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途徑探討論文

時間:2022-11-05 09:56:00

導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途徑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途徑探討論文

摘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國內、國際經濟關系的變化,我國工業的發展條件和環境也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工業經濟效益。上述變化不是暫時的、個別的,而是長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約和影響到我國工業發展的速度、結構和效益。應對這些變化的根本出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增長轉向集約式增長,使工業發展轉移到提高資源配置和運行效益的基礎上。在我國工業發展條件和環境變化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的關系、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區域布局、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動力。

鍵詞: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科技創新,區域布局,資金供給,人民幣匯率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國內、國際經濟關系的變化,我國工業的發展條件和環境也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工業經濟效益。

首先是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導致資源性產品價格上升。人口眾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資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國內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使我國工業發展依靠進口的程度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石油進口量已占石油消費量的40%以上,鐵礦進口量已占國內需求量的50%;進口的鋁土礦占國內需求的比例為33%,進口的銅礦占國內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國工業構成中的重化工業顯著提高。1998年以來,資源密集型的重化工業持續高速增長,平均長速度比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高出4個百分點。重工業與輕工業之間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變為2006年的69:31。資源密集型的重化工業的比重上升,加劇了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在資源供給緊約束的情況下,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其結果,必然導致工業生產成本上升。

其次是勞動力成本上升顯著加快。從總體上講,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現階段仍然具有勞動力價格便宜的比較優勢。但這并不等于我國可以長期保持低工資水平不變。持續3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使我國人口總量已進入低增長時期,城鄉青壯年勞動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農村、農業和農民政策的不斷調整,農民從事農業的收益逐步提高。在這一背景下,工業部門勞動力的供給呈現下降趨勢,工業工資水平不斷提高是個必然趨勢。

三是部分行業的生產能力相對過剩,超出了當前的社會有效需求,其產品難以在市場上得到充分實現,生產能力閑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來,由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持續擴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導致部分行業的生產能力過剩。從工業發展的普遍規律看,生產能力相對的過剩,有利于促進競爭,淘汰落后。但生產能力相對過剩必須是適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況下,將導致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產品庫存增加。

四是企業的資金供給條件和人民幣匯率不斷變化。銀行貸款利率的多次上調,加大了企業資金成本;人民幣匯率升值,使我國的貿易條件發生新的變化,企業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相對下降。

五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現代社會化的大生產條件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是孤立進行的,總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關系中運行的。企業既要追求利潤最大化,也要兼顧外部經濟性的要求。利潤最大化是有條件的,即在追求出資人利益的同時,也必須兼顧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提高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水平,加大對污染物的治理以減輕環境污染,都會增加工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六是國際經濟關系的變化。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日益擴大并成為位居世界前列的貿易大國,加之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使我國出口產品遭遇的貿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別是通過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等技術標準措施,提高了我國出口產品的市場準入門檻。

上述變化不是暫時的、個別的,而是長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約和影響到我國工業發展的速度、結構和效益。應對這些變化的根本出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增長轉向集約式增長,使工業發展轉移到提高資源配置和運行效益的基礎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的關系,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轉向又好又快的發展。2007年我國GDP比上年同期增長11.5%,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8.1%,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25.9%,居民消費品零售物價上漲了4.5%。這種高增長如果持續下去,有可能轉向經濟過熱,加劇通貨膨脹。因此,對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規模繼續實行從緊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經濟增長目標的合理選擇是,GDP的增長率保持在8-9%,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比GDP的增長率高4-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控制在20%左右。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是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產業結構是生產要素配置的結果,同時又是再生產過程的新起點。我國工業結構的突出矛盾表現在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生產集中度低,生產工藝和技術落后、能源消耗高、嚴重污染環境的資源密集型中小企業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最近,國務院國資委提出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競爭實力強的大企業集中。到2006年底,國有經營性資產價值達13萬億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電力、交通、通信、軍事工業等基礎性行業和骨干企業。這種集中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人認為提高基礎產業進入門檻,資本密集型產業向國有大企業集中抑制了民營資本進入基礎性產業,不利于民營經濟的發展,從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礙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密集型基礎產業的障礙,但是民營資本的進入,必須適應資本密集型產業有機構成高、資本投入強度大、技術管理和生產經營管理相對復雜的要求。

經濟發展中的區域布局合理化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徑。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國土遼闊國家的普遍現象。由于自然環境、交通運輸條件、市場機制、國際貿易關系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等因素的影響,沿海國家生產要素的空間配置和經濟活動向靠近海岸線的地區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生產要素的空間配置應當堅持效率優先和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原則。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應優先考慮不同地區出資者、生產者創造社會財富所做出的貢獻,使生產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區保持增長的動力,它有利于為中央財政創造更多的稅源,以增強中央政府對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轉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勵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口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既有利于經濟發達地區有充足的勞動力的供應,也有利于不同地區的人口規模與其經濟活動規模相適應,平衡不同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勵和引導經濟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和生產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第四,通過對國民收入再分配進行調節,使各個地區的城鄉居民都能夠均等地享受到與現階段我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務。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永恒動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環節。我國目前科技研發與經濟發展兩張皮、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普遍存在著“只造句,不寫文章”的現象。院所通過技術市場向企業轉讓科技創新成果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經過工業性中試,其技術的可靠性還有待完善,其經濟可行性還需要市場的驗證。要使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技創新的途徑應當采取需求牽引、工程依托、以企業為主體、社會化分工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需求牽引,是指技術創新要有明確的工程化和產業化的需求目標,而不僅僅是為了跟蹤或發表科學論文;工程依托是指技術創新有一個具體的工程項目載體,例如我國的神舟載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問題,如總體設計問題,材料問題,制造與安裝工藝問題,電子信息控制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僅使工程項目本身獲得成功,而且使各個相關的技術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以企業為主體,是指企業或其他用戶提出技術創新的需求,由企業組織實施,并負責資金的籌措等生產要素的組織。科研院所和大學根據企業提出的技術需求,參與技術創新過程,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綜合性和復雜性,技術創新必須建立在社會化分工的基礎上。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應具有系統集成能力和對社會化分工的協調能力。

由于我國工業技術水平與工業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繼續引進先進技術仍然是縮小差距的有效途徑。例如我國的大型發電設備制造業、冶金設備制造業、石油化工裝備、數控機床、汽車生產裝備制造、機車車輛制造業、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家用電器制造業等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生產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過引進技術實現的。與此同時、要改變以往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勵企業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創新。

產業結構不合理另一個突出問題是社會化和專業化分工程度低。在加工組裝型工業領域,要推進專業化分工,通過發展產業集群的方式,龍頭核心企業以研發,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制造和產品集成為主導,眾多專業化的小企業為龍頭企業配套。同時積極發展為生產服務的現代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是從工業企業分離出來的專門為工業生產服務的企業。生產外包是產業組織結構變化的一個新趨勢。外包逐步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新興主流方式。外包是指企業把非核心的生產、營銷、物流、研發、設計活動,分別轉包給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或專業化公司去完成。為生產服務的服務業,大多是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由于專業化的分工,它有利減少企業不直接從事生產的人員,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進而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