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論文

時間:2022-03-11 02:45:48

導語: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論文

摘要: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是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于21世紀初在中國興起的一門高等職業教育學、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學分支學科。它的內容體系由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論、高職學生心理素養論、高職學生人格塑造論、高職學生心理問題論、高職學生心理咨詢論、高職學生人際溝通論等基本論題組成。為了推進高職學生心理學的穩步發展,今后一個時期應該實施突出學科意識、強化基礎研究、擴充研究隊伍三項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新興學科

近年來,基于培養高級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的研究,積累了數量可觀的研究成果,使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以下以“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基準縮略形式)走進初創階段。本文依據對“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的統計分析粗線條地描述了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創生背景,在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歸納出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基本論題,提出推進高職學生心理學穩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從高職學生心理研究期刊文獻看學科的創生背景

作為高職學生心理學主要研究對象的“高等職業學校大學生心理”,有多種簡化或縮略形式。在一個學術領域或一門學科中,期刊文獻是最便捷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其數量遠遠多于學位論文、專門著作(含教科書)。探尋一個學術領域或一門學科的演進軌跡,可以從分析以該學術領域或學科的研究對象作為篇名主題詞的期刊文獻入手。近期,筆者在“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分別以“高等職業學校大學生心理”的多種可能存在的等義詞組作為檢索詞,,進行文獻“篇名”的“模糊”檢索。“模糊”檢索的長處是可以檢出一些檢索詞構詞不連續的主題詞,擴大文獻檢出量。例如用“高職高專學生心理”進行“模糊”檢索,能夠將“高職高專醫學生心理”、“高職高專學生求職心理”、“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心理”、“高職高專學生團體心理”等符合要求的文獻都呈現在檢索結果中。筆者共使用來24個檢索詞進行文獻檢索,其中有6個檢索詞的檢出文獻超過100篇。其中,“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301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713篇,“高職大學生心理”552篇,“高職學生心理”2092篇,“高職生心理”432篇,“高職高專學生心理”134篇。表1的前6行列出了這6個檢索詞的文獻年度分布情況。(因2015年的文獻數據不完整,在表中加括號予以標示。)除“高職學生心理”之外,“高職學生人格”、“高職學生意識”、“高職學生精神”等也是高職學生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為了拓展檢索范圍,筆者又以上述3個詞組及其等義概念作為檢索詞進行“模糊”檢索,檢出文獻分別為189篇、527篇、242篇。同樣,“模糊”檢索可以擴大文獻檢出量。以“高職學生意識”進行“模糊”檢索,能夠檢出篇名中包含“競爭意識”、“創業意識”、“自我責任意識”等主題詞的文獻;以“高職學生精神”進行“模糊”檢索,能夠檢出篇名中包含“職業精神”、“團隊精神”、“創新精神”等主題詞的文獻。上述3個詞組的檢索結果也列入表1。表中9項文獻總數為5182篇,以下將這些文獻統稱為“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檢索結果表明,1999年發表的《關于高職師范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1]是中國第一篇涉及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期刊文獻。我們由表1最后一行年度合計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以來,“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的數量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文獻數量的持續增長,從一個側面表征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萌發于20世紀80年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首次提出“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當年教育部批準新設置44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次在全國大規模招收高等職業學生,高等職業教育由此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學術研究的起步和發展規模,歸根結底取決于社會需要。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學校的出現,高職學生數量的迅速增加,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研究高職學生心理的實際需求。2000年,也就是高等職業學校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招生的第二年,中國大陸期刊中出現了7篇以“高職學生心理”及其同義詞組作為篇名主題詞的文獻[2][3]。5年后,“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迅速上升到1年154篇。2005年10月,《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出臺,其中提出的近期目標是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在2010年時達到高等教育總招生人數的一半以上。與此相對應,“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數量在2006年達到200篇以上、2008年達到接近400篇,最近兩年維持在年產600篇左右的水平上。以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宗旨的高等職業教育,是同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區別的一種偏于實踐性、社會性、職業性、應用性的教育類型,其功能呈現出多重性、多元性的特征。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礙、心理矛盾和學習心理、交往心理、就業心理、戀愛心理等,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異。高職學生心理作為一個有別于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的研究對象,是高職學生心理學得以創生和發展的內在依據。由于社會需要的強力拉動,這種內在依據迅速外顯,一些研究者清醒地意識到將已有研究成果整合為一門學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在“高職學生心理”研究起步不久的2004年就有以“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書名主題詞的著作問世[4],由此揭開了創建高職學生心理學這門新興學科的序幕。

