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

時間:2022-06-10 11:00:21

導語:建設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水污染控制研究

[摘要]滯洪區建設工程屬于生態類水利建設工程,特點是涉及面積廣、工程點分散、主要環境污染產生于施工期等。本文以淮河流域重點滯洪區建設工程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工程宿遷市境內工程為例,通過對施工期水污染源產生情況的分析,提出了滯洪區施工過程中水污染控制措施,并對水污染控制措施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評價分析,以此給后續工程及其他類似項目的水污染控制提供借鑒和經驗。

[關鍵詞]滯洪區建設;水污染;控制措施;應用效果

歷史上我國淮河流域洪澇災害頻頻發生,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水系因排水不暢,洪水出路少,洪澇災害更頻繁[1]。黃墩湖滯洪區位于沂沭泗水系駱馬湖西側,是為確保駱馬湖防洪安全,保護駱馬湖下游耕地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設立的。滯洪區作為流域防洪減災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分蓄超額洪水、削減洪峰的作用,在防御流域大洪水、保障中下游重要城市和重要防洪地區的安全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滯洪區又是區內居民賴以生存的場所[2][3]。因此,黃墩湖滯洪區的建設對于防御流域洪水、保障流域防洪安全、改善區內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工程基本情況

黃墩湖滯洪區為2009年《全國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規劃》淮河流域確定的21個滯洪區之一[4],界于黃、淮之間,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駱馬湖西側,本文以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工程宿遷市境內段工程為例,闡述了滯洪區建設過程中水污染控制措施及應用。宿遷市境內工程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位于皂河鎮和黃墩鎮,涉及河流主要包括中運河、邳洪河、黃墩小河等,重點保護區為中運河(宿豫區)清水通道維護區,主導生態功能為水源水質保護,水質保護目標為Ⅲ類。本工程的特點包括:涉及區域面積大較大;以線性工程為主,施工戰線長;分段施工、各道工序相互交叉,建筑物和撤退道路較多,各個工程點十分分散[5]。據此,對該類工程的水污染控制,應在充分調查和了解項目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和采取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經濟性的處理處置措施[6]~[7]。

2.工程建設內容

本項目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滯洪區防洪工程及滯洪區安全工程。工程建設內容共包括1處堤防加固工程、16條撤退道路工程、4座橋梁工程、6座穿堤涵洞和22座穿路涵洞工程等。滯洪區防洪工程包括廢黃河北堤堤防加固工程,復堤長度470m,堤頂防汛道路1.0km;穿堤涵洞工程,拆建穿堤涵洞6座。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包括撤退道路工程,撤退道路共16條,其中新(改)建撤退道路8條、擴建撤退道路8條;拆建、新建橋梁工程4座;穿路涵閘工程,穿路涵閘22座。

3.水環境保護目標

本工程涉及中運河、廢黃河、邳洪河和黃墩小河等,中運河(京杭大運河)、邳洪河為列入《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河流,均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要求的Ⅲ水質標準。對照《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蘇政發〔2020〕1號),本項目涉及的中運河段屬于中運河(宿豫區)清水通道維護區。

4.施工期污廢水產生情況分析

滯洪區建設工程污染物主要產生于施工期,施工完成后的非行洪期無污廢水產生,施工期產生的污廢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其中施工生產廢水主要來源包括泥漿水、基坑廢水、機械沖洗含油廢水。一是樁基泥漿水含有一定量的微細泥顆粒,且具有一定的黏度,主要污染物為SS。因其懸浮物含量較高,若溢入自然水體,會造成水體懸浮物含量大幅提高。二是基坑排水分基坑初期排水和施工期經常性排水。施工期排水采取設置地表明溝排水的方式。初期排水是排除土石圍堰內的基坑存水,主要污染物為SS,懸浮物濃度相對較低;經常性排水是由降水滲水和施工用水等匯集的基坑水,主要來自混凝土養護用水、圍堰滲水及雨水等,懸浮物濃度一般為2000mg/L,且廢水呈弱堿性。如果直接將基坑排水外排,將使水體懸浮物含量及pH都有所增加。三是機械沖洗含油廢水因各施工區施工機械定期檢修和沖洗產生,其主要污染物為石油類。含油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污染附近水域,進入水體的含油廢水在短時間內難以降解,會在水體表面形成油膜污染。

