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教育實踐研究4篇

時間:2022-07-03 11:04:42

導語:高校安全教育實踐研究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安全教育實踐研究4篇

第一篇

一、創新“全人發展”的安全教學理念

理論是行動的指導,而創新教學理念是增強廣西高校安全教育有效性的源頭。因此,確立“全人發展”的教學理念,強化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關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人本”意識,這是對廣西安全教育特殊性要求的創新性回應。魏清認為“,全人教育”是目前國內外發展素質教育的新的有效機制。“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是一種整合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導向的教育新觀念,旨在培養博雅通達、全面發展的“全人”,促進學生個體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持續性發展,強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全人教育”的有機組成,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管理活動中,“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應得到積極地貫徹實施。

(一)高校管理者應轉變安全意識培養理念,樹立明確的“全人發展”安全教育目標。據調查,廣西絕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課程還未正式納入教學整體規劃之中,安全教育的培養目標也不清晰,安全教育之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還未被深刻地認識到,安全教學的內容、形式、時機和評價都較為隨機,不具系統性。因此,廣西各高校的管理者應創新“全人發展”的安全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將安全教育教學納入學校的整體計劃中,確定安全教育的獨立范疇和特定目標,使之得到與其他教學內容同等的重視和支持,進而推動全校性安全教育教學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

(二)高校教育者應不斷更新自身關于安全的意識,全面將“全人發展”理念貫徹于安全教育教學活動中。廣西特殊的區域環境要求高校教育者具備高度的安全敏感性,樹立安全教育的陣地意識、危機意識、防范意識、責任意識以及民族意識,高度重視大學生安全教學在廣西戰略發展中的作用。同時,在具體教學中,教育者應尊重、理解、信任和關心每一個大學生,注重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把安全教育當做“全人”培養的重要內容,而非可有可無之物,在講解安全知識、訓練安全技能之時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落實國家關于“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教育目標。

二、創新“多層次”的安全教學內容

高校學生的安全教育教學主要包括學習安全、身心安全、消防安全、財物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實驗與社會實踐安全、交往安全、文化安全、疾病防疫和心理衛生等方面的內容。調查顯示,廣西各高校的學生安全教育教學內容主要關注學生的交通安全、人身及財產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其次是心理安全和網絡安全教育,而對于國防安全、文化安全等教育重視不足。創新廣西高校學生的安全教育教學,必須充分拓展安全知識教學的范圍,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多層次的安全需求,多維度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大學生處于人格發展與塑造的關鍵時期,有著特殊的發展要素和需求。因此,在進行安全教學時,廣西各高校應根據學生人格發展的重點,結合廣西區情特征及現實形勢變化而不斷充實安全教育的內容,滿足學生安全、健康發展的多層次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表1反映了大學生人格發展要素與高校安全素質教育的對應關系。據表1可知,創新“多層次”的安全教學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各高校應遵照“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人身安全,加強基礎性安全知識的教育。開設大學生健康教育課程,普及生理衛生知識、性知識,對女大學生進行特殊的防性侵害的安全教育,教授一些簡單的自衛術。另外,各高校應廣泛開展消防知識、交通法規、醫療救護等多項教學活動,高度重視大學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尊重每個大學生的生命權力。

(二)高校應不斷滿足學生求知求學的發展需求,加強學生的成長安全教育。在保障校園硬件設施安全的前提下,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對于心理異常的學生,應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教育者應對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安全、實驗安全、精神信仰安全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有利于自身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文化知識,杜絕暴力色情、封建迷信、邪教等,保障學生求知上進的學習權利。

(三)高校應關注學生人際社會交往需求,提高學生的社交警覺性。由于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適應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因此,高校教育者應普及各種社會安全知識,進行網絡安全、實習見習安全、擇業就業安全、權益保障等教學,增強學生防盜防騙、避免傳銷蠱惑、遠離犯罪、安全自衛的意識和能力。

(四)在特殊的區域環境下,廣西各高校還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國家安全的建設。應開展廣泛的高校學生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保密工作、遵紀守法教育,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努力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局面。

三、創新“體驗式”的安全教學方法

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不僅在于多方面安全知識的講解和授予,更在于安全知識的運用和防范技能的培養。據調查,廣西高校學生的安全教育教學多采用“填鴨式”教育方式,側重安全知識的灌輸,相對缺少實踐性活動。因此,創新廣西高校學生的安全教育教學,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效結合起來,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提高安全教育的實踐性效果,切實培養學生的安全防范技能。

