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鎮化協調研究
時間:2022-08-18 04:40:17
導語: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鎮化協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同年5月,農業部啟動了力求農業生態、農村生產、農民生活和諧統一的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美麗鄉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探索和實踐,“美麗”是建設的目標,“鄉村”是主體,“建設”是實現目標的途徑。美麗鄉村建設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載體,深度挖掘鄉村內涵,從而吸引城市的人才、資金和信息等向農村流動,最終實現城鄉的等值化[2]。“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質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階段,它是城鎮化進程的必然結果,也是農村重建的內在要求[3]。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正式公布,要求城鎮化建設立足于生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之上,其關鍵在于不以犧牲農村、農業、農民為代價[4]。但在我國,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城鄉差距過大、發展不平衡是二者協調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城鎮化引領著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是城鎮化的重要推動力,提升人民幸福感是二者的建設理念,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才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5]。鑒于此,本文基于2008—2018年數據,構建陜西省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模型,測算陜西省各地級市協調發展水平。
二、研究樣本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區域概況。陜西省位于中國西北部、黃河中段,下轄10個地級市,常住人口3864.40萬人。2018年,陜西省城鎮化率達58.13%,低于全國1.45個百分點。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使454萬人住進新居,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5000公里。目前,陜西省已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640個,建成“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省級和市級示范縣60個。(二)數據來源。本文以陜西省10個地級市為研究樣本,基于2008-2018年相關數據,研究陜西省各地級市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鎮化的協調耦合程度。文中數據來源為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鑒》、《陜西省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及各地級市社會經濟發展統計公報。
三、指標選取與模型構建
(一)數據標準化及指標權重。本文采用極差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為克服層次分析法的主觀性,采用熵值法對各指標進行客觀賦權。在綜合考慮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影響因素的基礎上,依據客觀、科學的原則,美麗鄉村建設評價體系參考劉繼志[6]、劉翔[7]等人,從村富民強、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三個方面綜合測評美麗鄉村子系統。根據盧瑜[8]、謝國根[9]和丁翠翠[10]等人對于城鎮化的研究,城鎮化評價系統從經濟城鎮化、社會城鎮化、人口城鎮化和生態城鎮化來考量。指標集賦權計算結果詳見表1所示。(二)耦合協調度模型。耦合通常用來研究兩個或多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反映了系統間協調發展的程度,是衡量系統間相互作用的一種手段。當耦合度大時,即各系統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反之,則系統間聯系不密切,發展不協調。(1)綜合評價指數。依據上述評級指標體系及熵值法賦權得出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綜合評價指數,計算公式見公式1和公式2。(1)(2)其中,i為評價總年份,j為評價總指數,xij和yij為美麗鄉村建設各評價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后的值,Wj為指標所對應的權重,f(x)為美麗鄉村建設評價指數,g(y)為城鎮化評價指數,該指數越大越好,反之亦然。∑==1)(ijijwxxf∑==1)(gijijwyy(2)耦合度模型。耦合度是反映系統或要素相互影響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3)其中,,c為耦合度,其值越大,表明兩個系統耦合的越好。(3)耦合協調度模型。耦合系數只體現系統的相關程度,協調程度需靠協調度模型體現,其計算公式為:(4),T為綜合協調指數,用來反映兩個系統發展狀況對耦合協調水平的貢獻。考慮到美麗鄉村建設系統和城鎮化系統同等重要,故a=b=1/2。耦合協調度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見表2。
四、結果與分析
(一)綜合指數分析。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鎮化綜合評價指數如表3所示,西安市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綜合評價水平均高于其余各市,且城鎮化建設超前,首位特征明顯。銅川、寶雞等九市,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綜合評價水平偏低,處于0-0.5之間,且美麗鄉村建設均超前于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綜合發展指數特征如下:(1)西安、寶雞、渭南、延安、榆林、安康市美麗鄉村建設處于波動上升狀態,且西安市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質量和水平一直領先;(2)銅川和商洛市自2008年起,美麗鄉村建設水平持續下降,最低水平至0.18;(3)漢中市美麗鄉村建設水平連年上升,從0.28上升至0.42,增長勢頭良好。城鎮化綜合發展指數特征如下:(1)陜西省各市城鎮化均在逐步增長,渭南市上升幅度最大;(2)西安、銅川、寶雞、咸陽、延安、漢中、安康市城鎮化推進速度呈緩慢波動增長態勢,西安市作為省會城市城鎮化水平最高,咸陽次之;(3)渭南、榆林、商洛市城鎮化建設水平連年增高,城鎮化穩步推進,商洛市城鎮化指數最低,一直處于0.1以下。(二)耦合協調狀況評價。從表4可以看出,陜西省各地級市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耦合協調度值介于0.2-1之間,整體有波動下降趨勢。西安市耦合協調度最高,咸陽市次之,商洛市最后。從時間分布來看,所有地級市2008-2012年耦合協調度值呈“下降”趨勢,在2013年陜西省加強美麗鄉村打造試點工作之后,直至2016年二者耦合協調發展程度逐漸好轉,但近年來有下降勢頭。從空間分布來看,西安市在加快推動城鎮化建設時,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初步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的均衡協調發展,但2018年有所下降。寶雞、咸陽、榆林三市屬于過渡發展類型,其中,2012年下降速度最快。渭南、延安、漢中、安康市介于0.3-0.4之間,處于輕度失調衰退階段。2008-2018年銅川和商洛市耦合協調度介于0.2-0.4之間,發展速度緩慢,在中度和輕度失調之間波動。
五、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城鎮化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各地區應積極推進城鎮化,利用產業促進就業,發展綠色經濟。同時,擴大醫療衛生、教育的投資力度,助推社會城鎮化。同時,也應注重環境保護,打造更加宜居、宜人城市。重點加強西安對關中地帶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知識與技能的流動,推動經濟發展。尤其是陜南地區,發展農村經濟的重中之重為促進農業現代化,對農產品進行加工升級,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從而形成農民收入多元化。陜北地區應降低對資源和傳統重工業的依賴度,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和引進新技術,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是城鎮化進程的持續動力。(二)美麗鄉村建設是城鎮化的重要一環。針對陜北、關中以及陜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建設美麗鄉村。首先,應堅持以高標準、高要求整理整頓村容村貌,完善農村教育、文化等服務設施建設,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其次,發展鄉村旅游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舉措,其基礎是改善人居環境,生態宜居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當務之急。最后,挖掘和凸顯美麗鄉村建設的人文內涵,建設文化標識、文化長廊、文化廣場,在傳承和發揚農村民俗文化的同時,引進現代文化。(三)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協調發展。政府部門需發揮組織帶動、財政引領、協調監督作用,科學繪制美麗鄉村建設—城鎮化協調發展的藍圖,與此同時,社會公眾也應積極參與,從而形成多元參與機制。城鎮化建設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求同存異”的理念,堅持以人為中心,高度重視可持續性、生態優先的發展原則,在推進二者耦合協調發展過程中,加強政策的執行力度,建立健全各項監督制度,堅持精細化管理,不斷鞏固建設成果,為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協調發展提供保障措施。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作者:張昭俊 何麗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研究
- 下一篇:小城鎮增量建設用地評價分析
精品范文
6美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