,關注舞蹈動作中的動與靜,把握每個動作之間的銜接,充分掌握舞蹈的節奏,讓學生在練習民族舞蹈的過程中體會其中蘊含的民族文化。例如,蒙古舞大都比較熱情、奔放,這與蒙古族人的性格相似。蒙古族人非常好客,無論是常客還是陌生人,他們對于來到家中的人都非常熱情,這跟他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蒙古舞中有一種舞蹈叫做頂碗舞,在節慶日或者婚宴上,幾個人在頭頂上放置茶杯或者小油燈等,碗里盛上清酒或者奶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這與蒙古族人喜愛喝酒、常年在馬背上度過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蒙古族有他們自己的敬茶和敬酒文化。在敬茶時,客人需要起身微欠,用雙手或者右手接過碗,注意一定不能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沒有禮貌的,如果不想喝茶,可以用勺子輕輕地碰一下碗的邊沿,這樣主人就會明白。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中,民族的服飾文化是重點教學內容。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服飾文化也由此成為了區別各民族的主要依據。民族服飾充分體現了不同地區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特征,使不同民族的生活特點和民族風格得到有效呈現。教師在教授民族民間舞蹈時,可以讓學生穿戴傳統的民族服飾,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民族舞蹈,從而體現出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和風格。總之,民族舞蹈可以看作是將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融合的橋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能學習到民族文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不同少數民族都有著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是把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渠道,高校應該在課程設置上加入一些民族舞蹈的學習[2]。(三)試行案例教學方法。高校舞蹈教學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所以案例教學的方法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最好方法。可以在一部分的高校中首先試行案例舞蹈教學,通過試行檢驗教學的效果。例如,利用網絡教學引導學生學習民族舞蹈表演者的情感,通過多次觀看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聯系,從而更有效地掌握舞蹈的動作和節奏。又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和學生經常相互交流、討論,有利于快速掌握民族舞蹈技巧,提高專業技能。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民族文化的理論基礎上學習民族舞蹈文化,提高實踐能力,使學生的舞蹈技能更上一層樓,有利于更好地探索舞蹈的表演和情感的詮釋。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特點,以民族文化為底蘊,進行多元化教學。高校舞蹈教學的綜合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學生也能在舞蹈教學中展現出無限可能,并有利于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第一,高校教師需要精心編選一些相關的舞蹈教學案例,在教學案例中可以將民族文化融入舞蹈的動作中,同時再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編排舞蹈動作,并將其作為舞蹈教學視頻,或者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已有的適合學生練習的舞蹈案例。在選擇舞蹈案例時,可以在已有的民族舞中選擇,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教學視頻,也可以選擇一些從易到難的民族舞蹈教學視頻,增強教學的效果。通過選擇出的教學舞蹈視頻,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舞蹈中蘊含的民族文化,每個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將這些看法進行匯總,教師再將匯總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做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對學生沒有發現的民族文化進行補充,或者針對一些蘊含的民族文化進行拓展。第二,教師在編排舞蹈教學視頻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通過參與舞蹈教學視頻的編排,學生對其理解也會更加充分。而且教學視頻是需要融入民族文化的,學生在參與前必定需要對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編排的舞蹈更符合要求,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民族文化,增強學習效果。第三,選擇的民族舞蹈教學視頻應該盡可能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為弘揚該地區的民族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彰顯高校舞蹈教學的價值和魅力[3]。(四)將民族文化融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基礎是教學目標,在舞蹈教學中也是這樣,其教學目標是舞蹈教學走向的關鍵因素。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教師需要在教學目標中包含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舞蹈必須學習民族文化”,使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發掘出自身學習民族文化的熱情,并在學習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舞蹈的理解,達到兩者之間融會貫通、互相促進。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將考核體制進行優化,在檢驗學生舞蹈的學習效果時,加入對民族文化的考核,通過對舞蹈和民族文化兩方面的考核來判定實現教學目標的程度。只有不斷優化考核體系,才能發現舞蹈教學在與民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善,進而推進高校舞蹈教學的不斷發展。除此之外,教學目標的設定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彈性。高校制定課程一定是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學習水平和需求進行設定的,換句話說,培養人才的模式是“以不變應萬變”,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肯定是不適合的。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應該給學生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選擇想要學習的課程。例如,把更多的課程放到選修課的位置,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將一些少數民族舞蹈的課程放到選修課中,使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少數民族舞蹈;規定學生需要完成的選修課的門數,但不設置上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課程等。因此,高校在設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的課程時,應該最大可能地減少必修課的數量,增加選修課的門數,豐富課程的內容,加入更多與民族文化相關的舞蹈課程,促進高校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將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的舞蹈教學,要保證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傣族為例,該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各個地方,但是其地域環境的不同,導致從服飾文化到民族風情、舞蹈文化等都有所不同。在學習時,應該學習不同地域的民族舞蹈,并進一步分析其動作形式與民族文化之間的內在關系,讓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由來有所了解[4]。
綜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案設計,要堅持將民族文化融入舞蹈教學,并通過實踐不斷地完善舞蹈教學,使高校舞蹈教學更上一層樓,得到更大的發展。同時,民族文化和高校舞蹈教學結合所帶來的影響是相互的,民族文化的融入有利于提高學生舞蹈學習的興趣,更有助于促進民族文化在現代的繼承與發展。藝術來自生活,只有對民族風貌和民族文化有所體會,才能夠真實感悟民族民間舞蹈內涵。在學習民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要充分融入民族文化,讓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有高度的認知,對不同的民族文化進行吸收,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舞蹈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吳榮瑩.民族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的融合路徑分析[J].藝海,2019(3).
[2]徐雯.高校舞蹈教學中地方文化的融入[J].黃河之聲,2017(4).
[3]沈琬茹.淺析地域文化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融合[J].藝術科技,2016(12).
[4]紀芳芳.學科建設視野下的少數民族舞蹈文化傳承[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作者:李可 單位:深圳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 上一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分享運動”下快樂體操推廣路徑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