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策略研究論文10篇

時間:2022-02-14 10:12:17

導語:小學美術教學策略研究論文10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美術教學策略研究論文10篇

第一篇: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索性學習的合理運用

摘要:美術教學的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鼓勵和引導探究性學習、資助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從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和認知能力出發,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有效地契合了小學美術的學科特點及小學生群體的自身特性,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探索性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合理運用,要在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的基礎上,以教師正確有效的引導為前提,注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和發揮,并在題后進行總結和反思,以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美術;探索性學習;合理運用

一、探索性學習方法與學科特點及教學對象特性的契合

小學美術相比于其他學科具有其自身特點,一方面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使學生掌握美術的相關知識和技巧,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美術素養;另一方面小學美術的教學目的并不限于使學生能夠“依葫蘆畫瓢”,還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探索性學習方法契合了小學美術教學的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上顯現出巨大的優勢。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精神作為美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美術教學所面對的教學對象也具有其自身特性,小學生群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對美術也有著與生俱來的濃厚興趣,既有求知欲又有創造力,因此探索性學習的方式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美術,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同時,探索性學習方式更有助于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主思考,加強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二、開放的課堂環境是探索性學習的基礎

開放的課堂環境,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于提問,敢于回答,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從美術的學科特點和學習方式著眼,“教師應該給學生以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學習充滿樂趣,讓學生去感受美術、學習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營造出開放、良好的課堂環境是探索性學習的基礎。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探索性學習首先要求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通過創設開放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打開思路,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進行畫臉譜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激發學生對畫臉譜的興趣,為學生播放《霍元甲》的MV,使學生在觀看“變臉”的過程中,引發對畫臉譜的濃厚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啟迪,從而開展進一步的探索性學習。此外,在探索性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創設開放的問題環境,不要將問題的答案限定于某一個或某一種,美術學科本身就具有多樣性、豐富性的特點,因此更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發展思維,使教學的內容、方式、目的都具有開放性。

三、正確有效的引導是探索性學習的前提

正確有效的引導是探索性學習的前提,也是順利完成教學的必要條件。正確有效的引導首先體現在課前引導上。課前引導要使學生們明確所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有了大致的方向。然而這種課前引導并不是“老師說,學生做”的傳統方式,而是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主性,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出自身的個性。例如,在開展服裝剪紙的教學過程中,引導依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剪裁不同的服裝,鼓勵學生剪裁上衣、褲子、裙子等等不同題材,而不是將剪裁教學限于某一單一內容。其次體現在上課過程中的引導上。小學生動手能力及掌控能力還比較弱,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此時,教師要盡量避免運用批評性語言,以免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受到打擊,而要逐步引導,提供一種支持探索性學習的氛圍。例如,還是在開展服裝剪紙的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學生剪出“四不像”,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成果給予一定的肯定,同時要逐步引導,用“我們在這個地方多剪一下好不好?”“你認為應該怎樣剪才會更好一些?”等對話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并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有繼續進行探索性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培養自主性是探索性學習的重點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其自主性是探索性學習的重點。學習的自主性主要指:“在教師全面的指導下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在一定限度上發揮作用,讓他們參與教學,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設計、自主運行和交流。”才有進一步解決問題的動力。例如,在賀卡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們觀看一段母親節的視頻,進而引導出“如何給自己的母親過母親節”——“送給母親什么禮物”等一系列問題。探索性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解決出現的問題。面對出現的問題,教師不要立馬給出答案,也不要口若懸河地進行“填鴨式”教育,而是要逐步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一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鍛煉了學生思考、鉆研的能力。

五、題后總結反思是探索性學習的升華

在完成一項教學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題后的總結反思,往往能起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整的教學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探索性學習達到良好學習效果的過程。對于問題是如何產生,用何種辦法解決,如何解決,再遇到類似問題應如何解決等,在探索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總結。通過對所學內容的總結,不僅使教學內容得到強化,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在再次面對這類問題時,能夠快速、較好地解決問題。在對所學問題認真總結的基礎上,還要勤于反思。反思是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延伸和深層次領悟。通過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不僅對知識有了進一步的強化和深層次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學生思考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和規律,使學生更富深入性和創造性地去學習和探索,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此外,通過題后反思,教師可以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點進行進一步延伸,不但能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讓探索性學習有了質的變化,實現了升華。例如,在本節課學習了如何畫雪花,在題后引導學生反思,是否可以將雪花作為剪紙剪出來,貼在窗戶上作為窗花,使學生對雪花的相關內容有了進一步的強化和領悟。

作者:金彩鳳 單位:莫城安定小學

參考文獻:

[1]林小青.小學美術教學探究性學習的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5(6).

[2]翟潔云.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2011(6).

[3]張秀梅.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新校園,2016(2).

[4]張莉.試析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2015(3).

[5]弓曉晶.探究性學習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6]田錦林.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6(3).

