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踐與分析

時間:2022-11-04 10:59:28

導語: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踐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踐與分析

摘要: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對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現小康具有重要意義。借鑒當前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模式和經驗,介紹寧德市基于社會中介機構市場化運作和政府信用網平臺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做法,深入分析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難點。為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出加強地方政府的領導作用、建立激勵和懲戒機制、規范信用評價體系等針對性政策建議。

關鍵詞:普惠金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滯后帶來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仍是制約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對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現小康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模式和典型做法

當前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農戶信用信息開展信用評價;建立農村征信知識宣傳長效機制;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以下簡稱“三信”)創建活動;出臺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制度等。(一)麗水模式。浙江省麗水市開發農戶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麗水市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并定期更新金融、農業、林業、扶貧、建設、國土、公安、水利、市場監督等部門的信用信息,基本實現覆蓋全市農戶。同時,推進“信用惠德”工程,將關心公益事業、遵守社會公德等內容納入農戶信用評級體系范疇,引導金融機構依托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在農村地區開展“整體批發集中授信”業務,有效降低了金融機構“三農”信貸業務的成本。[1](二)青海模式。青海省在全國率先以省為單位,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以村委會和大學生村官等渠道精準建立農戶信用檔案,推進全省農牧區信用體系建設。設立縣域“三農”小額信用貸款財政擔?;鸷娃r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形成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力,打破了金融支農的瓶頸[2]。(三)寧波模式。浙江省寧波市開發普惠金融信用服務平臺——寧波市農戶信用檔案移動互聯平臺,金融機構可以在獲得農戶授權后在該平臺查詢農戶非銀行信用信息,也可以通過平臺上和推介涉農金融產品,農戶可以實時向該平臺提交個人信息,實現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對接[3]。此外,黑龍江克山縣建立縣級信用信息中心,通過有效整合信用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完善信貸產品風險評價機制;廣東省茂名市建立全國最大的地市級農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并依托該數據庫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踐——福建省寧德市

(一)基于社會中介機構市場化運作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2007年,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按照“政府推動、人行引導、各方參與、中介操作”的思路,設立掛靠政府扶貧辦的社團組織——屏南縣小額信貸促進會,集“農戶信用信息采集、貸款推介擔保、農戶項目對接服務”等功能,在政府授權下,自主開發“三農綜合服務信息平臺”,負責對該縣農戶的信用信息進行征集、評價、更新、推介,探索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市場化運作思路。該平臺主要通過現場動態采集和政府信息導入兩個渠道采集信息(即由村級金融協理員或村兩委為主干動態采集農戶家庭及生產經營信息,政府相關部門定期導入計生、林業、農業、民政、扶貧等信息),建立農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和農戶信用檔案。(二)基于政府平臺的“信用網”建設。2015年,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探索建立以服務金融機構實際需求為定位的農村信用平臺——“古田信用網”,該平臺涵蓋農戶網上申貸服務、農戶非銀行信用信息查詢、“三農”政策和支農信貸產品、失信公示、金融宣傳、政銀企農實時交流、后臺管理等七個功能,截至2019年6月已收集民政、法院、房管、市監、衛健、供電、稅務、環保、人社、扶貧等12個部門的政務信息21.96萬條。根據金融機構要求,又先后補充了婚姻狀況信息、失信被執行人信息、農房不動產權信息、房產查解封信息、公職人員不良貸款等“三欠”信息、拒服兵役人員處罰信息、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貸款人員信息、“信用村”建設信息等信息的查詢功能。截至2019年6月,“古田信用網”已為當地金融機構提供農戶非銀行信用信息查詢1.68萬次,基本解決了金融機構辦理借貸業務的需求,累計有898戶農戶通過“平臺”進行貸款申請并簽約授信,授信總額1.13億元,化解了金融機構“難貸款”、農戶“貸款難”的困局。(三)基于營造良好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三信”創建活動。積極開展“三信”創建活動。中國人民銀行寧德市中心支行推動轄內涉農金融機構(主要指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積極參與“三信”創建工作,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截至2019年6月,寧德市共創建信用村970個、信用鄉(鎮)38個,評選信用農戶24.34萬戶。2019年,轄區壽寧縣成功創建福建省第二個“農村金融信用縣”。成立“壟上行•背包銀行”服務隊,提供上門金融服務。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壽寧縣支行組織轄內金融機構成立志愿服務隊,統一配發內含平板電腦、日志臺賬和金融知識宣傳冊的背包,上山下鄉、進村入戶,登門為農戶“面對面”建立信用檔案并提供基礎性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6月,“壟上行•背包銀行”服務隊足跡遍布全縣209個行政村,累計駐村服務591個工作日,完成整村推進精準建檔28個村,為2868戶農戶評級授信。壽寧縣“壟上行•背包銀行”服務隊被評為2017—2018年度福建省人民銀行系統優秀志愿服務團隊。

