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與經濟發展互動論文
時間:2022-05-31 11:19:00
導語:農業標準化與經濟發展互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地政府重視,確保農產品標準體系的順利實施;圍繞當地產業,積極推進農產品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促進農產品標準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農業標準化工作與經濟發展互動共振的良好效應、農產品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和配合、新源縣大豆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是縣里首批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通過項目標準化的實施管理,保證了大豆品種明顯優化、單產和質量明顯提高、農業標準化的實施,使新源縣農產品在原有生產利潤的基礎上趨于合理和最大化等,具體請詳見。
新疆新源縣實施農業標準化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實現農業標準化工作與經濟發展互動共振的良好效應,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實現新源縣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就開展此項工作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當地政府重視,確保農產品標準體系的順利實施
農產品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和配合。為了加大實施力度、加強領導和管理,充分發揮質量技術監督和農業、科技等部門的職能作用,為此,新源縣成立了以分管領導副縣長為組長的由農業技術推廣站、質量技術監督局、科技局、種子站、農機推廣站、供銷社相關人員組成的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技術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技術工作組設在農業技術推廣站。
二、圍繞當地產業,積極推進農產品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
新源縣大豆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是縣里首批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該項目已于2007年7月順利通過了國家標準委組織的考核驗收。從2004年項目立項以來,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每年都制定出新源縣大豆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方案,示范區建設工作實行政府大力推動、市場正確引導、相關部門具體指導、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積極實施的農業標準化工作方針,按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管理辦法》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分階段、分步驟組織落實。實行鄉鎮、村隊具體抓,相關部門進行業務和技術指導,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領導向,農戶實行標準化種植、領導小組組織協調的發展模式。
通過項目標準化的實施管理,保證了大豆品種明顯優化、單產和質量明顯提高,全縣大豆種植面積由2004年的10萬畝發展到2006年的12萬畝,種植面積增長了20%,示范區單產已由2003年的3600千克/公頃增長到2006年的4100千克/公頃,單產增長了13.9%,示范區農戶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建立起了大豆從種植到產品加工的農產品標準體系。
三、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促進農產品標準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新源縣是一個農業大縣,根據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管理辦法,建立起了產前、產中、產后的農產品標準體系,為農民的實際操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通過實施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農民標準化種植的意識普遍增強,示范區農戶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明顯提高。
農業標準化的實施,使新源縣農產品在原有生產利潤的基礎上趨于合理和最大化,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產量,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同時,加快了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及推廣,提高了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推動了新源縣的農業生產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總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通過建立農產品大豆從生產、加工到流通等環節實行標準化管理,農民按標準作業,提高農產品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的收入,合理配置農業生產資源,科學、規范地指導農業生產和發展,進一步促進新源縣種植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上一篇:國貿專業外貿實習報告
- 下一篇:規避執政風險建設意識形態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