第二篇: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應該通過正確的培養方式讓其理解美的內涵。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兒童繪本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圖畫書中多樣的色彩、豐富的形象以及故事情節進行教學。運用兒童繪本進行美術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美、認識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一、兒童繪本的教學優勢

兒童繪本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審美習慣,而且適合小學美術教學的要求。從文學角度來看,圖畫書中的內容雖然不深奧但是卻有很深厚的藝術價值,許多知名的藝術家針對性的縮小讀者范圍制作圖畫書。小學教育都會有美術教學,小學階段是兒童思想的重要轉變時期,他們從最開始的不怎么思考過渡到后期對自己所處環境的認識與感知,并對這些進行簡單的思考。如果直接將小學生帶到大人的環境之中,學生會難以理解甚至產生排斥心理,以此下去,會產生相反的教學結果。如果將小學生帶入童趣、簡單、形象的教學環境之中,會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容易促使教學成功。圖畫書中內容多以圖畫為主,生動形象,配以簡單幽默的語言以及簡短的故事梗概,使得圖畫書看起來淺顯易懂,猶如靜止的動畫片。這些無疑都吸引著小學生的興趣,通過圖畫書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教學內容,學到更多的東西,也促進了學生的思考方向。

二、兒童繪本的教學實踐

(一)領略繪本的手法

兒童喜歡用畫筆將內心的真實想法畫出來,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擴大對藝術語言的了解,用畫溝通還是教師指引學生繪畫的良好途徑。兒童繪本有多種多樣的繪畫形式與繪畫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打開藝術視野,擴展他們對藝術形式語言的理解。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認識畫面的表達方式。

(二)利用繪本帶入教學

美術課的重要環節“導入”教師需要選擇有效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藝術教學的優化。孩子們有視覺和故事豐富,滿足小學生聽故事,愛看一個圖片的特點,容易喚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圖畫書結合多媒體教學,在進口鏈接中使用,可以彌補多媒體教學,將兒童繪本更生動的展現出來,如進行《藍色心情》教學時,可以導入繪本《小藍與小黃》,通過兩個色塊抽象的代表兩個孩子,描述一個充滿愛的故事。

(三)解讀繪本的內涵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常常只專注于學生展示圖片,而只是讓學生欣賞圖片,忽略了解讀的圖片。學生的知識積累是有限的,很難通過觀察來理解圖片的意義。老師在介紹圖片時,應該對圖片的含義進行解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享受圖片。用眼睛看到的世界與用耳朵聽到的世界在孩子心中是可以合一的。聽覺與視覺之間是相互存在相互影響的。教師與孩子這種圖形組合的故事書的形式為學生,同時顯示圖片,轉換,使學生逐漸學習語言和視覺語言在聽故事。如圖畫書“蘿卜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動物的故事,相互之間,以便度過冬季蘿卜轉移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讓學生了解友誼的力量。

(四)模仿繪本進行創作

復制圖畫書是進行教學工作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最初的圖畫內容,還可以在模仿過程中鍛煉自己的繪畫技術。小學生從欣賞繪本圖到動手制作,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達能力。小學生可以為寓言故事或者兒童歌謠制作配圖,將童謠或意義深刻的寓言故事與兒童畫相結合,用圖畫表現文學。色彩繽紛、想象大膽的兒童畫使得小學生更容易理解經典故事。

(五)傳遞繪本的情感

獨特中國韻味的兒童繪本,其內容多以神話傳說、成語典故、民間故事為主題。學生通過看圖畫書學習,它不僅向孩子傳遞了視覺形象,還將中國傳統人文思想傳遞給了孩子,向學生灌輸作為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通過圖畫書中并不深奧的小故事,學生體會到了一定的故事含義,這也是變相的傳授給學生正能量。國外的圖畫書盛行時間較早,傳播也比國內廣,兒童繪本的作者大多來自國外,它們的技法與風格多種多樣,題材也十分廣泛,在一定程度上傳遞了各民族文化信息與思想感情。好的圖畫書是各國文化、風俗特征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圖畫書學生可以感受世界各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修養以及風俗人情。如民間故事《射向太陽的劍》,童話故事《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等。

(六)選擇繪本進行教學

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老師不能對所有學生選擇同樣的圖畫書,教師在運用繪本進行美術教學時,應該注意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選取不同的兒童繪本。對于一、二年期的學生,可以選擇文字較少、顏色艷麗、構圖簡單的兒童繪本,讓學生能夠輕易看懂并且被吸引,如《小飛象》;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文學性稍強,有較多修飾詞,培養想象力的繪本,如《莎莎的月光》。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選擇符合教學要求的,有益的好的圖畫書,對于圖畫書無論從圖和文字都要適應學生未來的發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提高審美水平。

三、小結

藝術教育強調學生的興趣的結合。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方式的特點,可以適用于小學生關于藝術教育。老師通過解釋圖畫書的故事和繪畫技巧,介紹了,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視野,吸引學生追求藝術,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創作中感受到快樂。

作者:于桂麗 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陳敏薇.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才智,2015,(2):229-229.

