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26 09:16:16
導語:高校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應牢固樹立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全方位展開服務,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高校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確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破除單一發展教育模式的桎梏,從高校自身的現實情況出發,在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中加以促進與完善,雙方相互依托,互動協作,實現共贏,在充分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功能的同時,促進兩者共同的良性發展。
一、高校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是高校應肩負的歷史責任
20世紀初期,美國的威斯康星州立大學提出:大學教育應當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在西方教育觀念中創建了培養人才、發展科學與社會服務是不可分割的高等教育發展模式。[1]由此看來,在高等教育發展的道路上,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越來越重要。高校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當前,為使區域經濟資源最大效益的開發利用,區域社會智力的開發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為優化經濟結構,培養社會優質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動力。由此可見,人才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決定力量,高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提供技術支持是高校為地方經濟發展所體現出的另一重要作用。高校擁有數量充足、質量較高、結構合理的科技人才隊伍,已成為各地區科研隊伍的主體。利用高校的創意設計、科學技術多學科交叉平臺,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科研技術保障。高校利用自身優勢促進地方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高校作為傳授知識、傳播文化的中心,在培育地方文化“軟實力”,引領良好的社會文化風氣方面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濃厚的學術氛圍、富有正能量的道德觀念對一個地方的區域文化建設發揮著引導作用。充分發揮高校這一獨有的文化引領作用,培育地方良性的文化生態環境,是高校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
二、高校服務地方經濟和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困境
1、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目前,全國2286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5%,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而眾多地方高校在教育資源及水平并不均衡的情況下,面臨著核心競爭力差,缺乏指導性的新學風、新創新、新特色等困境。具體表現在: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聯系甚少,地方高校面臨教育資源匱乏、技能專項人才缺失、實踐創新環境狹隘、招生就業困難等等。2、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困境。(1)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銜接問題。目前,大多數高校熱衷于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層次,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關注較少。高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培養方案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著重培養學生適應地方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創新和創業能力,促進人力、智力資源最大效益的開發。(2)高校和地方在觀念和認識上存在差異性。過去在區域經濟社會和高校之間,存在著許多錯誤認識。高校和地方只有轉變觀念和認識,才能致力于合作發展。這些問題中,政府對高校資金投入不足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創新為主的內涵式集約化發展成為趨勢,政府應當明確這一切都離不開高校的支持。而如今高校對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經費更是嚴重短缺,阻礙了高校和社會互動發展的步伐。(3)進一步加強高校與地方之間的聯系是個關鍵問題。高校和地方政府、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機制,處于單打獨斗的分離狀態。一方面是觀念的轉變問題,另一方面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行動措施。許多高校抱著固有的觀念,認為只要教好課,育好人,搞好科研就萬事大吉了,學生的就業問題、科研轉化為社會效益問題無關緊要。這種錯誤的認識,使許多高校人為的封閉,導致了社會實踐課形同虛設,做起臨時性應付和表面文章。而地方政府和企業也沒有充分認識到高校的人才和科研優勢,政府認為搞好社會經濟發展是自己的責任,企業認為自身的發展和別人無關,錯誤的觀念和消極等待的思維方式,拉大了高校和政府企業之間的距離。當下,只有雙方主動協作,建立長效的聯系機制,才能消除之間存在的壁壘。(4)職能的轉化是許多大學當務之急的問題。目前,許多地方高校把自己定位于教學型大學,普遍認為只要教好和培養好學生就行了。這是一種極其偏頗的認識,教好學沒有錯,但是其沒有深層的認識到教好學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服務于社會。由于這種思想的普遍存在,導致了許多地方大學培養出的學生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只有分數沒有能力。許多高校的學科和課程設置嚴重與社會脫節,這也是大學生難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高校中所謂的科研成果,多是些為評職稱、晉級所拼湊出來的“成果”,基本上無法轉化為社會效能。地方高校只有立足于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在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上貼近社會,才能真正走出現實的困境。
