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關系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21 03:22:00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關系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關系探討論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關系涉及到以下三方面的生態系統,即社會環境大生態、教育系統生態環境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又協調契合的關系。還可以從個體或群體所經歷的全部社會活動場所的不同,將以上生態系統的內部關系區分成家庭、社區、學校、職業活動領域(工作單位)、社會公共活動場所等相互關聯與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和新課題。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關系;社會環境

黨的十七大強調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任務。總書記在大會報告中又特別指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職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兩大方面。本文所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重視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增加吸引力與凝聚力,并且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我們需要按照十七大報告所要求的那樣,“科學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等帶來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所面臨的新矛盾、新課題,堅持統籌協調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改善與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認為,統籌協調方法的基本內核是系統觀點,也可說成生態論觀點。不難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和獲取教育有效性存在著一個生態環境或生態關系的問題。這種生態環境與生態關系的含義是十分豐富的,它是指一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及其效果產生各種影響的內外部因素之間關系及結構的總和。這種生態關系至少涉及以下三方面的生態系統:從相對微觀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個生態系統,這種生態主要由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宣傳思想教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幾個子系統構成,這些子系統內部又存在著復雜的生態關系。從中觀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態中的一個子系統,會受到高等教育體制、理念、教育制度的變化的制約。從宏觀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處于社會環境大生態中(這里不是指自然生態含義的環境,而是指由社會運作的經濟、政治、文化等要素所構成的構造環境),社會的經濟發展形勢、政治修明狀況以及文化傳播、社會文化生產的健康與否,都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

研究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環境生態系統、教育系統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又協調契合的關系,必將有助于厘清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各種變量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與說服力。從學理性看,這種研究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領域,將原先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研究由靜態單項研究轉向動態系統研究。

在這種研究中,分門別類地分析三大生態系統的內在因子聯系,是人們所面臨的首要任務。首先是社會大生態環境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緊密相連又相對“獨立”的生態環境,即經濟生態環境、政治生態環境、社會心理生態環境和社會意識(理論形態)生態環境。經濟生態環境主要是由生產力發展狀況、社會經濟關系、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的運行狀況等因素所構成的環境。政治生態環境主要是由社會政治關系、政治體制運作狀況、政治組織的運作、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狀況等構成的環境。社會心理生態環境主要是由社會成員面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直接的』自理反應,如需求、愿望、認知、情感、信念、社會態度等,社會心理氣氛(其中主要指社會情緒),社會風氣和習慣,社會文化心理積淀等構成的環境。而社會意識生態環境主要是由主流文化(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與亞文化的關系、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與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力的關系、社會核心價值觀與公共政策制定及推行兩者的關聯等所構成的環境。認真研究以上四大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并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同時又要注意分別研究這些生態環境的內部諸因素的相互作用關系,特別是重點研究社會心理生態環境與社會意識(理論形態)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內部的小生態環境的狀況,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其次是教育系統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生態環境,即中國教育發展的生態環境、普通教育與高等教育以及與社會人才需要關聯度所構成的環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其他教育的關系所構成的生態環境。中國教育發展的生態環境包括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趨勢等,它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勢必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普通教育與高等教育以及與社會人才需要關聯度所構成的環境主要包括普教德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銜接、普教德育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鋪墊影響、社會用人單位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評價與反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其他教育的關系所構成的生態環境主要包括高校智育、體育、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大學文化建設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影響等。

再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構成的“微”生態環境,這一系統實際上又包含著教職員工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兩個子系統,它們緊密關聯相互制約,成為密不可分的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校風建設就是學風與教風、治學風氣的有機統一。兩個子系統內部又包含著更具體的生態關系,如教職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崗位評聘、獎懲體系、師德建設等之間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子系統中主要包括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途徑、方式方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相互協調的關系。

在生態環境或生態鏈中,起碼存在著兩種基本關系,一是縱向的前后承續生態關系,二是橫向的周圍牽制生態關系,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因素的破損或斷裂,都會引起整個生態環鏈的危機。其中每種基本關系又分別存在著協調與紊亂、整體效應與局部功能顯現、互補效應與對沖現象等。當然,各因素之間的協調整合關系,在表象上并不都表現為相互支持關系,而可能表現為局部上的相克與沖突,但這種相克與沖突卻有利于整體上的協調、平衡和相生,猶如自然界發生的許多生存競爭的事例一樣。

