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選材指導路線規劃分析
時間:2022-05-21 04:01:34
導語:小學作文選材指導路線規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選材是作文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是基礎構建環節,關系著整個習作工程能否順利完成。教師在具體教學設計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基礎出發,對學生展開系統性指導,指導學生進行素材的發掘、篩選、整合、應用等,以確保作文訓練的順利推進。
[關鍵詞]作文教學;選材指導;路線規劃
小學作文教學關涉的內容很多,教師需要做好學情調查,對關鍵性問題展開深入分析,以便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小學生大多畏懼作文,不是無話可說,就是有話說不出來。究其原因,大多是選材出現了問題,選不準材料,處理不好材料,讓學生產生了束手無策的感覺。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作文實際,從選材角度進行教學突破,以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引導學生發掘素材
學生的生活體驗豐富多彩,如何將這些體驗與作文聯系到一起呢?如何讓學生建立起素材發掘意識呢?這些都是我們語文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首先,教師在作文命題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升作文與學生生活的契合度,為學生順利選材奠定基礎。其次,教師不妨給學生更多提醒,指導學生從哪些角度展開思考,甚至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素材信息,讓學生自由選擇。如教學統編教材第十一冊《草蟲的村落》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之后,為學生布設了習作任務:作者通過生活觀察,發現草蟲的世界也有社會性。回憶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相似的經歷。你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或者一些物象有過細致觀察嗎?不妨先在學習小組內講述你的觀察經歷,然后共同討論,對你的觀察發現進行評定,確定寫作的價值。學生拿到習作任務后,展開積極思考,并在小組之中進行講述。教師則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的講述給出必要的引導。有學生講述了觀看螞蟻的經歷,螞蟻也有比較強的紀律性和團隊意識。教師給出引導:對螞蟻的行動過程進行詳細介紹,要表現出螞蟻什么樣的精神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順利進入了習作操作環節。教師為學生布設習作任務,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觀察、展示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交流機會。學生在具體講述過程中,需要對觀察內容進行梳理,對習作結構進行鋪墊,確保習作更為規范。教師及時跟進指導,給學生以明確方向,自然能夠提升學生的習作效果。
二、指導學生篩選素材
作文離不開素材,教師在指導學生篩選習作素材時,需要從不同角度展開引導。第一,結合作文主題展開素材篩選,只有貼近作文主題的內容,才是最有價值的素材。第二,在素材選擇時,需要考慮其典型性、新穎性,教師要給出具體的提示,哪些內容是獨特的,哪些內容具有更強的表現力,讓學生有明確的選擇方向。第三,素材篩選要充分考慮多種制約因素,求新不能脫離生活實際,求變不能違背生活真實,體現素材的大眾化,展現生活的個性化,這樣才能贏得素材篩選的主動權。統編教材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習作:讓生活更美好》,要求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歷,寫出生活中的美景和先進人物,彰顯積極、向上、健康的主題。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寫作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對選定的素材進行集體討論:同桌兩個人合作,每人先講述寫作素材,對方要給出一些評價,再對素材的適合度進行討論,提升素材的典型性。學生根據教師的布設展開討論。教師在聽取一些學生的意見后,給予了學生更多提示:寫作素材極為豐富,如果經過評估,這些素材價值不高,應及時替換。生活中有那么多好人好事,也有那么多美景,只要用心篩選,一定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學習啟迪。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互動討論熱烈,對素材的處理也越發合理。教師為學生布設素材選擇討論任務,其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對素材的應用價值展開評估。經過一番討論,學生對這些素材的品質有了一定認知,自然能夠做出科學的取舍。
三、啟發學生整合素材
小學生大多是“現場直播式”地運用素材,給人的感覺就是“記流水賬”,這是缺少素材處理所致。教師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展開指導,給學生提供更多正面的案例,讓學生學會科學地處理素材,為作文提供更多支持。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可以成為作文的素材,要凸顯人物的什么特點,要反映事件的什么主題,都需要做好統籌考慮。因此,對現有素材進行適當的修改、調整、組合、潤色便顯得至關重要了。統編教材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習作:我的拿手好戲》,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最為拿手的本領,這個習作內容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心理障礙。學生大多沒有太突出的本領,不知該選擇什么內容來寫。于是,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線索:你的拿手好戲不是別人的,自然沒有和他人比較的必要,只要能夠體現你最好的方面就可以了。做家務時、運動時、唱歌時、繪畫時、值日勞動時、寫字時、作文時、講故事時、演講時,都可以成為你選擇的方向。想想在這些活動中,你有哪些滿意的表現呢?學生聽教師這樣一說,頓時有了更多思考的方向。有學生說最拿手的是炒菜,也有學生說最拿手的是打乒乓球,還有學生說最拿手的是吹笛子,一時間,課堂成為學生的特長展示會。教師對學生的個性表現給出積極評價,引導學生將這些拿手本領寫出來。教師為學生做出針對性引導,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角度,成功調動了學生的習作熱情。學生都有很多內容可寫,這無疑是教師調控的結果。當學生思維出現堵塞時,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疏通,讓學生順利進入良性思維軌道,這樣才能給習作教學帶來豐富的支持。
四、指導學生應用素材
學生習作時,大多缺少科學應用素材的意識和方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給出針對性引導。如教師常常要求學生作文要點題,但如何操作,學生大多不是很清楚。有些學生也有點題的意識,但點題方式程式化,自然不能獲得畫龍點睛的效果。對此,教師要傳授給學生更多的方法,讓習作素材呈現出旺盛生命力。在教學統編教材第十一冊《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學生都會被作者典型的人物描寫所打動,教師為此給學生布設了習作任務: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你對這些人有過細致觀察嗎?如果讓你學習作者描寫閏土的寫法,對你所觀察的人物進行重點描寫,你會如何操作呢?學生開始了熱議,甚至在現場展開了觀察,課堂學習氣氛濃重起來。教師適時給出引導:要描寫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突出特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長相、氣質和性格,不妨從這些角度展開思考,看你能夠塑造出怎樣的典型形象。學生在教師的啟迪下展開了習作操作,教師跟進觀察學生的表現,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學生有豐富的觀察體驗,但缺少觀察和寫作的方法,教師需要給出針對性指導,讓學生順利進入寫作狀態,快速形成寫作能力。教無定法,習作教學也是如此,讓學生養成方法意識,能夠對多種方法進行篩選,可以使學生獲得豐碩的習作成果。教師平時指導學生篩選習作素材時,常常強調素材的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可小學生根本找不到思維切入點,面對眾多習作素材,不知該如何操作。為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發掘生活素材,還要指導學生科學地篩選、整合、優化素材,以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作者:梁慶坤 單位: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
- 下一篇:基于核心素養小學作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