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特色應用論文

時間:2022-03-11 09:56:00

導語:高等教育特色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特色應用論文

[摘要]舉辦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是滿足多樣化人才培養的需求。大學應根據自己的傳統、特色、優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行科學定位,實施特色辦學,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培養具有特色的各類人才。特色型大學的特色表現在其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專業設置、課程與教學模式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發展特色型大學有利于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教、學、研的結合,有利于大學生的就業。

[關鍵詞]特色型大學;基本特征;特色學科;地位與作用

社會對專門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在知識經濟時代,既需要高、新、尖的專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的應用型人才。故此,我們就應當舉辦多樣化的高等教育,來滿足培養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每所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傳統、特色、優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行科學定位,實施特色辦學,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和人才培養領域,追求卓越,爭創一流,而不應貪大求全。

一、什么是特色型大學

所謂特色型大學,是指以行業為依托,圍繞行業需求,針對行業特點,為特定行業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大學或學院。特色型大學是與市場、產業、行業和崗位群密切聯系的大學,依據普通院校本科辦學的基本規律,圍繞學科建設,針對行業、崗位與技能需要設置專業,以培養專業性高級人才。

特色型大學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其富有特色的學科專業設置、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教學、學生有明確的就業去向、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行業對應、相對穩定的科研領域以及善于經營的學校管理等方面。特色型大學面向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行業特點設置應用性學科專業。以就業為導向,構建學術、技術和職業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材施教,強化實踐實訓教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重視應用研究,依托行業實現產學研的結合,培養具有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及服務需要的應用性人才。建設特色型大學,必須突出行業性特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打造應用性學科專業,開發應用性課程,建設應用型師資隊伍,重視應用性研究。

二、建設特色型大學的幾個問題

1-培養目標與定位問題

定位不明,是當前中國整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辦好特色型大學,首先要明確其目標與定位。只有明確了目標、找準了定位,才有發展方向。特色型大學要有適合學校自身實際和發展需要的科學定位,要有科學的、先進的教育理念,要建立有利于特色形成的制度和機制。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特色型大學還沒有具體的評估指標體系,也沒有形成相對明確的建設目標。定位缺失,特色不明,使得特色型大學的教育理念模糊。我們認為,“特色型大學”的定位應該體現在五個方面:目標定位——為特定行業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人才培養目標),辦成行業性的多科性或單科性院校;類型定位——辦成應用型、專業型院校;層次定位——以培養本科生為主,有些學科專業,特別是作為特色核心的專業培養專業研究生;學科專業定位——始終堅持學科專業的行業特色,圍繞其主干學科設置相關專業;服務面向定位——為行業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提供直接的和間接的服務。

2-人才培養的特色問題

作為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的特色型大學,既不能像綜合性重點大學那樣,完全按照傳統大學的模式培養理論型人才;也不能像職業技術學校那樣,一味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純粹的實務的、操作型人才。而應當結合精英教育和大眾化教育兩方面的特點,走特色發展的道路,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寬于高職院校、實踐能力強于傳統大學,努力培養具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競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特長、志趣和愛好,結合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自主設計自身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此舉能充分體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不斷擴大學生的選擇空間。學校應積極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滿足學生的成才要求,盡可能為各類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1)通才與專才之間的關系。特色型大學應在重視搭建通識課(公共課、專業基礎課)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強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一方面,按照“強調基礎、注重融合、拓展視野、開闊胸襟”的要求設置通識教育課程,保證課程結構合理,層次規范,基礎平臺得到進一步拓寬,使學生的知識轉換與遷移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為學生的后續發展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出發,增加復合類、應用類課程的比重,設計不同的課程模塊,通過分流不斷增強學生的適應性,逐步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特色型大學應按照培養目標多樣化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分層培養,正確處理學術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把有學術潛力的學生培養成為學術型人才;把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培養成技能型人才;把其余學生培養成具有較寬厚基礎、良好素質和較高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特色型大學應將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優化與明確的就業導向有機結合起來,把就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等滲透到教育的全過程,注重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素質和能力,不斷增強應用性人才的就業市場競爭力,使學生通過有效學習,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

3-學科建設與專業設置的特色問題

辦好特色型大學,首先要建設好行業的核心學科專業,其他學科專業要盡可能圍繞核心學科專業設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特色型大學應根據自己的獨特優勢發展某些重點學科,使之成為優勢學科,并率先在自己的優勢學科上培養一批有特色、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人才,產生一批國家和社會需要的科技成果,從而加強自己的特色。特色優勢學科的建設是特色型大學形成自己特色的基本點。

