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建筑思考論文

時間:2022-01-22 11:06:00

導語: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建筑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建筑思考論文

【摘要】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豐富了和諧發展理念的內容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生態文明建設是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通過對生態文明科學內涵、生態文明建設必然性等方面的論述,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推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科學發展

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

生態文明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和諧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總和,充分體現了人們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包括較強的生態意識、良好的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態制度”①。“生態文明的本質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進而實現自然、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性

建設生態文明是由我國基本國情決定的。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立足點和著力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GDP至上”的經濟發展方式導致了生態環境形勢的日益嚴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壞,治理的速度遠不及破壞的速度,從總體上看破環的范圍仍在擴大、程度還在加深。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水系污染、江河斷流、森林草場銳減等資源的減少和環境的不斷惡化。時空性的能源資源短缺和區域性的生態環境危機,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豐富的內涵,其中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為重要。這就要求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的時候,要改變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摒棄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經濟暫時的繁榮,轉向尊重和關心自然的新文明,逐步實現傳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演進,使人們在良好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我國而言,應當大力推動我國步入“人—自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現代文明之路,進而建設科學發展的和諧社會。

建設生態文明是解決我國目前經濟增長諸多問題的需求。一是資源短缺和浪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急于抓經濟建設,用高投入、低產出、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去搞物質文明建設,在資源利用方面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加劇了我國資源供需矛盾。例如:建國50多年來,我國GDP增長10多倍,但礦產資源消耗卻同步增長了40多倍。③二是生態環境惡化。我們經常能聽到諸如“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深呼吸”、“中國近海生態接近崩潰”、“水污染嚴重,3億多人飲水不合衛生標準”等,針對我國生態環境的評價,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生態環境的惡化程度。因此,要實現總理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讓我們的祖國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的目標,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應當根據長遠利益來調整現實利益,不僅對現在的“GDP”負責,還要對將來的“GDP”負責,不僅對現在的百姓負責,更要對后代子孫負責。我們只有做到科學發展,才能夠破解發展中的各種難題,才能構建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體系的需要。黨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寫入了黨代會的政治報告,標志著我們黨對堅持文明發展道路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伴隨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也會越來越牢固。長期以來,由生態問題所衍生的負面效應與日俱增。生態文明建設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生態基礎。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追求將經濟、社會、生態的共同發展融為一體的目標,實現和諧發展的社會文明。只有推動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進步,才能支撐起我國的文明建設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路和對策。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大力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培育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意識,提高人們的生態文化素養,從而促成公眾由被動轉化為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問題。

一是高度重視公民生態文化心理和價值觀的培養,通過各種宣傳活動來傳播綠色理念,加強生態倫理教育,喚起人們關愛生命的道德良知,培養熱愛生態的道德情操。

二是通過法律法規明確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強化人們的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對人們利用自然資源的行為加以規約。

三是倡導可持續性的生產方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一方面要根據長遠發展目標提倡文明生育,優化人口結構,以適應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生態文化知識、弘揚生態文明,把保護生態環境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以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推動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黨和政府的生態執政建設。

一是黨和政府的制度保障。中國在生態建設方面承擔著重大的國際責任。“十一五”強調增長質量而非僅看增長速度。“十二五”不提GDP指標,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民富程度作為衡量干部政績的重要標尺。全會的決策如果能固化成制度或法律,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是提高政府機關的生態執政素質。各級政府機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掌握和支配著公共財政及各種資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組織者和推動力量,對生態文明建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要樹立科學政績觀和民生政績觀,必須把民生問題放在第一。

三是各級黨政干部要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動員工作。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加強政策和立法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制度保障。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外先進的發展模式和經驗,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一是按照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的方針,盡快補充修訂環境保護法,杜絕生態治理中的地方保護主義行為,建立健全生態法律制度體系。

二是提高法律監督水平,加大執法力度。嚴懲環境違法行為,使企業和個人朝著守法的方向發展,形成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相互協調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

三是建立相應的全國統一管理,不受地方、部門利益干擾的監督機構。強化監管地方政府的執法行為,完善并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責任制和行政問責制。

四是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發展循環經濟,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經濟基礎。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發展模式,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逐步建立起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轉變。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發展低耗能、高增值的新型生態產業。近年來,我國關于生態文明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二五”“淡化GDP,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理念如升華為一種社會制度、并在此制度下支撐的實踐活動,無疑會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必須承認,在社會經濟轉型期,由于舊的體制還沒有完全打破,新體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黨的十六大以來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社會和諧發展,減輕非生態活動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等方面還任重而道遠,這需要我們做出長期的、更大的努力。

注釋

①楊國聽:“生態文明應與物質、政治、精神文明并重”,《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9期。

②潘岳:“弘揚環境文化,建設生態文明”,《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7期。

③民建中央:“堅持科學發展觀轉變過度依賴政府投資主導經濟增長的方式”,《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