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腫瘤的超聲診斷
時間:2022-03-24 10:31:00
導語:心臟腫瘤的超聲診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0~2006年住院患者17例,均經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確診,其中男9例,女8例,年齡22~57歲;15例經手術證實,2例經CT、MRI及穿刺活檢證實。本組病例中,臨床診斷表現為活動后心悸氣促8例,一過性暈厥3例,偏癱2例,反復咳喘、雙下肢水腫、咯血2例。
1.2方法采用TOSHIBA-340、美國HPSONOS5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4MHz?;颊呷⊙雠P位或左側臥位,行左室長軸切面、心尖四腔及劍突下四腔切面、大動脈短軸及左室短軸切面探測,觀察腫瘤大小、形態、回聲情況、活動規律及幅度、附著部位,有無心包積液,頻譜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檢測瓣口及腫瘤內部血流情況。
2結果
2.1聲像特征17例均獲得滿意的超聲心動圖圖像。15例被診斷為黏液瘤,其中左房黏液瘤11例,右房黏液瘤2例,右室黏液瘤2例;其聲像圖特征為:心腔內可見隨心動周期規律活動的中強回聲團塊,內部回聲不均可見散在低回聲及無回聲區,形態不規則,5例邊緣凹凸不平,3例呈分葉狀;11例左房黏液瘤及2例右房黏液瘤均可見舒張期瘤體伸長,經房室瓣口突入相應的心室,收縮期長徑變短、退回到心房腔;瘤體最大9.7cm×5.8cm,最小4.2cm×2.9cm。瘤蒂長0.5~1.3cm不等;附著于房間隔卵圓窩左房側者9例,右房側者2例,附著于左房后壁者2例;右室黏液瘤基底較寬,達2.7cm,無明顯的蒂。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11例左房黏液瘤及2例右房黏液瘤者于舒張期可見五彩鑲嵌狀血流經瓣葉與瘤體之間的縫隙自心房流人心室;頻譜多普勒可見不同程度的左、右房室瓣口阻塞引起的血流速度加快,13例合并輕度左房室瓣和/或右房室瓣反流,腫瘤內部未探及血流信號;肺動脈黏液瘤1例,其聲像圖表現為肺動脈瓣上可見1.8cm×2.1cm低回聲團塊,與肺動脈瓣及肺動脈外側壁分界不清隨心動周期活動;心臟轉移性腫瘤2例均為肺癌患者。超聲可見心包積液、壁層心包不規則增厚,并分別于左室后壁及前間隔探及1.3cm×1.7cm低回聲,2.2cm×2.5cm中等強度回聲,邊界欠清晰。
2.2手術及病理15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為黏液瘤。2例轉移性腫瘤者分別經CT、MRI及活檢證實,其中1例小細胞未分化癌患者化療后復查,心包積液由中量變為少量,左室后壁轉移瘤消失。
3討論
心臟原發性腫瘤以心房黏液瘤多見,占心臟良性腫瘤的50%~75%,多見女性,而繼發性腫瘤發病率較低,僅占轉移瘤的10%~25%,黏液瘤患者容易出現栓塞表現,系因腫瘤碎片或來自黏液表面的栓子碎屑所造成[2]。吳本清報道黏液瘤患者約有半數有栓塞表現,兒童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管栓塞時,應考慮到黏液瘤的可能[3]。
心腔內腫瘤的回聲情況與臨床癥狀密切相關,腫瘤在心腔內血流無回聲背景襯托下易清晰顯示其邊緣特征,如邊緣凹凸不平或呈分葉狀、內部回聲稀疏,則易脫落,導致動脈栓塞。
心腔內腫瘤與血栓的鑒別診斷:左房附壁血栓常附著于左心耳部或左房后壁,基底寬,不活動,易與黏液瘤鑒別。但血栓受血流沖擊,可大部分與房壁分離,成為帶蒂血栓,此時鑒別診斷有一定困難。游離血栓經血流沖擊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無附著點,在心房內不規則游動,位置不斷變化。這兩種血栓均不能往返于左房室瓣口與左房之間且多伴有左房室瓣狹窄、房頗病史。某些特殊回聲類型的心室血栓,為圓形或橢圓形腫塊,無蒂,內部呈低回聲,邊緣呈強回聲環,似“氣球樣”,其大小隨心臟收縮、舒張而改變,多位于心尖部,易誤診為心室黏液瘤。但此類患者多有心功能衰竭、心腔內血流淤滯病史。
參考文獻
1王純正,徐智章.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39.
2劉清和.心臟粘液瘤與腦出血.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1998,6(3):179.
3吳本清,朱松杰.小兒原發性心臟腫瘤.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1997,24(3):145-147.
- 上一篇:河道管理聽證會主持詞
- 下一篇:大蒜素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