三、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問題與難點

(一)工作機制建設不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組織架構。雖然大多數地方政府都已成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但在實際工作中,多數處于掛名形態,難以發揮領導職能,無法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性不高。農村信用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相關涉農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但由于政府相關涉農部門沒有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考評指標和獎懲機制,出于自身工作量考慮,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工作協調推動難度大。(二)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一是金融機構承諾的優惠政策一般僅針對信用戶,而信用鄉(鎮)、信用村在信用創建中并未享受到直接、明顯的優惠政策,與其他鄉(鎮)、行政村差異不大,影響其參與信用創建的積極性。二是金融機構各自為政缺乏聯動,各金融機構的優惠措施只覆蓋本機構評定的信用戶,不惠及其他金融機構評定的信用戶,影響到信用戶的公信度。三是政府相關涉農部門優惠措施,如財政貼息、支農扶貧、民生保障等尚未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掛鉤,難以形成政策合力和乘數效應。(三)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缺失。一是缺乏統一的評定標準。金融機構制定的“三信”評定標準各不相同,信用信息的采集渠道、采集種類互有差異,評定結果常常大相徑庭。二是缺乏統一的評定管理辦法。金融機構的“三信”評定管理辦法自成體系,事實上形成評定結果只限于自己使用,不被其他金融機構認可。三是信用信息未實現共享。金融機構涉農業務處于激烈市場競爭中,出于競爭考慮,各機構都將采集到的農戶信用信息視為商業秘密,不愿與其他機構共享。(四)信用創建退出機制不健全。一是金融機構“三信”創建機制重創建輕退出的傾向比較突出,創建指標設計比較嚴密可操作,但退出標準則比較模糊,事實上形成“進不容易退也不容易”的局面,難以形成“三信”創建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二是部分金融機構為了保持一定比例的“三信”,達到上級“三信”創建考核指標要求,主觀上有可能袒護符合退出標準的“三信”,而不愿啟動“三信”退出機制。(五)激勵與懲戒機制不完備。一是信用激勵機制缺失。信用激勵機制的缺失使參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經濟主體和個人無法通過守信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二是失信懲戒機制缺失。失信成本過低助長失信行為的發生,導致信用交易過程中產生逆向選擇和信用道德風險,增加金融機構經營風險,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參與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4]。