(一)拓展安全實踐教學的平臺。廣西各高校應充分利用橫幅、展板、櫥窗、宣傳欄等傳統媒介,以及廣播、電視、手機、網絡等現代傳播手段,以文字、圖片、視頻影像等多樣形式,直觀地展現安全知識,示范安全技能,解讀典型安全案例。其中,應特別注重利用現代智能手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學生安全教育的平臺,增加學生受教育的機會。比如,開發各高校獨立的安全信息發送、接收系統,將安全知識、溫馨提示、安全事件曝露等內容以短信、微信、微博等形式發送給每個學生;或者利用校園網開設關于安全教育的主題網站、論壇、貼吧等,登載安全知識,開展事項討論,解答安全疑惑,進行民意調查,提高學生參與安全教育的積極性。

(二)強化安全演練實踐教學。廣西各高校應創造條件,在學生集中活動區域,如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食堂、宿舍樓、運動場等地方進行安全演練,模擬暴雨、地震、火災、爆炸、暴力沖突、交通事故、有毒化學品擴散等危機場景,對學生進行抗災、搶險、應急疏散、逃生、自救、醫療救助等訓練,使其在“體驗式”教學中真正掌握安全技能。此外,各高校還可與當地武警中隊、交通局、國家安全局、消防支隊、法院、公安局、醫院等部門合作,建立校外安全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基地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能演練。

(三)開展學生活動,吸收學生參與安保維護工作。廣西各高校的教師和輔導員應積極組織開展與安全教育教學相關的活動,利用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競技游戲、運動會、文藝匯演、話劇演出、拍攝微電影等形式來展演安全知識及技能,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安全教育。此外,廣西各高校還可以大量吸收學生志愿者參與到校園、社區安全維護工作中,如安全檢查、校園巡邏、心理咨詢、法律咨詢、交通協管等,讓學生進行多樣的角色體驗,在維護治安,替他人排憂解難之時,普及并鞏固自身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傊?,創新廣西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教學,需要高校各管理、教學部門通力合作,轉變教學理念,完善教學規劃,充實并細化教學內容,加強實踐參與性教學,編制階段性教材,采用學分學時制進行教學評估。此外,廣西各高校還應積極取得社會各界的支持,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和社會環境,切實保護好學生的安全,為社會建設培養健康健全的人才。

作者:郭愛濤工作單位:廣西大學

第二篇

1前言

體育課程兼有學科性和活動性特點,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還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各種自救能力,避免機械外力的傷害和人身傷害。它能使人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本領,具有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體力,并給人以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在體育教學中,武術項目本身具備了天然的安全教育屬性,多樣的防身自衛方法,豐富的基本功動作練習都能與安全技能所需要的能力很好的融合。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收集相關的國內高校武術課程設置的文獻資料。廣泛收集與閱讀研究高校有關方面的教學文件。

2.2問卷調查法

采用封閉和開發兩種形式的問卷,對教學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開放問卷是以作業形式完成的。2.3專家訪談法對體育課程論、體育教學、武術教育等相關專業的專家進行訪談和座談。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高校武術課程的教學內容

在長期的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武術為了擺脫缺乏攻防、內容繁雜、難教難記的三座大山,一直努力的掙扎著。武術課程不斷改革,但大部分高校武術選項課在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仍然跟不上教學改革的形勢,停留在舊的教育觀念中,一直沿用舊的教材、教法,以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和學的關系得不到理想的協調,始終逃不出“疲軟”怪圈。長期的武術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從上世紀末已有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在“唯套路”的發展道路上,武術的防身功能被淡化,降低了武術的魅力,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的身體練習長期以來被忽視。

3.2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武術課程設計理念與教學目標

自20世紀60年代武術被納入國家體育教材體系后,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深化,武術課程確立了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地位。武術課程及其教材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武術運動本身的規律和特點,有比較廣泛的適用性,對武術的推廣和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武術課程不斷改革,當前的課程形式及內容,仍然難以跟得上社會及其教育的進步,武術教育改革從當初的“去繁從簡”、“淡化套路、提倡技擊”到如今的“弘揚傳統文化”一系列的改革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武術教育尷尬的境地,武術課程的發展無法適應當今大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武術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嘗試,提出武術課程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這賦予了高校武術課程新的活力。武術與安全教育的目的與手段最為接近。武術防身技能,直接應用于安全防衛,而其多種基本功動作、對練格斗動作、武術套路練習,都以身體鍛煉為手段,使人掌握終身運用的基本生活與生存技能,在練習過程中達到鍛煉意志品質,增強心理素質,提高社會責任感,培養獨立思考與處理問題的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提高人在危機時刻的生存幾率。課程的總目標即為:(1)掌握安全知識和急救技能,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時刻處于警覺。(2)通過基本功練習、套路練習,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學會一些摔倒時的保護性動作。(3)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能夠與人合作進步,相互協作完成任務的精神。(4)通過防身防衛練習,感受中國武術的技擊功能,培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心理素質和膽量。(5)讓學生體會到,練習武術是為了自己和身邊家人的安全,培養練習武術的積極性,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

