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完善學分制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4:47:00
導語:高校完善學分制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我國高校試行學分制已經多年,但至今許多高校仍停留在學年學分制的基準上,因而不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也不能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實施學分制現狀的基礎上,著重對建立并落實選課制、選教制和導師制等配套措施進行探討。
學分制是以學分作為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學分作為畢業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發源于西方發達國家,但它是人類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因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許多高校紛紛試行學分制,并把它作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從總體上說,實行學分制有利于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從而克服學年制的某些弊端,尤其是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上給予學生比較多的選擇自由,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并拓寬知識面,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這也正是學分制比較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原因所在。但是,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尤其是高校專業設置數量的成倍增加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凸顯了許多高校在教育資源和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這些學校實行學分制仍停留在學年學分制的基準上,并保留了學年制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授課方式、招生模式以及限制轉專業等等。在新形勢下,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校必須深化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并努力完善學分制。筆者認為,建立并落實選課制、選教制和導師制是完善學分制的關鍵所在。
一實行選課制是先決條件
選課制又稱選科制,這時以開設相當數量的選修課為基礎的給予學生充分學習選擇自由為目的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高校采用選課制,一般是把各系各專業的課程分為必修課,限制性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三種。選課制最早出現在德國,19世紀7O年代在美國得到改進和發展,至今國外許多大學和部分中學均采用選課制。顯然,選課制是學分制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配套措施。實行選課制的難點在于必須開設相當數量的選修課,以保證學生具有充分自主選擇的機會。目前,許多高校的教學計劃中僅占20—30%1~修課是無法達到這一要求的。多年實踐證明,選課制存在的問題是完善學分制的瓶頸。
目前多數高校無法開設大量選修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招生規模的擴大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主要還是校內管理體制問題。它包括校內各院系之間互相封閉、鼓勵教師多開課的政策導向、經費投入和后勤條件保障等等問題,而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教學管理制度問題。因此,要認真總結歷年的經驗教訓,努力探索創建一種新的更加有效的學習制度,并把它作為落實選課制的突破口。
課程模塊化組合是這種新的學習制度的核心內容。所謂課程模塊化組合,就是根據加強學科基礎、拓寬專業D徑、提高人才素質的原則,將全校各院系所有專業的課程分別放在幾個大平臺上,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塊狀組合。這樣,每個平臺上的塊狀組合課程就形成一個模塊。因此,學生在選課時就應該有序地按照模塊選擇課程。筆者認為,可以將所有專業的課程分為通識性公共課、學科性基礎課、專業性必修課、限制性選修課和任意性選修課等5類。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1)每個課程模塊都由若干門課程組成。譬如通識性公共課模塊,應包含思想政治理論、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和大學體育等課程。這是每個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學生在這個模塊中只能選擇任課教師和上課時間。
(2)學科性基礎課應按二級學科乃至一級學科設置,其發展方向是按文、理科來設置。這一模塊的課程門數應根據不同學科的性質和后續課程的需要來決定。
(3)專業性必修課的門數不能太多,它們應該是某個專業的核心課程。譬如美國俄勒岡州某大學商學院中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只有3門,會計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也只有4門,每門課程均為4學分。但是,該校規定在學習專業必修課之前,必須先修基礎課若干門。
(4)限制性選修課應該是專業性很強但數量比較多的一類課程。它提供學生選擇專業方向的可能性。學生在這一個模塊中既可選擇課程,又可選擇教師,還可選擇上課時間。
(5)任意性選修課應面向全校開設,并提供學生四年全程選修。顯然,其課型要小,一般為2學分。任意性選修課既可以是本專業性質的課程,也可以是其它學科的課程,以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提高綜合素質。
毋庸置疑,對課程進行模塊化組合的基礎是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特別是要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并深入進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才能全校上下一盤棋,消除壁壘,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課程模塊化組合有兩大好處,一是學生在四年全程都能選課,選課制可以落到實處;二是使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成為可能。
自主選擇專業是一個熱門話題,也是一個難題,而對課程進行模塊化組合恰恰有利于解決這個難題。具體地說,只要學生按規定選擇了某種模塊組合,并且選修了模塊里的一些課程,考試成績均合格,取得了相應的學分,那么,他就可以獲得某個專業的畢業證書。事實上,美國許多高校實行的學分制教學計劃都有類似于課程模塊的規定。譬如,美國某大學的通識性公共課模塊就包含英文、藝術與文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課程。該校商學院的基礎課模塊共17門課程,計49學分。作為商學院的學生如果要從市場營銷專業轉到會計專業,那么他應該先學完同一學科的基礎課模塊中的17門課程,然后在會計專業必修課模塊中學完4門課程,還要再從會計專業的限選課模塊中再選修2門課程,這樣就有資格獲得會計專業的畢業證書了。目前我省部分高校的一些院系嘗試按系招生,如我校經濟學院近年招生時就是按系實行大類招生,入學后暫不分專業,低年級先學基礎,高年級再選專業。按院系招生是一大進步,但這一些招生模式的改革,都應該建立在實施選課制的基礎上,而課程模塊組合勢必成為廣泛采用的辦法。
二實行選教制是必由之路
按照學分制的有關規定,某門課程如果有幾位教師任教,那么,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其中的某一位教師聽課,這就叫選教制。實際上,這是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掛牌上課,就是在學生選課時,教師要將自己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介紹。這一些基本情況包括教師的學歷、職稱、教學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等;二是學生擇師聽課,就是學生根據教師介紹的情況以及其它信息來選擇聽課的教師。
