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學校和諧發展的策略

時間:2022-01-06 02:41:16

導語:研究學校和諧發展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研究學校和諧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德育教育促進和諧學校發展

(一)注重校風建設,建立團結、勤奮、愛國的集體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我們都是祖國的一份子,應當對我們的祖國充滿愛和尊重。其次,培養學生對父母、對老師的感恩之情,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教給我們生活的道理,給我們創造好的生活環境等等;老師指導我們學習和進步,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學生應該對父母和老師抱有感恩之情。最后,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是離不開集體的,所以,要注重對學生集體主義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團結,學會怎樣適應集體的生活。總之,學校教育要結合實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建立和諧學校。例如:在植樹節來臨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內或者校外開展植樹活動,綠化環境;開展學校文化節,鼓勵學生制作小發明小創造;我校開展有特色體育項目———“跳繩”,以“繩采飛揚,舞動快樂”為主題的跳繩系列活動為載體,每年11月27日為紀“繩”日,跳繩可以健身,象征“手拉手”,象征“凝成一股繩”,比喻團結,以“繩”為起跑線,比喻無限努力。并做好繩操,編好校歌、繩歌,進行德、智、體、美樣樣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提高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建設的根本。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作為履行“傳道、授業、解惑”職能的教師隊伍整體,實質上既是教育—教學內容(信息)乃至一些教學手段的載體,也是學校軟建設的載體,又是實施教育—教學職能的主體。教師在學校全部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1.推出師表工程、青藍工程、骨干工程這“三項工程”,努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自覺性,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發揮其傳幫帶作用,加快年輕教師的成長。

2.積極開展“四課”活動,即推門課、切磋課、匯報課、展示課,在課堂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3.科學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加強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培養,通過多種形式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快速發展。

4.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加強外出學習培訓,擴大對外交流,開闊教師眼界。

(三)改變教育方式我國教育的傳統方式是課堂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了。要轉變教育模式,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改和課題研究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實行“考后一百分制度”。考試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滿分,更重要的是通過考試發現不足、彌補不足,真正搞懂學習內容。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方式上我們可以參考江蘇揚州美琪學校的教學經驗,即以學案為導線的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通過自主學習,更透徹地掌握學習內容。讓學生享受教育也是提高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我校每周舉行的“快樂星期五”的十幾個社團活動,讓學生在享受活動快樂的同時也能學到知識。

2.學校應多與家長溝通。家長也是學生的老師,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環境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至關重要。學校應該與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系,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況,讓老師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這樣老師和家長都能夠全面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

3.加強對學生的社會教育。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學校,所以他們的社會經驗薄弱。但是,學生的德育教育離不開社會教育。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社會教育。具體方法可以有以下幾點:

(1)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學校進行法制講座,主要可以講述一些社會實踐的例子,讓學生通過講座了解社會。

(2)邀請社會團體到學校宣傳安全知識,開展自救練習。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熟悉自救方法,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自我保護。

(3)學校和社會組織建立合作關系,例如養老院和福利院,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到這些公益組織中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心。總之,加強德育教育促進和諧學校的發展,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的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

二、加強環境教育促進和諧學校發展

環境問題是21世紀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要做好環境保護,人們必須要有環境保護意識。學校是學生環保意識最好的培養地。同時,做好環保意識的培養可以促進和諧校園的建立和發展。

(一)在學校開展環保活動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環保的興趣,讓學生正確認識環保,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保中來。如在4·22的“世界地球日”,舉辦征集環保文稿比賽及演講比賽等等。

(二)創造環保的文化氛圍,讓環保深入全校師生之心學校環境對工作和學習影響很大,一個好的校園環境不僅可以讓人心情愉悅,輕松學習輕松工作,還可以在潛意識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學校應該致力于建設一個“綠色校園”,做好校園的綠化工作,可以在空地建設小花園,在學校走廊或墻角種植一些小植物。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周圍的事物產生感情,以產生保護他們的動力。

(三)實現“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有利結合利用課堂講解環保知識,把環保作為教學內容列入日常教學范圍,并配發教材,讓學生能系統地學習環保知識。另外,家庭和社會環境也會影響對學生的環保教育,學校可以和家長跟社區合作,聯合開展環保活動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三、結束語

構建和諧學校是遵循我國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方式,反過來,推動和諧學校的建立和發展可以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有利于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同時,構建和諧校園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參與,三者力量聯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好和諧學校的建立和發展。

作者:賴其煊單位: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洋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