3.3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武術課程模式構建

武術課程的改革,如何能開拓一個新的思路與方向,充分利用武術項目的功能與作用,在課程設置上做到優中選優。將生命安全教育與武術教學相結合,開設“安全與防衛”課程,在課程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課題觀察進行不斷地改進。其教學內容既能發展學生的安全防衛能力、增加學生的安全技能、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同時為武術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實例。

3.4“安全與防衛”課程教學模型說明

3.4.1救護知識與應用

該部分內容以心肺復蘇、包扎止血、骨折固定為主要教學內容。人類猝死的情況有70%以上都發生在醫院以外,如果能在救護的黃金時間4分鐘以內實施心肺復蘇術,猝死人員中將有35%—40%可以挽救生命,而超過8分鐘,救活的概率會降至5%。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肺復蘇術就是救命術。當代大學生缺乏這些基本的安全教育知識和技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的教學與實踐,使學生不僅能提高實際的技能,還有利于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綜合提高應急能力,而這些“小知識”在關鍵時刻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大作用。

3.4.2團結建設與逃生

良好的團隊合作、聽從指揮以及在緊急狀況下保持冷靜的思維能力與判斷力,在避險與緊急救援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運用模擬教學,通過災害模擬、體育游戲等形式,設計的游戲以團隊形式完成,有一定的運動強度,結合一些逃生動作和情景進行練習。包括一些武術游戲,比如“:攻城”,在一塊小的游戲場地中,兩隊學生相互較力,利用推、拉、拽等動作完成任務,讓學生了解在擁擠的環境中,如果沒有保護自己的力量,沒有足夠冷靜的頭腦去判斷清晰的路線、避免正面的沖突,往往會被逐出游戲,而如果是真實的災難,被逐出的將是“生命”。游戲中出現的情況在課后小結中教師進行分析總結,讓他們能有所思考,考慮如果遇到突發事件,他們并沒有冷靜,并沒能與人協作、并沒有足夠的體能逃脫、并沒有足夠的力量跳躍過去,結果會怎樣。

3.4.3基本素質與技能

在擁擠的人群中如何走,用什么方法不會被擠倒,既是倒了又用怎樣的動作可以增加生存機會;緊急情況下以速度極限進行逃生的奔跑,距離極限的耐力奔跑;晃動中良好的平衡能力、在復雜的人群中左右躲閃行走避免沖撞、被絆倒或受到外力撞擊能安全落地保護自己的能力等等。這些是人們需要的最基本的安全技能,在武術基本動作跌、撲、滾、翻,騰空、跳躍等多種動作的練習中都可以得到鍛煉和提高,全面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

3.4.4防衛知識與技能

各類暴力和傷害事件究其原因雖然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多數當事當事者對事故的發生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和自我保護意識,“手無縛雞之力”面對傷害不知所措。加強防身防衛技能教育,是當前安全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防衛技能的教學結合現實案例分析,讓學生掌握如何運用安全的智慧讓自己避免沖突和暴力的發生。防止沖突與暴力發生的安全智慧告訴我們,預防暴力犯罪要牢固樹立自衛防身的意識與警覺性。而當所有的安全智慧的方法失效時,這時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正當防衛能力作為保護自己的最后武器。通過長期的實踐教學,武術防衛動作“兩拳、兩腿、兩摔、兩拿”已成為安全與防衛課的經典教學內容,它精簡了傳統武術中簡單、易學又非常實用的招式和動作,其鍛煉效果好、實用性強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3.4.5攻防套路與練習