[2]郭莉.小學低段繪本閱讀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3,(31):21-22.

[3]李靜儀.淺談兒童繪本對于小學低年段美術教育的價值[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7):166-166.

第三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段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在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普及,在美術教學工作中亦是如此。傳統教學中“板書+粉筆”的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現代美術教學的新要求,信息技術融入美術教學已成為時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下多媒體的靈活應用,不僅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注重素質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實現了美術教師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革新,提升美術教學實效性。可見,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對美術教學的一次重大創新,對其具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就美術教學而言,美術教學成效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興趣。當前美術教學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挑戰,必須充分發揮美術教師的教育引導功能,積極調動學生們學習美術課程的主動性,挖掘美術課程的發展潛力,創設生動活潑的美術教學體系,有效激發學生們的美術學習興趣,使美術教師“要求學”變成同學們“主動學”,推動美術教師與學生們的良好的教學互動。不難發現,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至為關鍵的作用。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必然成為美術教學與學生們之間搭建的一座橋梁。多媒體的獨特優勢在于通過優美的聲音、生動的畫面來表達特定場景的情感、思想或意識,將其有效融入到小學低段美術教學中,能夠創設出一種美術教學新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化難為易,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美術教學中,探究事物的內部機理、發展軌跡及其周邊關系是需要發揮想象能力的過程,然而許多重要的想象過程是相對抽象、難以理解的。囿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少,只能依托猜測和想象等方法予以理解和感知,不僅造成理解比較費勁,而且結果也會存在種種偏差。借助投影媒體、Flash動畫來演示運動現象和過程,就會將抽象事物具體化,重點難點內容變成了立體的實物,替代了教師重復、繁雜而機械的講解和板書,減輕了教師的勞動,獲得較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在信息技術直接地、真實地再現了美術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美術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直觀感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美術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教學內容龐雜多樣,不僅包括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也囊括著紛繁復雜的人文景觀,尤其是歷史景觀具有極強的時代性、空間性、抽象性、多樣性等特點,如何生動形象地將這些景觀景象傳遞給學生們,是新時期美術教學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而通過多媒體展示的豐富完整的信息材料,學生可以自己分析出所需信息,掌握基本的規律和原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地直觀感受環境和對象的各種特性,真正了解事物本來面貌,有助于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們去探究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讓學生們有針對性地發現疑惑、提出疑惑和解決疑惑,有助于培養學生們的美術創新思維。可見,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不但提升了美術教師進行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而且激發了學生們對美術學科的濃郁興趣,進一步提升了其觀察、分析、想象和動手能力,實現了寓樂于教,教學相長,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搭建平臺,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提升美術教學效果,必須加強美術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第一,提升美術教師對多媒體硬件設施的熟練掌握能力。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對教育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使每個學校信息網絡建設日臻完善,幾乎所有學校基本實現了班班有多媒體,校校有網絡平臺的新局面。這必然要求美術教師必須熟練駕馭這些硬件設施,不斷加強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但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加強了職業道德教育,拓寬了接受信息的渠道或方法,不僅符合現代社會對美術教師的時代要求,也實現了美術教師自身的人生價值。第二,增強美術教師對美術課堂的掌控能力。隨著學生們對美術教師要求日益提升,美術教師也不能簡單停留在“答疑解惑”的教書匠的層面。一方面,美術教師制作精美課件,活躍課堂,吸引學生。美術教師要憑借自身魅力去吸引學生,吸引課堂,這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另一方面,美術教師不斷充電,不斷夯實自身的知識儲備。美術教師是學生靈活的塑造師,其一言一行必然對學生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及行為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美術教師對美術學科的深入研究,既有助于體現美術課程的巨大影響力,也有助于彰顯了教師的個人教學風采,對學生們學習起到示范效應。隨著信息社會腳步越來越快,信息技術對美術教學工作的影響日益加深。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展美術課堂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們的審美思維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而且對美術教師的自我發展與完善也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只有將信息技術與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教書育人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美術教學工作才能推陳出新,教育才能越辦越好。

作者:何勇軍 單位:西固區福利東路第三小學

第四篇: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色彩在美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忽略了色彩教學,導致學生在美術創作時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象,影響了作品的效果。通過色彩教學,可以深化學生對色彩的認知,從而使學生可以有效地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想象等。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色彩教學的重要意義,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一、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不足

1.學生對于美術沒有足夠的積極性

在小學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認識到美術的本質,認為美術只是一門藝術學科,對于自身能力的提高沒有直接的作用。正是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不足,很難主動地參與美術教學。色彩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僅通過教材中少量的圖片和文字,很難對色彩語言有深刻的了解,難以掌握色彩的藝術,不能運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作品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從而影響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2.教師忽略了色彩教學的重要性