5.水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施工人員生活產生的污水,根據施工人員食宿安排包括施工項目部生活污水、施工營地生活污水。本工程因本工程各個施工點十分分散,且單個工程的工程量不大,現場施工人員多數來自當地,所以未集中施工營地,只集中設置了2處項目部,項目部用房租用當地民房,租用民房配有化糞池,因此生活污水的處理不需要再另行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對樁基工程產生的泥漿水如何處理,環評和設計階段未明確說明,根據工程攪拌樁和砼灌注樁工序實際情況,泥漿水先儲存于泥漿池,循環回用于自身工序,只有樁基施工完成后需要廢棄多余的泥漿水。一般泥漿水的處理有自然沉淀和機械分離兩種方法,對于泥漿水產生量大的項目應配置泥漿脫水干化設備處理,但本工程的泥漿水產生量并不大,若配置泥漿脫水干化設備處理既用處不大又造成浪費,因此建議不必設置干化處置設備,通過設置泥漿池和沉淀池處理。基坑廢水主要產生于涵洞、橋梁等構筑物建設工程中,因各個構筑物比較分散,產生的基坑廢水難以集中處理,因此根據各個工程點基坑廢水的產生量應設置沉降池進行處理。對于沖洗含油廢水,環評階段提出在每個施工區設置小型隔油池處理;設計階段提出在機械停放場設置沉沙濾油池。考慮到本工程很多單體工程施工點機械設備用量少,無集中機械停放區也不進行機械沖洗和檢修等,檢修廢水的排放量小,且呈間歇性排放。為避免成本無效增加和資源浪費,只在機械設備集中停放區按設計要求設置沉沙濾油池,在無集中停放區的施工區域不必設置隔油池設施,但要落實含油廢水的統一收集收運措施,做好含油廢水不外排。

6.水污染控制措施實施情況

生活污水方面,項目部產生的廚房泔水使用泔水桶收集,其他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有的化糞池,泔水收集后用于家畜飼養,化糞池由當地居民自行清理后用于農用。泥漿水方面,根據項目情況,在樁基工程外圍設置圍堰,防止泥漿水外流,并設置了泥漿池和沉淀池對泥漿水進行沉淀處理。經沉淀后的上清液有兩種去處,一是循環回用于自身工序;二是回用于場地灑水。沉淀池剩余的沉渣干化后轉運至棄渣場。基坑廢水采取設置沉降池進行處理,將沉降后的出水回用于工程其他工序及場地灑水,沉渣干化后運送至棄渣場。沖洗含油廢水方面,在機械設備集中停放區按照設計要求設置小型沉沙濾油池,并在四周布置排水溝。在無集中機械停放區的工程區,對于零星產生的含油廢水配置含油廢水收集桶進行統一收集,集后定期運送至沉沙濾油池處理。

7.水污染控制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水污染措施的選用及應用,本工程的生活污水,泥漿水、基坑廢水、沖洗含油廢水均得到了合理處置,未排入周邊水體,有效保護了周邊河流水質。為避免建設過程中施工污廢水對清水通道維護區的影響,除了施工期控制以上污廢水排放,同時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清水通道保護區設置警示牌及宣傳牌;嚴格控制施工范圍,在保護區范圍內嚴禁設置施工場地,也未設置臨時棄渣、棄土場地;施工后對施工跡地已經進行了植被修復和植被補償等[8]。采取了以上環保措施后,工程建設對清水通道維護區未造成明顯影響,施工期結束后水環境可逐步恢復的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綜上,本工程施工期產生的污廢水均得到妥善處置,未外排,對地表水環境質量基本沒有造成影響。

8.結語

滯洪區建設工程為生態類建設項目,滯洪區建設工程水污染物主要產生于施工期,非行洪運行期無污廢水產生,水環境保護方面應重點關注對水環境保護區的影響。根據滯洪區建設工程實際情況,綜合分析環評階段和設計階段提出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本著實用性與節約性原則,優選具備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工程施工階段,應制定有效的環境管理制度,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尤其加強對水環境保護區的管理和防護措施,杜絕污染物排放,以確保水污染控制措施及其他環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實,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本工程建設不利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工程施工過程對水、聲環境和生態的影響等,在認真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不利環境影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緩解,本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以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以內。本工程既是防治洪澇災害的興利工程,又是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持續良性發展的環境工程,不存在明顯制約工程實施的其他環境問題。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工程是一項防災和減災水利工程,也是維護地區社會經濟和環境功能的一項環境保護工程。項目的實施可提高項目區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減少洪澇災害損失,有利于改善治理區生態環境和居民生產生活環境,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戴秋萍,韋姝.江蘇省淮河流域洼地治理工程創新舉措淺析[J].中國水利,2020(23):40-41.

[2]侯傳河,沈福新.我國蓄滯洪區規劃與建設的思路[J].中國水利,2010(20):40-44.

[3]宋豫秦,張曉蕾.中國蓄滯洪區洪水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途徑[J].水科學進展,2014,25(6):888-889.

[4]耿永強,夏成亮,許生.宿遷市黃墩湖滯洪區安全建設與管理探討[J].治淮,2019(4):48-49.

[5]周松濤.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工程水污染問題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9,45(12):243-244.

[6]蘇東輝,龐曉露,姚德飛.水利水電工程環??⒐を炇照{查內容與重點[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33(6E):483-487.

[7]閆俊平.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的保障機制[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4,12(1):71-75.

[8]夏萍娟,陳芳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擾動區景觀生態恢復與建設的探討[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3,22(Z1):103-105.

作者:楊慧萍 單位:南京龍悅環境科技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