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識教育與中國文化傳承研究

時間:2022-04-27 08:10:59

導語:高校通識教育與中國文化傳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通識教育與中國文化傳承研究

摘要:全球化時代,面對西方文化的單邊策略,堅守中國文化身份,保持民族文化自覺,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優勢資源尤為重要。在此情形下,高校通識教育更應承擔起民族文化傳承的責任,培養一批植根于民族文化傳統、有本有源的復合人才,并以中國智慧、中國經驗構建良好文化生態,推動和影響世界文化的穩健發展。

關鍵詞:文化生態通識教育文化傳承

在全球一體化形勢下,西方文化單邊主義和“西方中心論”甚囂塵上,在此情形下,作為擁有悠久雄厚、博大深邃歷史文化資源的中國,更應堅守民族文化陣地,充分保持民族文化自覺,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勢資源向世界推廣,為營造健康和諧的文化生態貢獻智慧與力量。高校通識教育本就肩負著人文精神濡養的神圣使命,在此境遇下,更應承擔起民族文化傳承的莊嚴責任,培育具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全球視野、民族情懷的復合人才。

一、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生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滲透至世界各地,特別是20世紀以降,全球化到來之際,西方文化以更加強勁的態勢席卷全球,在此進程中許多弱小國家甚至失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入西方文化運程中。[1]我國具有悠久雄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即便在強勢沖擊之下,仍然保持著鮮明的民族文化身份,然而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不可小覷。當下,特別是青年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舉例而言,街市中隨處可見牛仔褲和露臍裝,為數不少的青年人對阿迪達斯、耐克、LV、GUCCI等國外大牌趨之若鶩,看電影務求美國大片,手機非iphone不用,餐飲追慕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旅行非歐美不行。過度追求實用主義、功利主義,遇事先問“有什么用”“給多少錢”,若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得不到隨手即得的收益要么干脆不做,做了也是百般不情愿。言必稱“民主”、行必追“自由”的大有人在,一些青年人不顧觀點是否正確,必須爭取發言權,不管師長的要求是否合理,必須追求絕對的自由。這些現象固然不是發生在全體青年人身上,但絕不應該視而不見。而提及原因,究其根本,不能不說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和沖擊。一些人對民族文化的評價是“土”“僵化”“過時”,而這些評價并不是建立在對中國文化的全面而準確的了解之上的,更談不上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世界希求全球一體西方化,這種企圖既不合理,也不科學,世界文化本就應該百花爭艷,豐富多彩,若單一推行一種文化,勢必導致文化生態失衡。在此情境下,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覺,喚醒民族文化記憶,傳承、弘揚和推廣民族文化優勢資源,推進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促進全球文化生態的和諧穩健發展。

二、全球化語境下高校通識課程的目標與任務

首先,喚起青年學生的文化自覺。青年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歡刺激,愛冒險,很容易被陌生而新鮮的異國文化吸引,并不加區分地加以模仿,形成追求物欲、注重實利、逾越長幼界限、盲目追求自由等不良品行。當前,高校通識課程的著眼點應落在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上。教師通過帶領學生發現傳統文化經典的仁、智、和、美,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傳統經典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喚起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鼓舞學生深入閱讀和品鑒作品,并闡明全球一體化的利與弊,定能達到培養學生捍衛民族文化尊嚴、樹立文化自覺的效果。第二,著重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素養。從本質上講,很多學生之所以追捧異國文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對我們的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一旦學生對民族文化產生了熱情,有了深入了解,便會主動地捍衛民族文化尊嚴,堅守民族文化自覺。高校通識課程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通過引領學生了解中國文化源流脈絡,結合品讀和鑒賞經典作品,學生自然會領悟到民族文化的智慧、仁愛與美,伴隨著理解的不斷深入,學生的精神與人格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濡染,民族文化素養日積月累間得以形成。第三,兼顧世界文化,培養胸懷天下、匡世濟民的健全人格。堅定了文化自覺,豐富了民族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還應培養學生的全球化視野,通識課程中開設世界文化經典賞析,帶領學生了解和接觸異國文化,進行古典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相互觀照,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強烈的科學意識和人文情懷[2],還有助于形成匡正天下的廣闊胸襟和豪邁情懷。第四,提高學生的辨識能力。通識課程教學過程中,講解心理學、哲學、美學、闡釋學、讀者接受理論等知識和原理,引入歷代學問家對同一問題的相似和不同看法,帶動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同一事物做出判斷,從同一角度對不同事物做出比較和鑒別,啟發學生增強分析和判斷能力,提高辨識能力,形成正確而獨立的思考習慣,加強批判思考能力。