在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以往的教學理念,以固定的教學方式進行美術教學,而教材的內容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從而導致學生總是從單一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審美水平的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很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被動地吸收知識,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欣賞者欣賞繪畫作品,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所以教學內容局限會對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提高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色彩教學的一些建議

1.通過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美術教學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響著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導致學生難以積極地參與美術教學,影響了學生美術能力的提高。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色彩教學,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把握色彩語言。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色彩教學在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色彩學習不局限于熟悉日常生活中的色彩;讓學生理解色彩不僅是一門藝術語言,而且是美術精神的體現。其次,教師可以改進美術教學形式,采取新穎的方法進行色彩教學,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每過一段時間舉辦一次班級作品展覽活動,讓其他學生觀看優秀作品。教師要及時表揚作品優秀的學生,并鼓勵其他學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信心;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緩解學習的疲憊與壓抑。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參與色彩教學。

2.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大多數名家在創作時不是憑借空想的,而是由于身邊的事物觸發,從而產生創作的靈感。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很少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缺乏發現美的能力,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創作時缺乏素材,如果使用別人的素材,學生由于沒有親身經歷,就無法把握其中的情感,導致作品給人一種空洞的感覺。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徑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及其美的本質,這樣有利于學生積累素材、迸發靈感,從而在創作中表達情感和想象。

3結語

色彩是傳達藝術精神的重要形式,色彩使美術變得更有感染力。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學生缺乏對色彩的認知,難以有效地通過色彩進行美術創作。積極開展色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把握色彩。教師要重視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通過有效的途徑提高學生參與色彩教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張金鳳 單位:江蘇高郵市卸甲鎮龍奔小學

參考文獻:

[1]張蓉蓉.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研究.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4(5).

[2]駱文卿.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第五篇:小學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很多的美術知識,也能夠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學工作者們對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進行了探究,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小學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覺,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筆者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多年,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也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培養;藝術感覺;感受美

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老師要通過小學美術教學來幫助學生增長知識,也要通過小學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覺。藝術感覺其實就是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創設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小學美術的學習當中,老師也要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師在進行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都不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學生也不能夠發揮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對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是很不利的。那么,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呢?

一、創設多樣的教學情景

老師在進行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美。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都不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物,他們也就沒有辦法感受美的存在。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老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來創設一些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一些生動的視頻、優美的畫面。鑒于此可知,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創設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美,多媒體教學也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比如,老師在進行《戲劇臉譜》的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用課件展示多種臉譜圖案,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戲劇臉譜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老師用多媒體教學這一課還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夠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又如,老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蒙娜麗莎音樂,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這幅作品。

二、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

老師在進行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老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還要注意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個性。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老師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總是一味地強調作品的歷史意義和作者的情感態度,老師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也不能夠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藝術作品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學生卻是聽得云里霧里,老師這樣的教學教學是無意義的。因此,老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小學美術教學不是讓學生被動接受美術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是需要學生自己參與到其中的,如果只是單純地由老師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學到的知識是非常淺顯的,而且積極的并不深刻,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參與到作品的欣賞當中,讓學生擁有最真實的體驗,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欣賞能能力。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需要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還要注意分析作品的內容和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不僅是指以愉悅的心情觀看美術作品,而且還要了解美術作品中形式美及作品的含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去欣賞生活中的美,學生的生活當中充滿了美麗的景色,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去觀察這些美好的事物,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比如說,老師在教學《美麗的鳥》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來觀賞校園,發現校園中存在的鳥,自己觀察每種類型的鳥的樣子、特點,這樣能夠給學生一種更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進步,也能夠幫助學生增長常識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生也可以自己去探索學習知識。

三、教學方法豐富多樣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根本的動力,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課堂上的趣味性,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之后,自然會主動地進行美術學習,而不是被動地進行學習。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設計一些實踐課,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操作,這樣更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在設計美術課程的時候要注意課程設置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老師也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都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這樣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學習。2)使用一些教具。老師在教學的過程要多使用一些教具,教具的使用能夠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老師在課堂上使用教具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愉快的心理來進行學習。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美術創作中,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們可以去親近大自然,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體味這些外界事物,引導學生善用感官去感受這些事物,可以用鼻子去聞,可以用手去摸,學生可以用眼睛去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增長知識,也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此外,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就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老師需要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老師也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老師也要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作者:陸道清 單位: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新鋪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張翠萍.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和創新思維[J].新課程研究.2008(05)

[2]陳思紅.淺談培養兒童的藝術感覺[J].讀寫算.2013(10)

第六篇: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研究

一、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學生情感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

小學生對于繪畫美術大都較為喜愛、好奇,美術課程也容易被學生接受。小學美術教學主要涉及繪畫,針對小學生的繪畫教學大都圍繞繽紛的色彩、淺顯易懂的畫面、生動形象的內容。小學生很容易被這些內容吸引,然后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和教師會產生比平常更多、更普遍的溝通,雙方在情感的交流溝通中互相了解、互相幫助,能夠有效地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

