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應對措施探討論文

時間:2022-11-24 02:33:00

導語:高校思政教育應對措施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教育應對措施探討論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誠信教育網絡教育

摘要:新形勢下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課題。本文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應當采取的對策。

大學生政治思想狀況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黨的執政地位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卓有成效地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課題。

一、面臨的問題

(一)教育者認識上存在滯后現象。過去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期未能擺脫“一鍋煮”和“一刀切”的束縛,片面強調教育者意志的實現,單純運用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往往只是把教育當作是管理學生的一種手段,要求學生服從某種既定目標的約束,強調的是個人對他人、群體、社會的適應關系。在實施教育時,把學生純粹視為教育的對象,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不過是在政治上、道德上糾正學生的偏差,只是簡單的規范人、教育人的工作,否認或忽視學生作為人的客觀存在,否認或忽視學生的權益,忽視對學生個性和潛能的開發,很少從人本價值的挖掘上來切入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導致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針對性,高調但膚淺,難以找到學生的共鳴點,教育成效低下。

(二)拜金主義思潮在大學生中盛行,人生價值觀出現偏差。由于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新舊體制轉換時期,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沖擊,使許多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出現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傾向,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為:重物質利益輕無私奉獻,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重等價交換而不愿付出愛心。與此同時,他們認同競爭,期望創業,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有強烈的效益意識等,比以往更期望有一種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環境。

(三)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還不強,加之學習、就業、經濟方面的壓力及人際交往、情感、競爭等方面的因素,導致在大學生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研究表明,目前大學生中的心理異常率高達11~15%以上。

(四)宗教信仰有增多的傾向。近年來,對“社會主義終究可以戰勝資本主義”這一關于社會主義信念的命題,大學生的堅定性存在下降趨勢;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走向問題和私有化是否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問題,有很多大學生持非主流觀點或表示茫然。加之,由于高校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而留下不少空間,致使大學生信仰宗教的人數有增多的傾向。

(五)網絡的負面影響對許多高校大學生產生嚴重的困饒。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隱匿性,誘惑著一些大學生沉溺于虛擬世界,導致現實生活的種種不協調,嚴重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又極易導致信息的膨脹和泛濫,暴力、迷信、色情信息充斥網絡,欺詐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易導致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迷惘和自我的迷失。有些人對網上游戲的鐘情、迷戀,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甚至為此荒廢了學業。

(六)大學生中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學生在外租房居住,甚至請有保姆,講吃講穿,生活奢華;而有的學生交不起學費,或許一日三餐都成問題。因家庭環境和經濟條件的嚴重差異而引發的對社會的認同差異和不同心理期待,近年來在高校學生中表現得越來越顯著、越來越尖銳。

(七)缺乏誠信和不講道德的言行在大學生中時有發生。面對市場經濟的不完善、利益分配的多樣化,以及社會上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誠信正受到極大的挑戰,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在學習考試方面,循私舞弊;在繳費上學方面,惡意拖欠;在助學貸款方面,逃避債務;在求職擇業方面,弄虛作假。日常學習生活中,打架、斗毆、偷竊、賭博等現象時有發生,行為粗野、說話庸俗等情況更不鮮見。

二、應采取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以人為本,注重實效,充分發揮好“兩課”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過去我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單純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著眼點是“管理學生”,精力集中在手段上,缺乏理念和思路的創新。筆者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切實有效,必須從正確認識、全面貫徹“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出發,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特點作透徹的了解,特別是不能忽視人數雖少但可能影響巨大、表現典型的部分大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必須在重視整體有效性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個體有效性;必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高校長期開設的政治理論和思想品德課,仍然是對大學生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兩課”教學需要從教育對象的不同個性和成長規律入手,深入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因人、因時、因地而宜,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分別制定不同的層次目標,提出不同的層次要求,同時要注重學生群體中各部分人內在的才能和品德、覺悟程度和實際接受能力,分別確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實施不同的教育內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育人工作做到每個學生的心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符合大學生的實際需要。

(二)加強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的教育。隨著市場(商品)經濟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一些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他們在處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和朋友之間等人際關系時,往往把經濟利益關系放在首位,其次才講人情友誼;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就業期望值過高,奢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一畢業就想“當國家干部”、“端鐵飯碗”、“大城市就業”、“高待遇”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些學生價值觀上的消極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政治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筆者認為,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的教育必須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握好“堅持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治方向和人生價值觀導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思想。加強就業觀念教育要從新生抓起,可通過開設大學生職業技能指導課程和相關共選課等多種形式,增強大學生就業意識和綜合能力;幫助和引導大學生調整就業期望值,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社會,在社會需求和個人發展上尋求就業最佳結合點;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網絡建設,開展各種業務,讓學生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就業情況,增強就業選擇能力、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幾年來,我國高校在校生人數急劇增加,加之社會和自身的種種因素,使大學生面臨的來自學業競爭、經濟貧困、就業擇業以及自身人格自尊、心理素質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矛盾日益突出。心理困惑、經濟困難、學業困擾以及就業困境,令大學生成為心理病變的“高發群體”。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根據大學生心理成長的規律和心理,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建立心理檔案。要著重從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品質和心理調適能力培養等方面加以指導和咨詢,同時注意加強他們的自強自立教育,使他們善于與同學和老師溝通、交往,學會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沖突和挫折。學生人格健全了,心理承受能力增強了,才能自尊自信,才能耐受挫折。