四、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政府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領導作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實現普惠金融可持續的前提和保證,各級地方政府應建立高效精干的領導機構,整合各種資源形成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合力。建議縣級以上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人民銀行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各金融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統一組織、協調、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各鄉鎮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推進本鄉鎮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二)激勵懲戒雙管齊下,發揮信用示范作用。加大對失信人員的曝光力度,將失信人員、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名單在電視臺、政府相關網站等媒體平臺予以曝光,形成輿論高壓。嚴格落實對失信人員、失信企業實際控制人的限高措施,對列入“逃廢銀行債務黑名單”的企業和人員實施限制資產轉讓等聯合懲戒措施。將信用狀況納入“公職人員、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村兩委主要干部”等五類人員考察內容,發揮五類人員在信用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守信受益、失信必懲的社會氛圍。對公職人員實行“三停、五不”強制措施。即凡國家公職人員和金融機構內部職工拖欠貸款逾期未還的(含擔保),采取不提拔、不調動、不評先、不加薪、不晉級措施;情節嚴重的,實行停職、停崗、停薪,并在媒體上予以公布。對涉及拖欠貸款逾期未還的(含擔保)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請人大、政協中止其資格或停止職務。(三)以村為中心環節,推進“三信”創建工作。探索建立“政府牽頭、人民銀行主導、各涉農部門及金融機構配合、農村各經濟主體參與”的工作機制,以“普惠金融信用村”創建為中心環節,有序推進“三信”創建。健全信用創建工作頂層設計,開展“普惠金融信用村”創建活動。統一創建標準、評價辦法、優惠措施,并將創建條件、優惠措施予以公示,確保差異化優惠措施落實到位,真正實現“信用有價”。建立農村信用體系“四個機制”,即農村信用信息征集機制、農村信用體系評價機制、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和農村信用擔保機制。以建立農戶信用信息征集與評價體系為切入點,整合涉農信息資源,開展農戶信用評分工作。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開展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創新,并與各項支農惠農金融政策相結合,推進“三信”創建工作。在培育信用典型的工作中,對已成功創建的“三信”,要求金融機構認真開展“回頭看”,搞好查漏補缺,確保年檢合格率達100%,保證存量;對未完成創建任務的鄉鎮,督促其按計劃推進創建工作,確保增量;將支農再貸款的使用與“三信”創建工作相結合,提高小額信用貸款受惠面,增強示范帶動效應,逐步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持續深入開展“青年信用示范戶”評定工作,為青年創業搭建更為便捷的融資平臺和渠道。(四)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共享和應用功能,積極打造信用網絡平臺。建立農戶信息電子數據庫,打造農戶信用信息征集和應用平臺。開發基于短信、APP、PC端的農戶信用信息征集系統,以相關部門信息為主、以調查信息為輔,采集包括農戶基本信息、住房信息、生產資料信息、信貸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核查機制,提升農戶信用信息征集的準確度。繪制縣域金融生態圖譜,客觀展示轄區金融生態環境概況。以金融生態地圖的形式直觀展示轄區信用鄉(鎮)、信用村的評選條件、分布情況和金融機構對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農戶金融優惠措施,并在相關媒體上予以公示,擴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宣傳效果。(五)提升農村誠信教育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加強農村誠信文化的提煉和傳承。制作適合農村、農民的誠信教育宣傳材料,推動誠信教育因地制宜、進村入戶。發動和組織金融機構充分利用“3.15《征信業管理條例》頒布紀念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金融知識普及月、節假日、少數民族節日等時間節點,開展貼近群眾、形式多樣的誠信宣傳活動,增強廣大群眾守信用、用信用的自覺意識,營造良好的誠信輿論氛圍。有效發揮鄉村治理在促進農村信用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將村鎮布局、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重點向信用環境好的村鎮傾斜,發揮資源配置對農村信用環境建設的引領作用。借助新媒體方便、快捷、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的優勢,拓展新媒體宣傳渠道,創作“互聯網+”誠信宣傳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視頻網站、門戶網站等直接向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更高效、更快捷地傳導誠信文化。

參考文獻:

[1]陳繼明,孔祖根,陳明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麗水模式[J].中國金融,2012(13):54-55.

[2]歐陽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與普惠金融發展:以青海省海東市為例[J].青海金融,2014(12):48-50.

[3]郭樂琴.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模式比較及思考:基于寧波特點分析[J].征信,2010,28(6):65-67.

[4]李新耀.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探析[J].征信,2016(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