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0 10:44:00
導語:道德教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會開幕式由本次大會主席、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檀傳寶教授主持并致歡迎辭。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就10多個相關主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這些主題基本涵蓋了公民與道德教育領域內的熱點問題及其最新進展。例如,公民身份的界定與認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普世原則與價值的多元化、公正倫理與美德倫理、道德認知與道德發展、腦科學及其在德育領域中的應用、儒家倫理與道德教育、道德情感與關懷倫理、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利他主義或愛國主義教育等,以及人權教育、價值教育、法制教育、公民身份的話語研究、德育的專業化、行動研究、德育課程與德育范式的變革等。
從研討會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大會的主旨演講.還是各個專題中代表們的主題報告或發言.都激起了許多精彩的互動與熱烈的討論。
在會議閉幕式上,本領域內專業學術期刊英國《道德教育雜志》(JournalofMoralEducation)常務主編莫妮卡·泰勒(MonicaTaylor)女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總結性講話,她對會議的順利舉辦表示了祝賀,并給予了積極評價。大會最終決定,下屆研討會將移師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舉行。
全球公民及亞太民族一國家的公民身份的認同之間的矛盾、德育理論的實踐轉化與模式、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及轉型社會中公民與人權教育的本土選擇等主題.成為了與會代表們集中關注和交鋒的焦點。下面僅從公民身份與本土認同、品格教育與道德發展以及公民教育與中國選擇等3個主要方面,就本次研討會中一些重要的報告及會議討論的熱點問題進行簡要的概述。
(1)公民身份與本土認同。
國際公民教育領域的知名學者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侯·斯塔克(HughStarkey)博士與香港教育學院李榮安(LeeWing-on)教授分別為大會作了題為《公民身份與人權教育:普遍原則的本土化應用》(CitizenshipandHttmanRightsEducation:ApplyingUniversalPrinciplestoLocalContexts)與《亞洲公民身份的反思:亞洲人的認同?》(ReflectiononAsianCitizenship:WhatareAsianandWhatareNot?)的主旨報告。斯塔克博士認為,人權是公民與道德教育以及全球化過程中正義與和平得以實現和保障的基礎,這一理念破除了人權為西方專有的迷信。他提出了兩種可以“本土化”的人權教育模式,并得出了教育理論包括學校教育本身都應該關注人權原則在本土語境中的應用問題與機遇的結論。
李榮安教授則從比較的角度,對東亞各國和地區的公民教育的不同的理論與實踐范式,進行了深入的揭示與剖析。他主要選取了如下一些案例進行了具體的評述與分析:韓國公民身份教育語境轉換中的主體觀;香港與上海的全球公民身份;中國大陸地區德育中的新方法;日本公民教育中文化民族主義向政治民族主義的轉型;香港政治上積極取向學生的政治社會化現象以及亞洲不同國家與地區推動公民教育的終生學習功能發展的努力。通過這些個案,他概括出了關于亞洲公民身份的基本界定與結構特征:即無論是東亞地區的“強國家”與政治體制傳統、民族一國家公民教育中的文化操控、正在出現的關于公民身份與公民教育的折衷主義理念以及亞洲公民身份的流動性與不可預見性等基本趨勢與本質特征,還是區域內各國或地區的不同的具體實踐模式等,都對廣義的公民教育的學術話語與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各自的基本貢獻。
(2)品格教育與道德發展。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UniversityofTechnology)的多利·漢考克(DorrieHancock)女士與美國佩斯大學(PaceUniversity)教育學院的王曉蕾教授等在品格教育與道德發展研究方面,為我們展示了女性學者在這一重要領域的獨到洞察力與最新進展。
漢考克女士的演講主題是《美德規劃》(ThVirtuesProject)。她運用一種批判的視角對當前“風行”于世界各個多元文化中的“新”品格教育理念及其實踐進行了反思。新美德規劃起始于17年前的北美地區.當時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抑制來自北美社會中不斷出現的各種暴力現象,及其對家庭與兒童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兩年之后,這種教育理念便開始迅速傳播到了其他國家。當時,前后約有20多個國家與地區開始在學校教育與課堂教學中嘗試規劃實施自己的美德規劃或項目,教師們也明顯表示出了對美德規劃的興趣與熱情。時至今日,品格教育的理念已經遍及全球90多個國家的家庭、商業與社區教育規劃中。廣泛傳播的現實說服力、多元文化特征的吸引力、草根階層教育者對其固有的濃厚興趣,以及學校與教師們正向的實證反饋等因素,均絕對性地壓倒了本應在新美德規劃實施之前就該有的理性的哲學思考與反思。漢考克女士提出,我們應該沿著著名哲學家泰勒(ChadesTaylor)教授的“解釋性人文科學觀”道路繼續走下去,對新美德規劃進行較為深刻的反思。