武術套路是高校武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其長期發展的過沖中卻處在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學生喜歡武術卻不喜歡武術課”,圍繞這一現象的研究在學術界始終是一個熱點話題。在課程實踐中,安全與防衛課的套路教學,突破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從身體武器教學入手,讓學生掌握在遭遇暴力襲擊時保護自己的身體武器———頭、肩、肘、手、腿、膝、胯等。將拳打、腳踢、頂膝、頭撞、肘打、拿、摔等動作結合防身自衛動作進行教學,以小組為單位把這些眾多的攻防元素任意組合創編成一個小套路,根據編排、表現性、實用性、動作規格等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分。通過小組練習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用6個學時的時間能夠保證學生學會并獨自完成練習。進行新套路的創編,前提是絕大多數學生可接受的,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要短小精悍,不要復雜。只要有特點,鍛煉價值高,學生很喜愛套路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每個防身自衛動作不僅讓學生知道如何運用,還應強化實踐操作。在套路的創編和練習,從安全教育的角度出發嚴格要求學生的姿態。因為,當下青少年一代,聳肩、塌腰、駝背等姿態不良的現象普通,而良好的站姿和精神狀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自己看起來更加高大、挺拔,較為不易成為歹徒眼中的“軟柿子”。

3.5課程實踐

在課程的時間過程中,對上課的學生進行調查,并以作業的形式設置開放問題。近97%的同學認為課程設計的內容豐富、合理。52%的學生喜歡防衛內容,認為防衛內容實用性強,教學形式有趣。以“安全與防衛”課學習感受為題目,幾乎90%的學生總結超過1000字,內容包含期望在課上獲得哪些知識、教學內容、考核方法、對課程的建議等。實驗“安全與防衛”課程主要有以下優勢:(1)學習內容更加生動、開放,更容易激起學生興趣。(2)從自身安全出發,通過學習能提高學生的急救、防衛、身體素質等技能實用性強,學生參與運動更加積極主動。(3)轉變武術套路教學的目的,以鍛煉學生精神、氣勢,提高技能為主,更容易被學生接受。(4)試驗教材更適用于教師教學,教學內容不必死記硬背,不必局限一個套路??筛鶕嶋H情況,在各模塊中選擇不同的內容。

4結語

創新既是生產力,觀念決定行動。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的改革進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產生過很多懷疑。但正是由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空白,不得不將安全教育堅持貫徹到底。武術作為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其本身特點和功能具備了實施安全教育的天然條件,武術必須也應該為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做出貢獻,為建設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高校體育課程做出貢獻。

作者:陳飛王曉東工作單位:中國計量學院

第三篇

1背景分析

1.1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一直以來,高校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門也對高校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并做了大量工作和相關的措施。目前高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領導對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不夠重視,食堂設施衛生條件達不到衛生標準要求,管理上也存在不少漏洞,乃至于高校食品衛生安全事件還時有發生,也讓高校學生成為全社會食物中毒事件的較高發群體之一。所以高校食品衛生安全面臨的形式仍然十分嚴峻。

1.2食品衛生安全認知問題

高校學生對食品衛生安全的認知和知識的積累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長期以來,媒體和公眾在關注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上,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假冒偽劣產品上,而忽略了食品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因接觸化學、物理以及生物污染所引起的衛生安全問題。而后者的危害以及在食品衛生安全中影響范圍遠遠超過了假冒偽劣產品。雖然目前中國大部分居民對食品衛生問題存在極大的擔憂,但是他們不愿為質量較高的食品支付較高的費用。因此食品的產銷環節的衛生安全隱患在短時期內不易消除。在市場監督機制有待加強的大環境下,有必要對高校學生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教育,以提高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

1.3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問題

由于仍有高校管理層在認識上不重視,食品衛生安全的法制意識淡漠,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排不上議事日程,少有做到開學有安排,期末有檢查,致使許多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執行。不少高校是將食堂承包出去,對承包后的食堂管理少為過問,而食堂管理人員本身對相應的食品衛生安全法則不熟悉,缺乏基本的食品衛生知識,管理水平不夠高,難以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

2開展大學生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教育對人們的膳食選擇及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有極大的幫助作用。通過高校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對食品購買過程中,學生對食品性狀、加工過程等了解越多,越能夠對食品的衛生安全性加以識別,對食品高新信息與技術認識越多,越能夠有意識的選擇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對食品衛生安全標志和食品安全相關法規了解越多,越能夠購買到質量合格的放心產品。

2.2影響高校管理效用的程度

近年來,處理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的有力手段也是高校的有效管理。但是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管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高校食堂的原料采購到加工制作直至消費,監管的鏈條涉及的面也較廣,因此搞好高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不僅是高校管理層的工作,同時還需要廣大高校師生的共同參與。通過對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的教育,提高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及時向高校有關部門反映高校食堂出現的問題及身邊發生的食品衛生安全事件,彌補高校管理過程中的遺漏和疏忽的角落,加大高校管理的效用。

