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網絡方法研究
時間:2022-06-06 10:05:04
導語:德育教育網絡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交流的平等性。傳統德育方法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強調師生之間“授”與“受”的角色關系,這種不平等的人際關系雖然某種程度上能夠通過教師的“權威”達到震懾學生的效果,但無法促成學生內心的真正轉化。他們需要一種寬松、自由、平等的環境。互聯網剝離了人的現實角色,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平等交流空間。網絡的這一特點為師生之間建構起了一個開放、民主、自由的交流環境,有利于學生暢所欲言,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德育工作者只有拉近了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德育的效果才能顯現出來,德育的目標才容易達成。(二)內容的直觀性。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對直觀材料的記憶保持效果比文字等抽象材料好。運用網絡虛擬出具體的事務、場景及過程,把書本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更易于人們對事物及過程的理解。網絡這種虛擬情景展現具有直觀性強的優勢。運用網絡媒體的技術手段,虛擬出人們現實生活的各種情境和發展流程,便于人們直觀形象地感知德育內容。比如教師的語言不生動,音色不美,我們可以在網絡上用最漂亮的音色為內容配音;德育的內容空洞抽象,我們可以把它設計成動畫、圖表,可以插入某個電影的情節,也可以引入現實生活的案例。互聯網在實現德育內容直觀性方面有其他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學生通過對生動鮮活的直觀材料的感知,能更準確把握德育內容。(三)手段的多維度。互聯網在每個單位和家庭的普及拓展了傳統德育方法的時空觀。傳統德育方法從時間上看,一般只在上課時使用,從空間上看,一般只在教室或學校里使用,德育效果有限。而使用網絡進行德育工作,能讓德育工作者及時掌握學生的道德行為,有針對性地施加德育影響。從時間看,可以拓展到學生需要德育影響的任何時候;從空間看,可以拓展到學生生活的每個場景;從內容看,可以拓展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德育主體看,可以拓展到家庭、社區、社會等多方力量。利用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傳遞手段,有利于實現手段多樣、目標一致、齊抓共管的德育傳播效果。(四)模式的開放性。相對傳統德育封閉模式而言,互聯網的特點決定了網絡德育是一種開放模式。這種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不強迫灌輸現成的道德觀念,正視多元文化的社會背景,尊重學生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中所獲得的道德體驗。每個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過對現實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的討論與交流,激勵他們在參與中的自我創新、提高與完善。
二、傳統德育教育方法的弊端
(一)強調知識灌輸,忽視生命體驗。我國傳統德育方法習慣把學生當做德育對象,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把德育過程僅僅看作是對學生施加外部既定的道德影響的過程,強調學生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種德育方法常簡單地將德育理解為單向的知識傳播和灌輸過程,重理性規范,輕情感體驗,道德主體的生命體驗在德育實踐中被排除在外。對人的發展而言,這種“非人化”的德育本身便是不道德的。當這種德育方法和缺乏現實支撐的道德要求聯系起來的時候,德育便與現實生活脫節,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二)強調統一標準,忽視人格養成。由于缺乏統一的科學的可被操作的德育評價標準,德育工作在實踐中沒有方向。由于對德育工作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一些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實施過程中為了便于操作,往往設計一個量化的評價指標,用這個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的道德水平。這種強調統一標準,忽視人格差異的做法,不僅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道德現狀,而且可能導致表里不一、偽善不實的人格障礙。(三)強調形式主義,忽視德育實效。學校和一些德育工作者或為政績或為存在感或為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現實考慮,在德育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追求規模效益,重視形式主義,關注外在表現,漠視情感體驗,忽視德育實效的做法。比如在德育工作中重計劃輕實際工作、重活動數量、輕活動質量、重大型活動輕日常生活等等,這樣的做法“勞生傷財”,不僅浪費了德育資源,還可能招致學生反感,不能產生真正的德育效果。(四)強調學校德育,忽視社會和家庭力量。人的發展主要受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的影響,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因素對人的道德成長有特殊的影響,但學校德育無法承載學生道德成長的全部責任,社會、家庭、學校、班級、同輩群體等大大小小的環境因素在人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傳統德育方法多在校內下功夫,割裂了學校德育和社會、家庭的聯系。“5+2=0”現象(學校對學生進行5天正面教育被社會和家庭2天的“負面影響”抵消掉了)說明“封閉式”的學校德育因為忽視了社會和家庭的教育力量使得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2〕。
三、德育工作中使用網絡方法的原則
