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經濟管理主要問題與創新策略
時間:2022-02-28 04:02:55
導語:農林經濟管理主要問題與創新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是農林業大國,確保農林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的進步。現階段,我國農林業經濟管理存在農林經濟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沒有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制度、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流失嚴重等方面問題,必須要加強農林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這是知識進步的需求、社會經濟轉型的需要,更是保障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農林經濟管理創新非常有必要,為此,需要從推動科教興農戰略實施形成強有力競爭力、建設健全的農林經濟管理制度、提高政府專項資金補助并促進專業人才培養、堅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現代化管理體系五個方面進行農林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
關鍵詞:農林;經濟管理;問題;創新
我國自進入新時代以來,社會經濟實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觀,經濟建設也在社會前進過程中穩步發展,農業、農村以及農民為核心的“三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人民關注的重點,體現出加強農業管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而完善農林經濟管理更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因素。大力發展農林經濟管理不僅僅是對農業管理、林業管理以及經濟管理三者中的某一者進行管理,其發展的核心理念是促進三者的有機融合,實現三者的統籌規劃,是對傳統觀念思維的創新和發展。農林經濟管理的主要職責是深入分析和探究農業與林業的發展狀況,加強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以社會前進方向為導向不斷加強農林經濟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在此過程中還必須要始終貫徹經濟管理理念,從而實現對農業與林業管理方式的創新與建設。加強農林經濟管理就是為了更好地建設農業和林業,使得農林行業能夠獲得飛速發展,并確保農林行業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
一、現階段農林經濟管理現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必須要給予我國農行業充分的重視,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農行業,國家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扶持政策,雖然國家給予農林業大力支持,但是從我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農行業的發展速度顯然和其他行業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對現階段農林經濟進行研究可以看出,農村的經濟增長速度并沒有取得較大的改觀,而農林經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農林經濟在管理模式、運營理念、政府扶持制度和市場競爭力上都不盡完善[1]。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林經濟,還必須積極引進農林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然而現階段我國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也有許多問題,許多高校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與專業技能的培訓,即使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不能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此外,高校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農林經濟管理人才,但是農村經濟落后、配套設施不齊全,和城市建設相比具有明顯的差距,使得許多學生不愿意支持農村的經濟建設。另外,農村經濟的發展缺少中流砥柱,政府部門沒有采取相應的政策刺激農村經濟,也沒有為農林經濟設立專項輔助資金,和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相比,農林經濟在改革創新力度上比較乏力,從而造成農林經濟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2]。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現狀進行深入剖析能夠得出,我國在農林經濟管理方法和理念上還有許多的問題,要想改善農林經濟管理現狀,必須要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制定有針對性的創新方案,促進我國農林經濟管理更加科學與高效,不斷形成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體制。
二、農林經濟管理主要問題
(一)農林經濟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農業本身所包含的內容非常的廣泛,從專業角度來說農業是由多個方面組成的有機整體,這其中就涵蓋了林業、種植業與養殖業等在內的各個方面,每個方面在實際進行過程中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比如說常見的自然因素以及市場環境變化等?,F階段,我國農業部門積極地對傳統農業結構進行改革,不斷地引導我國農業經濟增長手段從粗放型向集約型改變,這樣的變革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林經濟的發展,但是依舊沒有幫助我國農林經濟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這是由于以下三個方面造成的:一是現階段我國許多農林種植區域不集中,從而給建設集約化管理方式帶來了非常大的障礙;二是我國農林經濟管理方式依舊比較落后,沒有將現代科學技術與管理理念充分融合到農林經濟管理工作中;三是現階段我國農林種植還普遍存在著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林經濟的不斷發展[3]。(二)沒有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制度。農林經濟的快速與穩定發展必然離不開合理的管理制度,然而,現階段農村地區依舊沒有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制度,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第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農村經濟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與大城市快速發展的經濟相比,許多農村人員選擇到城市務工,從而使得農村經濟發展缺乏主力軍,阻礙了農林經濟的向上發展。