4-課程設置問題

特色型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其課程建設要著重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提高學生一定的理論修養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設置要突出應用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內容要根據市場需要,反映本學科應用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要求。

高職院校的某些教學要求,如強化實訓、培養“雙師”,對特色型大學有借鑒意義,但不是要求特色型大學辦成高職模式,以應用能力為基礎進行課程設置。

5-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特色型大學師資隊伍的特色與特色型大學的辦學特色是相一致的。特色型大學要重視師資建設。辦好特色型大學,需要一批熟悉技術業務和專業知識的“雙師型”的教師,要求不僅能夠傳授本學科的基本知識,還要熟悉崗位操作,并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合格人才。要求教師要具備教育與知識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應具有較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并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和本行業。特色型大學的教師,特別是專業教師,既要有較深厚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特長。因其他類型大學的師資不能勝任特色型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需要大力培養特色型大學的師資隊伍。

6-科學研究取向問題

特色型大學的科學研究注重應用研究,包括應用理論研究和開發研究,要解決的是科技成果怎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問題,是面向經濟建設服務的。它立足市場、職業,關注產業和企業。在提升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要考慮如何把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通過和企業合作、行業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因此,特色型大學要注意發揮科學研究職能在學校發展中的推動作用,通過加強科學研究來提高教學質量。

特色型大學的科學研究關鍵在于能否形成應用研究的特色和優勢,并利用科研成果和發明專利積極為經濟建設服務,從而提升辦學層次,提高辦學水平。三、特色型大學的地位與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伴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展開,在借鑒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國家組建了一批特色型(單科性或多科性的工學院、農學院、師范學院等)的大學,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批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特色型大學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級人才。可以預見,今后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各類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這就為特色型大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發展特色型大學,不是簡單回到20世紀50年代的蘇聯模式,而是在綜合基礎上的提高和深化,在綜合基礎上凸顯行業特色。

1-特色型大學是高等教育類型多樣化的需要

特色型大學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科學研究等方面能夠滿足不同行業的特殊需要,為我國高等教育專門人才的培養做出其特有的貢獻。如果我們保留其特色,揚長避短,有利于我國高等教育結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有利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應使其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走向專業化、多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社會對人們的職業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的職業不斷誕生,新的要求不斷增加。這不僅需要高層次的研究型人才,還需要大量能將成熟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應用型人才、技術專家和管理專家。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特色型大學的畢業生大多在生產一線從事技術開發、技術應用和生產管理工作,他們為經濟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說明特色型大學更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其人才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本、專科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重點,以行業為依托,以理論聯系實際為著力點。

2-特色型大學有利于教、學、研相結合

特色型大學教學的突出特征就是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聯系,把實踐教學過程當作消化理論、強化應用、拓展知識、錘煉技能的過程。通過教學計劃的安排,有組織地進行實踐教學,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是特色型大學辦學的一個主要特色。

相對而言,特色型大學更有條件實施實踐教學。他們通過以實驗、實訓為主要教學形式的課程設置與教學環節,可以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驗、實訓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實訓與教師的科研開發工作相結合,在實驗、實訓的基礎上,成立相應的研究機構,既可為教師的科學研究工作服務,也可為學生提供實際鍛煉的機會,從而有效地提高特色型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格,并能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在實訓項目的選擇上,應考慮不同學校的特點,因地制宜。不能將所有的實踐教學環節都放在實訓基地,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與行業的多種形式的、靈活的全方位的立體式合作,既吸收、利用企業先進的技術、設備,也要考慮為企業創造相應的環境。進行教、學、研的合作教育,可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滲透在基本教學環節中去。

特色型大學也可以通過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對口行業或單位進行專業實踐和實地考察,支持教師把教、學、研結合起來,幫助教師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技能水平,從而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同時廣泛吸引企事業單位兼具工作實踐經驗,和較扎實理論基礎的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以提高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教師比例,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

3-特色型大學有利于學生就業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顯。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是結構性失業: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距離遙遠,甚至所學非所用,造成學生自身就業取向模糊,就業過程中困難重重。而特色型大學由于其辦學面向特定行業,人才培養過程注重與行業的實際發展相結合,學生在入學時就基本上有較為明確的職業定向。因此,學生就業時,依靠其專門的行業知識和實踐,較容易實現社會需求和個人愿望的最佳結合。從用人單位的情況反饋來看,特色型大學培養的人才也是較受歡迎的。

特色型大學在學科專業設置上的靈活性、人才培養上的獨特性、科學研究上的應用性,都充分顯示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這證明特色型大學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認真研究特色型大學的定位問題,進一步探討特色型大學在建設和發展中的問題,認清特色型大學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探尋特色型大學的規律,為特色型大學的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