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民生福利的改善綜述
時間:2022-04-20 03:26:00
導語:經濟發展與民生福利的改善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改革開放30年發生變化的根本表現,就是民生福利得到了極大改善。保證公共產品使用上的公平性、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量力而行增加公共福利供給、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等,是今后改善民生福利的方向。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極大改善。回顧30年的發展歷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條件下得到關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導思想是如何演變的,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這些問題需要進行梳理。
一、關注民生與改革政策的啟動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整個經濟社會資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級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來,我國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這個制度運行的宗旨是為全體人民謀福利。然而,由于我國當時所處的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也由于我國決策層和理論界對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不足,不恰當地采取了所謂“趕超型”的發展戰略。為實現這樣的戰略,我國動員和使用政權的力量,集中社會上的主要資源,優先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重工業。執行這種戰略的結果是初步建立了國民經濟的基礎,為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但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長期不能提高,特別是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證溫飽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及對經濟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長期忽視,到改革開放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關注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關注民生福利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大幕開啟。導致開啟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個社會對長期思想禁錮的沖破。承認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尊重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認同人民群眾的合理需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黨抓住時代主旋律、順應歷史潮流的思想路線和執政理念。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路線和執政理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擁護。中國開始走上符合社會歷史發展方向的正確道路。
二、30年來我國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關注民生與改革指導思想得到了奠定。對于改革的指導思想,鄧小平反復強調,一切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都要看“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滿意不滿意”。早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鄧小平就指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到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覀円胍幌耄覀兘o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們一定要根據現有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談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鄧小平在許多場合多次提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就是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設小康社會”就是鄧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許多論斷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寫進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及以后黨和國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從而奠定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建設指導思想的基礎。這個指導思想,明確了我們進行經濟社會建設的宗旨,就是不斷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增進普通大眾的福祉。
(二)小康社會建設與民生福祉事業全面發展。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狀態劃分為“溫飽型”、“小康型”和“比較富裕型”等幾種類型。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廣大城鄉居民已擺脫了僅能維持基本生存的“溫飽型”生活狀態,從整體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較殷實的“小康型”社會。具體來說,一是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過程中,脫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國的絕對貧困人口為2.5億,2008年這個數字下降到2375萬。二是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態明顯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來,我國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8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3%,城鎮居民家庭則為35.8%。
(三)和諧社會建設與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得到確立。面對民生福利的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種種矛盾,我們進一步認識到,關注民生福利,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應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科學發展觀,強調經濟社會發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轉變,由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向實現人、社會與自然全面和諧發展轉變??倳?006年4月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指出:“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總理在2007年春節團拜會上也指出:“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職責?!?/p>
三、民生福利改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歷史、經濟、社會等原因,我國民生的改善還存在比較嚴重的缺陷,一些因素還制約著我國“小康型”社會的發展。進入新世紀,我國居民的福利狀況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給不足?;竟哺@卜Q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除國防、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公益設施等具備純公共產品性質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的公共福利,如,教育、醫療、住房、交通及社會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國家為責任主體而由社會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個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國公共福利供給嚴重不足,特別是近些年公共福利產品市場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導致廣大居民付費增多,負擔沉重。以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問題為例,據官方統計,我國約8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資源集中在大中型醫院,城鄉、區域間衛生資源、居民健康狀況差距擴大;醫療費用上升過快,從1980年到2005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增長59倍,居民個人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竟哺@┙o不足,導致經濟和社會發展出現一系列問題,如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盡管這些年我們一再講擴大內需,啟動農村這個大市場,但尚未達到預期目標,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廣大城鄉居民對社會保障沒有一個穩定的預期,很多人既沒錢消費,也不敢消費,因而影響經濟發展。有學者分析,如果我國社會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費率至少可以提高5個百分點。再比如,社會矛盾突出。我國現有的很多社會矛盾,無論是一些利益沖突事件還是某些群體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關。