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經濟學現實體制以及發展途徑
時間:2022-12-11 04:23:00
導語:空間經濟學現實體制以及發展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克魯格曼等人開創的空間經濟學旨在解釋空間中經濟活動的聚集現象和機制,作為將空間納入主流經濟學的重要嘗試,被稱為經濟學的“第四次以遞增收益和不完全競爭為特征的革命”,克魯格曼本人也借此貢獻榮膺200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然而這個被經濟學家視為“漂亮娃”的理論,在某些經濟地理學家眼中卻不過是“丑小鴨”,他們批評空間經濟學的非現實假設和數學模型,認為奉行的是實證主義范式,并不能有效揭示經濟空間中的現實機制。因此,圍繞著空間經濟學模型是否具有現實性存在著重大理論爭議。這涉及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空間經濟學利用非現實系統假設所揭示的聚集機制是否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現實機制?該問題集中反映了人們對空間經濟學理論模型系統的質疑,直接關系到空間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有效性。
本文力圖揭示空間經濟學理論模型的聚集機制的內在本質,指出它所揭示的聚集生成機制超越了非現實系統假設與數學模型的外在理論形式,其循環積累的正反饋機制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現實機制。因此,我們可以突破傳統經濟空間理論的靜態、機械的先驗論與構成論,從生成機制的動態過程中揭示出空間經濟學聚集的現實機制,從而給空間經濟學以一種新的發展路徑,進而展示空間經濟學真正的發展潛力與方向。
一、空間經濟學非現實假設與現實結論的爭議
1.非現實系統假設批判。地理學家批判空間經濟學實證主義的非現實系統假設。謝潑德指出,經濟學家將地理空間視為同質化的、一維的和牛頓力學的。1]152馬丁批評克魯格曼等人給空間理論研究穿上的數學化“主流”的緊身衣使空間經濟的發展中社會、文化和制度因素被忽視了,例如在空間集聚模型中有著重要表現的歷史和路徑依賴的概念。“歷史”并非指“真實”的歷史,即實際空間聚集并未伴隨著真實的和特殊背景的時間段演化,區位模型中的時間概念是抽象邏輯的或模擬的。同樣,“路徑依賴”也是簡化的模擬或解決序列,其程度和區域形式僅僅由區位模型中的特殊化的初始條件和參數決定,而非由技術、制度與社會演化中真實復雜的、地方化嵌入的及自發的社會一歷史過程所決定。桑雷認為空間經濟學在簡單的兩區域基礎模型發展到多區域經濟和引入農業運輸成本趨勢中始終存在非現實主義的缺陷,即使初始的非現實性條件后來發生了變化。
2.非現實系統假設與現實性結論。一些經濟哲學家認為,盡管對空間經濟學非現實性模型的指責在多種意義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模型所展現的真實世界現象的核心可能是真實的(或近似為真實),故可得出現實性結論。他們認為,由于克魯格曼關注復雜性的易處理性,其系統模型自身要求簡化許多現實方面,侵犯了全局真理①;克魯格曼認可新古典經濟分析是一種有用的虛構,或者說是對有用的虛構的利用,盡管這些虛構在字面上是非真實的,侵犯了絕對真理標準②。系統地侵犯全局真理與絕對真理標準不可避免地產生某些“謬誤”。然而當謬誤是關于研究現象的非本質/非相關特征或是僅被暫時孤立的特征因而服務于對本質和相關特征的真理追求時,借助于這些謬誤空間經濟學能揭示復雜現象的本質。這些經濟哲學家同時注意到,克魯格曼將科學發現的目標視為在實用考慮的約束下追求相關方面的真理,隨著建模技術的發展,科學研究以識別真實世界現象的本質元素為目標。
3.非現實系統假設的再批判。地理學家塞耶對上述觀點持有異議,塞耶指出非現實假設應用的合理性在于其是否影響研究客體的關鍵屬性或過程。若非現實假設而僅與研究客體偶然相關,或許有助于澄清關鍵客體的性質。若非現實假設對研究對象很關鍵并且影響研究過程,則假設將產生問題。使用非現實假設模型的關鍵還在于模型結論是否被直接應用于實際的具體案例。若關鍵過程或關系在抽象過程中仍保持其性質和力量的基本特征,則抽象推論可被運用于具體案例。盡管如此,仍有必要從抽象謹慎地回到具體,加入偶然條件與其產生差異的測定。若模型假設的非現實性不僅是關于偶然事件方面的,而且是關于必然屬性和關鍵對象預測方面的,則建立在模型基礎上的具體系統可能產生嚴重誤導,即便模型假設僅作為思想試驗。
