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業設計教學改革實踐與構想
時間:2022-06-21 09:33:26
導語:高校工業設計教學改革實踐與構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工業設計專業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門新興專業。工業設計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具有綜合性非常強、涉及面十分廣的特點,其廣泛涉及到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工程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等多個領域、多個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是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工程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等高度融合的一門科學[1]。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工業設計專業的起步較晚,但其發展缺十分迅速,這一現象即反映了社會對于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需要,但難免也有“一哄而上”“隨波逐流”之嫌;與此同時,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部分高校側重于工程技術方面的培養,部分高校側重于人文藝術方面的培養,這些現象,均給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建設與持續發展帶來了承重的壓力。
二、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構想
第一,對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合理調整,加強對于教學知識的整合,以拓展知識面。為加強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必須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多地獲得知識。為實現這一目標,可以根據工業設計專業生源的差異,對工業設計專業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合理調整,也就是說,生源不同,制定的教學課程體系也要有所差異[2]。工業設計專業共有兩種生源,即理工科類生源以及藝術類生源,制定教學課程體系的時候,應在重視共通性的基礎上,針對兩種不同的生源分別進行適當的調整。其一,在制定教學課程體系的時候,應根據大學本科的教學要求以及實際教學情況,對原有的課程相應的進行精簡,并增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新課程,盡可能地使課程體系涉及到廣泛的知識面。例如,我國某高校,在進行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調整課程體系的時候,就縮減了圖形創意設計課程以及平面構成課程的課時,增設了裝飾基礎課程這一新的內容,并有機結合平面設計,構成了平面設計基礎課程,學生在完成對平面軟件的學習之后,便可以利用軟件進行課程練習、完成作業。通過進行這樣的改革,從而不僅保障了基本作業量,也給學生提供了運用軟件的一個良好的機會,同時裝飾基礎還能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形”的正確認識與理解[3];其二,對于高校工業設計專業來說,其不同課程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這就導致了部分教學內容之間存在著重復現象。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對現有課程進行合并、優化整合,壓縮部分重復的教學內容,以便于在有限的學時內盡量多開設一些有用課程。例如,我國某高校,在進行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調整課程體系的時候,對效果圖、表現技法這兩項內容進行了合并,大大減少了兩種課程的學時;對建筑制圖、工程制圖這兩項內容進行了合并,變成了設計制圖;對包裝設計、廣告設計這兩項內容進行了合并,變成了包裝與廣告設計,大大減少了兩種課程的學時。第二,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新型教學課程體系的創建及其特征。對于高校工業設計專業來說,其所建設的教學課程體系,應包括專業方向平臺、基礎平臺,其中,基礎平臺包括三種,即通識文化基礎平臺、學科專業基礎平臺以及實踐基礎平臺[4]。其一,是基礎平臺。首先,學科專業基礎平臺主要由理論類基礎課程、設計類基礎課程以及造型類基礎課程這三個部分構成,理論類主要包括藝術概論、設計史以及中外美術史等,設計類主要包括透視與設計素描、產品速寫以及平面設計基礎等,造型類主要包括色彩、素描以及速寫[5];其次,通識文化基礎平臺主要由文化素質課程以及國家對于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一些指令性課程所構成;再次,實踐基礎平臺主要由技術類技能實踐、藝術類技能實踐這兩大部分組成,與此同時,這兩類技能實踐分別設有各自的社會實踐活動、課堂實驗課;其二,是專業方向平臺。其主要包括主干課程、一般專業課程、拓寬專業面的綜合選修課程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例如,為進行理論上的培養,而設立了設計概論課程、產品語意學課程;為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而設立了產品開發設計課程、系統設計課程、產品設計初步課程以及人機工程學課程;為培養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而設立了工程制圖課程、平面設計表達課程以及立體設計表達課程;拓寬專業面的選修課程主要包括投標行產品設計、產品創新性設計、產品交互式設計以及仿生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其一,課程總學時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大大減少了必須課的課時,盡力多地增加了選修課的課時,提高了選修的范圍及其在教學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二,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堅持拓寬專業、加強基礎以及實現整體強化的改革原則,專業培養目標十分清楚、明確,通過對教學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與重組,對部分重復的課程進行合并、壓縮,著重突出主干課程、重要課程,加強對于教學知識的整合,教學進度安排的合理、有序,最終有利于促進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水平與效果的提高;其三,大大增加了實踐環節、具有較強實際操作性課程在教學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從而有利于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第四,在質量層面上對計算機課程進行了強化,不要求學生對多個軟件進行平鋪似的學習,而是對其中一兩個重要的軟件進行集中授課、講授。
