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11-13 09:16:09

導語:新媒體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微信、微博等已逐漸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在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沖擊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局限性已經日漸凸顯。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整合教學資源,調整教學方法與手段,搭建新媒體教學平臺,切實提高教學吸引力與實效性,使學生能夠接受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

新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顛覆著各行各業以及用戶的思維方式。在新媒體背景下,以大數據思維和平臺思維等為特征的網絡性思維,被更多的人們接受并應用于多個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時代新寵,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將人們帶入了全新的時代,尤其是高校學生將新媒體的運用當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體驗著新媒體帶來的感知與沖擊。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不利于教學工作開展,應當結合時展要求,運用高校網絡思想理論進行科學合理監控,協調意識形態,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引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鼓勵學生面對現實,積極提高自身素質,滿足社會多元化發展需求。

一、新媒體對高校學生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結合網絡技術與數據技術,能夠體現圖片、聲音、文字、影像等多類媒體形態,在當前社會發展中,表現出以媒體結構發展的重要趨勢。新媒體的誕生,產生了較為全面的傳遞方式及閱讀形式,改變了傳統的學習傳遞格局,使人們的生活進入新媒體時代。當前新媒體在生活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新媒體交流不受任何阻礙,能夠實現個性化發展,超越時空、人種、年齡等限制。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微博或者微信傳送想說的話、發表相關信息。新媒體背景下,對高校學生進行信息傳遞與理論指導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在進行課堂傳授時,學生可以針對一些基礎知識結構與觀點,進行自主搜集,并通過搜狐、百度等搜索平臺進行自我探究,這種形式已經融入學生的思維及生活。同時,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涉及范圍較廣,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發出自己的聲音,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與被關注,這也有助于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識。當前時代傳統的報刊難以滿足高校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新媒體在不斷創新過程中,應當構建有效的交流與閱讀平臺,使學生能夠運用相關話題進行互動,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并擴大信息影響力。同時,新媒體還可以成為高校學生的討論圈與社交圈。高校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關注學校與社會發展,并參與信息交流與評價。新媒體的應用豐富了高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方式,通過新媒體能夠拓展學生視野以及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自由自主地進行學習,可以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與分析。新媒體為學生學習帶來方便與快捷的同時,也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新媒體傳遞的信息較為復雜,信息數據有真有假,對于大學生這種缺乏社會經驗的群體來說,難免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

(一)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監督與管理。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監管盲區,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高校學生是新媒體的推崇者和使用者,他們中的大部分具有較強的獨立追求事物的意識,追求自我。新媒體時代,學生可以發表在微信、QQ等平臺上隨意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而這些新媒體平臺具有自由性、匿名性、消解性等特點,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監督與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二)使主流價值觀面臨挑戰。新媒體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信息與數據傳遞過程中,新媒體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參差不齊、魚龍混雜,部分觀念消極,挑戰著主流價值觀念的地位。與此同時,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枯燥乏味,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多樣化發展,這就為新媒體平臺藏匿的消極觀念入侵學生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機。隨著新媒體應用范圍的日益廣泛,學生的日常生活逐漸受到各類信息的影響與沖擊,由于大學生缺乏社會適應能力與明辨是非的能力,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難以全面開展,且開展難度系數逐漸增大。

三、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途徑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傳播速度較快、范圍廣泛、產生的社會影響力較大。因此,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協調教學目標與教學觀念,探索新型的教育途徑,與時展緊密結合。(一)擺脫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助于學生確定日后的發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當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結合新媒體背景高校發展趨勢,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積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尋新媒體的教育作用,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思想動態,有效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新媒體時代,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全面了解并接觸社會,逐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其畢業后進入社會夯實基礎。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講述式教學模式,積極采用新媒體與新技術,鼓勵學生通過微信或微博推送最新信息參與社會熱點話題討論,引導其主動探求事實真相,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新媒體技術,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有效應用碎片化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構建新媒體交流平臺。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國家棟梁的重要基地。新媒體時代,教師應當運用新媒體的積極影響,對學生傳遞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構建依托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的新型教育教學交流平臺,便利學生與教師在平臺中探索交流,進行思想碰撞,產生創新的火花,從而幫助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走出發展困境。高校應當積極構建新媒體系統,積極為全體師生提供豐富的課堂資源,引導學生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高層次的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要通過新媒體技術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變成生動趣味的PPT課件,可以用視頻播放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比如感動中國等,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學習到思想政治知識,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對新媒體的使用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并結合思想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應用。教師必須深化對新媒體的整合與應用,積極轉變思想,科學合理地運用新媒體工具,并根據學生的思想政治優勢及生活成長環境,運用新媒體虛擬世界的交流溝通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學途徑與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新事物的產生,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新媒體時代,各類魚龍混雜的信息席卷而來,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的影響。例如,有的人會在網絡平臺上宣揚個人主義與迷信思想,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的集體主義、愛國思想相悖,當學生同時面對不一致的價值觀時會感到迷茫,難以判斷,更有甚者會動搖內心。對于這種情況,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微信、QQ等交流。通過在線交流,教師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發展動態,幫助并引導學生解決心中的困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學生日后學習和成長掃清障礙。(四)關注新媒體,豐富課堂教學。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當變革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對時事熱點的分析,引導學生探索交流并關注時事。同時結合社會發展需求,與時俱進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時事熱點的敏感度。新媒體時代,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難以自拔,與現實生活脫軌,不利于其發展人際關系,性格也有所扭曲,這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高校教師要主動掌握并建立網絡教學體系,通過QQ或者微信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優先選擇并建設與學校相關的熱點內容,融入學校教育過程。通過拓寬學生知識面,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是學生學習與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多關注新媒體發展,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系統性的網絡知識培訓,不斷增強自身知識積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跟上社會發展步伐與學生的節奏。此外,教師也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適應社會的多元化發展需求。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創新改革,通過構建多元化的交流平臺,加強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緊隨時展的步伐,創新教學方法與內容。同時,教師也要加強與學生思想上的溝通與交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通過及時的引導與幫助,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思想政治內容,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姜麗華,趙利芳.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唯實(現代管理),2015(11):33-34.

[2]宋文勝,肖長華.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探究式教學模式思考[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72-74.

[3]白璐,劉龍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探究———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學[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265-266.

[4]翟燕,李飛龍.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7(6):247-248.

[5]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作者:官孫平 單位:阿壩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