三、當前高校通識課程面臨的問題與因應對策

首先,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統整性安排,在傳承民族經典文化的同時,兼顧其他東、西方文化經典,幫助學生鑄成心系民族、胸懷天下、匡世濟民、胸襟豁達、旨趣高遠的健全人格。[3]中國文化經典類課程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文化淵源流脈的同時,指導學生閱讀前秦時期儒、釋、道、名、法、墨各家經典作品,閱讀各朝代詩詞曲賦經典作品,其他東方國家文化經典課程可以有選擇地安排埃及、波斯、猶太、印度、阿拉伯、日本、印度思想文化和經典作品講析,西方文化經典類課程可引導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發生發展,指導學生閱讀古希臘神話、哲學經典,閱讀西方各國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啟蒙時期、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典型代表作品。第二,課程內容采取“典”、線、面結合。[4]“典”即經典作品,線即時間脈絡,面即空間線索。以往國內高校通識教育往往以概論課形式為主,即側重關注“線”的脈絡,而忽視了對作品原典的關注及同時期各國作品的橫向比較,極易造成學生對經典作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其一,不聞其余的缺憾。實踐證明,了解線、面的同時,對經典作品展開真正的閱讀,才能切實體會經典的魅力,深切理解作品的內涵,并起到潛移默化的濡染作用。第三,教學模式方面,以往國內高校以課堂教學居多,導致任務繁重的通識課程在極為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很難達成教學目標,最終不得不直接采用概論法或碎片法完成教學,效果往往不容樂觀。當前,我們不妨利用發達的網絡資源,將不足以在課堂呈現的內容以網絡授課或視頻教學的方式傳達給學生,這樣既增強了授課的容量又突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更為關鍵的是,通過采用網絡在線學習的方式,也可以實現在線討論、線上答疑、專題研討等交流互動,同步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泛在學習能力。另外,基于通識課程傳授的內容,可以組織相關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朗誦比賽、讀書匯報活動等賽事活動,以賽帶學,以賽促學。第四,教學評價方面,宜采用重過程考核的形成性評價。改變“一張考卷定全局”的局面,將平時考核比例提高至70%-80%,平時考核由考勤、作業、演講、讀書質與量、閱讀創見、品讀深刻程度、小組合作情況、參加活動情況等部分構成,期末成績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采取論文、音視頻、創意作品等方式。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在授課之初將學生分組,小組的任務是互相輔助、監督、合作完成既定任務。考核形式包含教師打分和小組成員互評、自評三部分。這種動態的重過程考核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主能力。

綜上所述,全球化格局下,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世界化”進程,面對西方霸權文化企圖單邊世界文化的嚴峻態勢,肩負著人文精神培養的高校通識教育更應承擔起民族文化傳承的神圣使命,以中國經驗和中國元素建構大學生的社會生活理念和生命價值觀[5],培養植根于民族文化傳統,有本有源的新時代知識分子生力軍[6],為創建和諧穩健的世界文化生態提供中國智慧、中國經驗和中國力量。

作者:周景輝 聶英杰 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岳川.“中國形象”在全球“國家形象”的地位[J].資治文摘,2012(6):24-25.

[2][3]周景輝,聶英杰.中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比較與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542-546.

[4]聶英杰,周景輝.全球化語境下高校文學類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5):102-104.

[5]王岳川.從“去中國化”到“再中國化”[J].花城,2009(2):196-199.

[6]黃俊杰.全球化時代的大學通識教育與文化傳承:問題與方向[J].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200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