據此,塞耶批判空間經濟學使用了新古典實證主義模型,關注事件規則而忽視變量的概念化和理論的具體化。其“缺陷”在于使用假設孤立出關鍵機制卻以忽視其大部分關鍵性特征為代價,故是一種“偽具體性”解釋,表現為建立模型對少數元素進行抽象,在抽象模型基礎上理解具體情形下發生的事物,而非通過連續的調整和添加元素從抽象回到具體。塞耶看來,克魯格曼“將具體研究作為一系列隱藏在文字自負下的誤解予以消除。在維持主流理論和可解性愿望的驅使下,空間經濟學用數學表述遮蓋了一系列概念化而產生了問題”。
綜上所述,空間經濟學利用非現實系統假設能否得出現實結論存在爭議,爭論雙方均沿襲實證主義假設一結論邏輯鏈條,經濟哲學家強調作為鏈條后端的結論的有效性,即非現實假設可得出解釋真實世界現象的有效結論;而地理學家關注研究客體性質和具體環境及條件,因而強調鏈條前端的假設環節,要求對經濟空間進行具體化和經驗化研究。空間經濟學如何使用非現實系統假設得出有效結論和現實機制這一核心問題仍懸而未決,該問題涉及空間經濟學理論建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空間經濟學的非現實假設與現實機制
空間經濟學的結論能夠不同程度地解釋現實世界的聚集現象已被大量的實證研究所檢驗,但結論與某些現實的耦合卻并不足以必然性地推論出空間經濟學基于非現實系統假設的聚集機制是現實存在的。對聚集機制的真實性或現實性的討論,需穿透空間經濟學的數學語言和模型形式。考察克魯格曼等人建構理論的深層邏輯,本文認為,空間經濟學中的聚集機制并非實證主義的事件規則,而本質上屬于一種客觀存在的不依賴于研究者觀察/發現的現實機制,因而具有強大的解釋力。機制現實存在性的討論要求超越“假設一結論”實證主義邏輯的樊籠,用(批判)現實主義的視角重新審視空間經濟學探索聚集生發機制的過程。
實證主義旨在揭示事件呈現出來的經驗規則,反映離散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這種將科學置于事件規則性(演繹法)基礎上的思想起源于休謨因果律,它由感覺經驗出發,所關注的現實僅由原子式的事件組成,一般以“如果x事件發生,則事件y發生”的形式出現。基于實證主義視角非現實性假設與孤立封閉系統在空間經濟學理論體系中具有重要意義,正是借助于上述條件經濟學家才能孤立出與聚集經濟相關的原子事件及其發生次數/序列,從而總結出聚集的經驗規則。而批判現實主義堅信科學研究現象背后的結構和機制并非經驗主義的單純現象,而是一種更為持久的真實結構,其不但獨立于我們的認識和經驗之外,同時也獨立于獲得它的條件。空間經濟學所揭示的聚集機制正是這樣一種獨立于非現實假設和封閉系統的現實機制。
(批判)現實主義提出了生成機制的概念,并對機制的必然性和真實存在性進行了說明,“真實存在的生成機制是區分必然與偶然序列的標準,一個序列Ea、Eb是必然的,當且僅當存在一個生成機制在被‘Ea’事件刺激時,產生事件Eb。”在空間經濟學中,聚集事件/性質/結果是在初始擾動下,由聚集生成機制經由不同階時段自組織生成的,在生成過程中t期事件的結果是t+l期事件的動力源,由生成機制反復迭代,持續作用。
空間經濟學揭示了聚集不依賴于差異化外生區位條件的內生經濟活動組織過程——微觀經濟主體行為到宏觀空間形態的生成過程。聚集的生成機制體現于聚集力的循環積累正反饋機制,是一種自我放大的自組織過程。空間經濟學的核心模型D-S模型講述了報酬遞增、分工和交換動態正反饋機制。單個廠商層次的報酬遞增通過市場外部性與產業間聯系觸發循環累積因果關系:市場規模的擴大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和產品細分,擴大的市場支持更多新的廠商以更低的成本規模專業化生產細分產品,增加的市場外部性對更多的廠商形成吸引,從而激活“市場擴張一生產專業化/產品細分一外部經濟加強一分工深化/廠商集聚一市場擴張”循環積累過程。其中,表現為聚集力的本地市場效應和價格指數效應均體現為動態正反饋生成過程。在本地市場效應中,生產分布的變化會引起區域相對市場規模的同向變化,進而區域相對市場規模的變化又引起進一步的生產分布的同向調整;而價格指數效應中,生產分布的空間變化引起區域相對價格指數的反向變化,而價格指數的這種變化又會使生產份額高的地區更具吸引力,從而強化生產分布的初始變動。同時,本地市場效應和價格指數效應之間也存在正反饋的循環積累因果關系,動態正反饋的聚集力與表現為市場擁擠效應的擴散力進行博弈,當聚集力大于擴散力時聚集生成。
可見,與聚集相關的t+l期事件均是聚集正反饋生成機制受t期事件刺激所生成的,因此,模型具有規模報酬遞增自組織行為特征,而模型中的非現實系統假設并未對該生成機制產生關鍵性影響,如CP模型中兩均質區域假設等。
- 上一篇:人力資本構成與經濟結構的協調
- 下一篇:創新教學思路提高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