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16:29: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筑設計論文

建筑教育和建筑設計論文

摘要:前幾天和一個也來自的博士生師兄在商量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會議主題為建筑,我們試圖炮轟中國建筑教育。我倆分別畢業于一南一北中國“第一流”的建筑院校,對中國的僵死的建筑教育制度深有感觸。后怕引起眾怒而放棄這一計劃。

關鍵詞:建筑教育建筑設計

在國外,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國外基本上把建筑學視為文科,至少為一非常特殊的學科,學生的來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國內,我們都是絕對的理生。從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學,它確是一門很特殊的學科,不能簡單的定義為介于文理之中。但國外所有的名牌大學都會有這門學科,而中國建筑專業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學現在有張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室,但卻沒有建筑學的學生。因此從基本出發點來說,中國的建筑教育存在極大的誤區。

有多少中國的“知識分子”能知道建筑學和土木工程學的區別?恐怕少的可憐。我有時會費很大的勁去解釋,這么多年來,至少解釋了幾十次了。對于建筑和土木的區別,以及怎樣從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學”的含義,那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清的,也不是我現在力所能及的。

從一個較低的層次上說,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術要求,也凝聚著審美心理。譬如,結構——怎樣保證房屋的牢固,設備——供排水,通風及空調,電器設備,物理環境——隔熱保溫,光學照明,聲響,建筑同城市的關系——,綠化等等。因此建筑師的工作是給建筑一個大的框架,他要協調這方方面面,試圖最好的滿足要求。而土木結構師負責的只是建筑結構這一個方面。建筑師是整個工程的LEADER.建筑從無到有,這一步至為關鍵,也確實最難,最有挑戰性。關于這一點,我想大多數的建筑系的學生都會明白。而國內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層次。所以中國的建筑教育也常培養出畫圖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師。

更進一個層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場所,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應該反映人的意識(CONSCIOUSNESS),建筑的主體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識非常的復雜,而且深深的烙上的印跡。因此建筑,也應該關注。故可以簡單的表述為,建筑是一定時候的人們的生活方式(LIVINGSTYLE)。環顧中國的建筑師,能關注到這一層次的非常少,中國的建筑師的作品經不起推敲,沒有深度,也與他們缺乏對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關。我們聽國外的建筑大師的報告,他們會很注重于對時代特征的,如日本的黑川紀章,他的共生,以及較早時期的新陳代謝理論,都是基于對時代的思考而貫穿于建筑思想。中國的建筑師,缺乏這種思考,他們擅長的是對建筑大師作品具體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對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國內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信息化構建論文

[論文關鍵詞]建筑設計信息化圖文管理知識管理協同化設計

[論文摘要]分析了國內建筑設計行業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給出了一條建筑設計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探索之路,提出了以優化的管理為前提,采用圖文管理,知識管理以及協同化設計相結合來完成設計院的信息化建設。

在設計企業信息化建設中,設計和管理一般分為2個系統來處理。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只引進管理信息系統還是不行的,設計系統也要考慮,這樣最終能使得2個系統既能結合起來運行,共同享用資源,亦能分開來單獨執行任務,對節約資源有利。因此,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2個系統缺一不可。

一、管理系統的信息化

在建筑設計行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避免誤入以下2個認識上的誤區:

(1)誤區1:信息化只是生產工具。由于行業的信息化發展比較依賴于工程的需求,所以有人認為企業的信息化只是為了工程設計服務的一個生產工具,而忽略了企業信息化其實是為整個企業目標服務的,企業信息化是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管理和決策、研究和開發、市場和銷售等各方面全面應用信息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只是其中的部分內容。

查看全文

我國生態建筑設計原則探究論文

關鍵詞:生態建筑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摘要:本文對我國生態建筑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回顧,指出我國生態建筑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我國生態建筑的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生態化的思想是人類的取向和必然選擇,城市和建筑設計的生態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牛態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輕,既通俗又深奧的一門學科。研究內容涉及到農業生態工程、生態,及生態城鎮建設、節水與廢水處理及利用、山區小流域治理與開發等眾多領域。生態建筑作為其中的一個領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視,其作為一門學科誕生至今不過40多年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爾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詞合并成為Arcology,即生態建筑學。此后麥克哈格、吳良墉等建筑師開始了生態建筑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生態建筑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一、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研究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顧孟潮就提出了“未來的世界是生態建筑學的時代”的觀點,1994年5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鋤,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后,我國環境保護運動日益擴大和深人,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的綠色革命蓬勃展開。1996年3月,中國國家環保局推出兩大舉措:一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二是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在九五期間重點治理淮河、海河、遼河等的污染。199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將“綠色建筑體系研究列為九五重點資助課題”,1998年又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研究”列為重點資助項目。2000年我國頒布了《建筑節能技術政策》;2001年,建設部通過雄錄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貝邸首次明確提出了綠色生態小區的概念、內涵;2001年開始實行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01年我國第一部生態住宅評估標準《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刪出臺,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節約資源、防污染、保護生態為主題,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推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方法論文