三、高校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服務的途徑和措施
濟南大學是以省會城市“濟南”命名的地方高校,始終把融入濟南、服務濟南的辦學理念放在學校生存發展的重要位置上,在辦學過程中不斷尋找發展空間。自2009年以來,學校為進一步搭建“政府領導、學校為主、企業參與、共同發展”的平臺,更好地為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1、明確辦學方向,構建高校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新體。系,制訂濟南大學服務濟南發展行動計劃,為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地方高校要能長期良性發展,就必須從實際出發,立足地方,協作發展。“地方性”是地方高校辦學的基本導向和特色之處,也是地方院校創新應用實踐之本。學校在教學任務革新中,面對教學理念,堅持凸顯服務地方的主體思路,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觀規劃,了解地方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基于此,在精心規劃服務領域和服務空間后,濟南大學結合自身優勢,明確“創新進步、優劣帶動、高效推進、資源適配、協同發展”的思路,確定好學校的辦學目標及發展方向,積極與濟南市政府及重點服務區域的部門交流,宣傳學校的科教興濟思路和做法,制訂學校服務濟南發展的行動計劃,與濟南市政府相關部門分別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2、成立服務地方(濟南)工作專門機構,完善服務社會的體制機制。為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機制,學校成立服務濟南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加強對“行動計劃”實施的組織領導以及對濟南市相關部門與學校之間協調互動的指導;整體規劃部署,逐步分項實施。一是引導機制。濟南大學參照地方經濟發展的導向性、需求性,對科研主攻方向進行調整,并主動引導育人教學者針對社會經濟和科技創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應用研究與教學,使高校的科研創新、專業導向、人才培養最大限度地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需求相一致。二是激勵機制。結合學校現實財政狀況,學校適當向開展社會服務的教學科研人員給予政策和經費方面的支持,在時間安排、經費使用、實驗設施配備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三是分配機制。將專利技術作為資源,讓教科研人員進行合理分配;使教科研人員獲取一定比例的專利技術所帶來的效益。另外教科研人員可以在校、企合作、創辦科技實體中獲取一定的收益。3、充分發揮學科專業與教育優勢,為高層次人才塑形、高尖端培訓與人才咨詢決策服務。大學服務社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威斯康星大學以“傳播知識”和“專家服務”兩種方式為威斯康星州的政治經濟文化開展服務,使威斯康星大學成為本州經濟文化發展的“服務站”。[2]從美國的經驗中可以學習到,濟南大學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要結合創新教學,完善學校的教學特色,豐富教學經驗。在“十二五”期間,本校重點為濟南市做好“三庫”工作:一是人才庫,為濟南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二是科技庫,濟南大學在推進濟南現代化的進程中,特別是在建設數字信息化、新型工業化、文化產業化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三是思想庫,將專家理念與地方經濟發展方向有益契合,為濟南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提供理論支持和建設性意見。學校每年招收濟南市全日制走讀本科生1000名;積極彰顯專業特色,多層級發展,為濟南市培訓2000名基層黨政管理干部;與濟南市齊魯軟件園合作,建好濟南市軟件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發揮濟南大學智力聚集優勢,為濟南市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建立科技人員掛職服務制度,通過組織、人事程序,選派30名博士到相關區、縣擔任科技顧問或科技副區(縣)長;學校與濟南市各部門建立定期會晤制度;組建10個戰略決策研究中心(智庫),提供科技、經濟、文化、管理、社會發展戰略咨詢服務。濟南大學為“濟南市服務外包培訓機構”,成功申報“山東省重點服務外包培訓機構”,獲得濟南市商務局外包人才培訓支持資金20.6萬元。濟南大學信息學院與浪潮集團合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外包方向),2010年已招入新生177人,2011年招生200人;推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引進先進的課程體系,加強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濟南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正式掛牌,順利完成2010年招生任務。推進“5150引才計劃”,鼓勵濟南大學優秀高層次人才到濟南創業;推薦濟南市引進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到濟南大學任職;依托濟南大學,吸引高層次人才到濟南創新發展。結合濟南大學專業優勢,擴充濟南市專家庫,現在已與機械工程學院、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院系的專家建立聯系。學校有步驟、分批次地與濟南市國際友好城市所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每年建立兩所以上友好學校;與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等多所友城大學建立友好校際關系;濟南大學設立“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擴大了留學生培養規模;推動濟南大學與友城開展孔子學院(學堂)合作。設立濟南市國際友好城市來華學習漢語獎學金,同時通過孔子學院建設、師資派遣等方式積極推動濟南市國際友好城市的漢語國際化發展;圍繞濟南市建設與發展,組織或承辦濟南市相關國際論壇或國際學術會議。