3實施大學生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

3.1利用網絡平臺、校園宣傳平臺等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

201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6月13日正式開啟。高??梢砸允称钒踩麄髦転槠鯔C,以當下社會食品衛生安全熱點問題為主題,利用校園網絡平臺、現代信息手段以及校園文化宣傳欄等公共宣傳方式普及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知識,如讓學生了解應該如何選擇優質食品,對優質食品的鑒別,如何科學合理安排自身飲食,發生了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該如何處理,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等等。通過積極加大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使得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增強,并有助于樹立健康科學的消費觀念,提高食品衛生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3.2將食品衛生安全融入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高校應該在食品衛生安全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和進一步實踐。將食品衛生安全專題納入到必修課,如形勢與政策教學計劃中去。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教學中了解、認知目前我國食品衛生安全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掌握食品衛生安全的相關法則法規。同時,支持鼓勵相關專業教師開設與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的公共選修課,比如食品安全與飲食健康、大學生食品安全、飲食文化與健康等等,通過學生自主選課讓對食品衛生安全有興趣的學生能夠系統深入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飲食觀念,科學合理的安排自身飲食,調整不健康的飲食結構,并且指導其進行更科學營養的飲食消費。

3.3通過第二課堂開展食品衛生安全科普教育

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的形式應該靈活而多樣??梢猿浞掷冒l揮學校第二課堂的作用,策劃開展形式多樣與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的活動。比如學術講座,邀請食品安全方面的專業人士為學生做深入淺出的講解,增強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常識,對其自身的飲食安全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開展相關的知識競賽,通過競賽營造一個關注食品安全,從我做起的校園文化氛圍。指導鼓勵學生參與到社會食品衛生安全的宣傳工作中去,通過開展宣傳工作,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農村,讓學生主動去扮演教育主體的角色,加深對食品衛生安全的理解,同時也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冉然工作單位: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第四篇

一、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1.重“安全管理”,輕“安全教育”。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我國高校對在校學生實行集中住宿統一管理的模式,因此學校對在校生的安全負有很大的責任,任何一件涉及安全穩定的事件都會引起學校、家庭、媒體、社會的廣泛關注。高校對安全問題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對于學校的“安全問題”也極為重視。但高校通常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約束學生的行為上,很少把精力和資源放在提高學生安全能力上,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缺乏一個以“防、控”為主、管理與教育并重、學校和社會各相關部門聯動的長效安全教育管理機制。

2.安全教育內容陳舊,模式單一。高校的安全教育內容是多方面的。從宏觀層面看安全教育應當關注國家安全、環境安全、資源安全等;從微觀層面看,主要有心理安全、社交安全、生命安全、網絡安全、就業安全等。高校學生安全教育不可能考慮到所有的內容,在內容的選擇與編排上應該體現時代特點和現實需求,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內容主要集中于法律法規、公共、人身財產安全等領域,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如網絡安全、人身安全、社會交往安全、知識產權等教育內容缺少或不足,就急需補充。受傳統課堂教育模式影響,安全教育以說教和知識灌輸的方式為主,缺少互動和學生參與,教學模式缺少創新,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很難取得積極的效果。

3.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缺乏,難以適應大學生活。大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大多數個性和自我意識較強,風險、危機和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貧乏,對社會環境、治安狀況缺乏了解,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他們一直在家長的監護和學校的保護下成長,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應付突發危機性事件的心理準備不足。另外,社會對于學歷、職業技能的高要求,就業競爭的壓力蔓延校園,考研熱、考證熱、外語熱、出國熱等等都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課業壓力,給學生在精神上、心理上加重了負擔,容易誘發各種心理問題,甚至出現安全事故。

4.高校管理日益社會化,給學校帶來諸多不安全因素。有人認為“社會的穩定要看高?!?,這句話指出了高校具有的特殊地位及其對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需求。而目前校園周邊環境和治安狀況往往不太理想,治安事件頻發,嚴重危害學生的安全。學校內部也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一是高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對外交流增多,流動人口劇增,各種社會思潮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到校園,泥沙俱下,良莠不齊,而教育、管理工作一時難以跟上,增加了安全穩定的隱患。二是由于學生規模激增,學生宿舍數量、條件、設施與學生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相當數量的學生更愿意自行租房住在校外,學生各方面安全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三是學生之間存在培養方式、管理辦法、家庭經濟狀況的差異,容易感受到一些社會的不公平,各種矛盾、問題交織在一起,引起學生情緒偏激和從眾盲動心理,極易誘發安全事故和不穩定事件。