德育網絡方法的使用原則是人們在德育工作中根據德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網絡的特點,概括出來的指導網絡德育工作的基本準則,它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網絡德育工作中既要遵循網絡的規律,也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規律。(一)思想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德育工作的效果如何,跟德育理論的科學性有直接的關系,能反映德育規律指導人們現實生活的德育理論自然會慢慢被人接受。我國在德育的理論建構方面還有不完善之處,對人性缺乏深入的探討,在德育工作中“非黑即白”的道德視角往往不能解決學生現實的道德問題。網絡豐富的理論資源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我們可以借鑒、吸收網絡中科學的理論資源作為現有理論的補充,使我們的德育理論更接地氣,便于學生接受。當然,在借鑒吸收網絡道德理論過程中,我們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立足于國家長遠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把握理論的思想性原則,擯棄不符合國家發展要求的理論思潮。(二)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網絡開放性、無中心的架構特點,使它成為一個擁有海量資源的信息庫,這里匯聚了各種各樣的社會文化和思想意識,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不良的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會不斷沖擊我國既有的道德理念和價值體系。為了保證社會主義德育方向,在網絡上實施德育方法必須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取向為主導,引領網上各種社會思潮,主動占領網絡陣地。另一方面,社會主導的價值取向必須通過德育主體的內化才能轉變成道德行為,收到德育效果。因此,使用網絡實施德育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關注學生的內心體驗,發揮學生作為德育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在堅持網絡德育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取向為主導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德育主體的主體地位,網絡德育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實效。(三)虛擬性與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網絡虛擬性特點對德育工作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在于它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平等的交流環境,由于在網絡上學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剝離自己現實的學生甚至是性別角色,所以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他們比在現實世界更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虛擬性特點提供的優勢,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但網絡德育不管有多大的優勢,都必須堅持現實性的原則,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問題。只有這樣,德育才會從空洞的說教變成生命的體驗,才會從僵化的教條變成知識的自我建構。(四)引導選擇與主動傳播相結合的原則。網絡的信息良莠不齊,有揭示規律的科學,也有混淆視聽的偽科學,有先進的社會文化,也有腐朽沒落的思想意識。學生作為一個經驗和認知都還在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對網絡信息往往缺乏鑒別能力,很多時候還沒有能力去分辨真偽善惡和美丑。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堅持引導選擇和主動傳播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引導學生選擇那些符合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還要主動傳播主流價值取向和人類先進文化,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不良信息的影響,幫助學生走上正確的道德發展道路。
四、德育工作中使用網絡方法的途徑
(一)創建德育網站,開辟網絡德育課堂首先要創建德育網站,這是從事網絡德育工作的基礎。德育網站的內容設計要區別于傳統教材,不僅要豐富多彩、有新意,還要貼近學生生活,能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問題。除了網站建設,還要開辟網絡德育課堂,建立數字化的德育資源庫,通過豐富多彩的欄目設置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德育資信,利用網絡基地營造主流文化氛圍,塑造美好心靈。還可以在網站上設計虛擬校園、虛擬家庭、虛擬社區等,通過虛擬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做人的道理,達成道德認知;設置互動頻道可以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以及校長、老師、學生和家長的交流,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學校信箱、知識之門、時政追蹤、德育短波、網站鏈接等欄目可以拓展德育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興趣、愛好在網站上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由原來被動的德育客體變為主動發展的德育主體,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達成認知,形成能力。(二)建立班級網頁班級網頁是班級網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老師可以輔導學生自己創建班級網頁,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通過班級動態、社會時事、道德事件、學習資源、交流討論、心靈獨白等欄目設置貼近學生現實生活,滿足學生道德需求,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道德問題,形成主流的道德觀和價值取向。網絡的資源豐富多彩、形象生動鮮活,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學生因為經驗不足、鑒別能力不強,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所以老師在建立班級網頁的同時要加強班級網絡資源的管理工作。