4、充分發揮高新技術創新優勢,為濟南市提供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轉化服務為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的帶動作用,遵循培育產業集中化、核心企業進一步創新發展、產業關聯性加強、重大項目不斷建設的目標,學校同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簽訂了校區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依托學校的科技創新平臺及創新資源和高新區的產業及政策優勢,校市共同搭建濟南大學和高新區企業間技術交流、成果共享的產學研緊密結合創新平臺,重點針對高新區的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先進制造五大產業集群發展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制約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開展全面科技合作。學校和濟南市合作建設了大學科技園區,使其成為高新技術產業轉化的基地、高新技術創新發展的基地、高新技術人才培養的基地,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在建筑材料方面的科技優勢,積極致力于國內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和開發,為使濟南成為建筑材料研究、開發、服務為一體的科技經濟中心而努力。積極參與山東省超級計算中心、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CIIIC)、濟南市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的研發與建設。加強與濟南市信息產業類企業的合作,全面促進濟南市信息產業的發展;積極推動濟南市創新型城市建設,在一些有合作基礎的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共同建立技術研究院(所),以推動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和學校科技成果的轉化。5、充分利用學校豐富的文化資源,積極服務濟南文化。強市建設,為濟南市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濟南大學圍繞濟南都市圈建設進行文化研究與開發,大力建設“濟南都市圈論壇”;與濟南儒商文化研究會合作,創辦儒商文化期刊,積極參與濟南市企業文化研究,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發揮濟南市府學文廟的歷史資源優勢,促成濟南大學歷史與文化產業學院與濟南市府學文廟管理處簽署了《本科實踐教學基地協議》;濟南大學藝術學院從民俗、藝術等角度論證開展了“鄰里節”活動;研討論證“五位一體”社區管理服務模式等。做好濟南市文化旅游業以及泉水資源開發的研究,以濟南大學濟南文化研究中心為平臺,做好濟南文化研究、弘揚、開發工作。與濟南市社科院對接,確定了任務和方向,一是圍繞濟南歷史文化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努力挖掘濟南豐厚歷史文化資源,探尋歷史文化與當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結合的新研究熱點。二是組織專家學者有計劃地對濟南歷史文化進行研究,每年結集出版一部高質量的《濟南歷史文化論叢》。
四、在貢獻中發展,濟南大學辦學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穩步提高
斯坦福大學校長曾經說過,“人們都說沒有斯坦福就沒有硅谷,但我還要說另外一句話,沒有硅谷就沒有一流的斯坦福”。[3]這句話闡明了貢獻和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濟南大學在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同時,自身強勢學科進一步加強,以重點項目立項管理為抓手,做好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改建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2010年獲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7項、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4項、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篇。在科技創新方面,學校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穩步增長。科研立項和獎勵取得新突破,全年共獲各級各類縱向科研立項368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2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2項,國家社科基金的立項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山東高校第二位,省屬高校第一位。濟南大學作為第一承擔單位的“新型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項目獲得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立項支持,總經費1140萬元,實現了學校主持國家級重點項目的歷史性突破。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是當今時展的必然選擇。濟南大學科教興濟行動既符合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又符合濟南市發展的需要,它轉變觀念,調整辦學方向,打破自我封閉,使知識和科研真正的服務于地方社會,發揮出了知識和科研的最大社會效益。濟南大學在服務于濟南市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既贏得了社會的信任和支持,又贏得了自身發展的巨大空間,不僅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而且也成為推動濟南市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作者:王群 單位:濟南大學
【參考文獻】
[1]周應佳.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與探索[J].襄樊報,2009.6.5-6.
[2]徐樹成.美國高等學校社會服務職能形成發展的動因分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3]周濟.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發展-在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產學研結合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7.6.27.
- 上一篇:企業經濟管理策略探析
- 下一篇:基層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