這個矛盾在不發達地區尤為突出,并且成為某些矛盾產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別。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會保障來看,目前存在覆蓋面狹窄的情況,社會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夠得到保障福利,相當大一部分人群游離于社會安全網之外。中國社會保障覆蓋率在全國來說只有不到20%左右。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里,社會保障覆蓋率很難達到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只達到50%~60%)?!霸诘貐^差別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這種低社會化的社會風險分擔機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會風險的作用?!?/p>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開放后,人民整體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對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有些滯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領域,出現貧富不均甚至兩極分化的情況。據原勞動社會保障部統計,我國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擁有全部城市財富的45%;10%貧困人口卻只擁有全部城市財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給和享用上存在差別,導致居民間的實際收入水平差距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響城鄉實際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達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開始成為新階段貧富差距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鄧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談話中指出:“十二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分配的問題大得很。”“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F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做大了民生這塊“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關系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目標的實現,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也關系到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大局。
四、進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對策
改革開放30年來,正是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改革指導思想與觀念的進步和升華、改革實踐的豐富和發展,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社會經濟空前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在實現經濟社會總體目標、保證社會和諧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特別關注民生福利的發展。
(一)提高公共產品的供給水平,擴大公共產品使用的覆蓋面,保證公共產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隨著我國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全社會對公共福利或公共產品的需求呈現全面快速增長態勢。我國應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將經濟社會工作的出發點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財力物力,不斷擴大公共產品的供給。與此同時,要使公共產品的供給范圍逐步擴大,特別是要擴大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使社會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另外,還要加快擴大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的均衡程度,這關系到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等的相互關系,從而關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關系,最終必將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成敗。解決這個問題,“主要矛盾不是財力問題,而是財政支出結構問題,不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設公共財政體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很難實現。”
(二)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讓改革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關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執政黨和政府的首要任務,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正像總書記所說的那樣,“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此,全社會都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改革觀和發展觀。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人的全面發展對改革發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關注人的自身發展、人的公平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三)提高民生福利要量力而行,不能走“福利主義”路線。根據我國的發展戰略部署,到本世紀20年代,我國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到那時,我國的綜合國力將達到世界較高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這里所說的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就是民生福利達到一個較高水平。但這個較高的水平應是動態的、有中國特色的。所謂“動態福利水平”,是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從當前和未來的一段時間看,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快速的、日新月異的。從另一方面看,人類為追逐更大的福利目標(更舒適、更安逸、更方便),不斷向地球(甚至地球以外的空間)索取各種資源,從而造成了環境和資源的更大壓力。如果我們在設定民生福利的目標時不把上述約束條件考慮進去,而是一味追求現代化的較高水平,甚至希望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像泉水一樣涌流出來,則必然會由于不切合實際而導致不利的結果。因而,我們要根據現實和可預測的條件,不斷調整目標,使之真正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福利水平”,是指制定改善民生福利的政策要符合國情、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模仿福利國家模式,搞“福利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20幾年的高增長和高福利的社會經濟繁榮期,特別是西、北歐,建立了所謂的“福利國家”。但這種高福利的繁榮是在高稅收、高財政支出的條件下實現的,出現了勞動激勵不足、企業效益下降、管理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這種不良后果甚至被稱為“福利病”。由此出現了上世紀80年代后的福利國家的普遍改革。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確保人人共享社會福利,從而實現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將長期存在。在改善民生問題上,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個超越歷史階段的高福利供給,勢必會形成虛假的公平,產生效率的擠出效應,不利于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市場規則與國家福利的平衡點,妥善處理好需要和可能、局部與全局、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注重建立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長效機制,做到從制度上保障民生問題的解決。
(四)推動經濟建設型政府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實現真正的“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的政府”的社會改革目標。我國現有的政府組織結構和功能定位是在建國初期伴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而形成的,雖然這些年在我國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但總體上看仍屬于“經濟建設型政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絕大部分經濟和社會活動已逐漸主要依靠市場和社會的力量來完成,這時,政府的作用就應該是有限的。在現代社會,由于政府的功能定位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型政府”也必然是其應有之義。在公共服務型政府里,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服務于公共需要的執法系統,這個執法系統既負責監督社會公眾行為,又要負責監督政府的行為。同時,還要有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組織和管理系統。有了這樣的制度安排,才能保證政府的有效運轉,完成其公共治理的基本功能。
- 上一篇:小議國家財務管制理論與實踐發展
- 下一篇:透析教育偏好的資本影響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