2.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開展小學美術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繪畫能力,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恰當的方式指導學生賞析美術作品,在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過程中為其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同時,學生在欣賞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嘗試創作的時候,會逐漸形成對于美、丑的基本認識和判斷標準,也會激發內心深處的美好幻想和愿望,然后將自己最向往、最喜愛的事物和純真的感情在美術作品中表現出來。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情感教育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強大動力。

3.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要求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欣賞美術作品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學生與老師、同學對于美術作品進行鑒賞、交流,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在與人交往方面就會有更多的優勢。由此可見,小學美術教學的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

二、小學美術教學進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1.課堂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課本教材

小學美術教學在課堂活動中,需要以課本教材為基礎進行講解,但是教師不應該按照教材一板一眼地講授教學內容,因為教材并不一定涉及學生情感教育方面的要素,因此教師不必局限于教材,而是應該自主地豐富教材內容。如,針對“環保”這一主題的藝術創作已經十分豐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新,指導學生通過剪貼、繪畫等方式開展創作,充分發揮想象力,將關于環保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創造、實踐等方面的情感意識。

2.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多種教學方式穿插使用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發揮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在教基礎素描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因為課堂學生人數較多,時間有限,教師可以在講臺上示范,但是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看得到、看得懂,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同一物品在不同環境中陰影的分布情況,同時進行講解,既節省了時間,又保證了效率。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做簡單的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游戲結束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見、所想進行繪畫創作,這樣的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觀察能力。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是增強情感教育效果的有力途徑。

3.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

小學生各方面的認知能力尚未完善,如果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涉及過于復雜的內容,小學生就很難理解。因此,教師要采用適合小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方式。如,在《漢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課的教學中,對于現代漢字學習仍處于基礎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認識象形文字十分困難,這也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所以,教師需要結合教材中象形文字的例子,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象形文字及其產生的原因,說明象形文字在某種程度上又是一種繪畫藝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文字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作者:王靜 單位:江蘇灌南縣田樓中心小學

第七篇:“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兒童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兒童繪本”強調視覺傳達效果,不僅能增強繪本內容表達效果,還能強化教學質量。因此在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將“兒童繪本”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

“兒童繪本”的意義對美術教師而言,優秀的繪本是一種優秀的教學資源,對小學生心靈成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兒童繪本”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依靠“兒童繪本”展開教學,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由于“兒童繪本”本身具有多種的表現形式,包含了多種語言信息、動畫場景等,體現了書本創作者的美術知識與學識。對學生而言,依靠這些“兒童繪本”,學生就能從其中發掘充足的美術知識;而教師在教學中,依靠“兒童繪本”中豐富的內容,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更好的了解美術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將“兒童繪本”應用到美術教學中,有助于進一步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定義較為狹窄,美術教學被定義在構圖、色彩描繪等方面,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觀的教育,導致教學效果往往會達不到預期。而將“兒童繪本”應用到美術教學中,會為學生美術學習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學生通過繪本的故事情節,會不自覺的融入到其中,依靠繪本中所敘述的故事,體驗不同角色,而這也是當前美術教學中所缺乏的。

二、“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將繪本導入到美術教學中在整個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主要通過視覺形象將故事的情節展現出來,再依靠教師相應的引導,保證學生不僅能被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還能相應的理解教師所要講述的內容,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為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就需要將繪本導入到美術教學中,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相關教學。例如,在講解《色彩心情》這節課時,教師在充分閱讀“兒童繪本”中的內容后,將《小黃與小藍》這節繪本課程導入到課堂中。這是因為《小黃與小藍》這節課使用抽象的表達方法,分別通過黃色與藍色展示孩子,描述了兩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雖然《小黃與小藍》在故事情節上缺乏生動性,但是學生通過這個故事,就能對黃色與藍色有一個認識,并依靠繪本中描述的內容,快速認識色彩的心情。之后,教師可以依據《小黃與小藍》,講解美術學習中不同色彩所要表達的情緒,這樣學生就能根據小黃與小藍在故事情節中的具體表現,快速認知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師這種教學方法充分吸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且通過繪本清晰的表述了課堂教學所要講解的內容,保證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教師所講述的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二)模仿“兒童繪本”中的繪畫技巧開展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兒童繪本”中提供了大量的描繪素材,使教師能按照繪本中的相關內容展開教學,并且教學質量也會得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允許學生模仿“兒童繪本”中的繪畫技巧展開練習。而在學生模仿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指導,保證學生能掌握“兒童繪本”的基本藝術形式,并尋找繪畫的關鍵點。例如,在學習美術顏色色彩變化的課程時,教師可以根據繪本中《十四只老鼠賞月》為研究對象,要求全體學生以《十四只老鼠賞月》為模板進行繪畫,并要嚴格掌握此則繪本的顏色變化情況。通過這種練習,學生能根據《十四只老鼠賞月》中的色彩變化,掌握繪畫中的色彩搭配的技巧,并將其應用到繪畫中。而隨著教學的深入,當學生掌握足夠多的色彩搭配方法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根據繪本中的繪畫手法進行創作,這個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1)為通話故事配圖。根據一些人們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成果繪制相應的插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意的想象,不需要被課程影響。(2)鼓勵學生創作“圖畫日記”,以圖畫的形式表達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對于生活學習中的一些特殊事情,也可以通過圖畫的方式進行展示,這樣學生的繪畫水平也會不斷提高。從效果來看,通過這些教學方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增強,能夠通過實踐操作,掌握繪畫的基本技巧,確保自身繪畫水平能不斷提高。