(四)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處在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因而有著許多自身的特點。從科學文化知識方面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學文化知識,但由于他們還沒有廣泛地接觸社會和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所以他們的人生閱歷還不豐富;他們正處于中國的經濟體制轉軌期,新生的、進步的東西會催生、涌動,同時消極的、腐朽的、落后的東西也會沉渣泛起;更為重要而緊迫的是,未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有賴于他們去繼承和發展。這些,都決定了必須對他們加強共產主義理想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切實加強“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教育,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使所有大學生都明白,黨和人民對當代大學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大學生去努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學生去奮斗,青春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的真誠奉獻中才能更加絢麗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才能閃閃發光;二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和改革發展成就教育,結合社會發展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教育,重點加強十三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

(五)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一是要把誠信教育與校風建設、基礎文明建設活動相結合。在大學生的各項評優活動中強化誠信要求,把誠信教育的實效作為考核各項創建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二是要把誠信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報校刊、櫥窗、網絡、圖書館等文化陣地,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誠信教育主題活動。三是把誠信教育與體驗實踐相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誠信”的價值。四是把誠信教育與評估監督機制建設相結合。要逐步探索和建立在校大學生誠信檔案,重點考核評估學生在考試、論文寫作、申請助學貸款、學雜費繳納以及擇業方面的誠信行為,把考核結果作為大學生德育測評的重要依據,加大獎懲力度,強化約束監督。四是把誠信教育與道德、素質、法治教育相結合。幫助他們不斷提高道德素養,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領導干部和教職工在高校道德建設中要為人師表,從自己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五是把誠信教育與完備措施相結合。誠信品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應制訂詳盡和具體的誠信教育措施,并保持一定的時間進度表,使單項措施和復合措施互為配合,相互補充,做到措施完備、得當,有針對性地營造輿論、風尚、傳統、精神面貌、心理狀態、精神文明創建以及各種文化活動在內的良好的德育氛圍,教育學生要用科學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看待社會上出現的誠信缺失的現象,幫助他們樹立起做人要誠實、講信用的觀念。

(六)對大學生進行艱苦奮斗教育。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要使中國進入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就必須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當今世界的競爭既是知識能力的競爭,更是意志、毅力、精神的競爭,如果一個年輕人養成貪圖安逸,不愿吃苦,不愿付出,只知索取的不良習慣,在今后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肯定會敗下陣來。因此,要教育學生應當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不奢侈浪費、不攀比消費、不超前消費,不揮霍父母的血汗錢,不為家庭和國家增加額外的負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平時不加強修養鍛煉,必然會意志消沉,不思進取。艱苦奮斗的教育內容是豐富的,方法也是多樣的:如進行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教育,組織青年學生到艱苦地區、落后地區進行社會調查,開展訪貧問苦的活動,進行科技文化服務,以及對失學兒童和貧困大學生獻一份愛心等都是艱苦奮斗教育的有效方法。通過這些教育方法,可以使大學生看到我們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了解群眾的疾苦,了解祖國和人民對他們的期望,從而自覺繼承、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七)積極占領網絡教育的制高點。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報告,在數以千萬計的網民中,大學生是最活躍的群體。互聯網帶給校園文化的豐富、龐雜,甚至魚龍混雜的信息和資源,是以往無法想象的。其中良莠互現、正反交錯、泥沙俱下,是一柄“雙刃劍”,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極大難度。不少大學生把網絡作為在校園中發表言論、交流感情的主要場所,這對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思想觀念產生著深刻的影響。網絡使得學生的社會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許多學生對網絡的負面影響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要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力度。一是要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加強國家有關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制定大學生互聯網道德規范,開展大學生健康上網自律承諾活動,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告別不健康網吧。二是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開展健康文明的網絡活動。應組織專門力量,制作一些思想性強、趣味性好、適應性廣的優秀信息移植到校園網中,并針對一些熱點問題提出正確的觀點。還可在校園網上開設網絡互動欄目,開展互聯網知識競賽、網頁設計競賽等活動,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充實和占領網絡陣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點擊率和影響力。三是要加強互聯網的監控和管理。建立和健全互聯網管理的有關法規,進一步加強網絡技術監控,及時有效地對各種不良信息進行過濾,規范網絡管理和行為,及時刪除有害信息,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公務員之家

(八)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高校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靠的是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靠的是制訂規劃、完善措施和激勵機制。首先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強、配足高校學生專職政工隊伍,有關部門要制定政策準予選留、引進優秀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專職從事學生政治輔導員工作。其次,要加強政工干部隊伍的培養培訓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選送政工干部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優秀專職輔導員經過一個階段工作實踐后,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向黨務行政管理崗位輸送或向業務教師發展。第三,以人為本,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輔導員,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第四,創造條件給予聘評相應的專業職稱或聘任管理職務。第五,加大“兩課”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尤其要注重要求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

[2].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1-19

[3]蔣衛民.和諧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芻議[J].當代教育論壇,2006;(8):52~54

[4]李風珠,霍長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1):88~89

[5]秦子文,羅標.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60~62

[6]李衛星,孫強.淺談大學生誠信道德素質的培養[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4):70~72

[7]張勤.淺論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2003;(3):41~43

[8]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傳教育處.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J].江西教育,2003;(12):4

[9]管秋玲.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