一、建筑設計的概念

建筑設計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廣義的建筑設計是指設計一個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設計工作常涉及建筑學、結構學以及給水、排水,供暖、空氣調節、電氣、煤氣、消防、防火、自動化控制管理、建筑聲學、建筑光學、建筑熱工學、工程估算,園林綠化等方面的知識,需要各種科學技術人員的密切協作。

二、建筑設計的構成要素及原則

(一)建筑設計的構成要素

1.建筑功能是人們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指所建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

2.建筑技術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物理、建筑構造、建筑設備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等各項技術保障。

查看全文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論文

[論文關鍵詞]集成化設計精細化設計適宜性技術綠色建筑設計

[論文摘要]本文以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為例,從集成化設計、精細化設計、適宜性技術的運用等方面探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一、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案例分析

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是深圳市為申辦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而建設的住區,需要解決5個村落的500戶居民的拆遷安置問題。因為由政府投資,資金受到嚴格控制,工期緊張,需求也非常特殊。在整個項目設計過程中,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對項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對設計的滿意度將直接影響工期和拆遷進度。綜合考慮各種制約因素,我們通過規劃與設計階段的精確控制,實現了低成本適宜技術的綠色建筑目標,該小區也獲得2006年國家財政部、建設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圖1,圖2)。

1.集成化設計

在規劃過程中我們成立專門的溝通組及設計組,同步開展工作,從而保證不會因為工期縮短而降低質量。我們一方面與建設方溝通,以求更好地實現安置政策;另一方面與村民溝通,以保證我們的方案能夠更貼近村民需要,也為方案后期的順利實施打下必要的基礎。為了更順利地與村民深入交流,我們還專門選派了會方言的建筑師參與溝通。考慮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對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我們又引入社會學、民俗學、植物學等學科學者協助建筑師進行協同設計,豐富了方案的內涵。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設計原理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層建筑尺度設計原理

[論文摘要]高層建筑外部造型設計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為目標,每棟高層都想表現自己,突出自我,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整個城市顯得紛繁無序、生硬,建筑個體外部體量失衡,缺乏親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對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所謂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間范圍內,建筑的整體及各構成要素使人產生的感覺,是建筑物的整體或局部給人的大小印象與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建筑形體的長度、寬度、整體與城市、整體與整體、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及對行為主體人產生的心理影響。講到尺度時應注意它與尺寸之間的區別,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實尺寸,而是表達一種關系及其給人的感覺,尺寸是用度量單位,如:公里、米、尺、厘米等對建筑物或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建筑及各構成要素的大小。它直接影響人的心理感受,由此可見,尺度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處于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高層建筑設計時,不能只單單重視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創造,而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數,充分考慮人觀察視點、視距、視角,和高層建筑使用親近度,從宏觀的城市環境到微觀的材料質感的設計都要創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分為五種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

一、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外部尺度

(一)城市尺度

高層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機組成部分,因其體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點,對城市產生重大的影響。高層建筑對城市各構成要素也產生重大的影響,高層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確定,也應充分地考慮該城市尺度、傳統文化,不當的尺度會對城市產生不良的影響,改變了城市傳統的歷史文化,也改變了原來城市各構成要素之間有機協調的比例關系,如:上海市,黃浦江可謂是城市一條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寬大、雄壯的氣勢。但由于東方明珠塔的建成,又過于靠近黃浦江,其他高層建筑也跟著靠近黃浦江建設,使黃浦江的尺度感變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壯,而改變了老上海的歷史與文化,從這一角度講,東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方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建筑設計方法構成要素設計程序

[論文摘要]建筑設計方法是建筑師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能是憑自己的職業素養和生活經驗,以建筑的方式服務于不同人群的生活與工作要求。所以對建筑設計方法和思路的各方面作以簡單的闡述。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建筑體量增大、建筑復雜性提高,傳統的憑經驗、直覺的設計方法已無法適應建筑發展的需要。現代設計方法要求建立在明確的目標及秩序基礎之上,設計計劃將奠定系統化設計方法的基礎,同時為多學科合作和使用者參與提供機會和方法,真正滿足人們對建筑物質、心里的需要。

一、建筑設計的概念

建筑設計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廣義的建筑設計是指設計一個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設計工作常涉及建筑學、結構學以及給水、排水,供暖、空氣調節、電氣、煤氣、消防、防火、自動化控制管理、建筑聲學、建筑光學、建筑熱工學、工程估算,園林綠化等方面的知識,需要各種科學技術人員的密切協作。