其實,以上的分析都是從社會活動內容的視角展開的,將生態環境因子分成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形態、教育等。我們還可以從個體或群體所經歷的全部社會活動場所的不同,將生態環境因子區分成家庭、社區、學校、職業活動領域(工作單位)、社會公共活動場所等。可以認為,人們的社會活動內容與活動場所兩者是緊密相連、高度統一的,我們不能人為地將兩者分離,僅僅是為了便干清楚明白敘述問題的需要,我們才將兩者分別闡述。也就是說,一定的社會活動內容必然要展現在一定的社會活動場所中,而一定的社會活動場所又是體現、聚合、交融各種社會活動內容的必須條件。其中值得重視的主要問題不在于社會活動場所是否與社會活動內容相關的程度問題,更在于不同的社會活動場所體現、聚合、匹配和交融各種不同的社會活動內容的狀況有什么區別的問題。對這個問題,人們的研究還比較粗淺。但我們可以根據經驗大概描繪一下不同社會活動場所在匹配社會活動內容方面的基本特征,如學校這種社會活動場所表現社會活動內容比較全面,能充分兼顧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內容的綜合性,但相對而言,它的經濟色彩不突出,即人們對經濟因素的細微變化不大敏感。人們的職業活動領域(工作單位)盡管也類似學校那樣對社會活動內容有較大的綜合性聚合,但相對而言,它的經濟色彩比較濃郁,也就是說,經濟因素的變化對人們的思想心理的影響比較明顯和直接。而在政治因素聚合方面,不同的工作單位存在著較大的個別差異,如民營經濟方面的小企業,它所體現的國家政治層面的內容微乎其微,在這種工作環境中活動的組織成員也不可能發展出較強的政治認知能力,因而比較關注經濟層面的東西,而作為政府機關這種工作場所而言,其對政治因素的體現則成為首要因素。至于家庭這種活動場所,其社會功能在不斷流變,即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在傳統社會中,大量存在著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在這種大家庭中,家庭同時發揮著以下三種主要教育功能,即傳遞生活技能的教育,使后代能自然進入職業活動領域或自主進行家庭生活,以處理家族與家庭成員關系為主軸的道德教育.以效忠統治者和遵從專制等級秩序為主要目的的政治教育。三種家庭教育功能中大量家庭以前兩種功能為主。而在現代社會中,由于家庭結構的變化,核心家庭的教育功能中智能化傾向日趨突出,道德教育功能開始式微,政治教育的內容則基本淡化。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對個體政治社會化功能出現明顯衰退。至于社區的影響問題,目前還缺乏具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但人們不得不意識到:由于現代化的消極成分的影響,包括家庭住房空間的擴大與隔離等一系列復雜的原因,鄰里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特征,也給社區的社會資本增生帶來一定困難,社區想要像學校和工作單位那樣全面整合與匹配全部社會活動內容是一樁比較困難的事。也就是說,社區在政治意識形態方面對人們的影響相對較弱,而在經濟、道德、社會心態方面的影響則比較突出。這主要是由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內容及人們最大量感受的社會刺激因素的特點所決定的。

這些社會活動場所之間的關系,也應該進入生態分析的視野,即可以根據人的有機體發展的不同時段與相應活動場所的關聯程度,展開關于這種活動場所對人的發展的影響分析,并從中探索這些不同場所發生影響的內在關聯性。可以認為,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他的活動領域不斷擴大,大致經歷著家庭、鄰里、學校、職業崗位、國內活動場所、國外活動等,這些不同的活動場所對人們發生著有意識影響或自發影響等各種作用,其中包含著相互一致的影響,但也存在著對沖的狀況。

以上三種生態環境是緊密相連的,并且其中有一些共性因子在發生著綜合作用,如利益的聚合與分化作用,群體地位或社會地位的變化預期和現實的差距,市場化、國際化特別是信息化、多樣化特征等。在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和新課題。