(三)建立個人主頁輔導或幫助學生創建自己的個人主頁,給學生建立一個可以暢所欲言、存放心靈的“網絡家園”。這對網絡德育工作有以下幫助: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個人主頁的訪問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對個人主頁的互相訪問加強學習交流,提高道德認知,堅定道德信念;最后,學生還能通過對自己個人主頁的個性化設計,增強自信,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辨別能力、分析能力、策劃能力、寫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審美能力等多種能力。個人主頁的建立,變抽象為生活,變說教為畫面,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興趣。(四)開發網上論壇和微信微博交流討論是提高道德認知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網絡交流隱蔽性、開放性、超時空性、即時性等優勢,開設諸如學校熱線、教師寄語、家長建言、學生心聲等網上論壇,建立學校和社會、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渠道。利用微信、微博、QQ、E-mail等網絡通訊工具,進行平等對話。開發各種形式的線上交流平臺,鼓勵學生參與線上的交流討論。討論的內容應貼近生活聯系實際,有助于學生解決現實道德問題。可以是學生遇到的道德事件,也可以對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就老師工作中的不足提意見。由于網絡匿名性的特點實現了對現實角色身份的剝離,所以學生在網上交流的時候更容易講真話,吐露心聲。有利于老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矯正和解決問題。在具體運用這一方法時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注意語言藝術,把握啟發時機,貼近生活現實,切忌空洞的道德說教。在討論主題的設計上要堅持科學性、思想性和人性化相結合的原則,使德育的內容與德育的目標一致,同學生多樣性的道德需求一致。
五、德育工作中使用網絡方法的保障體系
(一)環境保障道德行為和習慣是在環境中形成的,道德成長環境是影響道德養成的關鍵因素。家庭、學校和社區是學生接觸最多的環境。由于學生經驗欠缺,道德鑒別能力有限,如果家庭、學校、社區各行其是的話,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為了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學校德育工作者必須加強和家庭、社區的聯系,通過網絡,一方面和家庭、社區互通信息,研究德育工作方案;另一方面,做好家庭和社區的德育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形成一個覆蓋學生生活環境的由家庭、學校和社區共同構成的德育環境,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搞好學生的德育工作,促進德育目標的達成,使傳統德育相對狹小的德育空間變成全社會的、開放性的德育空間。(二)制度保障制度能引導和規范人的行為,網絡德育工作要有序開展和運行,離不開制度保障。但制度如果設計不合理不能反映規律,它就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不僅不能促進工作,相反還會起反作用。網絡德育工作的制度設計,一方面要對網絡德育工作進行深入研究,找到其規律;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和學生道德需求和網絡心理研究,了解師生在網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如果網絡德育工作的制度設計既能符合網絡德育工作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又能反映網絡德育主客體的心理需求,它就能夠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網絡德育環境,保證網絡德育工作的運行方向和工作效率〔3〕。(三)技術保障首先,要加強網絡設施的建設,為網絡德育方法的運用提供物質基礎,還要運用法律的、技術的和道德的約束保障網絡規范有效運行;其次,要明確學校專職人員網上工作責任。為了保證網絡的安全運行,也為了防止學生受到網絡負面文化的影響,學校應抽調專職人員,加強信息監管、堵截網上垃圾,抵制網上不文明行為,樹立網絡文明新風〔4〕。(四)人力保障提高師生運用網絡技術的能力。網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德育理論功底、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外,還要培養網絡德育工作的能力。一要提升教師使用網絡信息技術的能力,網絡正不斷改變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盡快適應這一變化,提高自己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把握學生文化的發展方向,知道現階段學生想什么、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樣才能增加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提高學生對復雜網絡信息的識別能力,通過加強文化修養提高對不良信息的鑒別能力。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容易受到諸如黃賭毒等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和侵蝕,因此,必須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保證正確的德育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韋吉鋒,韋繼光,陸家海.網絡德育管理模式探討〔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141-145.
〔2〕潘勇,謝曉花.中學網絡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129-131.
〔3〕蘇星鴻.高校網絡德育管理長效機制構建探微〔J〕.前沿,2007,(3):103-105.
〔4〕王宇.德育寓于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0):49+114.
作者:彭興富 彭順平 單位:吉首大學
- 上一篇:體育健康人文教育論文
- 下一篇:師德建設教學團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