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漢語教育革新
時間:2022-12-26 05:08:00
導語:高校古代漢語教育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代漢語是高職院校漢語專業的一門工具課和基礎課。它旨在提高學生語言素養,通過古代漢語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教學以及有重點地閱讀古代文獻的實踐,掌握古代漢語的語言規律,以便借助于工具書能夠直接閱讀古代文獻,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可這門課程的教學卻不盡如人意,大多數學生認為古代漢語非常難學,它去今甚遠,言語陌生,枯燥乏味,猶如天書,學習提不起興趣。為什么學生會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如此的厭學情緒呢?究其原因。除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理解不透外,很大原因則是本門課程的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高職院校古代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可供使用的教材
《古代漢語》課在高校開設三四十年來,其教學內容的安排,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并各自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教材。大致有以下五種:
1、只講通論(或稱常識)。代表教材有周秉鈞的《古代漢語綱要》(湖南教育出版社),高等師范院校教材。
2、通論與文選相結合。這是大多數《古代漢語》教材的編選方式。代表性的有:
①周本淳主編的《古代漢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高等師范院校教材。
②趙廷琛主編的《古代漢語》(河南大學出版社),山東省中學教師培訓教材。
3、通論、文選、常用詞相結合。代表教材有:
①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中華書局),普通高等教育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②郭錫良主編的《古代漢語》(商務印書館),國家教委文科教材辦公室推薦教材。
4、通論、文選、練習、參考資料相結合。代表教材有許嘉璐主編的《古代漢語》(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師范學校教學用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系列教材之一。
5、通論、文選、題庫相結合。代表教材有:
①趙光智主編的《古代漢語》(齊魯書社),山東省教肓委員會“九五”立項教材。
②鄒德文主編的《古代漢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1世紀高職高專系列教材。
由此,我們看出無論教材內容如何選取,目前適合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除了鄒德文的《古代漢語》外,基本上都是針對本科院校學生設計的。因而教材的缺乏,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中《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忽視了實踐教學
高職教育最大的特點是要求“教、學、做”一體化,強調“學中做、做中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個特點決定了高職古代漢語教學必須加大實踐力度,增加實踐學時,建立語言實訓室和實訓基地,提高學生運用古漢語的能力。但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忽視這個問題,除了常用的多媒體教室外,可供學生體驗、實踐的語言實訓室、實訓基地少而又少,制約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內容不合理
自從王力先生確立了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后,其合理性已為學術界所公認,并成為眾多高校古代漢語課程的首選教材。但是也應該看到,《古代漢語》系列教材在高校使用的這幾十年里,情況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高職院校,對知識的選取,往往偏重于一些簡單的文選和理論常識,和初中高中文言文學習有很大的重復,練習題設置不夠合理,實踐性的內容很少,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缺少新鮮感,學習興趣不大。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加以調整,勢必會對古代漢語教學產生不利影響。
(四)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對象興趣不高
古代漢語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除了傳統的講、聽、寫之外,頂多就是采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直觀的畫面輔助教學,千篇一律,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再者,雖然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是血脈相通的,有一定的傳承性,但是古代漢語畢竟是一種歷史語言,它和學生之間存在這歷史的鴻溝,是我們必須承認的現實。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古代漢語認同感不高,心理上有一種“畏難”情緒,加上大部分教師只注重自己的講解,忽視學生興趣,機械地傳授知識,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古代漢語課堂往往是鴉雀無聲,學生興趣不高。