二、加強和改進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對策

1.統籌規劃,貼近實際,構建安全教育保障體系。一是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的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學校要組建由法律教師、德育教師、心理咨詢教師、專職輔導員和安全保衛干部組成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教研室,統一負責全校學生的安全教育,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授課,考評教育效果等;大力開展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強化實踐鍛煉,提升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不斷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實效性。二是將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通過法律知識、心理健康、消防交通安全等內容的課堂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普及安全知識,增強防范技能。因此要建立科學系統的安全知識課堂教學體系,并將其按比例算入學分,納入最后的考核指標中;根據不同對象不同需求合理設置課程內容,特別是對不同院系、專業的安全知識和實際應急技能的內容要有區別,如對進入到危化、防火防爆有要求的實驗室的學生,除設置安全基礎知識課程外,要考慮安全教育的實用性,有針對性的細化危險品管理、應急、逃生等內容。三是在教學中堅持安全防范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相結合。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課堂講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訓練、應急演練、急救訓練等形式,激發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教育效果。現場的實踐教學讓學生有效地學習安全知識,并從中掌握危險防范、危險感知、危險處置的技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訓練相結合,使學生從實際課堂中獲得更多的安全技術知識,更高效地將安全知識轉化為實際安全操作技能。

2.齊抓共管,重在預防,構建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一是建立一支專業高效的校園安全管理隊伍。高校校園安全管理隊伍主要由學校保衛人員、宿舍管理員、學生輔導員等組成,除輔導員外他們主要來源于退役警察、軍官和學校其他部門的閑置人員,普遍存在學歷低、沒有經過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幾乎都沒有取得從業資格,難以勝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因此要引進專業性人才從事安全保衛和管理工作,同時對包括輔導員在內的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的系統培訓,并使之制度化、規范化。二是建立安全管理的責任制。高校各層級的安全管理人員和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并將責任落實到每位教職工乃至每位學生。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要求,建立、完善、落實各種具體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如《學校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計算機網絡管理制度》等,層層簽訂、貫徹落實安全責任書,把師生員工履行安全教育管理責任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評優的內容,作為責任追究的依據。三是建立安全管理的預警機制。安全管理工作不應是事后補救,更重要的是事前評估,技術手段與管理手段相結合,防范于未然。加強和維護高校安全,需要建立校園內外的安全預警機制,即在全校范圍內建立一套檢測學校各部門、各環節安全狀況的系統,通過對關鍵數據和信息的及時采集和分析,掌握高校安全和周邊安全狀況,評估校園內外安全級別和潛在威脅,定期不定期根據學校安全狀況的相關指標向有關部門或全體師生安全信息或安全警報。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普遍不高,一些安全事故、安全預警信息的統計和分析一般來說都是保密的,難以實現師生員工對安全信息的知情權,也難以發揮師生的力量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有效的防范。高校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建立校園安全穩定狀況評估和安全信息通知系統,確保事故發生前有預警,事故發生中即時公布信息并提供合理化安全指導建議,如對防火、防盜、自然災害、人身傷害等突發事件的處理建議,同時在應對突發事件后還要采取相應的善后處理,如恢復重建相關設施,對相關人群進行心理干預,做好事后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及時修正等。

3.加強宣傳,創新載體,營造安全文化濃厚氛圍。環境氛圍和文化熏陶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影響力是深入持久的。學校的安全工作要充分關注環境文化對人的影響作用,注重校園安全環境的營造和安全文化的建設,將安全意識內化為學生的思維方式之中,滲透于無形,潤物于無聲。一是結合第二課堂開展安全教育主題活動。舉辦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輕松自由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安全知識大賽”、“校園安全海報大賽”、“逃生技能大比拼”等。通過這些活動切實加強學生安全、紀律和健康教育,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二是利用網絡、報紙、手冊、標識等載體進行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建立安全管理服務中心網站,根據需求對象的不同分門別類提供豐富完備的安全知識和安全管理的信息,從風暴地震到火災搶劫,從恐怖主義到疾病預防,涉及學生的方方面面種種可能,讓學生知道如何辨險、避險,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印制大量圖文并茂、言簡意賅、方便攜帶的安全小冊子放在學生宿舍、圖書館、教室等場所,便于學生閱讀,安全知識容易深入人心。高校安全工作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普及安全知識,暢通信息渠道,擴大教育覆蓋面,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時時講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圍。

作者:袁麗華工作單位: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