二、高職學生心理學基本論題的初步梳理

一門學科的內容體系,由若干基本論題組成。所謂基本論題,就是那些不斷以新面目出現、思考者和研究者比較多、常研常新的學術問題。梳理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基本論題,是其進入初始創生階段后構建學科理論體系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基本論題的梳理,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從“高職學生心理”類著作中歸納一些重合度較高的研究內容,二是歸納“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論文篇名中的高頻主題詞組。表2列出了3部“高職學生心理”類著作的各章標題。通過“讀秀學術搜索”,筆者共找到3部以“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書名主題詞的著作。除前面說到的2004年出版的1部之外,另外2部著作出版于2010年[5]和2012年[6]。因為后面2部著作的主編者為同一人,表2僅列出其中章數較多的1部著作。另外,我們從眾多以“高職學生心理健康”作為書名對象詞的著作中選擇了出版年份較近、內容相對豐厚的1部列入表2。比較表2中的3部著作并翻看多部以“高職學生心理健康”作為書名對象詞的著作的目錄部分,可以發現這些著作在體系內容方面有許多“同類項”,如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健康人格、學習心理、人際交往心理、就業或擇業心理、戀愛和性心理、心理咨詢等。對5100多篇“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的篇名進行檢視和粗略統計,其結果同“高職學生心理”類著作的內容“同類項”大體一致。依據上述梳理結果,筆者將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內容歸納為以下6個基本論題。1.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論。據筆者的統計,在“精確”檢索所獲得的1314篇“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中,以“心理健康”作為篇名主題詞的文獻多達879篇,占總數的66.89%。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中,筆者以“高職學生心理健康”作為“正題名”檢索詞,檢出60多部相關著作。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應成為高職學生心理學的第一主題。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論的任務,主要是探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影響因素、測評體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模式等。2.高職學生心理素養論。心理素養同思想素養、知識素養等一樣,都是人的整體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的心理素養是以自然素質為基礎,在后天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性格品質和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在高等職業學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等活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發展良好的心理素養,在心理健康的狀態下完成學業任務。高職學生心理素養論的任務,是重點研究高職學生心理素養的內涵、評價標準、生成條件、培養方式、提升手段等。3.高職學生人格塑造論。人格或個性表現為個體適應環境時在能力、情緒、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標志著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是一個人的魂魄之所在。具備健全、完善人格的人,才可能有清醒的自我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自我發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力。學校、教師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高職學生人格塑造論的任務,主要是探討高職學生的人格特征、影響因素、人格發展模式、化解人格障礙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徑等。4.高職學生心理問題論。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等職業學校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中的現實問題越來越復雜、多樣,面臨著自身成長中的各種壓力,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不斷增多,在學習成才、人際交往、理想現實、交友戀愛、求職擇業、環境適應、自我管理等方面產生了某些心理困擾、心理障礙、心理沖突。高職學生心理問題論的任務,是重點研究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表現形式、類型判斷、心理疏導、自我調適方法、心理危機預警系統和特殊學生群體(貧困學生、學習困難學生、殘疾學生等)的心理問題及其防治對策等。5.高職學生心理咨詢論。多年來,許多高等職業學校設置了心理咨詢機構,接待存在心理糾結、心理障礙的學生,擔當咨詢者的教師在傾聽來訪學生的傾述、詢問后,與其共同討論找出引起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實踐證明,心理咨詢對于一些學生恢復心理平衡、增進身心健康、提高環境適應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職學生心理咨詢論的任務,主要是探討面向高職學生的心理咨詢的功能、類型、實施原則、模式、心理檔案的建立和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心理行為訓練的方式等。6.高職學生人際溝通論。人際溝通是指人們運用語言符號系統、非語言符號系統在個人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相互了解的行為過程。一個人只有通過順暢的人際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達至生活愉快、學習精進、工作順利的境地。由于性格、心理特點、思維方式、知識、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原因,有部分高職學生存在不同類型的人際溝通障礙。高職學生人際溝通論的任務,是重點研究高職學生人際溝通的特點、功能、原則、動機類型、方式、技巧和人際溝通障礙的形成內因及其化解對策等。以上幾個基本論題不是孑然孤立的,相互之間有著“剪不斷”的內在聯系。依據“高職學生心理”類著作和期刊論文,當然還可以概括出高職學生自我意識、高職學生情感發展、高職學生意志培養、高職學生學習心理、高職學生擇業心理、高職學生網絡心理、高職學生戀愛和性心理等論題。筆者沒有將這些論題列為基本論題,是因為這些論題能夠從上述幾個基本論題中衍化、派生出來。