二、高職院校古代漢語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根據實際情況選編教材或者講義
古代漢語教學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在于教材的改革。目前我國國內教材針對高職院校的教材各有其特點與不足,每個高職院校的學生水平、教學安排有不盡相同。因此,根據自身教學條件,合理選擇,自編教材或者講義,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筆者建議在教材編寫中應體現五個特點:科學性,系統性,創新性,實用性和趣味性。
科學性。科學性是指選編教材或者講義,要符合實際,符合高職院校,古代漢語教學的客觀規律。古代漢語是一門嚴謹縝密的學科,無論是對字形的考證辨別,還是對同義詞的訓釋界定,都要充分的科學依據,不能憑空臆斷。作為教學的基礎教材,必須是一部體現辨析思想的著作。
系統性。高職院校古代漢語的教材編寫要體現自身的系統性。編寫教材和講義具有系統性,方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這樣才能促進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
創新性。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所創新,就必須在編寫教材或者講義中體現創新意識和創新內容。這種創新意識和創新內容;要把任課教師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學術界最新科研成果吸收進去。
實用性。高職院校的古代漢語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要突出實用性。依據“構詞頻度“分析結果來選擇課文。每課包括繁簡體對照的課文,解題或者學習提示(歷史背景,思想文化提示),語言點,文化知識點注釋,幫助啟發學生理解課文的思考題,幫助學生鞏固課文學習內容的聯系。
趣味性。古代漢語教材或者講義編寫的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引起學生是否有興趣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編寫教材或者講義一定要充分考慮這個原則。一方面,課文內容選擇要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教材設計也要體現這個原則。
(二)完善教學設備,突出實踐教學
在信息時代,要充分利用教學媒體作為古代漢語的載體。《古代漢語》的教學媒體應是以文字教材為主,文字輔導教材、錄像、CAI課件等為輔助的多媒體所有的有機結合。為了充分提高學生學習古代漢語的興趣,教師應在制作多媒體上下功夫,錄像教材和CAI課件不應是對教材知識點的簡單重復,應增加新的內容。在制作錄像教材和CAI課件時,在文字設計上,語言知識點背景介紹、課文內容分析可以用不同的文體、圖標、顏色清晰地列出來;在聲音上,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啟發性的語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圖文處理上,多采用“動”態的效果表示出來。
在實踐教學中,建立語言實訓室和實習基地,就可以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古代漢語,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語言實訓室可以建成“書齋+語音室”形式,書齋中擺放各種經典書籍、筆墨紙硯、文詩雅畫等,學生可以在書齋中翻閱各種古籍、練習書畫、學習各種民間工藝;語音室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軟件誦讀各種經典名篇,查閱文選中字、詞的解釋,句子的分析等,真正把所學的語言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我們還可以開展實踐性活動,將藏書樓、各類書院、各種名勝古跡中當作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基地中去,真實感受古代的氛圍,用學到的知識分析其中的語言現象;也可以讓學生開展方言調查,用方言中的古漢語現象加深對古漢語的認識,又可用古漢語知識分析、研究方言。總之,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興趣,學以致用。
(三)科學設置課程內容
古代漢語課程內容的安排應考慮到學生實際,以鄒德文的《古代漢語》為例,文選部分共選文章42篇,大部分選文是語言上具有典范性的優秀作品,通俗易懂,但由于目前古代漢語的學時已大大壓縮(只有68個學時),如果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把文選與通論的比例定為1:1的話,區區68學時又能講授幾篇作品呢?因此必須壓縮精講篇目的數量。而且在確定精講的篇目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古文閱讀實際。由于現行中學語文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很大一部分作品已在中學課本中出現,因此這部分選文沒有必要再“炒冷飯”。其余篇目,有些可以作為略講篇目,有些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外閱讀,教師根據學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給以適當的指導。這樣就可以把精講與略講結合起來,把教師的課內講讀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很好地解決了學時不足的問題。在通論方面,鄒德文的《古代漢語》大部分吸取了王力先生的觀點,沒有吸收當前語言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個別觀點頗有爭議,拿來供學生學習不太合適,這就需要教師適當地為學生介紹、補充一些新的語言學研究成果,及時修正一些陳舊甚至錯誤的結論。總而言之,在教學內容的處理問題上,教材固然起指導作用,但教師還必須發揮主動性,選講什么,精講什么,補充什么,刪減什么,教師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取舍。
