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個性發(fā)展策略

時間:2022-02-11 11:36:28

導語:初中體育教學個性發(fā)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體育教學個性發(fā)展策略

摘要:長期以來,初中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缺乏個性化教學意識,學生的體育興趣及個性需求往往被忽視,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科目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提倡開展個性化教學,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所以,為使體育教學達到課程改革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體育教師在個性化教學方面進行了多方探索。本文從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弊端分析入手,提出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的必要性,進而探索具體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個性發(fā)展;發(fā)展策略

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改變以往的“一言堂”式、“灌輸”式教學方式,要以學生本身的個性化需求為教學重心,因材施教,以激活學生對體育科目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1]。

一、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的弊端分析

(一)“一刀切”式的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對于學生的這種個體差異,體育教師應該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分層教學。然而,長期以來,這方面的教學被體育教師忽視了,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式乏味,學生個性化需求并沒有引起教師的關注,進而降低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二)體育課程的從屬地位無法激發(fā)教師對個性化教學的積極性。雖然體育課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學校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與“語數(shù)外”三大主科相比,體育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如體育課時應占初中總課時的11%,這是初中體育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的,但現(xiàn)實情況是,體育課常被“語數(shù)外”三大主科擠占或借用,造成體育教學邊緣化,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無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二、初中體育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初中階段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長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可塑造性大,他們的知識水平、身體素質均會發(fā)生很大變化,特別是通過體育鍛煉,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力及頑強的承受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種競爭日益加劇,人生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對于初中生來說,要趁早鍛煉出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以適應未來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二)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體育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不同,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體育理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的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進而充分釋放他們的個性,在這一進程中,學生的身體機能處于活躍狀態(tài),并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感受,而這種穩(wěn)定的心理感受是學生個性得以發(fā)揮的基礎。(三)塑造學生健康的性格。性格的形成雖然與先天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后天的社會性因素、教育因素也可以塑造學生健康的性格。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其共性都是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不同的是,體育教學不需要把學生固定在教室內,而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自由、更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在這種師生互動、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中,學生的個性不會受到壓抑,而且可以培育學生團結協(xié)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態(tài)。

三、初中體育個性化教學的策略

(一)留心觀察,掌握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學生的個性存在明顯的差異,有的喜動,有的喜靜,有的合群,有的孤僻,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個性特征很容易顯露出來,只要教師留心觀察就很容易掌握。教師可以根據(jù)平時的觀察和掌握的學生信息進行分類教學,一般來說,喜動的學生有著良好的身體素質,動作的協(xié)調性較好;而喜靜的學生,對體育動作的領悟較慢,運動能力也不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區(qū)別對待個性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把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適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體育標準,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差異化教學,并對學生以正確的引導,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非常有幫助的。(二)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個性意味著自我意識的喚醒,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而自我意識的成熟穩(wěn)定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體育教師應采取多種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被激發(fā)后,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主性。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在教學中開展趣味性、對抗性的比賽活動,按照學生的性別、個性進行分組,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制訂比賽規(guī)則,其他事情全部交給學生自己完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榮譽感,提高能力。這樣的個性教學可以從整體上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學生體育素質。如前所述,由于學生存在個性差異,他們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就不一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因材施教。例如,從心理角度來說,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很自信,心態(tài)上有優(yōu)越感,而運動能力差的學生往往缺乏自信,有自卑心理。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有不同表現(xiàn)的學生,特別是對于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斥責、多引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盡可能地提高他們的體育運動水平;而對于運動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提高對他們的體育考核標準,即高標準、嚴要求;對于那種漫不經心、敷衍了事的學生,教師應督促他們按規(guī)范化的標準完成動作和訓練。總之,只要實行有效的個性化體育教學,每個學生的體育素質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四)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獨立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可以體現(xiàn)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在一些球類運動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的犯規(guī)動作由學生判決,或者是教師故意出現(xiàn)判斷上的差錯,由學生來指正或糾正,這種情景化、游戲化的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公平、公正的個性特質。(五)提高教師水平,為學生做出良好表率。陶行知先生曾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其示范作用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影響。在與學生面對面、一對一的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身體素質的高低,學生一看便知,所以,為了完成體育教學個性化的需要,教師需要身體力行,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提升自己的體育活動能力,為學生做出表率,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初中體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轉變以往那種呆板、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分類教學計劃、教學策略,進行個性化、多元化教學。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體育鍛煉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紹洋.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初中體育教學[J].時代教育,2017(02):151.

作者:譚金華 單位:重慶市開州區(qū)中興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