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詞審美教育思考
時間:2022-12-21 03:36:25
導語:初中古詩詞審美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詩詞歌賦不僅是中華語言文化當中的精神,同時也是民族文化中一顆光芒奪目的明珠。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有著豐富深邃的意境,生動凝練的語言以及濃厚的抒情色彩,其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審美價值。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古詩詞當中蘊含的美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領悟古詩詞當中的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通過詩詞之美來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更好地感知美、欣賞美,并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審美教育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對于培養綜合、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可以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情感發展,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其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讓學生具有審美感知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當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做好對學生的美育教育。
一、引詩入畫,營造視覺美
古詩詞的語言精準凝練,并具有較強的畫面感,古人在進行詩詞創造時,仔細推敲,反復吟誦,力求通過最精練的語言來刻畫出最為生動、形象的畫面。因此,我們目前看到的大部分古詩詞,多是內容短小精煉,一句詩詞就是一幅美景。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都需要引導學生來充分感受詩詞當中的畫面美,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視覺體驗。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授古詩詞的具體內容,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如讓學生聽詩詞朗誦音頻、詩詞書法賞析、運用多媒體課件、欣賞同詩詞相關的電影、電視、戲劇等,借助各種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詩詞當中富含的意境之美和豐富情感,進而使學生強化對詩詞審美方面的理解,使整個語文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同時讓教學內容也更具生活情趣。例如在進行《蒹葭》古詩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詩詞當中所表達的若即若離的美感,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蒹葭》相關配圖和音頻。在聲音和畫面相互融合的情境教學中,為學生呈現出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讓詩歌教學同視頻欣賞合二為一,使學生更為深刻的感受詩歌當中的畫面之美,進而使學生對詩歌的審美能力進一步提高。再比如進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欣賞王菲的作品《明月幾時有》,讓學生在音樂作品欣賞當中更快地融入詩詞的意境當中,進而快速領悟詩詞當中的離愁別緒。
二、引情入境,感悟情感美
詩歌是高度凝練的語言,對人類情感通過生動形象的詞句進行表達。最初詩歌是人們演唱的歌詞,后來逐漸演變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詩。因此,在詩歌欣賞過程中,情感欣賞是無法回避的。而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情”,正是美育原則的外在表現。在語文詩詞教學當中,要想將美育原則貫徹于整個教學活動當中,就需要幫助學生引情入境,引導學生深刻感悟詩歌當中的情感之美。例如,在講授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引情入境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詩歌中蘊含的情感之美。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大聲朗讀詩歌,并采取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將詩歌中描寫的人物、時間、地點找出來,隨后,由教師引導學生對詩歌描述的畫面進行聯想,明確詩歌中不同人物的身份,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人物環境,以及詩歌中所使用的典故;這時,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準備好的詩歌情境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其與學生腦海中形成的畫面相互對照,為學生營造出塞外壯麗風光的教學情境,進而促使學生的情感同作者的情感能夠更好融合。在《使至塞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還原出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還原出作者創作這首詩歌時的情境,進而將學生各項感官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使其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歌當中,作者所表達出來的對于邊關將士由衷的贊美和邊塞大漠的無限風光,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審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古詩詞語言精準凝練,非常注重押韻、對仗和平仄,因此,古詩詞讀起來都是朗朗上口,具有音樂韻律之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感受詩詞當中的意象美、情感美和意境之美,還應引導學生對詩詞當中的音樂之美有所體味。讓學生通過朗讀,對詩詞當中的節奏、韻律有所感受,充分體會詩詞當中所表達出來的濃郁情感;通過對詩詞語言的感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對詩詞當中鮮明、生動的形象進行理解;對詩歌中的意境之美進行品味,進而更好地領悟試吃的主旨。審美教育應以審美愉悅作為先導,將審美情感作為其內驅力,最終實現深入人心深層次的凈化陶冶效應。朗誦古詩詞,可以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通過靈活多變的方式方法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吟誦。比如全班個人朗讀、示范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在進行古詩詞朗讀時,要注意節奏切合、字正腔圓、感情起伏、音調和諧,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內容,感受詩詞當中的意蘊和情感之美,同時更好地體會到詩詞的不同風格。比如《錦瑟》這首詩,詩的首聯具有朦朧迷離的意境,頷聯富有悲凄哀怨的情感,頸聯當中有著豐富離奇的想象,尾聯具有悵惘感傷的情感。學生只有通過對詩詞進行反復的美讀以及發揮其豐富的想象能力,才能對作者的心境有更深刻的體會,進而能夠對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意蘊準確的把握。
