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經濟危機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8 11:50:00
導語:外國經濟危機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然事件的影響是巨大的:由于安然的破產,美國銀行界的損失在200億美元左右,9家跨國銀行被送上被告席,為安然公司做財務審計和咨詢的安達信公司因協助安然公司做假賬而被起訴。由于安然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安然員工的退休金全部投入本企業股票中,數以千計的雇員養老金損失殆盡。半數國會議員、15位布什政府高官被拉下水,其中包括副總統切尼。安然事件也波及到英國,受沖擊的政治人物中包括了英國首相布萊爾和英國王儲查爾斯。安然事件也不是偶然的,繼安然之后,世界通訊、施樂公司相繼爆出假賬丑聞,美國朝野震動。更為重要的是,安然事件的發生沉重打擊了人們對市場誠信的信心,它表明,根本不存在一個什么“完美的市場”,即使是在一個“完美”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安然事件的誘因是不可控制的金融衍生風險,實質是上市公司的違規經營,基本手法是虛假信息披露,助紂為虐者是中介機構的協同作弊。安然事件的發生暴露了美國經濟在證券市場、關聯交易、信息披露、財務會計制度、公司治理結構等許多制度方面的缺陷,也引起了美國政界、金融界,法律界以及證券監管機構的重視,美國總統布什3月7日提出了一個加強審計監管的10點計劃,根據這個計劃,美國將成立一個聯邦政府的審計監管機構,負責制定審計行業職業行為標準和道德規范,對審計公司進行監督和調查,對違規的會計師進行處罰。美國國會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安然公司以及安達信公司及其高管人員的違規經營和證券欺詐行為,司法部已經對安然公司提起訴訟,罪名是違反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和美國證監會有關規則,虛報業績、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關聯交易披露不實等,估計法律責任將達40億美元。與此同時,安達信公司也以阻礙政府調查安然案被正式起訴。美國普遍服務部門3月14日宣布,禁止所有與安然公司和安達信公司有關的新商業交易。鑒于安達信公司與安然公司協同作弊的事實,美國證監會已做出決定:(1)對涉嫌不正當審計行為的企業加緊清理賬目,以盡快打消投資者的疑慮。(2)嚴格分離審計業務和盈利性財務咨詢業務,以免發生審計的不公正行為。(3)提高企業財務透明度,投資銀行在投資報告中必須向投資者公布相關企業與該投資銀行的關系。(4)要求公司高管人員在出于個人利益買賣股票時要及時公示公眾。從目前情況看,美國由于安然事件的發生,正在啟動包括企業透明度、財務審計制度、政治捐款體制、企業高管人員的職業道德責任等多個領域的改革,新的游戲規則正在迅速到位,但能否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信心,尚待時日。安然事件發生后,美國的民間與官方對此做出的反應是強烈的。這對我們如何建立一個及時、有效、全面、公平的社會監管體制很有啟示意義。
啟示之一:美國經濟體制已是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法律法規完善、監督管理嚴謹、公司治理結構規范,但仍不能避免安然事件的發生,說明市場機制并非萬能。經濟的穩定發展不是市場的自發行為,而是在社會理性操控下的自為過程。市場的發育必須輔之以社會管制,包括政府機構的監管。所以,改革的目標不是如何去構造一個完美無缺的市場經濟體制,而是應當構造一個社會理性有效管制的市場經濟體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啟示之二:游戲規則是嚴肅的,違反了就必須受到懲罰。在安然事件中,我們看到了管制當局的及時反應,在懲治措施上嚴厲果斷,毫不留情。當然,這里也有公眾媒體的介入、政治權術的陰影,但畢竟顯示了法制的強硬。法平如水,法性如火,其無情也應如水火。這個道理美國人比我們認識的要深刻。
案例二:加州能源危機——不是引入競爭的錯
加利福尼亞州號稱“黃金之州”,是美國的第三大州,加州經濟的發展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度達17%,按其經濟實力,加州可在世界上排名第七。然而就是在這里,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能源危機。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加州電力批發市場價格已經上漲了500%,零售電價上漲了二倍。由于批發價大大高于零售價,電力公司的電力交易每小時約損失40萬美元。到2000年下半年,加州兩個大型電力公司由于價格倒掛,累計無法償付的成本高達120億美元,已經瀕臨破產。嚴重的能源緊缺導致州政府多次宣布全州范圍內的緊急狀態,由于擔心冬季斷電,聯邦能源部長于2000年12月13日動用了特別權力命令電廠繼續向加州電力市場售電。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加州如此嚴重的能源危機?
