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廣播精準扶貧作用分析

時間:2022-05-23 03:12:54

導語:對農廣播精準扶貧作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農廣播精準扶貧作用分析

[摘要]精準扶貧是我國政府當前的重要任務,黨的之后,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全國扶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農廣播能否發揮自身作用至關重要。本文結合大名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現狀,分析對農廣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應如何發揮自身作用

[關鍵詞]對農廣播;精準扶貧;作用

黨的召開后,國務院扶貧辦在2017年12月的《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將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并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專項治理。對農廣播的開設不但能更好地宣傳扶貧制度、扶貧精神等,同時也能保證所有貧困戶及時接收到這些信息。本文結合大名縣《扶貧之聲》廣播電臺的開設,分析對農廣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所體現的重要作用及應用辦法。

現狀分析

1.對農廣播專業頻率設置狀況分析。我國首個對農廣播節目開設于1955年,在這之后,隨著對農廣播節目越來越多,專業的對農廣播頻率也隨之出現。如今,我國開設的對農廣播專業頻率并不多,專門針對扶貧工作的專業廣播頻率則更為少見,本文所介紹的大名縣《扶貧之聲》在河北省屬于首例。2.對農廣播節目設置介紹。結合現狀來看,對農廣播節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資訊類、專題服務類、綜藝類等。顧名思義,資訊類節目主要為農民提供農業活動或農業市場上的信息和資訊,專題服務類節目則包括了科技致富、法律咨詢、家庭教育等內容,綜藝類節目則包括了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小品、音樂等。本文所介紹的《扶貧之聲》廣播頻率主要包含“扶貧動態”“政策宣講”“科技之窗”“脫貧廣播劇”等欄目。3.大名縣精準扶貧工作的現狀。大名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屬于國家級的貧困縣。隨著扶貧工作的展開,大名縣內的貧困狀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截至2017年年底,大名縣90%的人口、村脫離了貧困,而剩余的15個貧困村、1萬貧困人口則將在2018年完成掃尾脫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將精準扶貧工作放在全縣發展工作的第一位,并結合一定手段來保證大名縣能在2020年與全國人民一起,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對農廣播精準扶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扶貧精準度不高。所謂精準扶貧,即國家相關部門及各級政府將扶貧工作的重點放在扶貧的精確性上。貧困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因此,工作人員在確定扶貧對象時要對哪些人是最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口進行識別。同時,要做到精準扶貧,當地政府不能僅僅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而應在充分了解扶貧對象需求的前提下為其提供更全面的幫助。而大部分對農廣播節目的設置都只對節目內容的普適性進行考量,而忽略了各地區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導致對農廣播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2.精準扶貧的水平不高。對于我國大部分對農廣播節目來說,廣告收入仍是盈利的主要來源,而農村地區普遍經濟落后、商業不發達,導致對農廣播節目經常入不敷出,部分節目為了確保收益,選擇使用大量時間來播放廣告,部分節目的廣告時長甚至占到了總時長的40%。顯然,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導致對農廣播的開設目標難以達成,如果相關部門不能對這樣的狀況加以改善,用戶必然會逐漸流失,導致對農廣播形同虛設。3.精準扶貧機制不夠完善。廣播電臺精準扶貧機制的缺陷主要體現在線下扶貧活動的舉辦上,從現狀來看,大部分電臺扶貧活動的舉辦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活動過程大多存在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等問題,活動的參與者由于認識不夠,積極性也比較低,導致活動不但難以達到預期目的,反而會造成經費的浪費。對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注意并加以解決。

對農廣播精準扶貧的主要策略

1.通過對農廣播節目解讀政策、提供資訊、傳授技術。“內容為王”對于廣播來說同樣適用。對農廣播應針對貧困地區農民用戶的需求,提供以下內容:(1)解讀國家政策。對農廣播是農民了解中央和各級政府對農政策的主要渠道,因此,對農廣播節目應將這部分內容視作最為主要的節目內容。目前,我國大部分對農廣播頻率已經推出了備受農民關注的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內容,今后,我們可以在節目中邀請相關專家對這些政策進行詳細解讀,幫助農民更深入地理解國家政策。(2)提供資訊。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部分發達地區已經出現了“職業農民”,他們的出現能更好地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對農廣播節目可以針對這部分人員提供更全面的資訊信息。同時,在節目內容上盡量貼近年輕人的需求,在廣播形式和語態上也可以更為活潑,以此來保證這些節目的開設能達到預期目標。(3)傳授農業知識。精準扶貧,除了要在經濟上給予扶持之外,還應輔助這些人員實現農業知識和技術上的扶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農廣播電臺工作人員應及時了解當地農民的需求并提供幫助,例如,當農作物出現病害狀況時,對農廣播可以播報病蟲害防治的相關內容,幫助農民更好地應對這一狀況。2.通過對農廣播節目傳播扶貧精神。扶貧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只有廣泛宣傳扶貧精神,扶貧工作開展的成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證。同時,扶貧精神的傳播也能夠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脫困的信心,提升貧困人口對國家和政府的信賴,進而積極與政府合作,盡快脫貧脫困。對農廣播節目作為貧困人口接收資訊的主要渠道,可以通過投放宣傳扶貧精神的公益廣告來實現這樣的功能。我國大部分廣播電臺已經將公益廣告納入了社會責任建設報告,還有部分廣播電臺設置了公益廣告質量評估和績效考核制度,這些制度的增設必然能更好地促進扶貧精神的傳播。在公益廣告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保證這些內容與當地農民的真實狀況和實際需求相符。以扶貧公益廣告《景愛琴剪紙》為例,這一公益廣告有效地將西北地區黃沙漫天、北風呼嘯的自然環境與景愛琴的創業歷程結合起來,人們在觀看和收聽過程中,既能感受到西北地區人民脫貧脫困的艱難,同時也能感受到主人公身上頑強不屈的性格和意志力。這個廣告很好地實現了宣傳扶貧精神的目的。3.更好地開展線下扶貧活動,做到精準扶貧。上文中已經提到,線下扶貧活動的開展仍存在組織者敷衍了事、參加者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針對這樣的狀況,對農廣播工作人員應通過多方合作來進一步開展好線下扶貧活動,進而更有針對性幫扶貧困對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對農廣播可以與國家或省市相關部門展開合作,通過科技下鄉、醫護下鄉、文藝下鄉等活動扶貧。這些活動具有公益性、服務性、實用性等特點,相比于為了完成任務而開展的扶貧活動更受農民群眾的歡迎,人們參與的積極性也更高。同時,隨著媒體記者與農業專家、醫護人員、文藝工作者等深入田間地頭,對農廣播這一平臺將能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宣傳作用,提高人們對扶貧活動的認識。其次,對農廣播可以與貧困村莊或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由媒體記者深入當地對扶貧工作展開調查,充分掌握貧困戶信息,并幫助這些群眾制定脫貧計劃。在實際的幫扶活動中,對農廣播可以利用自身的媒體力量,號召社會各界對有需要的貧困村或貧困戶進行幫扶,幫助貧困農民盡快脫貧。

參考文獻

蔡春艷.如何辦好對農廣播節目[J].科技傳播,2016(4).

劉智力.對農廣播的思考[J].中國廣播,2014(11).

張磊.做好對農廣播的三個關鍵[J].新聞與寫作,2016(5).

于春濤.增強對農廣播的服務性[J].新聞愛好者(上半月),2015(6).

白拴金,王英.實施創新驅動推進精準扶貧——山西省晉中市精準扶貧的實踐與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7(4).

李鋒.精準扶貧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1).

作者:廖小紅 單位:邯鄲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