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解析

時間:2022-08-02 08:46:34

導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解析

目前我們所應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每一單元都有一個十分鮮明的主題,是對整個單元每篇文章學習過程的有效引導與整合。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未對單元主題形成足夠的重視,實際教學效果不佳。怎樣找到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正確方法,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值得我們更為深入的探索。

1探尋教材文章內涵

與傳統語文教學中以單篇文章為主的閱讀教學方式比較,單元閱讀教學更加強調對閱讀資源的有效整合。語文教材是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重要的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閱讀內容。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具有一個鮮明的主題,給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形式的應用形成了良好的依據。若想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方式形成有效應用,必須要對教材中文章的內涵加以深入挖掘。只有在充分了解教材當中的主題內容之后,語文教師才能夠真正確認閱讀教學的基調。為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教師需要深入研讀“課程標準”,明確每個單元教學活動開展所要達成的目標,隨后緊緊圍繞這個目標探尋教材在編排上的規律。比如,在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對四篇文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此單元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所以可以將其主題確定成“感受自然”。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切實立足于文章內容,引領學生投身于大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優美風光,對大自然形成更加深厚的喜愛之情,并通過自己的聯想表達自身獨特的感受。

2尋找教學新流程

在以往單篇閱讀的教學方式之下,語文教師通常會利用知識分解方式,就詞匯解析、語句鑒賞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形成感知。該種教學方式的應用,雖然能夠為學生呈現語文知識,但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基于此,教師應該以單元主題特點為出發點,開展閱讀教學,針對教學流程進行全面完善與改進。2.1激發學習興趣。閱讀教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是對教師教學活動藝術性特征的體現。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對藝術性主題加以導入,在對主題的不斷呈現之下,讓學生對所需閱讀的內容形成興趣。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①舊知激趣。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儲備對新的知識內容進行導入,在調動他們個人經驗的基礎之上,對所需學習內容形成更大的興趣。②多媒體教學。現代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倡對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提倡多媒體與教學活動的有效結合。在對單元主題進行導入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更為直觀而形象的為學生呈現跟主題相關的畫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2.2形成整體感知。在開始學習每單元內容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對導語進行閱讀,讓學生明確學習此單元所需掌握的知識內容,都有哪些學習重點,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等。隨后,對本單元中各篇文章進行自主預習,而由于小學生閱讀能力有限,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活動,在互相交流與分析的過程中明確一些字詞和句子的用法,從而更好地閱讀課文。隨后,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每篇文章講述的內容,明確在閱讀以后形成了何種感受,對本單元內容形成整體感知。2.3突出重難點。雖然在一個單元之內,每課都有著共同的主題,但各篇文章也具有一定不同之處,而這些區別則正是學生開展閱讀學習過程中所需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以單元主題為中心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采取比較閱讀的形式,引導學生針對文章內容做出對比與分析。例如,在“感受自然”這個單元中,經過分析,我們可以將四篇文章劃為兩組,《山中訪友》和《草蟲的村落》一組,而《山雨》和《索溪峪的野》一組。在對第一組兩篇文章展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兩篇文航都在描繪山林,二者描繪的角度相同嗎?有何不同?經過閱讀,你產生了何種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帶著問題對兩篇文章進行閱讀,繼而就景物描寫、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等多個方面,在小組內容進行討論,對二者的異同之處進行總結,從而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而在對比閱讀之后,還可組織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對課內外閱讀內容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對單元主題內容相關的文章進行搜索與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進一步明確所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對單元主題的有效整合,能夠促進閱讀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對學生優質閱讀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展開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華.小學語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8(13):128-129.

[2]范燕瑞.基于單元主題的課外閱讀與教材整合的路徑與教法研究———以滬教版中高年級語文教材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5(06):95-96.

作者:李曉耘 單位:四川省興文縣大河苗族鄉高灘小學半邊山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