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實施路徑探討

時間:2022-02-24 09:22:17

導語: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實施路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實施路徑探討

摘要:實踐教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根據學生的就業崗位分析和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從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能力考核與評價體系、推行“雙證書制度”四個方面設計出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可操作性實施路徑。

關鍵詞:職業素質;實踐教學;校企合作;雙證書制度

經管類職業技能素質是指掌握現代經濟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發展動態,熟悉市場發展的態勢,掌握較強的專業能力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具備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企業現實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與創新能力。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是形成個人未來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之一。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他們的學習能力,可以為提升學生的能力和專業教學打下成功的基礎。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以及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實踐相結合,更好的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性教學,打破了原先的封閉教學環境,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業務中去,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全面的掌握和應用,擴大了知識的范圍,還可以拓展知識內容使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

一、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經濟與管理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應用管理研究的學科,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的知識和專業的基本理論,并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所以,怎樣加強和提高經濟管理本科實踐教學水平已成為當前高校發展的重要課題。為確定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體系,調查組探訪相關企業進行了就業方向調查。

(一)工作崗位分析

為進行有效的工作崗位分析,本文以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零售企業、生產加工企業工作崗位為對象進行了調研,對200名經濟管理類本科畢業生以及在校生,通過座談會等方式進行了調查,最后確定了從業崗位中學生應具有的能力(見表1),針對每一種能力我們設置了實現該能力的課程。

(二)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分為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操作技能、職業技能、專業綜合實訓、專業研究實踐五個層級,五個層級層層遞進,使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實訓鍛煉,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體系的完善和職業綜合能力的鍛煉方面逐步得到提升,最終成長為優秀的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見圖1。其中專業基礎知識:通過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等課程群,充實學生的基本知識,為日后更高層次的實踐打好基礎。專業操作技能:根據經濟管理類企業具體的業務特征和學校專業課程設置,可以將專業課程分為營銷策劃、網絡營銷、電子商務、財務管理、資產評估、期貨交易、外匯交易、國際結算等實踐課程訓練。職業技能實訓:通過商務禮儀、領導科學、管理溝通類課程培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高級人才;通過品牌管理、銷售管理、項目管理、商務談判等課程訓練學生風險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培養市場營銷專業高級人才;通過金融沙盤演練角色模擬及手工會計演練的體驗式教學,培養高級金融、財務管理類企業管理人才。專業綜合實訓:企業實習是真正檢驗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金融知識體系和實戰能力的環節。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實踐,特別是在相關企業的頂崗實習,全面培養學生的業務技能和信息技術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其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專業研究實踐:這里研究實踐是指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一方面,鼓勵學生綜合利用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方法,通過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從企業的運營管理者的角度,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對策,進而撰寫論文。另一方面,研究實踐也可以結合相關事業部及行業標桿客戶研究成果為教師的科研工作服務。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實施路徑分析

(一)加強校企合作,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依托經濟管理類學科優勢與相關行業優勢,為了形成人才培養與輸送機制,應用相關企業合作,聘請企業中的行業專家,建設以這些行業專家為主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并簽署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的協議,學生畢業前到企業實習,企業相關專業人員進學校兼職教課,從多個層面實現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根據企業對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的需要,制定出“訂單式”培養方案,使經管類的畢業生更加符合公司的要求,實現畢業生與就業崗位之間的零距離。尋找相對應的合作伙伴,大力推廣學校與企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和職位,教學內容與專業水準的四個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動性。開展以“經管學院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頂崗,企業負責人、技術骨干等到經管學院兼職”為主要內容的校企“雙向掛職”活動,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探索學校、行業和社會相結合的“大課堂”人才培養模式

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依托行業辦學,形成“學校+公司+師生員工”的專業建設模式[4]。探索學校、行業和社會相結合的“大課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充分開展行業教學、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和學生參與實戰型經營,為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實現開放式的教學過程,形成“課堂即職場、實訓即實務操作”的創新型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訓實習基地進行生產性實訓,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專業素質,真正實現“畢業零距離上崗”。組織專業教育走進企業,參與學生實習的過程中,將企業一線的專業知識、技能直接引入課堂教學,保持教學與企業生產的零距離,改革教學計劃,強化實訓課程和素質課程的比重,以保證課程內容與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的一致性。

(三)探索體現職業能力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

為了體現學生職業能力綜合素質,對學生能力的考核及評價體系進行改革。采用理論考試、實踐技能以及行業專家打分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和評價,這樣不僅能反映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還可以對學生的生存能力進行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即通過靈活考試方式和試題考核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競爭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綜合能力。例如,《銷售管理》及相似課程的營銷技巧培訓課程中,試圖以銷售業績作為評價的關鍵點,《電子商務概論》等課程中,實行以行業資格證代替考核。

(四)實施“雙證書制度”,實現崗位技能考核和社會職業認證標準

為了滿足社會上就業所要求的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要求,“雙證書制”教學計劃,要求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基礎上,還至少需要獲得一項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資格等級證書作為畢業條件,如商務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助理營銷師、市場分析師、助理電子商務師、國際商務師、單證員、報關員、會計師、風險管理師、壽險理財規劃師等專業資格證書,實現崗位技能考核和社會職業資格證書接軌,在校園內就可以讓學生完成上崗前的相關職業培訓,從而提高經濟管理專業人才職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培養出社會需求的技術開發與應用人才。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需要必備的職業素質為出發點,從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能力考核與評價體系、推行“雙證書制度”四個方面設計出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可操作性實施路徑??梢詫崿F專業知識課堂教育與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有效銜接,進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了高校教學的質量,可以更多的培養出高素質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經管類人才,也對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實踐教學的實施路徑提供了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恒斌.地方性高校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11).

[2]胥朝陽,范紹慶.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綜合素質培養方案的設計.武漢科技學院學報[J],2006,(04).

[3]蔡文娟,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專業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

[4]金濤,陳媛.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特征與發展趨勢初探[J].中國高等教育,2012,(Z1).

[5]田劍英.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業務規格設計及其對策[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2,(01).

作者:夏紅云 單位:周口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