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價值的追求與創新
時間:2022-03-21 11:33:28
導語:高校教育價值的追求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教育價值一直是大眾熱議的話題,“讀書何用”、“高校教育價值何在”……類似問題值得探索,本文著重探討在創立高校教育的特色性、專業化發展角度上,研究高校教育價值的追求與創新。
關鍵詞:教育專業化;高校;教育價值;創新特色
高校教育價值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社會各界紛紛追問:讀書何用、高校教育價值到底何在?高中畢業生輟學了、父親反對女兒上學,稱讀大學不值等事件屢屢發生,其中《財富中文網》中的女孩家境不錯,考上了某所重點大學,但其父不允許其去讀大學,因為她父母算了一筆粗賬:讀四年書花費8萬,高中畢業打工掙8萬,來回就是16萬,讀完大學,即便找到了一個工作,月薪也就兩三千元,浪費錢和時間卻是四年。可見關于讀大學的意義、高校教育的價值問題亟待思考,本文從教育專業化視角出發探討高校教育價值的追求與創新。
一、教育專業化
專業(profession)不同于一般的職業(occupation),表示的是一種在某個領域內所擅長的技能,是指對一種事物的了解達到非常透徹的程度。奧爾托加•加塞特撰寫的《大學的使命》鄭重指出大學必須把普通學生培養成為“專業人才”———醫生、法官、數學教師或歷史教師等。教育專業化是指把整個教育行業變成一種“專業”,可以向社會提供某種具有一定獨特性的公共服務。具體可以包括教育者專業化、教育內容專業化、教育方法專業化等,本文著重于討論的是“教育內容的專業化”。教育內容的專業化重點突出的是教育內容的獨特性,追求的是教育內容的卓越,高等院校的教育專業化所要達到的是一種“高”、“精”、“尖”的狀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成為某個行業的佼佼者,處于領先地位,并且是其他院校學生所不具備,因此高校之間的存在也是一種競爭狀態,可以借用奧爾托加•加塞特的話來說就是讓整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高度的“競技狀態”,人人具備“奧林匹克精神”,但是這種狀態也會出現弊端,嚴重的時候會回歸原始社會的“弱肉強食”,因此要求高校教育價值要不斷進取、不斷創新。
二、高校教育價值的追求與創新
(一)必要性。學生在追問、父母在追問、整個社會都在追問
“高校的教育價值是什么?”足可以看出大家對高校教育的重視。回溯歷史,最早明確提出教育價值是英國教育理論家斯賓塞,他撰寫的《教育論》中提出“什么知識最有價值”,認為凡是人們所學的各種知識都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價值的大小卻不一樣。斯賓塞之后,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價值分為“內在的價值”和“外在的價值”,波德則提出教育價值的“社會性標準”的概念,他指出:判斷所有科目、課程、教材等價值的標準,就是看它能否有助于受教育者對其生活的社會環境有比較好的了解。然而以上這些都是對教育價值的籠統表述,并沒有把高校教育價值單獨提煉出來。隨著社會發展更多學生以及家長對高校教育的誤解,使人們對高校教育價值的探討越來越激烈化,因此,高校教育價值不該一成不變,而是要不斷追求與創新,來符合時代變化的要求。
(二)追求與創新。對高校教育價值的探索,時至今日,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仍在孜孜以求,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教育價值需要不斷探索與追求:
第一,強調教育主體對教育價值取向的重要作用。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管理強校、文化鑄校亦或傳統榮校等強調的都是教育內容的專業化,教育內容組成教育主體,教育主體可以包括知識、能力、立場、膽識、境界……以牛津大學為例,據統計英國有27位首相畢業于牛津,政府內閣成員和各洲、市長90%是牛津畢業生,目前全世界現任的總統、首相、王子等國家元首中,有53位就讀過英國牛津大學,如此之多的政治精英的出現和其教育主體、教學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充分體現其追求的教學價值便是教給學生學會看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所以多出政治家。
第二,堅持特色立校,專業化教育教學內容,打造全國知名品牌。面對近年來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日趨大眾化、多樣化的教育狀態,眾多學校就如同散落到不同地區的多胞胎姐妹,教育模式趨同,教育內容大同小異,這對人才的專業化培養極大不利,同時高校間的“優良的競技狀態”舉步維艱,因此高校能否以特色見長,以特色取勝,特色立校,顯得尤為重要。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一所名牌大學,身先士卒,給大家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1950年被正式命名組建成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新型社會主義大學,于是教育目標應是“傳播和普及馬克思主義,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近年來十分注重發揮學校的特色,重視自身的辦學傳統,弘揚自身的文化精神,明晰自身的目標定位,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打造專業化的社會主義大學。通過對我國高校各專業教育教學內容進行調查了解發現,基本所有專業學科都會開展外語以及政治教育,然后是各專業學科的專業知識以及選修知識,專科所學科目數量平均為23門,本科所學科目為25門,研究生所學科目為18門,同一專業在不同院校的教學內容基本一致,也就是說在理論課程方面重點大學與非重點大學所培養的學生基本上差別不大。再者來看,A大學有會計電算化專業;B、C、D大學也有會計電算化專業,全國眾多院校中會計電算化這一專業難以勝數,那么學生選擇哪所大學最合適變成了難題。倘若如前所述,授課內容主體上基本一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個大膽提議:假設僅有A、B、C、D四所學校有這個專業,并且是重點專業,國家花費重資打造這四所學校的會計電算化專業,而其他學校———EFGHJ的重點專業為工商管理,以此類推,每幾所高校與其他院校均有不同,如此一來,各所學校各有側重,攥緊拳頭,重點突破,每所學校都可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專業品牌,當然,這個提議還很值得商榷。
第三、培養專業化教師隊伍,注重創新高校教育價值。美國學者賽克斯認為:“專業化依賴于兩大策略:篩選和吸引。”前者是指嚴格依據專業標準篩選優秀人才;后者是指“運用報酬和激勵手段吸引并留住”求職者。因此,高校必須制定規范化的專業標準:在師資選拔上,把好“入口關”,注重把優秀人才及時充實到高校教師隊伍中來;再次注重高校教師的培養與提升,最后創設有利于高校教師隊伍專業化的良好環境。總之,可以通過培養更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來創新高校教育價值,完成高校教育教學目標。由此可見,在“大學無用論”輿論的聲討聲中,在教育內容專業化方面做出合理調整,正視高校教育價值的追求與創新刻不容緩。
作者:王海焦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
- 上一篇:微時代高校教育管理困境和有效突破
- 下一篇: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體育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