加州能源危機肇始于1996年9月啟動的加州電力改革。加州是個電力供應緊缺的地區,每年需進口5000兆瓦的電力,約占加州供電能力的10%。由于電力供不應求,加州零售電價比美國其他州高出1/3。電力改革的初衷就是要引入競爭機制,把用戶承擔的電力成本降下來。改革之前,加州電力市場是由三家私營電力公司(I0US)和兩家市政專營機構組成的垂直一體化縱向分割的市場。這些公司或機構的服務區域都沒有交叉,各自獨立地對發電、輸電及配電系統進行管理和運作。因此除了新的工業用戶,沒有業務上的真正競爭。考慮到以上因素,加州議會于1996年9月通過了改組加州電力企業的1890號議會法令。主要措施是:(1)成立加州的獨立電力操控系統(CAISO),負責運行全州范圍內的電力輸送系統,任何滿足可靠性標準的供電商都有權接入該電力系統。(2)強令三家私營電力公司剝離其發電能力,至少40%的總裝機容量的所有權被轉移給獨立的電力生產商。(3)設立新的電力交易所,要求各獨立電力公司的批發電量在這個交易所中競價銷售。(4)零售電價固定在1996年水平上,執行4年,這4年的過渡期用于三家私營電力公司收回因競價銷售而形成的沉淀成本。
應當說,改革設想的初衷是好的,試圖通過競價上網降低電力批發價,從而帶動零售價格下降,有其邏輯上的合理性。但方案的設計者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即價格的升降,最終是要由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加州是美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聞名于世的硅谷就坐落在加州。新經濟的發展對電力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加州已經成為電力的重要的負荷中心。而加州由于環保等因素,多年未建新的電廠,供求關系本來就很緊張。當加州電力供不應求,存在著500兆瓦電量缺口的時候,通過競價上網壓低發電公司的利潤,只能阻礙新的電廠進入,從而抑制供給,而鎖定零售電價又使得電力用戶沒有必要來減少電力消費,從而使電力緊缺的局面進一步惡化。更為拙劣的設計是批發電量的交易方式,按照電力交易所的運作程序,在競價拍賣時,允許競標者提交分小時的不同的供電數量和價格,由于對電力需求的預測通常總是偏低,發電公司發現在交易的最后一小時的成交價總會比平常時段高許多,因而便有相當一部分電力交易在最后一小時里完成,而供電公司則不得不按最高價購電。這就造成了批發電價企高不下的局面。這一切由于加州106年罕見的酷夏、太平洋西北部20年不遇的干旱以及全國天然氣價格的高昂而加劇,最終導致了加州電力市場的崩潰。
加州能源危機爆發之際,正是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啟動之時,對加州能源危機的分析和認識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和進程。現在,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已經正式啟動,加州能源危機及危機的處理應當有所借鑒。
啟示之一:電力是一種特殊的公共商品,由于電力商品的天然壟斷特性,政府對電力生產與供應的管制還是必要的。在電力市場引入競爭可以提高電力生產效率,但同時必須輔之以有效的監管與調控手段。由于電力生產與供應的實時性,電網間的調度必須能保證在每一個傳輸節點上的供需平衡,否則就會傳輸阻斷,引發危機。
啟示之二:一個強有力的電力監管機構十分必要,這個監管機構的首要任務應當是建立公平的競爭規則并監督其得到遵守,監控電價和有效的進行網間傳輸及負荷管理。電價的改革涉及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的利益格局調整,務須充分論證,方可實施。案例三:橘縣財政危機——自己的孩子自己抱
橘縣位于加州南部,是加州最富有的地區,全縣GDP達1180億美元,人均收入7萬美元。作為基層政府,橘縣設立司庫具體管理地方稅收及地方公共機構存款,司庫的主要職責是運用這些財政性資金進行投資,其所得用于橘縣的公共支出。時任司庫的鮑伯·西頓由于經營有方被認為是英雄式的人物,已連任七屆。1994年危機發生前,橘縣財政投資總規模一度達到206億美元,有200多家公共機構參與其中。鮑伯將這些資金投資于高風險的華爾街債券市場,以博高利。其基本做法是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通過反向收購的浮動利率交易合約在利率下調空間中套利。不幸的是,本來十分成功的投資策略由于美聯儲自1994年持續提高利率而陷入困境,到1994年下半年,這種投機行為已經使橘縣財政損失了17億美元。由于資金周轉不靈,發生了支付危機,1994年12月6日橘縣不得不宣布財政破產,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宣布破產的最大的市場當局。
由于財政破產,橘縣進入危機狀態,市政當局首先成立了危機處理小組,在向州政府請求援助遭到拒絕后,采取了以下措施解決危機:一是裁員,1.7萬公務員,裁員2000人;二是壓縮固定資產投資;三是削減公共服務項目;四是與債權人進行磋商,承諾以橘縣的稅收償還債務,要求延長還債期限。諸多措施的實行發揮了效用,8個月以后橘縣結束了危機狀態,脫離破產,恢復了正常。當然司庫鮑伯·西頓因此危機被迫究了刑事責任,服了一個很短的刑期。
關于導致橘縣破產的原因,一般認為有四個因素:一是損失巨大,超過了財政的承受能力;二是民眾對橘縣財政失去信心,發生了擠兌;三是州政府、聯邦政府的袖手旁觀,不愿進行財政援脅四是政黨政治因素,橘縣是共和黨的地盤,而現實是在執政。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則認為,橘縣的破產根本原因是管理不善,如果對這樣的事情州政府給予救助,那就開創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其他的市政當局會因此而沒有動力去加強自己的財政管理。
橘縣財政危機及其解決,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
啟示之一:事權與財權要相匹配。從理論上講,政府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市場不能提供或不能有效地提供的公共產品,但基層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具有受益范圍的區域性,這是基層政府擁有相對獨立行政權的基礎。因此嚴格區分各級政府的事權、財權是十分必要的。我們的問題是由于事權不清而帶來的責任不清,中央政府對基層財政風險承擔了無限責任。由于體制不同,美國的橘縣財政危機不過是局部危機,而我國一旦發生基層財政危機就會演化為全國性的危機,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啟示之二:要抓緊建立地方財政風險的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是當前財政領域的一個緊迫的現實任務,一般地,在財政危機即將爆發時,都有一個前置期,如果能夠通過預警機制及時發現異常征兆,就有可能適時采取措施,將危機消弭于無形。這對于保證社會穩定、維持政權機構正常運轉是非常重要的。
啟示之三:要謹慎使用財政救助方式,積極提倡自力更生解決自己的問題。如果不適當地濫用財政救助,一方面會養成被救助單位的依賴性,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引發攀比,造成財政不可承受的負擔,財政部門的工作同志尤其要重視這一點。
- 上一篇:東亞貨幣金融合作分析論文
- 下一篇: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