1.社會轉型的深刻效應和社會轉型的全部特征,都可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程度不同的顯現,并對此發生者各種各樣并且是深刻的影響。這些影響構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與新機遇。盡管從總體看機遇大于挑戰,但我們決不可忽視這些挑戰。不難看到,隨著社會分層的明顯進展,各種利益群體的形成,勢必使得大學生群體也出現不可避免的分層,這種分層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重大的利益沖突而不會顯示十分具體的分離狀況,但它們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卻不可忽視。一些因素在一定的教育制度的作用下可能會發生放大效應,諸如教育收費制度、大學生就業狀況等生態因子的雙重影響等。例如,大學收費制度一方面體現出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并在客觀上形成形式公平的特征。另一方面,這種公平尺度同時又顯露出因求學者家庭的經濟差異而造成的相對經濟壓力的不同,而導致實際上的不公平狀況。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中,我們不得不重視如下的困境:一方面,高等教育進人大眾化階段,表征著中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并不斷適應現代化建設與人的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按照特羅的觀點,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不是一個目標理論,它是對已經發生的高等教育現象進行的一種描述,是對歷史和現實高等教育現象的一個總結。至于具體數值的劃分標準,沒有任何統計學上的意義,僅僅是作者對教育形勢的一種判斷,這種判斷認為,隨著高等教育在t上的擴張,它的全部活動都要發生變化,從而提出一種警示,即不能忽視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后存在的潛在危機。[2]可以認為,這種危機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如今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適齡人數居高不下,高等教育的規模從總體看還不能充分滿足社會的需求,如果不擴大教育規模,則無法適應社會需求,同時也迫使大量的適齡青年選擇到國外就讀,從而導致大量的教育資金向國外流失。而如果不斷擴大教育規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會顯得更加嚴峻,這就形成了一種兩難選擇。在這種境況下,學生與學校、與教師的關系也開始出現某種微妙而又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即增大著學生的選擇性。

就政治認同方面看,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曾經認為民眾對政治共同體、典則與當局的支持可以體現在隱性(態度上)支持與顯性(行為上)支持兩方面。[3]其實,兩種支持之間還存在著多種變式。它們可能存在一條由政治支持分化到政治支持統一的連續譜,即態度上不認同、行為上不體現(不支持)—態度上認同,但沒有相應的行為(虛假支持)—沒有明確認同態度,但出現隨大流的行為從眾(非理性支持)—態度上認同,并且有相應的積極行為跟進(實質支持),等等。大學生對教育的選擇性的增大,無疑會增加這種連續譜系上的多樣性。

2.大學生的人生發展定位與政治學習兩者之間的關聯。接受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社會預期與自我發展預期,即人生發展定位,這種發展定位與大學生的努力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如高期望與高努力、中期望與中努力、低期望與不努力等。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目前在校大學生有2000多萬,他們之中不乏未來的精英人才,但這一社會群體人員未必都有相同的人生發展定位,于是不同的人生發展定位影響著他們對政治學習的選擇。從社會要求與教育者的主觀愿望看,無疑希望將社會要求,諸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但客觀上總是存在著大學生人生發展定位的個別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大學生對政治學習的動機充其量保持在“保底”的水平。這種狀況規定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能,以致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依靠較高的投入來維持較低的產出。有相當多的大學生能夠在各方面包括政治上對自己提出不斷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這類學生的有效性比較明顯,教育投入產出比也比較合適。這就產生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科學分類和分層教育的問題,盡管這里可能涉及教育公正性的問題,但這種公正性與人們的選擇性緊密相連,就像權利可以合理享用也可以自動放棄一樣,于是這種公正性成為一種真正的權利公正性。

3.在利益多樣化的社會情境中,知何正確理解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和局部利益、個人利益的界限與區別,對任何社會人都是一種考驗。對于具有一定理想主義情懷的大學生來說,這一難度更大。可以認為,一方面,多年接受許多“應然”理論教育的大學生,大多具備了一定的正義感、是非感。另一方面,社會現存又使得大學生能夠輕易發現許多社會“實然”與理論“應然”之間的明顯差距,而這種“實然”又常常被人們錯誤地理解為“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成為“政治正確”的一種表現。這種狀況常常構成大學生的正義感、是非感與“政治正確”兩者的內心沖突。一些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常常打著“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旗號,充任著“政治正確”的角色,從而使學生增加著社會正義與“政治正確”兩者之間的區分難度。2007年發生的廈門px項目風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一些最先維護公共利益的社會成員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給人們的心理投下了灰暗的陰影。在這樣的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這也是大學生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情感隔膜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確立正義感、是非感與對待“政治正確”兩者的區分難度逐漸加大,構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

