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的腦科學探討

時間:2022-02-20 04:41:00

導語:教學中的腦科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中的腦科學探討

人腦是自然神奇而又復雜的造化,一直被教育者視為不可捉摸的“黑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著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腦科學的研究逐漸繁榮,科學家們開始從不同角度揭示人類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各國教育教學專家根據(jù)這些新成果在教育教學領域展開實驗,為課堂教學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科學學,根據(jù)腦科學、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的最新展,我們?yōu)榻處熖崛缦?2條建議,供教學時參考。

1.情感幫助記憶。當個體的情感系統(tǒng)處于活躍狀態(tài)時,學習和記憶的效果最好。作為成人,我記得最牢的是童年時那些與積極或消極的情感體驗相關的經(jīng)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用一些方法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情感以增強記憶,如保持教學情;運用變化和運動來激發(fā)興趣;聯(lián)系學生或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使課程個性化;安排趣味性活動、特別事件或旅行等。

2.高挑戰(zhàn)與低威脅。挑戰(zhàn)能促進學習,威脅會妨礙學習。當環(huán)境富于挑戰(zhàn),并鼓舞孩子們勇于探索,腦的學習效果最好。當腦收到“威脅”信號,它會轉(zhuǎn)化為一種原始的求生模式,學習會被抑制。肯定的表揚、獎勵和競爭都是制造挑戰(zhàn)的方法,且不會對學生造成過度威脅。批評和懲罰也可以制造挑戰(zhàn),且有助于學校制度的建立,但不應過分強和濫用。例如,不應以過量的作業(yè)作為懲罰手段。

3.讓孩子動一動。運動促進血液循,并向腦輸送更多氧。當學生坐20分鐘以上時,大量血液會在臀部和腳部聚集。這時讓學生站起來,就能促進他的血液循環(huán)。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學生若有機會站起來,他們腦部的供血量會顯著增加。因此教師進行長時間教學時,要通過提問、集體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動一動,提高腦的學習效率。

4.笑與學習。幽默能夠促進學習。研究表明幽默能夠使記憶保持率從15%提高到5%。笑的時候,更多血液輸入大腦,同時帶來更多的氧。笑還能導致大腦向血液中釋放一種化學物質(zhì),減輕學習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幽默能夠創(chuàng)造積極的情感氛圍,并有助于高學生的注意力。因,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而慎用諷刺!

5.圖形組織者(graphicorganizer)。圖形組織者是大腦組織信息的方式,如大綱、維恩圖、網(wǎng)絡圖、圖表等。大腦不是一個信息容器,而更像一個有選擇的接受者。它依照某種圖形組織者選擇性地接受信息,同時會屏蔽掉大量其他信息。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使用一些圖形組織者幫學生組織新知識,并教會學生使用多種圖形組織者歸類知識。

6.多感官參與。學習主要依賴的感覺通道有視覺、聽覺和運動知覺。學習新內(nèi)容時,參與學習的感官越多,學生越可能掌握。教師調(diào)動多感官參與的方法有使用圖畫、圖表和實物演示等視覺刺激;向?qū)W生解釋并讓他們反過來向你解釋;為學生創(chuàng)身臨其境的機會等。參與學習感官越多,學生學習的機會就越多。

7.保持光亮。當燈光灰暗時,大腦向松果體分泌一種化學物質(zhì)--褪黑激素,該物質(zhì)會誘發(fā)睡眠。當燈光明亮時,褪黑激素的分泌停止。一般教室燈光的亮度只有30-50燭光,而抑制褪黑激素的亮度要求為150燭光。因此,教師要盡可能保持教室明亮,特別是在沒有窗戶的教室里。

8.使用比喻。與已有經(jīng)驗相似的內(nèi)容易被大腦接受和理解,而比喻則是大腦找出新舊知識共同點的好助手。比喻對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發(fā)展能起到“拐杖”作用,因為他更傾向于視覺和空間導向思維,而不善于語言導向思維。明喻、類比、故事、卡通都是促進有效學習的好方法。形象生動的比喻一般能使記憶保持的效率提高40%。

9.首因和近因效應。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部分,學生學習效果最佳。其次是課的結(jié)尾部分。課的中間部分效果最差,我們稱之為低谷期。在一節(jié)20分鐘長的課里,低谷期有3-4分鐘。而在一節(jié)80分鐘的課里,低谷期長達30分鐘。年齡大的孩子較年齡小的孩子更能適應長時間的課。因此,教師要利用課的開始強調(diào)要點,在課的中間解釋細節(jié)和練習,末了時進行總結(jié)和提示要點。

10.易混淆的新概念。教師不可在同時教兩個相似的概念。如果概念之間非常相似,比如經(jīng)度和緯度、高度和長度等,腦就會建立相同的學習路徑,造成概念混淆。這就好比同時用紅和黃畫畫一樣。要著另一種顏色之前,必須把畫筆洗干凈。如若不然,兩種顏色會相互混合,產(chǎn)生非你所要的第種顏色。因此,教師不要在一節(jié)課講兩個相似的新概念,而是要分步進行。最好在學生牢固掌握第一個概念后再講授第二個,并在新概念都講完后重點講授兩個概念的區(qū)別。

11.有指導的練習。教授新技能時,教師在放手讓學生獨立實踐之前要進行有指導的練習活動,以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技能。否則,如果學生錯誤地習得了某種技能,教師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糾正這些錯誤。學生的錯誤技能很難改變,原因是神經(jīng)樹突連接而成的學習通道(learningpathways已經(jīng)固定化了。神經(jīng)樹突就像木頭一樣連成一條“路”。這條路用得越多,學生就越不可能克服困難去創(chuàng)造其他“路”,去達到相同的目的地。

向全班學生教新技能時,教師要先給學生例子或示范,然后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練習。此時你必須四周走動,以確保學生理解正確。只有你確每個學生都正確掌握了新技能,學生才能獨立練習。教師要經(jīng)常檢查全班學生的學習或作業(yè),找出錯誤的學習。找錯和糾錯的速度越快,學生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12.讓學生教。眾所周知,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很好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學生。生在教其他學生的時候往往學得最好。教其他學生可以使記憶的鞏固率提高3倍。因此,教師要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教”的機會,如讓學生面對全班學生講、教班級里的其他學生等。

“互教”就是一種很有效的生教生的形式。在一系列內(nèi)容學完之后,教師讓學生兩兩結(jié)合,相對而立,互相講述自己學到內(nèi)容。為了這一活動,學生往往要在課下仔細準備很長時間。了有效“互教”,教師最好不要讓學生自己選擇伙伴,不要限制活動的時間。“互教”的學生之間最好有一定的差距,如優(yōu)生和中等生組合,中等生和差生組合,但水平不應相差過大。并且,“互教”應該在一組學習任務完成后進行,而不是在每節(jié)課后都要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