三、推進高職學生心理學穩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1.突出學科意識。除了前述3部“高職大學生心理學”著作之外,目前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沒有發現以“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篇名主題詞的期刊文獻,也沒有看到對3部著作做出評論的文章。種種跡象表明,盡管十幾年來已經有5100多篇“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問世,但研究者并沒有自覺地意識到他們的研究工作應該歸屬于一門稱之為“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學科。換言之,“高職學生心理學”這個學科名稱還不為很多人所熟知,遠沒有達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任何領域的學術研究,都有相應的學科歸屬。學科的細分化,是科學知識體系演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學科細分化的依據,則是研究對象的細分化,亦即找到新的相對獨立的研究對象。以人類社會的教育活動作為研究對象的教育學,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不斷細分化,先后生成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大學心理學)、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學)、職業教育學、職業教育心理學、高等職業教育學等[7]。十幾年的研究工作已經充分地表明,高等職業教育心理是一個比教育心理、高等教育心理、職業教育心理、高等學校學生心理更為具體且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研究對象,對其研究成果進行學科化整合是創建和發展高職學生心理學這門學科的題中之義。從學科分化的所屬層級來看,高職學生心理學可以看作是介于高等職業教育學與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也就是說,高等職業教育學、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學是高職學生心理學的臨近層級上位學科,高等教育學、職業教育學、學生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是高職學生心理學更高層級的上位學科。高職學生心理研究者的學科意識,不僅表現在能夠自覺地將自身的研究工作放在高職學生心理學的整體框架中進行審視,能夠積極參與研究成果的學科化整合,而且能夠自覺地將高職學生心理學同多門上位學科聯系起來,充分借鑒、利用這些學科的新理論、新方法,相攜相伴、互動前行。2.強化基礎研究。對草創中的高職學生心理學來說,基礎研究主要是指學科元研究。所謂學科元研究是指對于這門學科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基礎性特征的各種元問題的探討,主要涉及它的歷史沿革、對象范圍、學科定位(學科關聯)、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論體系、學科結構、應用領域、文獻述評、發展狀態、演進態勢、發展環境、未來前景、國際比較、課程教學、師資隊伍、學科人才等。學科元研究對處于任何演進發展階段的學科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是一門學科的自我認知、自我反省,可以影響到這門學科的基本走向和發展速度。因此,學科元研究的涉獵廣度和開掘深度,通??梢宰鳛樵搶W科成熟度的一個重要標尺。迄今為止,高職學生心理學元研究還沒有真正起步。3部“高職大學生心理學”著作為構建高職學生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做了可貴的嘗試,其中隱含著探討對象范圍、理論體系的意味。從期刊文獻來看,如前所述,目前還沒有檢索到以“高職學生心理學”及其類同詞組作為篇名主題詞的論文。這表明,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學這門初生學科的許多基本問題,還沒有展開相關研究。為了學科的有序、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一部分研究者擎起“高職學生心理學”這面旗幟,多方面地、漸次深化地開展學科元研究,破解高職學生心理學艱難起步期的一些理論糾結、觀念障礙。3.擴充研究隊伍。目前,高職學生心理學研究的參與者主要是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政治輔導員。“干什么愛什么”,干什么研究什么,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還需要來自于教育學、高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學等學科的“志愿者”參與其中,促進高職學生心理學借力這些上位親緣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盡快形成具有一定穩定性的研究范式和理論框架。未來的研究者來自于今天的求學者,所以要特別關注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參與程度。在“中國知網”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筆者近日以“高職學生心理”作為檢索詞進行“題名”的“模糊”檢索,檢出學位論文57篇,全部是碩士學位論文,起始年份為2005年,平均每年約5篇,數量明顯偏少。這些學位論文分別歸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藝術學、軟件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公共管理等9個一級學科,涉及法學、教育學、文學、工學、醫學、管理學6個學科門類。這個統計結果表明,許多學科、學科門類都可以在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領域找到用武之地。今后,相關學科的學術帶頭人、研究生指導教師要繼續鼓勵和支持更多的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以高職學生心理研究作為學位論文的選題方向。他們將成為高職學生心理學研究隊伍持續擴張的后備人力資源。

作者:唐成人 單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雷平化,陸朋,田秀紅.關于高職師范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J].職業技術教育,1999,(09):53.

[2]王志斌.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00,(04):19-21.

[3]李勇,劉傳華.高職學生健康心理的整合與重構[J].中國成人教育,2000,(09):29.

[4]鄒亞超,張傳齡主編.高職大學生實用心理學教程[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5]韓光道.高職大學生應用心理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0.

[6]韓光道.高職大學生實用心理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2.

[7]王續琨,丁立新.教育科學學科結構和新學科生長點[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