三、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了“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問題,并對“兒童繪本”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進行了分析。從研究結果來看,“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彌補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各項教學方法能順利落實,因此在當前美術教學中具有推廣價值。對教師而言,在教學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兒童繪本”的應用,確保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兒童繪本”的優勢,為全面提高學生美術水平奠定基礎。

作者:丁照堂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大場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宋幸.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范畫的應用[J].成功(教育),2008,07:136.

[2]顧丹.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144.

[3]陳敏薇.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才智,2015,02:229.

[4]李明華.淺談臨摹在農村小學中年級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22:136.

第八篇:小學美術教學與德育的結合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也在不斷完善和深入,小學美術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中的重要學科,對于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式有很大的影響和滲透作用。小學美術教學與學生的德育密切相連,具有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功用,為此,需要關注小學美術教學對小學生的德育作用,要借助小學美術課程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思想品質。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融合;滲透

小學美術課程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它對于學生的意義并不僅僅限于視覺的享受、觀感的欣賞,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師應當注重小學美術與小學生德育的融合和滲透,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透過優美的美術作品,感受到美術作品內在的品質和道德情感內容,使學生的生命更為多彩絢爛,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獲得心靈的凈化和思想情操的良好熏陶和滋潤。下面筆者就來談一下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

一、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現狀分析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力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然而,由于一些現實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小學美術課程的德育滲透教育內容卻較少關注和涉及,學校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理念下,注重考試科目的教學,而對于美術課程的教學較少關注,使小學美術課程成為一種邊緣性的存在,這不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專業美術教師隊伍的缺乏,導致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只能學到簡單的美術知識,而對美術作品的深層挖掘和德育要素了解較少。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的融合與滲透分析

1.注意挖掘小學美術創造活動中的德育內容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深入挖掘和探尋教材中潛藏的德育元素,要將德育理念貫穿和滲透于美術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充分意識和體會到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德育內容和知識,激發出自身情感與其的共鳴,從而引領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例如,在教學《畫家介紹》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描述著名美術大家齊白石、徐悲鴻的人生成長經歷,要讓學生在認識到美術大師的成功經歷之后,體悟到只有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換來鮮艷的美術之花。在教學《塑料瓶裝飾品》一課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手工美術制作的創造活動和學習過程中,要對學生滲透和融入環境保護的德育,使學生意識到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從內心產生對社會、集體、環境的熱愛之情。在教學《激奮人心的革命歷史畫》一課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欣賞令人心潮激蕩的美術畫,而且還要教育學生珍惜美好生活,可以融合劇情簡單、通俗易懂的革命戰爭影片,激勵小學生熱愛生活、珍惜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為祖國的強盛而刻苦學習!

2.引領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實現德育熏陶和浸染

在小學美術教材中有很多經典作品,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挖掘和開發內容豐富、畫面優美的美術作品,讓小學生體會到優秀美術作品的藝術真諦,體悟到作品中內蘊的真實、深遠的意境,觸摸和解讀美術作品創作者內心的訴求。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在引領學生進行美術作品賞析的過程中,結合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引導學生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體會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體味生活,擁有真摯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質情操。

3.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欲望,融合德育內容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欲望,要凈化學生心靈,讓學生創造出真實反映自己心境的美術作品,教師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繪畫技巧,使學生在初步的審美認知和繪畫技巧的應用之下,提升學習興趣,產生美術創作的沖動,在《風箏》一課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創作風箏,制作出風采各異、不同形狀的風箏,并且還可以將其加以適當延伸,向學生講述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雕刻藝術和陶瓷繪畫藝術等知識,可以滲透和融合德育內容,讓學生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體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涵和精髓,在內心油然而生出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熱愛之情,引領學生的精神品質向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營造開放的、寬松的美術教學氛圍,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引領學生進入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活動之中,并在小學美術德育元素的充分挖掘和開發前提下,讓學生能夠自由地感受到生命的氣息,體會到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忠貞之心,從而提高小學生自主參與小學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張揚個性、恣意發揮的美術學習和欣賞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藝術氣質,樹立良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德育、美育、智育的融合教育目標,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作者:許海軍 單位:江西省定南縣第一小學

參考文獻:

[1]趙繼強,劉建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參透[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7).

