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時間:2022-10-07 11:08:00
導語:數字化轉型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字化轉型,是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推動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進而實現商業模式數字化的過程。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斷深入,數字化轉型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快了腳步。在數字化轉型的影響下,現有的生產方式發生了極大變化,社會生產關系和社會經濟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大大加快,國際經濟格局面臨新的調整。面對數字化轉型引發的國際格局變化,我國應加大對數字技術的開發投入,推動數字產業創新升級,培養數字化技術人才,努力提高國家在數字化領域的國際地位。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生產方式,國際經濟格局
隨著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深遠影響,已經逐漸露出了端倪。雖然數字化引發的變革仍不足以改變當前國際經濟格局,但在生產方式數字化的大趨勢下,未來國際經貿關系的變化是可以預見的。本文探討了數字化轉型在生產方式和國際經濟格局變革中的作用和影響,試圖為中國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的應對策略,提供一點有益的思考。
1科技革命推動經濟發展的歷史規律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革命一直是影響生產方式變革的根本原因,也是推動國際經濟格局發生變化的關鍵力量。歷史證明,每當社會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變革,必然有顛覆現有認知的全新生產技術出現;而以往三次技術革命對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產生的影響,同樣是顯而易見的。如今世界進入數字化的時代,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各個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已不可阻擋。大體而言,科技革命推動經濟發展的歷史規律可以概括如下:科學技術更新——生產要素更新——生產方式更新——國際經濟格局變化。進入數字化時代,以煤炭、石油等舊能源為代表的舊生產要素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所提供的數據資源。數據資源與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核心生產要素。而核心生產要素的變化,又對企業生產經營和資源配置的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了產業革命的催化劑,在社會范圍內推動了產業重組,傳統產業逐漸退出舞臺,新興產業紛紛崛起。在數字技術革命的洗禮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優勢也隨之改變,舊有的國際經濟格局面臨新的挑戰。
2生產方式向數字化轉型的主要表現
2.1互聯網平臺迅猛發展
互聯網技術以平臺為依托,為全社會資源和信息的交換提供了便利,大量用戶紛紛進入平臺,形成平臺經濟。當用戶的數量形成規模,互聯網平臺的價值也就越發凸顯出來。平臺經濟背后蘊含的巨大商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向著平臺化的方向轉型。到目前為止,在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大型跨國電商企業的帶動下,服務業的平臺化已經達到較高程度,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在制造行業,互聯網平臺使同一區域內的企業、行業上下游企業、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更加密切,平臺化趨勢已經逐漸形成。
2.2產業融合與產品服務創新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企業數據搜集、整理、分析和存儲的能力,數據如同一條紐帶,通過數據的流通,產業鏈條上的所有主體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推動了產業融合的發展。首先,數字化技術對產業一體化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部分行業的生產環節一直處于分散狀態,生產過程不集中,如今在數字化技術的影響下,出現了明顯的集成特征,開始向著生產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如果說以往的技術革命使行業分工更加細化,那么數字技術革命所引領的趨勢則是產業一體化。其次,數字化技術為企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企業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產品開發,并以數據為參考,對產品和服務進行改良更新,使其更符合用戶需求,打造數字化產品和數字化服務。
2.3互聯網領域加強國際合作
在數字化背景下,資源和信息以互聯網為橋梁,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共享,為企業創新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進行“全球連接”,在國際范圍內尋求合作。以設計為例,在傳統設計模式下,企業需要自行組建設計團隊,獨立研發設計,耗時較長且效率不高;而如能通過互聯網尋求國際合作,進行全球同步設計,將大大縮短設計時間,提高設計效率。
3數字化轉型對國際經濟格局的影響
數字化轉型促進了核心生產要素的轉變,在全球范圍內引發產業革命,舊有的產業分工被重構,創新能力逐漸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以及數字化對貿易、投資等領域的深遠影響,都會在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中得到反映,成為改變國際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
3.1數據潛力和創新實力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增長點
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所在,而互聯網價值的評價基于用戶數量,用戶越多,互聯網市場價值越高。在數字化背景下,數據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新增長點。對于人口眾多的國家而言,這意味著他們擁有龐大的數據潛力,能夠獲得更多的網絡數據,數字經濟的發展市場更加廣闊,發展前景也更加可觀。此外,數字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知識和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輸和共享,新興經濟體一旦把握了創新機遇,不斷強化創新能力,必定能實現競爭力的快速增長。
3.2傳統制造業國家不容樂觀
生產過程的數字化依賴于資本投入和技術支撐,基于這一點,制造業在數字化轉型工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利的傾斜。對傳統制造業國家來說,這意味著低成本紅利的消失、產業空間遭到擠壓,以及失業率的提高,進而導致這些國家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下降。反之,技術發達、資本密集、教育水平較高的國家則會在競爭中占據更多的優勢,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搶占先機,提高自己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3.3跨境投資方向發生轉變
跨國公司數字化的進程正在逐漸加快,數字基礎設施被廣泛應用于跨國公司的生產活動中,在這種情況下,跨境投資的方向也與以往不同,技術和人才成為跨國公司爭奪的焦點。對于一些傳統制造業國家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失去了更多獲得投資的機會。在跨國公司的投資戰略中,數據、技術和人才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跨境投資的方向從有形資產逐漸向無形資產轉化。人口較多的國家可以為跨國公司提供廣闊的網絡市場,即數據資源;科技發達的國家則能為跨國公司提供所需的技術和人才,即知識資源。與此同時,在智能化生產技術的沖擊下,部分發展中國家賴以生存的廉價勞動力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對跨境投資的吸引力大幅下降,這會給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更多的挑戰,而跨境投資流向技術密集型國家,則為這些國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3.4國際貿易面臨數字化轉型