第二,我國農村人口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缺乏農林經濟管理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科學地建立農林經濟管理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正因為沒有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制度,才使得我國農林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也造成了農林經濟沒有充足的力量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三)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流失嚴重。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相比之下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的發展速度明顯要遲緩許多,正因為農林經濟的發展比較落后,造成許多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流失到大城市或者其他行業中[4]。現階段,我國農村人口流失嚴重,造成了許多農田處于閑置狀態,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資源,更不能為農林經濟增長帶來正面作用。此外,當下實施的農業經濟管理改革也未能從本質上改善農村生產關系與勞動力之間的協作發展模式。最后,我國高等院校在培養農業經濟管理人才上也存在欠缺,使得培養出的農林經濟管理人才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這其中還有許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從事其他行業。與此同時,農林經濟產業自身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不能有效地引導高素質人才參與到農村經濟建設中。
三、農林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知識進步的需求。我國進入新時代以來,傳統行業以及新型行業都獲得了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的出現,更是刺激著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傳統行業獲得新的活力,并在世界范圍內占據著一席之地。任何領域都要尊重現代知識的發展,并以此為核心建立公司的發展目標,這樣才能在新時代變革中永葆青春。我國是農林業大國,傳統的農林業也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歷程,但是隨著現代化先進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農林業發展模式不能夠滿足現展步伐,必須要將現代新知識應用到農林經濟管理中,不斷創新和變革農林經濟管理體系,這樣才能確保農林產業在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5]。(二)社會經濟轉型的需要。隨著現代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加強,發展社會經濟是我國發展的首要任務。在以往的發展模式中,我國的經濟模式多為粗放型,這樣的經濟模式普遍存在生產效率低、資源使用不合理等問題,其中農林行業更是粗放型經濟的典型代表。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的加持下我國農林行業逐漸向集約型經濟轉變,在這種關鍵時刻,必須要對傳統農林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進而使農產品在市場環境中占據有利地位。對傳統的農林經濟管理進行改革創新,一方面能夠顯著提高農林行業的經濟發展速度,提升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能加強農林行業的管理,確保農產品在市場銷售中能夠實現精確供給[6]。(三)保障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向經濟大國轉變,與此同時也提高了農林產業在國際環境中的影響力,不僅推動了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為人民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我國是農林發展大國,加強農林行業的發展對于保障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實現農林行業的創新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確保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
四、農林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研究
(一)推動科教興農戰略實施,形成強有力競爭力。為了促進我國農林經濟管理能夠在社會發展中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必須要持續推動科教興農戰略的實施,這其中包含了三個環節:一是緊密結合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對農村建設的發展規劃,提高現代化科學技術和先進農業機械設備在農林產業中的應用,提高農林產業的生產效率;二是針對農林經濟管理人員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問題進行整改,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再學習,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品質和師資力量;三是政府部門還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進行技術指導,推動農林科技服務基地的建設[7]?,F階段,我國在建立農林科技服務基地方面還存在欠缺,突出表現在農林科技服務基地數量普遍較少,并且我國農林種植面積非常遼闊,受到自然因素以及地勢的影響,使得農林種植區域不集中,相互之間間隔較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林科技服務基地在農林建設中的影響力,也不能很好地將現代化科學技術融入農林種植中,不能促進農林現代化發展進程,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先設立農林科技服務基地示范點,通過這個示范點帶動周邊農林經濟管理的現代化發展,隨后將發展的經驗擴散到農林建設其他區域,加強農林經濟管理整體實力,進而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二)建設健全的農林經濟管理制度。上文研究了農林經濟管理制度出現的問題,在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后,制定了以下幾項改善措施。第一,政府部門制定有偏向性的農林經濟扶持政策,要求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充分重視農林經濟的發展,積極參與到農林經濟規劃中,建立農林經濟與社會經濟溝通交流的橋梁,加強農林經濟和社會經濟的相互融合,有助于兩者的共同發展,通過不斷地引進外界資源和生產模式,創建穩定的信息溝通途徑,才能從本質上改善農林經濟管理方式。