三、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化
第一,構建開放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我國部分高校中,工業設計專業分割十分嚴格,同時學科與學科之間相對比較封閉,這樣的情況嚴重限制了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面對這樣的現象,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始終堅持開放性思想與理念的指導,改變標準化、“一刀切”的教學管理模式。例如,可以構建“一校多模式”的教學管理體制,聘請一些專業教師、引入一些兼職,打開眼界,提高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開放程度,全面加強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學術水平,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主動性。為了構建開放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就必須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與課程結構。其一,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打破固定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梢圆扇∫韵聨追N措施,包括:一是選擇多媒體教學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并對其進行有效利用,借助組織模擬答辯,實現教學效果的活化與強化;二是組織一系列能夠引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的課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市場、走向社會,親身感受設計競爭、生活競爭的氛圍;三是改變教學成果傳統的評價方式,將評價權轉移給學生,并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四是對考試辦法進行改革,組織教師舉辦公開講評,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將評分變成引導學生提高素質與能力、加強教學效果與水平的一項有效措施。第二,構建動態化的新型學習模式。動態學習模式指的是,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即課堂內、課堂外均保持學習狀態。在高校之中,每一個學生都應是兼顧研究者、探索者、學習者以及發現者等角色的綜合個體,師生間應建立公共關系,作為教師,應高效利用已有的研究項目資源,致力于教育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提高,構建動態化的新型學習模式,達到教學互動的目標,最終形成一個富有生機的、有效的智力生態系統,在教師、學生雙方之間形成一種開放的、自由的追問風氣,使學生變成兼顧研究者、探索者、學習者以及發現者等角色的綜合個體。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學會利用啟發式的教學手段,改變以往學生所采取的學習方法,即“教師講、自己記”,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優秀作品展,采用作品學分制或者是展覽競賽制,將學生的作品與學生的學習評價、教師的教學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第三,構建“三統一體”的新型培養模式。眾所周知,手的教育、腦的教育以及心的教育,是教育的三個方面,首先,手的教育指的是,通過對材料以及制作過程的接觸和體驗,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工藝技能;其次,腦的教育指的是,設計反思、理論研究以及創新思維;最后,心的教育指的是,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造精神以及設計修養。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更加加強對這三個方面的重視。手的教育、腦的教育以及心的教育這三個方面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體,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基于這樣的原因,對學生手的教育、腦的教育以及心的教育這三個方面的培養,也要從整體上出發,構建科學的、“三統一體”的新型培養模式。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對于任何一門課程,都要突破單一的、僵化的局限的課程目標,明確“三統一體”的新型培養思想,以課程具體內容為基礎,注重與加強手、腦、心三位一體的培養以及訓練。而高校工業設計專業部分偏重技能的課程,也存在一些與思維、創新密切相關的訓練。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有機結合能力培養、知識教育,在理論課中有機融入能力訓練,在設計實踐課中引導學生尋找規律、最終上升到上升到理論高度,加強知識、能力有機結合的素質,最終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業設計專業本身便是一門創新的、綜合性的學科,只有進行創新才能得到突破、只有進行整合才能得到發展。就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工業設計專業在高校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與競爭,基于這樣的原因,必須進一步加快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步伐。
作者:張帆 趙一鳴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林乙煌,賴惟永.產品設計專業強化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云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為鑒[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8):226-228.
[2]沈艷.廣西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應用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6(06):18.
[3]李昀桐,宓勝杰.基于創客模式的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6(02):45-47.
[4]王黎輝,劉志強,朱永梅.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工業設計專業“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改革實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1):65-66+73.
[5]陳敬國,劉聰,王書文.以提高有效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2):113.
- 上一篇:鋼質曲軸圓角工藝研究
- 下一篇:農機產品設計中工業設計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