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信用擔保研究
時間:2022-09-17 11:10:17
導語:建設工程信用擔保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建筑市場發展過程中,工程信用的建設對規范建筑市場各方行為,完善建筑市場的誠信體系,保障建筑市場健康發展的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國內建筑市場的發展情況,分析建筑市場存在的失信現象,運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了產生失信現象的原因,提出了加強、完善工程信用擔保應用機制的對策、方法、措施。
關鍵詞:失信現象;原因分析;工程信用擔保建設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系。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建筑市場也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以2018年為例,中國建筑業總產值達2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9%。2019年中國建筑行業總產值已突破25萬億元。預測到2023年,中國建筑行業總產值將達33.05萬億元。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招投標、施工質量、拖欠工程款等相關工程信用問題層出不窮,其中尤以拖欠工程款最為嚴重。最嚴重的時期,中國建筑業累計拖欠工程款逾三千億元,相當于建筑業年總產值的19.6%。因此,改革和建設工程信用擔保,協調建筑市場發展勢在必行。工程信用擔保是轉移、分擔、防范和化解工程風險的重要措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信用體系的主要支撐,是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的有效手段。當前,建筑市場存在著工程防風險能力不強,履約糾紛頻發,工程欠款、欠薪屢禁不止等問題,亟需通過完善工程擔保建設機制加以解決。從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合法權益。
一、工程信用擔保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工程信用擔保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治本舉措,也是建筑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同時,通過加快推進工程信用擔保,能防范應對各類風險、優化營商環境,能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建筑市場主體活力,能創新建筑市場監管方式,適應建筑業“走出去”發展需求。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為目標,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對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誠信管理,建立行政監管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誠信監管保障體制,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是工程信用擔保建設的主要內容。
二、建筑市場的失信現象
目前建筑市場中的信用缺失現象較為嚴重,惡意欺騙、惡意競爭、串標、房屋倒塌(質量安全問題)、拖欠工資等問題屢屢發生。據其原因,主要是建筑市場的信用缺失現象嚴重。而失信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建筑市場的失信行為:(一)業主的失信行為造成了工程建設領域龐大的債務鏈的形成。據統計,全國施工企業被拖欠工程款最高達2221.5億元。從業主到總承包商、分包商,再到項目經理、包工頭最后到打工仔,層層拖欠,形成了一個復雜的“債務’連環套。任何一個環節的失信行為都有可能形成三角債問題,而業主失信正是這個套的“死節”。(二)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人,行使建筑市場監管職能,其失信行為引發了工程建設領域大量的腐敗案件,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全國檢察機關近幾年查處的10萬多件賄賂案中,涉及建筑業的占一半以上。(三)承包商在建筑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居于信息不對稱的有利位置,承包商的失信行為引發了工程質量低下、安全事故頻發現象。從重慶綦江彩虹橋垮塌,到云南昆祿公路路基塌陷,重大質量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建筑市場的信用缺失和失信行為,對國民經濟和投資建設效益造成重大影響,不但加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本與風險,敗壞了社會風氣,更使全社會資源利用率低下,成為制約生產力發展的“瓶頸”。
三、失信原因的經濟學分析
上述三方面的失信行為的產生,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經濟行為。而且,往往是行為主體的“理性”行為。因此,對信用問題必須進行“理性”的分析。信息經濟學研究的是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經濟主體之間在交易過程中的博弈問題。如果信息對交易各方都是對稱的,則交易各方可以通過簽訂完備合約、減少甚至杜絕失信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看,可把建筑市場的失信現象歸納為“隱藏知識”和“隱藏行動”兩類。隱藏知識或隱藏行動的滋生,將阻遏建筑市場的良性發展。業主的失信將造成龐大的債務鏈;政府的公共權力失信將引發大量的腐敗案件;承包商的失信將導致工程質量低下、安全事故頻發。所有這些信用缺失問題都迫切需要一種強有力的有效機制來遏制和管理。
四、工程信用擔保的建設
既然建筑市場中的上述兩類“失信”有其存在的經濟基礎,而且通常難以完全消除,這就要求我們采取其他有效手段“對癥下藥”。因此,迫切需要設計出相應的機制并加以有效實施。通過加快推行投標擔保、履約擔保、工程質量保證擔保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擔保等綜合手段建立、健全工程信用擔保正是行之有效的機制國家有關法規為加快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工程保函替代保證金是工程信用擔保制度主要手段。工程信用擔保主要內容是大力推行投標擔保,著力推行履約擔保,強化工程質量保函,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擔保。同時,工程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應實現四個統一。統一誠信信息平臺。在現有誠信檔案系統的基礎上,首先要推動區域誠性信息平臺的建設和試點工作,逐步將區域間的誠信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以點帶面,逐步實現全國聯網,構建全國性的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并設立誠信信息交流、的窗口,逐步實現誠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和互認。統一誠信評價標準。制定建筑市場責任主體行為誠信標準。重點評價在建筑市場內從事建筑活動的企業和執業資格人員的誠信行為。結合日常建設行政監管和執法工作的需要,對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在執行法定建設程序、招投標交易、合同簽訂履行、業主工程款支付、農民工工資支付、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應達到的最基本誠信標準。對建筑市場的執業資格人員,也要開展誠信行為的評價。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誠信等級的相關信息在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上向全社會。統一誠信法規體系。制定與建筑市場誠信體系相配套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使誠信體系的建設和運行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內容包括對誠信信息的采集、整理、應用和,對誠信狀況的評價,對征信機構的管理,特別是運用失信懲戒機制對存在失信行為的主體進行懲罰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研究力度,有針對性地建立和完善誠信法規體系的建議和措施,加快建筑市場誠信法規制度建設,加強對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統一誠信獎懲機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將誠信建設與招標投標、資質監管、市場稽查、評優評獎等相結合,逐步建立誠信獎懲機制。對于一般失信行為,要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誠信法制教育,促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對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和人員,要會同有關部門,采取行政、經濟、法律和社會輿論等綜合懲治措施,對其依法公布、曝光或予以行政處罰、經濟制裁;行為特別惡劣的,要堅決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責任,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償失。誠信體系建設要注重調動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在招標投標、資質監管、市場稽查、評優評獎等建筑市場監管的各個環節,對誠實守信的企業和人員給予鼓勵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大正面宣傳力度,使建筑市場形成誠實光榮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環境。
五、結論
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加強工程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建立一套防止失信的建筑市場信用機制,引導各方市場主體樹立信用意識,加強內部信用管理,不斷提高履約能力,積累和提高企業信用。才能減少甚至杜絕失信現象,使我國建筑市場秩序逐漸好轉,并走上健康、良性循環的軌道。
參考資料
【1】崔亞東.論信用缺失與信用制度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5/2001
【2】解民.對市場交易與信用規范的研究科學管理研究.3/2000
【3】于立,于左,丁寧.信用、信息與規則—守信/失信的經濟學分析中國工業經濟.6/2002
【4】王孟鈞等.WTO與中國建筑業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
【5】建設部關于加快推進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建市[2005]138號
【6】關于加快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建市[2019]68號
作者:施儉 單位:上海財經大學基本建設處
- 上一篇:公司技術團隊建設研究
- 下一篇: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