這種反思應該從兩個方面切入,其一是對于作為學校品格教育計劃之美德規劃的描述與解釋,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分析其形成的深刻根源;其二是以敘事的研究方式,在比照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對學校美德規劃的實踐理論進行清楚的闡釋。這兩種方式的結合就有可能從多個層面,為我們描繪出新美德規劃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與漢考克女士相反,佩斯大學的王曉蕾鼓授則從微觀的角度,為道德發展研究提供了—個新穎而獨到的視角。她的演講主題是《錯誤搭配手勢及其在道德發展中的功能》(UsingMiamatchedHandGesturesasIndexestoPromoteMoralDevelop-merit)。她明確指出,合理地利用育語中自然產生的錯誤搭配手勢,將為人們確定兒童的道德學習的目標與任務提供有益的幫助,而這一發現也終將“實質性”地推動兒童的道德發展。在研究中,王教授借助著名的柯爾伯格理論,按照道德兩難情境中兒童道德推理能力發展的基本原理與路徑,分別對處于柯爾伯格發展階段的“前習俗”與“習俗”階段的120名參加研究的被試兒童進行了實驗與分析。她的實驗表明,錯誤搭配手勢在兒童兩種道德水平的過渡期中起到了支架或橋梁作用。這一“發現”為力圖提高兒童道德發展研究的理論工作者和實踐中的家長與教師們提供了新的實踐視角。
(3)公民教育與中國選擇。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的金生鋐教授與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檀傳寶教授等,則以大陸學者的視角為我們展示和表達了中國掌者在公民教育及其在中國語境中的本土化這一重要命題的觀點與聲音。
金生鉉教授的演講主題是《我們為什么需要公民教育?》。他指出,長期以來,公民教育在中國一直沒有被廣泛地意識到和接受,公共教育體系沒有將培養擁有權利、自由與責任的理性公民作為其培養目標,公民教育的系統實踐也遠未實施和展開。因而,他提出了全球化時代公民教育的適切性問題。他提出公民教育的使命在于公民公共品格與品質的培養、發展和促進方面,公共教育應該按照公共精神、公民美德、公共理性與公民能力等來構建自身的目標與內容。
檀傳寶教授則在其提交的《如何理解公民教育?——個中國學者基于中國背景的三點思考》的論文中指出,公民教育是—個老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依據不同社會的具體實際如何理解和實施公民教育則是—個新問題。基于中國大陸的社會背景,他認為公民教育是中國社會的現實需要,中國大陸需要勇敢破除對于公民教育的政治禁忌;各國公民教育都應當具有各自社會與文化的特質,中國公民教育應當反對簡單的“拿來主義”;學校公民教育應與和諧社會的公民生活建設同步,應當反對狹隘的公民教育課程理念。
新時代背景下的公民身份認同的轉型、公民教育與品格教育等主題的“復興”等,是當代西方公民與道德教育領域中的熱點,同時也是西方德育理論“全球化”進程中的“主力”,而道德發展理論與美德規劃的巨大影響就是其中的重要例證。客觀地來看,這些理論也的確為上個世紀道德教育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和創造性的貢獻,而對這些理論的討論熱情也一直延續到現在。但從本次大會討論的熱點與重點來看,顯然這種關注不應僅僅局限于理論探討,而應該積飯地轉向教育教學的實踐領域.主動地參與實踐,并為具體語境與實踐中出現的、與理論相沖突的現實問題出謀劃策。
近些年來,亞太地區尤其是以中國為主要構成的新的經濟力量的崛起,使得世界關注的目光聚集在了這一地區。當前,這種關注的范圍,顯然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經濟領域。特別是當亞太地區獨特的文化、價值觀乃至政治理念等“遭遇”到以西方理念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趨勢時,一些突出的新問題與矛盾就自然顯現出來,如東西方對于個人價值與公共或集體價值的認識“落差”等。從這一角度出發,“亞太地區道德教育網絡”(APNME)及其會議的發起與召開的價值,就不僅僅局限在向世界展示與分享亞太地區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深度進展方面。該網絡與會議本身,實際上已經向我們傳遞了較為明確與深遠的學科發展取向:即關注亞太與本土、關注東西方語境的差異特征等,必將成為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本學科發展的重點與趨勢。
參加大會的代表們普遍認為,此次學術研討會提出了許多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其所引發的爭鳴或共鳴更是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應用價值。研討會較為全面地展現了亞太地區為公民與道德教育領域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和努力,對促進全球化時代中國公民與道德國教育的本土化選擇與發展具有.
論文關鍵詞:道德教育公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全球化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網絡亞太地區澳大利亞
- 上一篇:草原權屬確定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1道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