第二,要加大對農村中青年勞動力以及剩余人員的利用,政府要制定針對性的農村經濟獎勵扶持政策,讓農村地區人民能夠自主意識到參與農林經濟建設的重要經濟價值,防止更多擁有一技之長的農村人員流失到城市,有效地保留農村地區的技術人才。第三,要充分調研和開發農林閑置田地以及留守人員的使用,不斷挖掘潛在的應用價值,對這些人員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的發展體系,將促進農林經濟發展為主導線,并以此為基礎實現農村經濟的整體進步[8]。(三)提高政府專項資金補助并促進專業人才培養?,F階段,我國在農林經濟建設上的投入較少,對于農林專業人員的培養教育活動也沒有給予充足的重視,從而導致我國農林經濟發展在資金與人才上都比較匱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第一步,要構建全面有效的農林經濟建設融資途徑,吸引社會各界人士增加對農林經濟發展的投入,緩解農林經濟建設在資金上的問題;第二步,政府相關部門也要提高對農林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并設立專項資金確保農林建設資金供給的穩定性;第三步,農林經濟的發展必然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人才的有效利用能夠為農林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國家教育部門以及農村地區必須要重視培養農林專業技術人才,不斷壯大農林行業的技術實力,進而提高農林經濟的社會影響力。(四)堅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林經濟管理,必須要明確農林經濟發展的方向,要堅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基礎促進農村地區能夠合理、有效地開展建設活動,隨著現代自動化水平的發展,使得許多機械設備取代了人工勞動力,為此,農林經濟在將來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秉承減少人工勞動力的思想,加大科學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的應用,這也是農林經濟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此外,還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刺激勞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幫助勞動人員在農林經濟建設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只有充分提高勞動人員的工作熱情才能有效推動農林經濟的發展,促進現代化科學技術與農林行業的結合。最后,農林經濟建設的管理模式也必須要跟上時代潮流,加大現代先進管理理念的應用,不斷提升農林資源的利用效率,為更好地發展農林經濟現代化奠定基礎。(五)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現代化管理體系。為了更好地將現代化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林經濟建設中,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現代化管理體系,緊密追隨社會前進的步伐,深入調查與分析現階段農林經濟發展現狀,并以此為基礎對農林產業進行重新規劃,同時根據現代化農林經濟發展現狀創建新型的經濟管理辦法,加強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還必須要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建立起綜合實力一流的農林經濟管理隊伍,從而讓現代化技術深入結合到農林行業建設中,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現代化管理體系,提升農林行業工人的整體技能水平,促進農林行業現代化設備的廣泛應用[9]。要促進農林經濟現代化更好地發展,還需要建立全面的社會服務體制,該體制的建立能夠引導農林業從種植到銷售各個環節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另外,政府部門針對農林業制定的專項扶助政策也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林行業的快速發展,為農林行業的現代化管理體系建設奠定基礎。
五、結語
傳統的農林業經濟管理模式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步伐,從而導致農林經濟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加強農林經濟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是知識進步的需求、社會經濟轉型的需要,更是保障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農林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不僅僅是從表面開展,更是要貫徹落實各項創新策略,這樣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創新效果,提升農林行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秀景.新時期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出路[J].農家參謀,2018(12):8.
[2]潘君輝.淺析我國農林局的內部控制建設——基于臨海市內部控制體系的研究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6):33-34.
[3]崔曉琳.美國、加拿大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世界農業,2016(8):162-165.
[4]崔玉蕾.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思考[J].農業經濟,2016(6):6-8.
[5]王軍,王夷平,許春艷,王桂霞.農業經濟轉型背景下復合型農經人才培養探討——基于職業能力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26):21-24.
[6]景軍,張永福,安放舟.新疆縣域農林牧漁業空間差異分析——基于ESDA與GIS方法[J].干旱區地理,2015,38(4):821-832.
[7]李翠霞,黃鳳,余志剛.基于農業現代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11):135-137.
[8]黃敏,雷新途.中國農林企業資產專用性經濟后果研究——來自滬、深農林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改革與戰略,2011,27(6):167-170+186.
[9]劉圻.農業企業風險的整合治理研究——基于COSO報告的風險管理框架[J].農業經濟問題,2008(4):88-92+109-110.
作者:孫旭峰 單位: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淺析農村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 下一篇:以租代售對不動產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