數字技術革命推動了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貿易合作,這使得國際貿易的成本大大降低,貿易規模持續增長。不僅如此,國際貿易模式相比以往也有了很大變化。傳統的國際貿易中,實物商品占據了主導地位,然而在數字技術影響下,服務業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從而使得服務出口成為可能,加快了服務業貿易化發展的速度,國際服務貿易呈上升趨勢。服務貿易化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國際貿易格局,與此同時,數字化商品在國際貿易比例中,也占據了相當的份額。服務貿易和數字商品貿易的出現,推動著國際貿易向數字化的方向轉型。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國際貿易競爭中,重視和發展數字產業將為國家帶來更多競爭力。此外,傳統國際貿易門檻較高,中小企業甚至一些大型企業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參與其中,國際貿易大多在跨國公司之間展開,且多為大宗貿易。互聯網平臺的興起,促進了國際貿易模式的轉變,催生出跨境電商等一大批依托平臺經濟的新模式。國際貿易的主體呈現出分散化的趨勢,大到跨國公司,小到個人,都可以在成為跨境電商經濟的主體。這意味著,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只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技術,積極搭建跨國電商平臺,就能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獲得參與機會。
3.5數字企業迅猛發展
在全球公司市值排名中,互聯網公司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大。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先驅,數字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帶來的龐大用戶群,不斷擴大企業規模,發展速度十分迅猛。相比于傳統企業,數字企業更加富有活力,在未來的市場角逐中前景更為可觀。在國際經濟格局的競爭中,國家的競爭也是企業的競爭,誰在數字企業的發展上走在了前列,誰就能在未來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搶占先機。
4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應對策略
作為人口大國和制造業大國,我國在應對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影響方面,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互聯網數據方面,我國擁有龐大的網民基礎,網絡平臺發達,數據潛力十分可觀,網絡平臺的巨大價值,推動著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道路上加快創新和發展步伐,向著技術創新型企業轉變。制造業方面,我國制造業體量較大,產業鏈條完整,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數字化水平還有較大上升空間。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制造業應加大數字化技術方面投入,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提高行業競爭力。在國際經濟格局方面,我國企業應通過跨境網絡平臺,積極參與全球技術創新,從而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企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4.1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制造業的傳統生產模式被打破,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沖擊下逐漸被削弱,技術取代規模,成為了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制造業固有的生產方式,生產變得更加靈活,產業集聚不再是制造業的優勢所在。隨著技術和人才導向的投資比重增加,發達國家將在制造行業獲得更多投資機會,我國傳統制造業的優勢面臨嚴峻挑戰。要鞏固我國制造業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領先地位,就要加大數字化技術投入,加大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力度,全面推進制造業產業升級。
4.2提高基礎技術水平
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速度,依賴于基礎技術水平的提高,基礎技術存在不足,就會對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形成制約,從而影響數字化轉型的推進速度。數據經濟、網絡經濟推動了產業升級轉型,增強了國家經濟競爭力,然而數字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又產生了新的安全問題。所以國家在數字技術的投入和研發方面,應以基礎技術的攻堅和創新為重,同時出臺相關激勵政策,積極調動社會力量,促進基礎技術產業化,切實解決關鍵技術瓶頸問題。要在前沿領域和前沿技術上搶占先機,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全面提高基礎技術研發和創新水平。
4.3推動教育改革,培養創新人才
數字化轉型削弱了低成本勞動力的優勢,對勞動力知識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極大地沖擊了固有的就業結構,使得社會就業的分化趨于明顯。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同時,也縮減了企業用工數量,從而導致企業不斷裁員,形成了失業隱患。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制造業在吸納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制造業的勞動力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一旦制造業崗位大幅削減,大量的低技能勞動力將面臨失業,給社會就業帶來巨大壓力。為此,國家要大力發展職業培訓,增加職業教育投入,為社會提供更多數字化技術人才;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通過增加創業來降低失業壓力;發展靈活就業,促進人才轉型,通過市場調節,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教育改革,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放在首位,以適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
4.4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全球經濟和貿易的一體化,通過數據網絡的連接,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變得更加緊密,開放發展與合作互助將成為未來國際經濟格局的主題。我國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為數字技術研發和應用提供了根本保障;互聯網數據方面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國際投資機構的目光。以此為依托,數字企業就能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網絡市場的競爭之中。在發展國內網絡市場的同時,也要加強國際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吸引外部資源,建設跨國數字企業。此外,要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贏得國際話語權,一方面要推動數字產業規范化、國際化,在數字化領域與國際標準接軌;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領市場,提高我國數字化標準在國際數字領域的權威性,讓中國標準贏得國際認可。
5結語
數字化轉型對生產方式的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合作化,也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技術革命帶動了產業革命,社會資源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逐漸轉向技術和人才密集型產業。對于經濟發達,技術先進,教育水平高的國家而言,數字化轉型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傾斜和更大的機遇,而科技教育相對落后的國家則面臨著制造業遷移的影響和嚴峻的失業形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應充分發揮制造業規模、數據資源潛力和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數字技術,推進產業結構重組,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提高我國在數字領域的競爭力,從而在未來的國際經濟格局中,贏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郎平.互聯網如何改變國際關系[J].國際政治科學.2021(02):90-121.
[2]彭德雷,張子琳.RCEP核心數字貿易規則及其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21(08):18-29.
作者:孫子豪 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
- 上一篇:新聞傳播專業教師研究回顧與展望
- 下一篇: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