[2]錢樨.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9).

第九篇:小學美術教學有效課堂提問探討

摘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技巧和一門藝術。教師選擇問題時,要注意趣味性、層次性、靈活性。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美術;有效;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技巧和一門藝術。美國教育家德加默曾提出“問得好,即教得好”。提問可以使想法更清晰生動,迅速激發想象、刺激思維、誘發行動。準確生動且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師提問的有效性,筆者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趣問,讓課堂富有吸引力

有趣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和注意力,使其在愉快中接受教學。如,在教學《畫汗衫》一課時,筆者先拿出一件白色襯衫,然后提問:“老師這里的白襯衫不太好賣,請各位幫老師想想辦法,給它設計出精美的圖案和漂亮的顏色,好不好?”問題提出后,學生都感到很有趣。接著筆者布置學生討論:“要想讓這件白汗衫經過大家的設計能銷售出去,在設計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這樣本課就在探究的氣氛中輕松展開了。美術課堂上,教師要選擇有趣味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所以,課堂提問的設計要注意趣味性和啟發性,使學生有興趣思考并回答問題,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啟發。

二、智問,讓課堂充滿想象力

美術課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要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要讓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如,在教《奇思妙想》一課時,筆者出示幾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葫蘆、電線、空盒子、布娃娃的小衣服等,問:“這些物品彼此有聯系嗎?”學生回答后再問:“大家能用老師帶來的這些物品將葫蘆裝飾得更漂亮嗎?談談自己的想法,你準備怎樣裝飾?”這個提問迅速打開了學生想象的閘門,讓學生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每名學生都有了獨特的想法,為下一步創作提供了素材,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探索者。學生喜歡想象,想象是思維創新的準備階段,教師要通過睿智的提問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三、追問,讓課堂跌宕起伏

教師通過對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幫助他們理解和回答,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進行持續、深入的挖掘與探究,獲得審美感受與體驗。如,在教《三原色、三間色》一課時,筆者設計了“學變魔術”游戲:將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分別混合,倒在三個透明的杯里,學生看到水變色非常興奮。教師趁機發問:“你看到產生了什么顏色?”學生回答:橙、綠、紫。筆者適時地進行追問:“大家能像老師這樣來變嗎?”學生非常興奮地說:“能。”在學生調配好橙、綠、紫三色后,筆者又追問:“為什么你們調配的橙、綠、紫色深淺不同呢?”學生回答:“兩種顏色的比例不同,調配出的顏色深淺就不同。”教師把觀察和表達的權力交給了學生,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很輕松地完成了學習,并牢牢記住了原色、間色及其調配原理。教師在進行課堂追問時要注意追問的時機和追問時的語氣語調,在提問后要給予及時的評價,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主動探究。

四、疑問,讓課堂更新鮮

“學貴有疑”,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感到奇就會覺得新鮮。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疑中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可以對教學起到推動作用。如,在教學《向動物朋友學習》一課時,筆者問:“同學們,能告訴老師你們最崇拜誰嗎?”學生回答的大多是一些名人。筆者接著問:“老師心目中也有要學習的對象,你們知道是誰嗎?(停頓片刻后)老師要學習的對象就是屎殼郎!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昆蟲,竟能讓老師向它學習。”此時,學生哄堂大笑,又感到很驚訝,筆者借機設疑:“想知道為什么嗎?學習了今天的內容,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找到答案。”教師并沒有給學生明確的答案,而是讓學生帶著疑問和好奇心去學習,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新鮮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利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五、巧問,讓課堂更高效

在美術教學中,問題設計應做到新穎和巧妙,而不只停留在“美不美”等層面。教師的提問除了要巧妙、有啟發性外,還要有一定的坡度,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順勢“爬坡”,這樣才能把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在《秋天來了》一課教學中,先讓學生欣賞秋天的風景圖片,筆者沒有問“秋天漂亮嗎?”“大家喜歡嗎?”這樣多余的問題,而是在學生欣賞完幾幅畫面之后問:“你看到了什么?”“秋天有哪些可愛之處?”“你覺得秋天和其他季節有什么不一樣?”這樣,問題化難為易,學生紛紛作答。有的說秋天的莊稼熟了,一片金燦燦的;秋天的時候大雁排成隊飛往南方……聯想秋天,并體會秋天,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形象性思維,也培養了學生觀察美和表達美的能力。一個設計巧妙的提問,往往可以一下子打開學生想象的空間,能在短時間內使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并使他們有所發現和領悟,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提高了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以達到課堂教學高效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善于選擇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注意趣味性、層次性、靈活性。教師如果能很好地運用課堂提問這一重要的教學手段,就能使美術課堂精彩紛呈,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作者:張興宏 單位:江蘇高郵市三垛鎮三垛小學