二、建筑設計的構成要素及原則

查看全文

城市建筑設計論文

(一)、建筑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優秀的建筑設計作品,包含工程技術和造型藝術兩方面的智慧。在工程技術方面,先知國際建筑設計專家團重視建筑智能化和高科技在建筑上的應用,注重風水布局在建筑設計上的應用,使建筑產品在市場上占有強大的競爭力。先知國際建筑設計專家團的建筑作品不只滿足人基本的使用功能,還在設計中追求整體環境的和諧和美感、天人合一的建筑形象。

當前,在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創作應該往哪個方向走,一個建筑要滿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是很難。但要把一個建筑作為一個精品,來創作來設計,是很不容易的,筆者就是通過這幾十年的建筑創作,深深體會到建筑要有一個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建筑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建筑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建筑師應該在地區的傳統中,來尋根,發掘有益的“基因”,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使現代建筑地域化,地區建筑現代化,這才是建筑師真正廣闊的創作空間,也是建筑師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如過去博白客家村民居屋,建筑形式是跟當時特定地域的環境,跟博白的氣候環境完全結合一起的,是中國傳統的家族的觀念的中國傳統的文化把它糅合在一起,這是跟一個地區的地域環境,和地區的文化是完全分不開,每一個建筑就是一個家族。現在博白居民都興建樓每一家一棟。

建筑作為一個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文化大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思想息息相關,各種觀念,無時不在制約著建筑文化的表達和發展。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社會生活的方式,文化觀念,美學觀念,價值觀念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在一個強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科技與人文同步發展的這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建筑是時代的一個產物,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反映。隨著世界經濟技術文化的發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時,確實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寧要平凡的也不要''''造作''''的,寧可遷就也不要排斥,寧可過多也不要簡單,既要就的也要創新,寧可不一致和不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確的。”

查看全文

綠色建筑設計論文

1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流程

我國傳統的設計模式主要是由建筑、結構、水、暖、電氣專業共同完成設計工作,其中建筑專業為主導,其他專業輔助完成。分成4個階段:①前期策劃階段建立總的目標,對場地及環境進行充分分析,確定建筑意向;②建筑方案設計階段建筑專業為主,其他專業按照本專業的總則進行輔助;③擴初設計階段各專業根據所決定的建筑方案進行初步的專業設計,由建筑專業提出作業圖,其他各專業反提資料;④施工圖設計階段主要是按照施工圖紙的標準完善、細化初步設計圖紙。

2當前綠色建筑設計流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綠色建筑的設計大多數是依據《綠標》設定建筑的綠色建筑認證目標后,由綠色建筑咨詢顧問制定綠色建筑設計方案,指導項目設計團隊完成設計。在目前這種綠色建筑設計流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綠色建筑技術與建筑的自然融合。現對幾類典型問題進行分析,以便設計人員和相關咨詢人員對綠色建筑設計流程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2.1綠色建筑設計指導滯后

一些建設者(甲方)對綠色建筑理念缺乏深入了解,等到了施工圖階段才會考慮聘請綠色建筑咨詢工程師,制定綠色建筑技術方案,對設計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補丁”的形式出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技術與建筑的沖突,并且也會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例如綠色建筑對室內采光、室內外通風、綜合能耗等有定量要求,如在施工圖階段才進行模擬分析,一旦發現不滿足設計要求,則可能需進行較大改動,甚至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3]。同時,綠色建筑設計不僅僅是對建筑本體設計有要求,建筑與周邊環境的關系也同樣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關注內容,部分關注點在項目前期策劃階段就需考慮,如場址的選擇、場地生態的保護、場地內舊建筑的利用、場地內以及周邊的物理環境、建筑周邊的交通、與周邊建筑的設施共享情況、建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地下空間的利用等[4-5]。但因為在項目前期無綠色建筑設計指導人員的介入,此部分因素無法進行合理優化。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研究論文

愈是歷史悠久的國家愈要變革,因為陳舊的東西太多,愈是歷史悠久的國家愈是難以變革,因為習慣的力量太強。這樣,不變革國家會因為缺乏新鮮的活力而變的衰弱,而太劇烈的變革又易同強大的習慣力量發生強烈對抗而使變革的前景變的撲朔迷離甚至夭折。這是一門極難把握的藝術,它需要大的藝術家。

不論怎么說,順應歷史潮流的變革是一種必然。關于這一點,培根說過一句很精辟的話:“若不能因時變事,而頑固恪守舊俗,這本身就是致亂之源。”

最出色的變革者,不會是對傳統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者,而是對傳統有深刻了解者。

尼采對天大喊:“上帝死了!”

中國建筑界就需要一個柯布西埃式的狂飆人物,來向我們大喝一聲:“在建筑中,古代的結構基礎已經死亡。新的前景只有在徹底修正現行的手段和確乎合乎邏輯的建立起來的新的結構基礎之后才能恢復偉大的傳統路線。”

查看全文