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1-20 11:08:16

導語: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小說教育在實施審美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審美想象力,提升審美創造力;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發展學生人格。但當前小說教學中存在審美教育功能缺失等問題。在小說教學中應加強審美教育的策略,以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協調發展。

關鍵詞:小說教學;審美教育;問題;策略

0引言

審美教育是指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式的培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審美觀念,提升受教育者感知、欣賞、創造美的能力,以促進受教育者人格的全面和諧發展及人類整體素質的提升[1]。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擔負著受教育者主要的美育責任。學校的審美教育主要通過各門學科進行,語文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科目之一。現行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要通過閱讀優秀作品,發展自身的審美力,提升審美境界[2]。語文教師應做到密切關注學生身心的成長發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受到美的熏陶,以達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目的。小說作為中學生最喜愛的文學體裁,是文學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小說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審美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素質的全面發展。

1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意義

小說作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文學體裁,敘事性是其基本的審美特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核心,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環境的描寫,全方位、全景式地反映社會生活、宇宙人生,為讀者提供多維的審美視角。它的包羅萬象是其他文學體裁難以媲美的。同時,一部小說的成功之處也在于刻畫了一個個有血有肉且具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如多愁善感而又聰慧過人的林黛玉,精神勝利、自欺欺人的阿Q……小說以它獨有的多維的審美視角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刻畫為優勢,成為語文學科實施審美教育的“主戰場”。作為審美對象,它成為連通作者與讀者的橋梁,讓審美者通過這個中介,走出自我的圈囿,與小說中的人物、環境、情節融為一體,這是一種美的交流,審美者進入到和諧自由的境界。正如美學大師席勒所認為的那樣,美關系到一切人都共同的東西,唯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會團結。小說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審美想象力,提升審美創造力在審美活動中,想象是連接現實與理想、語言與形象的橋梁。基于小說本是一門空白的藝術,“隱之為體,義主文外”(劉勰語)。鑒賞小說又是賦于感情的精神活動[3]。作為鑒賞主體的學生是小說的仲裁者,學生鑒賞小說是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及知識,去感受、理解、補充、豐富藝術形象,并對其進行再創造的活動。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如《紅樓夢》中第98回寫林黛玉臨終遺言“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就咽氣了。這“你好”后面的意思誰也說不清。學生可以借用這空白的藝術,引發豐富的想象,進而領悟到她“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情感。小說中像這樣的“半截子話”還有很多,可以讓學生利用這些空白藝術進行再創造以活躍自身的審美想象力,進而提升審美創造力。2)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發展學生人格小說教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小說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例如:貌丑心善的阿西莫多,忍辱負重、俠肝義膽的林教頭,百折不撓、雖敗猶榮的桑地亞哥等。學生對這些人物的賞析,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人格。同時,審丑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譬如迂腐而麻木的孔乙己、膽小怕事而又保守頑固的別里科夫等。作家有目的地將他們身上有價值的東西摧毀給讀者看,教師在分析這些悲劇形象時能激起學生的同情心,引導他們深入探討發生悲劇的本源,對悲劇的根源衍生出無比強烈的激憤,使不快感轉化為快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自然而然地豐富起來。對這些藝術中的“丑”的否定使人們追求美的愿望得以滿足。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認為的那樣:“人們在對悲劇的審美欣賞中引起憐憫和恐懼,并使情感得到陶冶,從而實現主體自身的凈化和超越[4]。”

2當前小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小說作品大多數出自名家之手,其藝術性和思想性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因此,小說教學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語文美育水平的高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說教學存在諸多問題。

2.1學生在小說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從新課程標準來看,要求學生擁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在致力于擴大閱讀視野的同時,可以從中篩選出優秀的作品進行閱讀,以開闊自身的文化視野,提升文化品位。新課標對課外閱讀也有明確要求:“自讀文學名著(超過五部)及其他書籍,總字數不少于150萬。”[2]然而實際情況中小學生課外基本上不看經典著作,能夠把四大名著看完一遍的屈指可數,更不用說其他讀物。學生長時間與文學作品的疏離,必然會造成審美情感的“貧瘠”和審美能力的缺失。第二,從中小學生閱讀小說的動機來看,他們閱讀小說,只追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以滿足心態的某種需要,把小說看作是娛樂、消遣的工具。對小說的鑒賞活動只停留在一般的娛樂水平上,沒有上升到審美的境界,更無法辨別小說中獨特的審美價值。對小說的鑒賞僅僅是追求離奇驚險的情節,以滿足原始的好奇心,不能做到真正的欣賞文學。對小說中的人物性格不能從整體把握,小說的意蘊不能很好品味,更不要說去體悟小說獨特的審美價值。