(四)教學方法改革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學生學習古代漢語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那么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授古代漢語課程的時候,不能單純的把學生看做“教育對象”,而應當看做課堂的主體,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共同完成古代漢語的教學工作。在古代漢語教學中,應當充分承認和尊重學生興趣、興趣和知識水平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古代漢語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要鼓勵各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學生如果能提出疑問又能解決時,就會提高他對古代漢語的學習積極性。授課教師要經常肯定和激勵學生的學習。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要互動交流。在這樣民主和寬松的課堂環境下,學習的積極性一定很高,教學效果一定很好。
實地考察對古代漢語教學往往是非常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部分地方史的材料。結合課堂教學的同時,可以去有關的博物館、歷史遺址去參觀考察。這種做法可以既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古代文化,又可以去的課堂上不能取得到的效果。
3.人文素質滲透在古代漢語教學
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古代漢語的課堂里是古代漢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思想。譬如:在給學生講人稱代詞“足下”時,告訴大家古代漢語中,下輩稱上輩或同輩相稱,均用“足下”。《戰國策燕》:蘇代謂燕昭王曰:“足下以為足,則臣不事足下矣。”“足下”之稱始于春秋時晉文公稱介子推事。晉文公(?—前628年),名重耳,獻公之子。獻公寵驪姬,殺太子申生,重耳奔翟。流亡19年,以秦穆公之力,得返為君。當年隨重耳一起逃難的人分別都封官加祿,唯獨把跟隨逃難并割大腿肉給他充饑的介子推也給忘了,沒有提名。后經人提醒,重耳才想起來。于是派人去請介子推,誰料介子推早隨母“逃祿隱跡”于綿上山里。重耳立即派人到山里去尋找介子推,但歷盡千辛萬苦,費時數日也沒有找到。重耳心中十分著急,為逼他出來,遂命人放火燒山。然介子推堅持不出,結果樹木燒光了,還不見介子推娘倆兒走出來。最后發現介子推已經抱樹燒死了。“文公拊樹哀嗟,伐而制履。”重耳每當想起介子推的“割股之功”,便低下頭看看腳下的鞋子,以示對介子推的悼念。重耳與人談及介子推,總要看看鞋子,沉痛地說:“悲痛啊,足下!”從此,“足下”之稱便廣為應用,成為尊稱對方的代名詞了。并且事后,重耳將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下令全國上下都不能燒火做飯,以紀念介子推。剛好寒食節的第二天就是清明節,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把這兩個節日合二為一了。將這些人文精神滲透在課堂中,對于提高學生古代漢語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很有好處,同時對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也大有裨益。
(四)改革考試方法和內容
古代漢語考試方法和內容,對學生的學習來說,起著直接的導向作用。當前古代漢語考試就內容來說,一是知識介紹部分,考試形式主要又選擇、填空、改錯、名詞解釋等;二是文選部分,只有字詞解釋、句子翻譯、白文標點及段落翻譯等幾種類型。這樣的考試形式對于檢查學生掌握古代漢語的知識情況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卻很難了解到學生真正的應用能力。考試內容可以適當增加些課外的知識。這樣也有利于促使學生增加課外閱讀,提高古代漢語的水平。至于考試形式,可以采用筆試,也可以采用口試,兩者混合也可以。至于采用什么樣的考試形式,應該根據高職院校的古代漢語課程情況自由確定。
三、結語
古代漢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學好了古代漢語,我們才有可能了解我國的古代文明。當今,我們應該珍惜古代漢語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積極地繼承它并使之發揚光大。高職院校的古代漢語教學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只要我們從教材的選編、教學設備的完善、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適合高職院校古代漢語教學工作的改革,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就一定能適應新的社會發展形勢,為當今時代的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 上一篇:深究交通運輸業可持續發展考慮
- 下一篇:教師競崗選拔演講材料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