4.教育選擇的兩難困境。在教育發展中,社會公眾對學校教育的一種重要批評是教育內容老化,教育滯后于社會發展需求和脫離社會現實。客觀地看,這種指責是值得分析的,一方面,高等教育中確實存在教育內容脫離社會發展需要、教育方式方法老化陳舊等問題,需要高等教育在改革發展中不斷克服改進.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教育是保持社會良好傳統的一種重要路徑,教育必須有傳承歷史經典內容的功能,這種經典內容不能輕易被社會時尚甚至時髦所沖決。現今的社會正陷于單一功利化取向的情緒之中,使得人們簡單以眼前或局部的“有用”或“沒用”來判斷教育的價值,甚至指望用職場訓練所的技術標準來考t大學教育的成功與否。從這種立場與情緒出發對高等教育枉加指責是缺乏道理的。不難看到,這種指責同樣存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它所指的教育現象主要是指正面教育一與學生社會適應性兩者的矛盾關系。可以看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面的理性教育是一慣立場,這種教育有助于大學生確立正義感、是非感和道德感,也是高等教育接續社會良知、型塑社會精神脊梁的重要表現和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但目前這種正面教育正面臨著挑戰。由于人們(包括大學生)的社會生活是多方面的,這種多樣化的社會生活必然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以包括自覺與自發相交雜的無數方式影響著人們。在大學校園中,教育組織人員盡可能精良地遴選教育內容、組織教育情景、阻抗不良干擾,以使大學生在大學校園中接受比較規范和純凈的文化熏陶。然而,大學校園的開放性使得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特征得到放大,各種以社會事實為表征的負面信息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中匯集,這種所接受的理論教育與所感知到的社會信息兩者之間的反差,使得一部分學生在校園中就感受到思想困惑,也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學校中能堅守學校倡導的理論立場,到畢業后踏上社會,一下子真切感受到社會生活的全面性之后,就可能對學校所接受的教育產生懷疑,產生“高校教育嚴重脫離社會實際”的經驗性判斷,這種由無數個人經驗出發而形成的判斷一旦得到社會聚合,就會形成一種公眾輿論,使得后來者對高校的理性教育產生心理懷疑甚至鄙視。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堅持理想性、科學性要求與社會世俗取向之間的矛盾日益顯現,如何堆確把握理論和實際兩者之間的距離感,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難點。

5.多樣化與單一性的矛盾。不容置疑,目前多樣性特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不可忽視,這種多樣性要求與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地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活動等全部社會活動之中。這種多樣性增加了大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與自由,使得原本那種以計劃控制為主的活動要求被人們看得仿佛不合時宜而對其漫不經心。

同時,社會行為標準的單一化傾向,導致大學生行為選擇的路徑依賴日益明顯。社會正傾向于用一種標準衡量成功與否,甚至試圖用這種標準去衡量善惡,這種標準就是金錢的多寡或單一經濟指標,以致達不到這種標淮的人員就會感到沮喪或失落,這種情緒長期郁積就成為產生心理疾病與精神障礙的溫床。這也就是現代精神心理患者比例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而制造這種單一化標準的重要社會組織與機制就是大量社會組織的營利化傾向與社會文化生產的“泛娛樂化”兩者緊密結合以及相互推波助瀾,這種絕對市場主義意識形態對人們的心理構成巨大沖擊,也勢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不可避免的影響.在這種意識形態中,人們的一切行為都轉化為市場交易行為,就連曾經是神圣莊重的學術研究活動也開始浸潤銅錢氣息,如高校中眾多研究生每年計議如何通過付費成為懸臨于他們頭頂的一把毒劍,嚴重侵害著他們的心靈和毒化著學術風氣,更成為敗壞社會風氣的一種助燃劑。在這種社會場景中,功利標準成為人們遵從的行為原則,這種“現實原則”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至善原則產生不可避免的沖突。

總之,注意運用生態分析方法來解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拓展我們的理論視界和研究視野,注意整個工作的系統平衡與系統協調。它更注重從整體效應的要求來看問題,同時又不忽視一些關鍵的細節因素,因此不能認為強調生態分析就可以不顧個別或細微的生態因子,而是關注整個生態系統運行的全部因子的綜合作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合力”。其實在這方面,恩格斯早就給人們指出了方法論,即歷史發展的合力論,[4]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合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