2.2教師在小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從教學內容上看,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成為教師教學的“根據地”。在《語文教育展望》一書中也這樣評價小說教學:“除了‘人物、情節、環境’這三大要素的分析,基本沒有別的知識可以進行教學了[5]”。不僅教學內容的單調乏味,而且教師在進行小說教學時,還習慣用政治的眼光去審視小說,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將其套上“地主階級”、“農民階級”、“無產階級”等政治“鎧甲”[6]。以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政治眼光去觀照文學勢必影響學生學習小說的興趣,遏制小說教學在促進學生審美素質提高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二,從教學方法上看,許多教師習慣于“一家之言”,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滿堂灌”或“滿堂問”的教學方法,以自己的分析講解或通過學生的回答來找到老師想要的結論,以代替學生的欣賞、品鑒。教師沒有做到引導學生進行審美視角的發現、審美價值的挖掘。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作筆記,或順著老師的思路找答案,根本沒有進行自主思考、評判的空間。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小說這座美的宮殿所蘊含的“美”無從欣賞,學生的審美水平提升舉步維艱。第三,從教學評價上講,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學生語文水平的評估主要包括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及探究能力等,要體現評價的整體性,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多數教師對學生學習小說情況的考核僅局限于幾個知識點、幾道練習題,學生學習小說的視野被考試所左右。這一最具趣味的文學體裁變成了索然無味的應試訓練,它所具有的能陶冶人的情操、慰藉人的心靈、拓展人的精神空間的作用被扼殺、泯滅。

3小說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策略

針對以上提出的小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所學所思,筆者提出以下解決策略,以期在小說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審美教育。

3.1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閱讀興趣

審美態度是進行審美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審美態度指審美主體擺脫日常生活實際功利的束縛,保持一種與日常生活不相關的態度,繼而開展審美活動[7]。因此,在小說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端正自身的審美態度,脫離功利及實用主義思想,純粹以感受美、欣賞美的態度進行教學。教師要做到在遵循學生學習心理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小說的審美特質探求審美切入點,激起學生學習興奮點,繼而進行正確的審美感知、體悟、創造等活動。另外,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比如組織班級、小組內的小說閱讀報告會,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觀看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加深對小說的理解。通過對以上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勢必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態度和審美觀念,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

3.2遵循審美教育規律,科學進行教學

首先,審美教育主要是感知形象的教育,它是審美教育的起點。以形感人是以情動人的前提和基礎。目前小說教學中存在著簡單地進行時代背景、作家介紹及課文結構、主題思想等條條框框分析的現象。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小說中的各種形象美的感受,讓小說中種種美的形象去和學生“晤面”、“交談”,繼而“交流”,最終達到情感凈化的目的。其次,審美教育是一種愉悅教育。對受教育者是樂中受教,對教育者是寓教于樂。在實際教學,教師慣用政治、道德、思想、意識形態等眼光觀照文學作品,學生上課的主要收獲是“沉甸甸”的中心思想。事實上,應該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作為課堂主人翁的作用,結合自己已有的文化知識、生活經驗去分析、解讀文本。最后,審美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征。教師要持之以恒的在小說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引導學生忠于文本,深入挖掘小說的審美價值,鼓勵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淺顯但獨特的見解,久而久之學生的審美能力必然會得到提升。

3.3采用多樣的教學評價,提高審美能力

教師要做到采用多種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小說鑒賞水平,如寫讀書報告,評論鑒賞文章等。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必然會引起學生學習小說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審美素質的提高。同時,要想走出目前小說教學的困境,教師自身也應不斷優化自己的審美素養,豐富自己的美學理論、文藝理論等相關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總之,教師做到在小說教學中科學有效地實施審美教育,引導學生以審美的視角審視小說,以獨特的感悟體驗作品、品味人生,必能促進學生審美素質的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石祉英.小說教學與素質教育[J].南京: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1999(12):2-4.

[4]季水河.美學理論綱要[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123.

[5]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2:99.

[6]何軍華.試論小說教學中的審美教育[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8.

[7]李澤厚.美學三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474.

作者:朱廣玉 單位:淮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