三、引事入理,升華精神美
審美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門藝術。在引導學生的詩歌審美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對詩歌描述的畫面美、情感美進行深刻體悟,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詩歌的精神之美進行感悟。詩歌不僅是古人抒情的工具,還是用于言志的載體。古詩歌不僅寄托著古人偉大的人生抱負和政治理想,同時,詩歌當中還蘊含著高尚的精神品格和深刻的真理。因此,要想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將審美原則很好的貫徹下去,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引事入理,幫助和引導學生來領悟詩歌當中的精神之美。例如,在講授陶淵明先生的《飲酒(其五)》的教學過程中,教材不僅要帶領學生充分感受詩詞當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光,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詳細講解作者“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經典故事,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領悟陶淵明在古詩中所提到的“真意”。在這堂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系統的對學生介紹陶淵明的人和事,進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作者安貧樂道、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從而使學生的精神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四、品析佳句,欣賞語言美
精妙的語言是文學作品中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漢語言具有精準、形象、概括的表現能力,其語法修飾、聲調韻律等都極富審美屬性。那些優秀古詩詞作品當中,其語言不僅精辟凝練,并且生動形象,往往通過這些語言的描述,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在初中古詩詞教學當中,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夠自行品味詩詞語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鑒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語文課程標準》當中,要求學生能夠品味語言,對作品中豐富的內涵有所領悟,并深刻體會其中的藝術表現力。因此,在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讓其品味、揣摩古詩詞當中的語言之美,通過對這些優美文辭的感知,讓學生作為審美主體,對各種審美對象的感性狀貌得以更好地把握,進而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取愉悅感和美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進行不斷激發,幫助其更好地理解、鑒賞古詩詞奠定感性基礎。古詩詞當中的用詞都十分的凝練、含蓄、確切,一詞一字當中,都包含的極其豐富的內涵。例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當中“無邊”、“不盡”兩詞,使“蕭蕭”和滾滾”變得更加的形象,不但可以讓人聯想到長江洶涌澎湃,落木的窸窣之聲,同時也在無形當中流露出朝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之情。如此悲涼濃郁的對句,充分展示出詩人杜甫出神入化的筆力,不怪被前人贊譽是“古今獨步”、“句中化境”。還比如在柳永的《雨霖鈴》當中,這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通過白描的手法,將一對有情人、淚眼凝視、緊握雙手、哽咽無語的離別情景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的腦海深處。這兩句詞將人物那種眷戀、悲痛又無可奈何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一對傷心失魄的有情人躍然紙上嗎,可謂是“語不求奇,但意致綿密”。在初中古詩詞教材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品味語言之美進行積極引導,可以幫助其加深對古詩詞思想內容以及寫作藝術的理解,促使學生語言能力的運用能力有所提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美的載體,其中之美,美不勝收。但由于古詩詞語言較為晦澀難懂,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古詩詞。這也是由于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古詩詞的美。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活動時,要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引導學生感悟古詩詞當中的語言之美、情感之美和畫面之美,通過對詩詞的解讀、分析,進而實現對學生審美教育的目的,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鄭雪梅.讓詩詞之美烙入生命的成長——淺議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好家長,2018,(47).
[2]朱紅.注重學生主體感悟,傳古詩詞神韻之美——初中古詩詞教學芻見[J].新課程(教研版),2010,(4):65.
[3]遲洪春.\“隨詩潛入懷,潤思細無聲\”——淺論如何在初中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J].語文課內外,2019,000(022):287.
作者:王璇 單位:寧夏固原市第五中學
- 上一篇:淺談審美教育與審美的人
- 下一篇:眼視光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