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職業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9 10:25:00
導語:農村職業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它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培養新型農民,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因此,針對當前農村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轉變觀念,一切從實際出發,統籌安排,整合現有的農村教育資源,利用城市文化教育資源反哺農村,以達到提高農民職業技術水平,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職業教育;新型農民;農民素質;新農村建設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
造就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和重要標志,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新型農民素質提升需要教育,構建與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對于新農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新型高產環保農業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義。
一、農村職業教育承擔著新農村建設的歷史重任
(一)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是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和前提。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農民的居住環境、生活條件等各方面都有所改善。現在的關鍵是如何提高農民增收的能力。要使農民具有不斷增收的能力,前提是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充分利用農村職業教育這塊主陣地。目前由于農民知識水平低下,技術水平和科技素質不高,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只有大力開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能,才能充分發揮農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主體作用,培育出適應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新型農民。
(二)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提條件。
農業發展過程是一個由單一的高產型農業向多元化的高產、優質、低耗、高效型農業轉變的過程;也是一個由低素質的體力型農業向高素質的智力型農業轉變的過程;更是一個由傳統的資源型農業向現代的高科技知識型農業轉變的過程。在這些轉變過程中,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體——農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要有較好的文化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市場經濟知識和更多的農業生產技能。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主線。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大批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的高素質勞動者。需要切實抓好農村職業教育,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生產能力,使農村潛在的自然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與發展優勢。加強農民的職業教育,提升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有效途徑,是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三)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提供優質培訓。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農村現有1.5億富余勞動力,此外,每年還要新增600萬。這是我國經濟建設豐富的人力資源。但是,這些農村富余勞動力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更是鳳毛麟角。由于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專業技能,因此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的只能出賣廉價的勞動力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有的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只好呆在農村,靠天吃飯。所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是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就業能力”。這就要求職業教育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優質培訓。
現在,國家實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陽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財政支持,在輸出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前的短期技能培訓,按照“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督、農民受益”的原則組織實施。在一些地方,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他們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推進農民素質培訓的“陽光工程”,開展“訂單”培訓,將農村富余勞動力盡可能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依靠二、三產業和城鎮資源增加農民收入。早幾年外出打工的農民中,有一大批帶著外出務工所得的資金、技術、企業管理經驗,回鄉創辦企業,帶活了一個地方的經濟,改變了一部分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農村職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輕視農村職業教育的觀念嚴重影響了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
長期以來,在各級領導、辦學單位和農民的思想觀念里存在錯誤的認識,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不力,接受職業教育不主動,已成為阻礙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因素之一。各級領導,特別是大多數縣、鄉領導,對農村職業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致使國家規定的許多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的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貫徹落實。我國的大多數農民是現實的,他們耕作的方式,主要靠人力、天力、蓄力,落后的生產方式一代又一代傳送,使他們認識不到農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許多農民還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希望自己的子女讀書做官、跳龍門、有出息,走普高——大學——城市就業的路子,想辦法讓孩子上普通高中,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好、升學無望的孩子,則讓他們外出打工掙錢,不愿讓他們參加職業教育學習。對于經費不足的辦學單位來說,他們把舉辦學校職業教育當作創收和有效途徑,既可彌補經費不足,又可為職工謀取福利,亂辦班、亂收費,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農村職業教育體系不健全,教育結構不合理。
在教育資源的利用中,由于地域、財政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農職院校只有教學機構,缺乏實踐場地和實踐設計,而農村的技術推廣部門有培訓教師和實踐場地,但大多數縣、鄉沒有培訓機構;科協、婦聯、共青團等社會團體開辦的農業職業技術培訓都有自己的體系網絡,但沒有自己的教學機構,也沒有實踐場地和師資,呈現出資源分散的特點。在農村教育體系中,初、中、高三級職教很難真正銜接,特別是高職教育起步晚,發展緩慢;同時,農村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尚未真正結合;農科教統籌機構形同虛設,甚至無人過問。因此,農村職業教育缺乏統一協調的運作機制作為保障,各自為政,優勢不能互補,有限的教育資源難以整合利用,嚴重阻礙了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學校定位不明確,教育模式不適應。
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相脫節。在社會普遍的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的狀況下,農村職業教育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從以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勞動者為根本目的,轉變以為農村學生的升學、就業提供幫助為導向,逐漸脫離了職業教育的方向。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很多農職院校壓縮甚至放棄農類專業,轉而以財經、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為主,專業設置與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同時,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文化課和理論課成為教學重點,技能培訓退居次要地位,存在著嚴重的重知識教學,輕能力培養,重文化基礎,輕職業技能的現象。這背離了農村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的宗旨,難以實現農村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的目標。
三、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重視,轉變觀念,推動農村職業教育加快發展。
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農村職業教育,把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當作政府的重要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依法治教,保證農村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改革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實行分級辦學,從根本上改變制約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創新政策,改變輸血投入(扶貧投入等)為造血投入(人力資本投資等),打破農村貧困的惡性循環怪圈,“治貧先治愚”,動員社會力量辦學,發行教育債券、彩票等,開辟多元籌資渠道。各級政府必須牢固樹立“科教興農”的戰略觀念,切實將農村職業教育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把“科教興農”的基礎工作列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完善農村職業教育的領導機構,加強協調,統籌安排,齊抓共管。
(二)統籌安排,整合現有農村教育資源,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全新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
面對大量急需培訓的農村勞動力,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當地的教育教學資源。目前,大多數地區的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師資和農村中學校舍都有潛力可挖,有的現在就可以利用,有的對教師稍加培訓,即可適應專業技能課程設置的要求,設備也不需要大量購置,在較短時間內便可投入使用。還有一些地方可以通過調整合并,騰出部分學校專門用做教育培訓農村勞動力的場所。另外,隨著各地中小學撤并,原有的校舍也可以作為教育培訓農村勞動力的基地。要抓住機遇,認真組織實施農業部制定的《2003—2010年全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計劃》,擴大對農民進行培訓的方式和覆蓋面。這將有助于建立完整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保證農村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
(三)以服務“三農”為根本,調整培養目標,全面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農村職業教育要始終以服務“三農”作為根本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實現教育觀念的創新,圍繞農村勞動力的就業需求,農村青年的發展需求和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求,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始終把農類專業作為穩定的長線專業來辦,圍繞當地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科學、準確、合理地設置專業,嘗試以專業學科為中心,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同時,堅持技能培訓為突破口,突出農村職校人才培養、科技推廣、生產示范、社會服務的多功能作用的優勢,優化課程設置,突出實踐教學,使農村職校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鄉鎮企業勞動者資源開發的重要基地,成為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中介服務組織,成為農村勞動力轉崗培訓中心。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N].
人民日報,2005-10-19(1)
2..在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福建日報,2003-09-14(1)
3.周雪原.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治本之策[N].人民日報,2006-09-02(9)
4.周國興.建設新農村需要人才作支撐[N].中國人事報,2006-03-13(1)
- 上一篇: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研究論文
- 下一篇:農地私有可行性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