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操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17 11:04:20

導語:小學體操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操教學論文

摘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體操課由于器械的使用和高難度動作,使學生常常產生畏懼心理。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建立安全感,培養自信心,形成體位感和構建整體感,提高小學體操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操教學;有效性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學生在體操課中,由于無法完成有難度的動作,無法克服對體操器械的恐懼心理,嚴重影響他們在體操課中的表現,動搖了他們的自信心,阻礙了教學任務的完成,這與體操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提高體操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以生為本,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恐懼心理,指導學生準確完成體操動作,落實體操教學的育人目標。

一、保護措施到位,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在體操課中也是一樣,學生有了安全感,心情放松了,才能投入學習,追求動作的準確性和連貫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器材布置和人為保護的措施上做到周密細致,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例如在一堂六年級“分腿騰越山羊”的課上,教師在“山羊”的周圍地上鋪上了厚厚的海綿墊,根據學生身高多次調整踏跳板與“山羊”的距離。為了消除學生對“山羊”的恐懼心理,這位老師還在“山羊”的正面貼上卡通圖案,并對學生說:“勇敢點,老師就站在這里,肯定不會讓你受傷。”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老師一直站在“山羊”邊上,用有力的臂膀保護著學生,并為他們的每一次成功大聲喝彩。

二、營造激勵氛圍,培養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證明:當一個人不自信時,往往會抑制自己的發展和可能性。當一個人充滿自信時,往往能發揮出超越自我的能量。因此,營造激勵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手段之一。例如小學四年級有一個體操教學內容是“跳上成跪撐,跪跳下”,要求學生跳上一定高度的器械成跪撐姿勢,然后跪跳下。很多學生在完成跳上成跪撐后,不敢跪跳下。其實,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掌握了“跪跳起”動作,但現在不敢嘗試了。此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復習“跪跳起”的動作,然后逐漸提高跪跳點高度,讓學生適應動作,感受成功經驗,建立對做好動作的自信心。在體操課教學中,筆者經常把“你真棒!”“你真勇敢!”“你的動作真漂亮!”掛在嘴邊。操場上少不了同學之間互相鼓勵的加油聲和掌聲。奮發向上的運動氛圍能給人以信心和力量,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動作。

三、加強輔助練習,形成體位感

體操運動是體育教學內容中,身體位置發生變化最大的運動,如倒立、側手翻、翻滾等。因此,提高學生的體位感是幫助學生學好體操技巧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讓學生形成體位感呢?教師可以把整套的體操技術動作分解為若干個輔助動作,然后進行單個輔助動作練習,促進學生形成體位感。例如,在前滾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把整套動作分解為“雙臂支撐低頭蹬腿”“抱腿團身前后滾動”“團身低頭蹬腿觸墊”等動作,然后反復進行各個動作的練習,在反復練習中,學生能獲得體位感,掌握前滾翻整套動作的要領。最后讓學生完整地做前滾翻練習,就能事半功倍。再如,教學“蹬墻手倒立”時,很多同學由于頭部與軀干位置發生了改變,神經中樞還未完成姿勢反射,無法較好地控制肌肉,達到身體的平衡,出現了“塌腰松腿”“手臂無力”等現象。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練習“原地俯臥直臂支撐”鍛煉學生的肩臂力量,使大腦能記住這種肌緊張的狀態;然后在此基礎上,逐漸抬高學生的腿部,讓學生感受腰腿肌肉的緊繃狀態,形成頭低腳高的體位感。有了循序漸進的練習,學生做“蹬墻手倒立”動作就容易多了。

四、建立運動表象,獲取整體感

體操動作主要是用人的肢體來完成的一項運動,由于項目的不同,動作的難度不盡相同。往往在短時間內,隨著身體的不斷位移,身體各部分的受力不斷變化,因此能表現出不同的身體姿態和運動軌跡。一套體操動作就好比一部微電影,有開始,有過程,有結尾。所以在學生練習體操動作時,運用表象訓練法,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該項目的運動表象,有助于學生有意識地、積極地利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動作進行回顧、重復、休整、發展和創造自己的動作。就好像在頭腦中放電影,通過不停地念動、想象和心理演練,強化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提高運動能力。例如,四年級教學中有側手翻練習,完成一個動作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但是在短時間里要做到手腳依次撐地、頂肩立腰、分腿倒立、兩手依次推離地面、再兩腳依次著地,動作要伸展,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難的。光憑老師的講解和動作示范,學生很難掌握。教師除了采取上文提到的三種辦法,還需要運用表象訓練的手段,幫助學生完成側手翻的動作。

五、總結

體操可以促使學生身體勻稱、協調發展,矯正不良姿態,對于增強骨骼、肌肉、韌帶力量等,具有獨特作用,但同時也因其動作難度高,有一定的危險性,讓學生畏懼、膽怯。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身心特點,以生為本,采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鄭仁龍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泗洲路小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耿培新.體育與健康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