第十篇: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運用

摘要:長期的應試教育使美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一直處于陪襯地位,導致小學生對美術課缺少興趣和熱情。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動機,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美術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優勢,提出情感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情感教育;策略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通過美術活動,增強動手能手,表露內心想法,實現美術素養的提升。在小學階段,學生行為的培養、態度的形成都要以正確的情感為基礎,因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顯得尤為重要。情感教育的實踐有感知,是連接學生身體反應同外界環境進行溝通的樞紐,是信息交換的平臺,應以學生已有的審美為基礎,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讓學生對美術形成感悟;有情感,學生對作品有一定感悟之后,就會升華為情感領悟,使學生對美術作品中隱含的情感加以揣摩,產生了自主性的創新意識;有表現,學生立足情感體驗,通過外在反饋到內在流露,再到內心抒發,自發的情感通過美術教育得以流露。“感知、情感、表現”三大環節彼此依偎,相互促進。傳統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經過自身的理解、加工,現融合相應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但由于或禁錮過緊,或放任自流,沒有為學生預留足夠的空間,造成學生自主性地缺失。我們美術教育要利用學生的情感抒發,實現由“喂養”到“覓食”的轉變。

一、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優勢

1.有助于形成正確審美觀。美術教育需以學生正向的情感,情感的培養依賴于美術教育。教師利用美術教育中情感表露的方法,引導學生完善審美標準,強化綜合技能。通過情感教育,學生產生內心的真實感悟,實現人格的升華。

2.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盡管人人都具備情感,但并非任何人的情感都是自向性的,高尚的情感離不開教育。藝術作品的審美,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讓他們去愛自己,愛他人。美術教育過程中,要融入豐富的情感,將學生的內心感悟激發出來,進而上升為突破藝術作品,實現審美素質與能力的提升。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美術課程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能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為思維提供豐富的養料。美術課程可以強化學生感知敏銳度和形象思維水平,突出學生的特點,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以美術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美術以其獨特的視覺呈現和源于內心的情感流露、心靈的碰撞,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將情感教育貫穿于美術教學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教育,實現道德升華。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以教師傳授學生接收、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形式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開啟學生的情感通道。在美術教育中,我們要融合多元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美術作品中,感受美術的創造美。美術課堂不僅要進行審美教育,還要注重學生社會道德感和人生道德感的培養,以美術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娛樂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引導學生融入課堂去感受,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心靈上受到啟迪。教師要利用家鄉美景、媽媽慈愛的面龐,丹頂鶴等保護動物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和感恩的道德品質。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及具有追求真理的積極進取心,抓住作品,豐富學生的理智感。教師要適當引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添他們學習畫畫的信心,讓他們在情感體驗中豐富對事物好奇心的理智感。美感是對一定的客觀事物進行評價時所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入其境、會其意,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如在《參觀和旅行》教學中,作者創設情境:“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很多的風景名勝,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旅游的好去處,也為我們感受大自然,陶冶情操,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神奇的山川,茂密的森林,巧奪天工的建筑以及充滿現代氣息的大都市,這一切都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創作素材。”播放《水綠鹽城》專題片,讓學生感受它的美麗。

2.師生交流體現情感教育。美術教學要改變原有沉寂式教學,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構筑師生平等的互動平臺。如在《蔬菜的聯想》教學中,教者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我們練習畫過很多的蔬菜,那么從這些看似平凡的蔬菜里面到底蘊藏著哪些美呢?它到底能和我們生活中哪些可愛的形象聯系起來呢?這是什么蔬菜?那茄子會讓大家聯想到什么呢?大家為什么會把茄子與企鵝聯想到一起呢?他們哪里相似?那大家再看看是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把茄子變成了企鵝的?教師的提問具有啟發性,引發學生思考,引發學生想象,讓他們產生表達的欲望。

3.以情境教學體現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融合多元化的教學情景,引領學生接觸美術作品,感悟美術的創造美,提升教學效果。如在《重復的魔力》教學中,教者播放舞蹈《千手觀音》片段、‘恒源祥’廣告,提出問題:“剛才的兩段錄像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這些重復的現象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教師創設的情境引領學生欣賞與觀察,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重復現象給人視覺和聽覺上的強烈沖擊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以手工活動體現情感教育。小學美術離不開手工環節的輔助,手工環節能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操作技能。小學生既能做出個人喜歡的人物、玩具以及工具,還能依照教師的要求廣泛開展想象,制作多元化的物品,呈現心中的感悟和感情。教師要通過作品展示,讓學生分享創作心得、創作體會,使他們感受到民間藝術之美,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總之,美術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強化發現美、識別美、創造美的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教師要充分利用美的元素,為學生提供具有持續性的美德傳遞,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

作者:沈旭娥 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