實行選教制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從教師方面來說,由于競爭的壓力,可以促使教師去鉆研教學業務,更新專業知識,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而從學生方面來說,通過選擇自己比較滿意的教師聽課,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但是實行學分制多年以來,選教制一直無法全面推行,甚至已經試行的學校也因為遇到種種困難或放寬規定,或降低要求,甚至放棄執行。影響實行選教制的主要原因,一是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某些短線專業的師資比較緊缺,因此無法滿足眾多學生的選修要求;二是辦學條件不足,尤其是教室或實驗室的數量和容量都不能滿足教師重復開課的需要;三是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滯后,不能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四是人事管理制度不適應,既缺乏鼓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的激勵機制,又缺乏對聘余教師的分流措施。此外,在學生中也有一種不良傾向,即一部分學生在選擇教師時,只考慮今后自己通過考試取得學分的難易。
完善學分制必須實行選教制,因為學生一旦選定某門課程,接著就是考慮選擇任課教師。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化,影響選教制的一些問題可以逐步得到解決。實際上,這里最關鍵的還是涉及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問題。如果我們能認真而科學地開展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并且在教師職稱評審中也能真正把教學工作的優劣作為一個重要條件,那么廣大教師就能重視教學,就會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樣,選教制也就能夠積極而穩妥地逐步推行了。
上述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這是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環節,許多院校對這項工作都有一些實踐經驗。目前,這項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至今仍有爭議的是關于學生評教的問題。所渭學生評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估。這在國外是很平常的工作,但在國內卻很為難,主要是擔心學生不能正確地評價教師。因此,一般學校都是分別以領導、同行和學生等方面按不同權重對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評估。這種評價模式本可以擴大信息來源渠道,加大評估結果的可靠性程度,但由于受人為因素的干擾,這種教學評價模式的實際成效并不大。目前,為了加強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評教的辦法又重新受到關注,即出現評教主體注重學生的趨勢。筆者認為,在全面實施學分制的背景下,用學生評教的辦法可以大膽試行,要充分相信大多數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特別是在學風逐漸好轉、就業意識增強的有利形勢下,學生評教將表現出明顯的優勢。而且,評教的結果能正面引導學生選擇教師聽課。但是,要避免把評教的結果作為對教師進行獎懲的依據。多年的實踐證明,凡是超越教學評價本質功能的做法,其最終結果都只能是事與愿違。
三實行導師制是重要保證
我們這里所說的導師制是指高等學校在實施學分制的過程中為本科學生配備指導教師的一種制度。這是英國高等學校中曾經采用的一種教學制度,始于14世紀。其中,導師的原意是指對一個學生或一個小組的學生給予個別的教學和指導。學分制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它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揮個性特長,爭取實現更高學習目標的必要條件。
但是,許多學生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適應性比較差,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對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課程結構體系缺乏了解,不能獨立地進行自我設計,對制定學習方案往往陷入盲目性,甚至出現片面追求學分的不良傾向。因此,導師必須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中,根據共性的基本要求和個性差異的實際情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主要對學生的專業學習給予充分、有效的指導,并制訂出個人學習目標和具體方案,還要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顯然,我們這里所說的導師不同于思政輔導員,也不同于班主任,其工作重點是利用專業教師自身的優勢指導學生學習。當然,導師也應該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實踐證明,只有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導師的正確指導相結合,才能使學分制獲得預期的效果。導師制實際上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科為中心的制度。
導師制的基本內容應包含導師的任職資格和工作職責等。高校中具有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一般都可以擔任導師工作。現在的問題是,由于近幾年來持續擴招,許多高校教師總量不足,師資緊張,因而不得不提高“生師比”,其結果是增加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在這種情況下,要動員一定數量的教師來擔任導師,無疑又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因此,一方面要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提高他們教書育人的自覺性,熱心支持學校的教學改革;另一方面,必須制訂相應的激勵措施,包括根據指導學生的數量付給一定的工作量補貼,還必須對工作認真負責、學生反映良好的教師給予適當的獎勵。為了切實地做好這項工作,還必須制訂導師的工作職責。導師的工作職責不可過多,只要完成以下兩項即可:一是向學生介紹專業特點和課程結構體系,幫助學生制訂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計劃和發展目標;二是對學生每學期的選課進行具體的指導,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導師制是完善學分制的重要保證。分析以往許多高校導師制不落實的原因,主要是選課制不健全。因為事實上可供學生選修的課程不多,所以也就不需要更多的指導。但是,隨著選課制的實施,特別是課程模塊組合辦法的實施,學生選擇的內容和機會將大大增加,這樣就必須加強指導工作。在實行導師制的過程中,有兩項工作至為重要,一是學校職能部門要向學生提供一份學習指導書和其他有關的詳細資料,在適當的時候還要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二是各院系分管領導事先要對全體導師進行培訓,使導師了解情況、熟悉業務,尤其在具體的選課階段還要善于協調,把握全局。近幾年來,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已建立起比較規范的導師制,并已形成對導師的培養、選拔、聘任、考核等一系列運行機制,從而保證了對學生在選課、選專業和考研等方面的有效的指導。
完善學分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要同步改革。為此,教學管理工作要規范化,管理手段要現代化,尤其要充分利用校園網;學生管理工作也要跟上形勢的發展,并盡快制訂適應全面實施學分制的學生考評條例,這樣才能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全面發展,以利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當然,完善學分制還需要其它配套措施,包括績點制、彈性學制等。我國高校從試行學分制以來,一般都采用績點制作為配套措施。但是,由于思想觀念與管理體制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管理制度的要求,使得績點制的實行狀況并不理想。實行彈性學制,就是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時間,一般高校都給予本科學生3—8年的修業年限。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內部和外部條件都已經具備,相對比較容易。
- 上一篇:黨政辦副主任工作總結
- 下一篇:物權法中占有制度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